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伴随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迭代加速,高校在保护网络信息安全与构建防护机制方面迎来全新挑战,对于高校网络信息技术平台相关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来说,如何采取更为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以预防信息泄露等问题,是研发工作和管理工作当中需要重点关注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对于学校层面则应结合实际、不断优化高校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机制和硬件条件,建设一支专门的网络信息安全维护团队,不断营造良好的网络安全文化氛围、推进网络法制化建设进程,从而构建文明健康有序和谐的高校网络安全环境,以全方位确保高校师生的个人信息得到有效防护,满足师生对学校网络信息安全的现实期待。
关键词: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Research on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Strate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NG Yang
(Harbin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1)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the accelerated it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acing new challenges in protecting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building protection mechanism.For the relevant R&D personnel and managers of university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tform,how to take more effective security protection measures to prevent information leakage and other problems,it is a key issue that needs to be focused and urgently solved in R&D and management.At the school level,we should continuously optimize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mechanism and hardware condition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uild a special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maintenance team,constantly create a good network security cultural atmosphere and promote the process of network legalization,so as to build a civilized,healthy,orderly and harmonious network security environ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o ensure that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of colle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effectively protected in an all-round way,and meet the realistic expectation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for the security of school network information.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protection strategy
0引言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1]。”近年来,各类网络信息平台和信息技术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率不断攀升,科技信息时代正在悄然来临。高校,作为高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前沿阵地,对网络信息平台应用更为普遍、网络信息技术迭代也更为迅速,高效的研发率和广泛的网络信息平台应用率一方面助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但同时也对高校网络信息技术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冲击和现实难题,比如研发过程中如何有效避免研发人员故意设置高校网络信息架构底层代码的技术漏洞,网络信息平台如何有效保护使用者数据的私密性和完整性,网络信息平台应用过程中如何及时排除网络故障等,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关乎高校的校园安全也关乎每一位师生的合法权益,稍有不慎就会导致高校和客户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泄露,产生巨大损失。
本文基于对高校网络信息安全以及防护措施的具体实践情况的整体把握,发掘高校网络信息的安全隐患、总结诱导因素,从而提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的具体策略为我国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提供思路与借鉴。
1高校网络信息的安全隐患及防护的重要性
近年来,伴随高校信息化教学的深入推进和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率提升,高校网络信息数据体量日趋庞大。最常见的高校计算机的存储硬盘介质容量早已不再局限于TB,正在朝着PB、甚至ZB等量级迈进,国内一些知名高校所存储的数据信息达到了EB的量级。对于如此庞大的数据信息处理,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与管理带来不小挑战。高校网络信息技术与行业网络信息技术不尽相同,高校网络信息技术并不单指大量数据信息交互与处理技术,更为注重对海量的信息数据进行专业化分型处理,信息处理方式与传统的信息技术行业的网络信息数据处理方式存在差别。由于高校网络信息平台和技术主要服务于本校师生的教育教学科研,受众较为固定。因此,高校网络信息技术较多关注对所获取到的海量信息数据的分类甄别的效率,而非关注数据的获取。于此相对应,高校网络信息的安全与防护则应更为关注对使用主体的分类防护和对信息来源的分类甄别。
从目前高校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的现状来看,部分高校尚未关注到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独特性,甚至对于网络信息安全与管理也不够重视,并未形成有效的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与应对机制;一些学校则对于硬件设施投入不足,学校服务器不能满足大批量用户集中时段的访问,经常会发生网络崩溃事件,影响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生活;还有部分高校并未配备专门的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维护团队,对于学校发生的网络故障和网络安全问题无法及时排除,校园信息化平台网络漏洞较多,易于遭受网络攻击、发生信息泄露等恶性事件。
针对以上突出问题,202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着力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要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加强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建设,加强高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2]。可以说,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工作至关重要。当前,全面加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构建契合学校需要的高校网络信息防护机制和系统势在必行:一方面有助于推进学校网络空间的法治化建设,构建文明健康有序和谐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则有助于提高高校内部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打造平安校园,满足师生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现实期待。
