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针对陆军合成分队模块化编成理念和体系化编组特点,系统梳理并分析构建了包括单要素专业训练、多要素专业训练和全要素集成训练三个层次的合成分队训练内容体系。基于一体化平台的体系架构特点和系统分队级软件功能模块组成,设计了基于一体化平台态势感知、筹划计划、行动控制功能模块进行“分析情况、理解意图,定下决心、下达命令,制定计划、组织实施”的典型指挥控制流程,对开展合成分队模拟训练仿真系统的功能设计和指控信息流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合成分队;一体化平台;集成训练内容;指挥控制流程
Training Content Analysis and Command and Control Process Design of Army Synthetic Unit Based on Integrated Platform
HUANG Yisong,ZHAO Deyong,YU Linyong
(Shijiazhuang Campus of PLA Army Engineering University,Shijiazhuang Hebei 050003)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modular formation concept and systematic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rmy medium-sized synthetic unit,the training content system of medium-sized synthetic unit is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and constructed,including single factor professional training,multi factor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full factor integrated training.Based on the archite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grated platform and the component level software functional modules of the system,a typical command and control process based on the situation awareness,planning and action control functional modules of the integrated platform is designed to analyze the situation,understand the intention,make decisions,give orders,make plans and organize the implementation,It has a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function design and command and control informationflow construction of simulation training system of medium-sized synthetic unit.
【Key words】:composite unit;integrated platform;integrated training content;command and control process
0引言
陆军合成分队是陆军独立实施作战任务的基本作战单元,具有指控高效、力量多元、行动多样、快速机动的典型特点,能够适应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多样性、突发性、随机性等任务需求。分析陆军合成分队的作战训练背景和集成训练内容,梳理整合和优化设计基于一体化平台的陆军合成分队指挥控制流程,可以有效缓解陆军合成分队专业构成复杂、指控要素多元等因素带来的训练难题,提高陆军合成分队整体训练水平和作战能力。
1基于模块化的作战训练背景分析
1.1陆军合成分队组建理念与主要特点我陆军合成分队的基本构想和体系架构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的,其组建理念与外军战斗队相类似。与传统的步兵营相比,陆军合成分队更加注重模块化编成,主要集装甲步兵、炮兵、侦察兵、通信兵、工程兵等诸兵种于一体,具有反应快、火力猛、信息化程度高等特点,同时具备一定的独立作战能力,更适应信息化战争快节奏、高强度的特点,形成了具有我军特色的新编成[1]。
陆军合成分队的典型特点有:(1)突击力量充实。陆军合成分队采取装甲步兵与突击车分队合理编配的模块化编组,地面突击与夺控能力更强,且装甲突击车还可发射炮射导弹,可对敌装甲突击、坚固工事等目标实施精确打击。(2)打击火力猛烈。无论是压制火力,还是反装甲火力、精确打击火力都配置比较全面,可有效压制作战地域内的敌指挥所、炮阵地、防御工事等目标,还可以打击坚固工事,火力主战的理念得到较好体现。(3)指挥链路高效。本级和下属分队均有分队级指挥控制车辆,以一体化指控平台为桥梁,可以构建相对完整的指挥机构,基本具备对所辖兵种力量的指挥控制能力,情报获取、态势研判、筹划决策、火力协调、综合保障等更加精准高效。四是编成要素齐全。根据独立作战需要,将步兵、装甲兵、炮兵等主战力量,与通信、侦察、工兵、卫勤、抢救抢修等支援保障力量进行融合编成,能够实现精准侦察、快速突击、精确打击、全面保障,实现整体作战效能的叠加与融合,快速达成作战目的。
1.2陆军合成分队典型编组与主要功能
陆军合成分队典型编组的主要原则如下:(1)目标原则,典型编组应根据上级赋予的任务而定,依靠一体化平台灵活配置指挥机构以及确定具体的编成编组,使编组中不同分队能够相互协调更好的完成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2)平战一体,平战一体是实现战时快速高效作战的关键所在,平时训练时应确定基本编组模式和实行各种不同任务的编组模式,基于不同的典型编组模式组织开展针对性的训练,实现平时与战时的无缝对接。(3)合理高效,编成编组若要实现整体要素的顺畅高效运行,就需要在强化整体体系功能上下功夫,科学界定各分队的具体任务及职责界面,理顺所属以及配属分队之间的横向关系,形成整体的作战能力。(4)统一指挥,即在确定编成编组和设计指挥控制流程时应确保系统内的各级分队及武器系统必须服从统一的命令和指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指挥控制统一,行动协调一致。
陆军合成分队在组织典型攻防作战时,根据其编制情况和上级加强配属力量,按指挥所节点、车辆节点、部队节点的结构,基于陆军合成分队本级力量可划分若干个攻击队、反装甲队、侦察引导队、火力队、支援保障队等,形成基本编组模式,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任务请求上级配属相应的分队形成相对应的加强编组,基本编组结构如图1所示。
攻击队主要是进行快速机动接近敌方目标,占据有利地形,歼灭敌有生力量,夺战纵深重要地区和目标,通过战场快速机动捕捉战机,从而实施猛烈的攻击和突击。
反坦克队主要是以反坦克导弹、反坦克火箭等歼灭敌装甲目标,必要时摧毁敌坚固工事、船艇和直升机等。
侦察引导队通常围绕战斗目的和作战构想对敌前沿实施侦察行动并精确定位敌方目标,从而引导火力队实施火力打击,在火力打击后评估上报敌方目标毁伤情况,同时可根据火力打击情况向敌纵深进行穿插渗透。
火力队通常配置在主要的攻击队后方较为隐蔽且便于机动转移和发扬火力的区域,主要是利用优势火力,打击敌前沿防御设施,根据侦察引导队的引导对敌方阵地内的重要目标实施高强度和高密度的火力打击,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削弱敌方作战能力。对发现的敌装甲目标进行精准打击,阻断敌坦克装甲突击对我方发动攻击的企图[2]。
支援保障队可细化编组为卫生救护组、弹药输送组、给养保障组、装备修理组、工程破障组和通信保障组等。卫生救护组主要负责对战场上的伤员进行紧急救助,使我方有生力量保持良好状态;弹药输送组主要负责根据战场上作战情况及弹药消耗水平,按照指挥所的命令利用作战间隙进行弹药补给,保障作战任务的实现;给养保障组主要对作战期间的给养、伙食等进行保障;装备修理组主要对战时损坏的装备进行紧急修理,根据装备损坏情况对本级不能及时修理恢复的装备进行后送修理,确保武器装备的完好率;工程破障组主要负责在攻击队和火力队的掩护下开辟通路,扫清障碍物;通信保障组主要负责保障指挥机构的开设,进行通信组网、软件部署及通联测试,同时对指挥通信系统进行运维保障,对指挥通信装备和终端软件典型故障进行分析排查与处置。