2高校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的策略分析
2.1全面加强高校网络安全管理、规避安全隐患
当前,黑客这个词已经被大众所熟知,在当下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愈发普及的时代背景之下,有一些心怀不轨的人利用黑客技术入侵学校网站之类的事件屡次发生,黑客对于高校的一些学术网站和布置的相关网络公告当中,黑客会精准的利用目前互联网络当中所存在为数不多的网络漏洞向相关网址发起攻击,如若黑客成功的侵入高校的校内网站或者计算机系统,则高校网格内部网址当中所存储的一些重要机密以及学术知识将面临这数据篡改、丢失、泄露以及被人冒用等安全隐患问题。除此之外,黑客针对高校的入侵范围也没有收到局限,不仅可以在学生的笔记本电脑设备上进行相关入侵操作,更有甚者还可以直接侵入高校内部计算机系统。
由此可见,为了进一步的维护高校相关教务系统、内部网址以及图书馆系统等的管理安全,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对黑客入侵的系统检测,严格预防和防范这类安全隐患,最大程度的保证相关资源的存储安全。针对这一方面的防范和保护,高校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检测措施,举例来讲,可以适当的利用网络嗅探方法、向学生普及IIS用法和好处、劝诫选择性的关闭IPC共享,以此来防止黑客通过IPC共享来入侵学生的计算机系统。对于网络嗅探而言,其是在学术层次方面常用的一种收集网络数据包的有效方法,关于网络嗅探的根本原理大致上来说的话,就是先对经过网卡的数据包进行相关的数据捕获以及解码译码工作,随即从链路层协议方向开始逐步的对所捕获到的数据进行相关的译码分析,直至达到应用层的协议,最终通过这种方法有效的且保密的获得数据包当中的重要内容,譬如重要账号以及机密文件等。
根据网络嗅探方法可以知道,如若高校的计算机系统或者学生的笔记本电脑被一些网络嗅探黑客程序所跟踪时,很有可能会让计算机系统在网络通信方面产生数据包丢失或者网络带宽出现异常等学术现象,上述情况都是计算机系统网络当中出现嗅探器所造成的影响和反应,由此可见,高校的网络管理员应该着重注意这方面的异常现象并加以判断继而及时的做到处理和预防,从而进一步保证高校的网络安全。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向学生们普及IIS的用法和应用,随着现如今我国社会对于宽带的广泛普及,高校网络管理人员可以引导学生去安装简单易学的IIS,继而让学生去搭建一个简易的FTP或者Web网点,但是对于IIS而言,其在开发过程当中所遇到的漏洞和Bug层出不穷,高校网络管理人员也应该及时督促学生安装和完善IIS的漏洞以及更新补丁[3]。
而对于IPC系统而言,其全称是Internet Process Connection,学术作用更多的是去共享命名管道的相关资源,它同时也是为了让进程间的通信做到开放而产生的命名管道,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的、值得信任的用户名或者口令,去连接双方可以去建立安全通道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可以以此通道为根本,在这之上进行加密数据的安全置换,最终达到一个对计算机系统的远程操控和访问。这个系统有个明显的学术特点,即为在相同的一个时间之间,两个IP地址之间只能够去建立一个连接方式,其在满足IPC的基础功能的前提条件之下,还在其初次安装IPC系统的时候就打开了默认共享设置,也就是说在计算机系统当中,所有的逻辑都和Windows相共享。虽然来说,以上这一现象的最初设计,微软公司也是希望能够减轻管理员的操作难度,方面管理员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共享,但是在某种情况之下,这一功能,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能,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对于这一系统的共享功能,能够做到的最优解就是加强口令模式,并且不定期的进行更改[4]。
2.2及时提高和完善高校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配置
如何提高高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实效,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对高校的计算机系统软件方面以及硬件方面的配置进行定期的更新迭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高校计算机系统的网络信息安全。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科技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迭代,黑客技术也在此背景之下获得了提升,不少网络不法分子仍然活跃在高校的网络系统之中。因此,在高校的网络安全管理以及开展高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的过程当中,不可以只局限于传统模式下的网络信息安全模式和理念,还应该针对高校现有的计算机系统以及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的相关设施和策略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改革。除此之外,对于高校来讲,应该去构建一个更为全面和系统的网络安全检测机制和体系,从而做到对一些具有特殊学术价值或者意义的计算机资源以及信息做到一个有效的存储和防护,避免与此相关的计算机系统被侵入从而窃取一些重要资源或者发布一些不良网络信息。
除此之外,高校网络管理人员还应该在日常的检测和安全防护工作当中,尽可能的去避免一些类似木马的相关病毒入侵到高校的网络系统当中去,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去规避一些网络黑客的病毒攻击。与此同时,对于高校所配置的计算机系统软件方面,相关网络管理人员还需要向学生以及老师科普一些专业的防病毒软件,帮助师生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当中有效的利用防病毒软件去避免学术资料的丢失和泄露,定期提醒高校的学生以及老师去对计算机系统按时做一个病毒查杀,利用专业化的软件以及程序手段,监测和去除计算机系统当中所存在的一些木马病毒以及风险软件。同时还需注意的是,通常在计算机系统当中,或多或少的都会出现一些系统的Bug和漏洞,对此高校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及时提醒学生和老师去下载以及安装官方网站发布的软件和系统补丁,从而在根源上有效规避不法分子的网络侵入[5]。
3总结
综上所述,维护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有着较强的综合性和挑战性,对于高校网络信息安全处置妥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师生的日常工作和学习,关乎着校园的安全稳定。当前,各高校在对高校网络信息安全进行防护工作时,应该紧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仔细剖析学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当中所要面临的风险因素以及突出问题,并且基于合理评估,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方式和策略去进行网络安全的防护,加快推进学校网络空间的法治化建设,不断优化校园网络环境,避免高校网络信息泄露等重大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闫思瑾.高校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安全防护问题与策略[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1,39(6):174-176.
[2]梁艳,李亚亭.高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12):255-256.
[3]孔洁.高校私有云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11):112-113.
[4]戴雷雷.关于高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3):70-71.
[5]韩爽.高校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及其安全防护策略[J].数码世界,2020(11):261-2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38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