2基于全要素的集成训练内容分析
陆军合成分队的作战训练内容,着眼于合成分队基于一体化平台实施整体作战的需求,以一体化平台为基础和支撑,主要围绕合成分队装甲突击、火力打击、情报侦察、卫生勤务、装备抢救、工兵破障、通信保障等业务内容,按照单要素专业训练、多要素专业训练、全要素集成训练三个层次进行的训练[3],其训练层次结构如下图2所示。
2.1单要素专业训练
单要素专业训练是指陆军合成分队区分不同专业而进行的单独训练[4]。分专业训练是支撑陆军合成分队训练体系的关键要素,对于形成整体作战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按照要素划分和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需要的一般规律,陆军合成分队训练体系按要素可划分为指挥控制、装甲突击、火力打击、情报侦察、卫生勤务、装备抢救、工兵破障和通信保障等专业[5]。
指挥控制训练是训练指挥员熟悉一体化平台系统的体系结构、战技性能和功能特点,掌握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平台系统的规划筹划和组织运用、指控通信装备要素配置方法,熟悉相关设备、信息系统软件的操作使用与组织运用方法,能够组织开展所属指挥信息系统的集成训练。
装甲突击训练是训练参训人员掌握装甲突击装备编配、战术技术性能、操作使用、作战运用的能力,主要是开展装甲突击装备驾驶、射击、通信以及装甲车与步兵协同等方面的训练内容。
火力打击训练是训练参训人员掌握相关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操作使用、作战运用的能力,主要是开展机动至配置地域进行隐蔽展开、打击准备、火力打击、毁伤评估等方面的训练内容。
情报侦察训练是训练参训人员掌握侦察设备的体系结构、战术技术性能、基本构造原理、操作使用、作战运用的能力,主要是开展信息情报的搜集、分析、处理及应用等方面的训练内容。
卫生勤务训练是训练参训人员掌握所属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基本构造原理、操作和运用的能力,主要是训练战场紧急救护、弹药输送、物资调配等方面的训练内容。
装备抢救训练是训练参训人员掌握装备损伤机理及模式、装备损伤等级及损伤评估标准、装备损伤评估流程及方法,利用一体化平台系统上报装备损伤评估信息,开展装备损伤评估、零部件的原件修理、换件修理、应急修理等方面的训练内容。
工兵破障训练是训练参训人员掌握工程装备的构造原理和基本操作的能力,主要是开展工程伪装,构筑和维护道路、工事,防御工事的布设、障碍物的清除等方面的训练。
通信保障训练是训练参训人员掌握电台等通信设备的基本构造原理、操作使用、作战运用的能力,主要是开展指挥网络的架设、一体化平台的运维保障、电磁频谱管理等训练内容。
2.2多要素专业训练
多要素专业训练是在单要素专业训练的基础上,指挥控制要素训练分别与其他专业要素训练之间的合成训练。多要素专业训练主要是以指挥控制训练为牵引,以一体化平台作为基础和支撑,其他一个专业或多个专业共同参与训练,初步实现陆军合成分队多要素的专业合成训练。
2.3全要素集成训练
全要素集成训练是指陆军合成分队所有专业要素参与的综合集成训练。全要素集成训练是在单要素专业训练和多要素专业训练的基础上,根据作战任务和想定背景,着眼各专业训练之间的整体融合,以指挥控制要素训练为核心,以战术训练融合与各专业协同为重点,运用一体化平台,对装甲、火力、侦察等专业进行的整体性训练,打通各专业之间的壁垒,达到指挥、技能、战术、协同、保障一起练的目的,使得指挥控制更加流畅、战术技能更加精通、作战协同更加默契、作战保障更加高效,提升陆军合成分队的整体作战能力,检验各专业训练的效果。
3基于一体化平台的指挥控制流程
基于一体化平台,陆军合成分队指挥控制过程可按照“分析情况、理解意图,定下决心、下达命令,制定计划、组织实施”三个步骤进行划分,具体指挥控制流程如下图3所示。
3.1分析情况,理解意图
分析情况,理解意图是接收上级任务和预先号令,对本级分队遂行的作战任务相关情况分析并得出结论,领会上级意图的活动。基于一体化平台,主要包括受领上级任务、分析判断三情、理解本级任务、提出战斗构想等内容。
受领上级任务是指运用一体化平台接受上级任务,理解上级作战意图和整体作战形势等重大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作战背景、上级作战目的、指导思想、任务要求等。分析判断三情是指通过一体化平台软件系统,采用信息采集等功能,接收上级、友邻及侦察分队推送的敌情、我情、战场环境等态势信息,由分队指挥员召集指挥机构参谋人员和下级分队相关指挥员,通过相关功能模块,对敌方情况、我方情况、战场环境进行分析研判,形成情况判断结论和战场态势图。
理解本级任务是指根据受领的上级任务和情况判断结论,运用一体化平台相关功能,由指挥员组织,对本级的作战任务进行分析研讨的过程,可运用平台相关功能模块,拟制形成任务简述、作战任务清单。提出作战构想是将作战任务转化为行动设计的重要环节,由指挥员在前期研判的基础上,运用一体化平台相关功能模块,提出初步的作战指导、主要作战方向、基本战法、编成编组等总体构想,形成作战目标清单,预测作战时间、预期战果、弹药消耗等效能指标,最后制定形成作战构想。
3.2定下决心,下达命令
定下决心,下达命令是指挥员依据上级的作战命令、本级任务和最新情况,对作战行动进行谋划,根据作战任务制定多套战斗方案并评估优选,最终定下战斗决心的过程。
预判敌方行动是基于态势图得出敌方可能采取的作战行动以及对我方可能造成影响的倾向性结论的过程。根据敌方的兵力配置、装备性能、规模结构等特点,结合当前战场环境,预判出敌方可能采取的作战行动。制定作战方案,是以上级作战意图和敌方行动设想为依据,运用一体化相关功能模块,按照明确作战企图、划分作战阶段、分解作战任务等步骤,形成作战方案。
评估优选方案是将制定的方案与敌可能采取行动进行评估推演、对比分析,优化完善并优选作战方案的过程,可采取图上推演、沙盘推演、计算机仿真模拟系统推演评估等方式进行。形成作战决心是指挥员对作战目的、作战行动等进行决断的过程,可通过一体化平台组织协同研讨,针对关键决策点和主要分歧点权衡不同的意见,选定并完善方案,定下作战决心。
3.3制定计划,组织实施
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是陆军合成分队指挥员把作战决心细化为可操作可执行的具体行动,通过相关功能模块,及时新增或调整作战行动组织作战实施的过程。
拟制作战计划,指挥员依托一体化平台相关功能模块明确协同要点,确定协同原则、协同关系和协同要求,下达拟制计划指示、明确任务分工;运用一体化平台相关功能计算各专业计划所需要的数据,以得到的数据为支撑来拟制总体计划和协同计划。指挥员为确保各作战编组能够协调一致展开作战行动要进行组织协同,是组织工作的一部分,通过一体化平台相关功能,明确阶段划分、任务持续的时间、地域、友邻的任务及协同方法。
组织作战实施。陆军合成分队指挥员根据战场态势以及作战进程,可以运用数据指挥功能,下达具体处置指令,运用一体化平台相关功能模块,直接添加或修改部队行动计划,并下发执行;也可运用一体化平台相关功能,迅速向下级分队下达行动指令,调控部队行动。指挥员可运用一体化平台相关功能,动态更新战场态势,全程监控作战进程,及时下达补充指令,持续督导各分队行动。在完成作战任务或遇到突发事件时,指挥员应可运用一体化平台相关功能模块,及时向上级指挥机构反馈作战结果。
4结语
本文根据陆军合成分队的具体构成和编成编组特点,从陆军合成分队训练需求出发,系统梳理分析了单要素专业训练、多要素专业训练、全要素集成训练三个层次训练内容体系。基于一体化平台体系架构和系统功能,设计了基于平台功能模块进行指挥控制的典型流程,为下一步开展陆军合成分队模拟训练仿真系统的设计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卢兴华,马志新.提高陆军合成部队指挥人员装备作战运用能力的几点思考[J].国防科技,2018,39(4):110-113.
[2]张猛,王贻峰,王春雷,等.陆军合成部队火力打击行动效果评估[J].指挥控制与仿真,2012,34(6):64-67.
[3]连云峰,卢昱,陈立云,等.军械装备保障模拟训练系统数据集成研究[J].信息技术,2011,35(5):8-11.
[4]苏续军.基于HLA的装备保障全要素集成模拟训练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4,37(2):60-63.
[5]马亚平,温睿.军事训练信息系统[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6:114-1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37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