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技术的进步促进教育培训的变革,并促使精准施训成为可能,在线学习平台是智慧学习培训的重要载体,能够为 精准施训提供路径支撑。本文梳理了关于精准施训的相关研究,并从精准施训的技术要求和构成要素两个维度归纳了精准施训 的内涵,最后结合目前在线学习平台存在的“四大问题”着手,提出了基于精准施训理念下的在线学习平台设计的五大策略。
关键词:精准施训;在线学习;设计策略
Research on the Design Strategy of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ecise Training
LIU Tao, YU Hui
(Guang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Post and Telecom,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0)
【Abstract】: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promo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makes precision training possible.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s are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smart learning and training and can provide path support for precision training. This article combs the relevant research on precision training, and summarizes the connotation of precision training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components of precision training. Finally, it starts with the

Four Major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 and puts forward five strategies for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 desig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recise training.
【Key words】: precise training;online learning;design strategy
0 前言
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技术基础的信息技术的融入, 为 各行各业创新人才培训方式提供了多种渠道,但是随着画 像技术在行业人才培训领域中的应用,基于线上培训服务 管理为一体的在线平台为行业人才的精准施训提供了重要 的载体,使精准施训、科学组训成为可能。同时互联网技 术融入到行业人才培训中,催生出一种全新的学习培训范 式,即智慧学习培训,其主要的特征就是学习过程自主性 强、学习方式注重相互联通、学习支持智能化 [1]。人才 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行业人才培训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的当下,探究精准施训背景下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 策略能够为人才培训的精准化提供智力支持。
1 相关研究分析
精准施训这一概念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逐步延伸出来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培训理念。在教育培训领域这一概念主要是伴随着教育部颁布的有利于进一步 规范和指导各地分类、分科、分层“精准施训”的教师 培训课程指导标准而发展起来的 [2]。自标准公布之后, 关于精准施训、精准培训的相关领域的研究逐步得到学 者的关注,但是研究的关注点各异,主要代表性的如下:
(1)关注培训课程设计的精准性,该类研究主要是 立足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研究培训课程的设计策 略,以提升培训课程的精准性 [3]。(2)关注技术支持背 景下的,教师培训数据的采集、培训画像的建模和后续 精准施训的路径及服务方式的研究 [4]。(3) 通过构建教师能力发展模型,探究技术支持背景下的,学习资源的 智能推荐模型、智能推荐算法以及智能推荐实现的关键 策略 [5]。(4)关注大数据环境的搭建策略研究,大数据 环境的建立是保障精准施训实现的基本条件, 大数据环 境的搭架应遵循:扩大大数据的采集广度、搭建统一数
据共享标准、组建大数据分析标准化三个原则 [6]。(5) 关注技术支持下的精准教育培训评价体系设计,应以 ‘数据驱动’和‘个性化’为核心进行教育培训评价数据的结构化收集和模型化处理,以便形成精准的、客观 的评价反馈,指引学习者进行精准学习培训 [7]。
从上述学者的主要研究的内容和关注点上来讲,目 前关于精准施训的相关研究已经覆盖了教育培训的各个 环节,虽然其研究的对象还只是停留在教师教育培训方面,但是其研究成果具备较强的复制和推广性,能够为 其他行业人才的精准培训提供很好的借鉴。
2 精准施训内涵特征分析
如前文所述,精准施训主要是起源于教师培训领域, 其主要的初衷是要提升教师教育培训的质量 , 并在培训目 标、能力诊断、课程内容、实施要求等四个环节进行精细 化、精准化的管控。上述环节基本上覆盖了教育培训管理的 各个环节,这无疑对教育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的人 工管理势必满足不了时代的要求,因此精准施训的平台呼 之欲出, 在上述的基础上,笔者从精准施训实现的技术要 求、精准施训的构成要素两个维度对其内涵进行分析如下。
2.1 精准施训实现的技术要求分析
精准施训实现的核心是大数据分析技术,它涵盖两 层维度,一是数据的收集,二是数据分析与建模,这两 个维度的内容是互相制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精准施 训的核心要义。信息时代为数据的收集提供了便捷通 道,但数据的收集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需要事先制定 一定的标准和分类维度,这样才能形成统一的数据标准 为数据分析建模提供基本的支撑; 同时数据的分析与建 模源自于施训对象能力模型,它的建立对于规范数据标 准和数据收集的维度具有指导意义,只有双方相互依存 才能够确保分析结果的精准。
2.2 精准施训的构成要素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构成精准施训的要素包括:精 准的能力标准、精准的数据标准与精准的分析模型 / 机 制。精准的能力标准是指符合施训对象能力特征和学习 特征的岗位能力标准,这是构成精准施训的核心;精准 的数据标准是指在施训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要素的数据 标签标准,这是进行数据分析的关键;精准的数据分析模型这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精准施训的必经阶段,是上 述两个要素产生效力的直接支撑体系。
3 在线上学习平台现状分析
线上学习平台并不是新鲜事物,已经形成了一个比 较完善的体系。但是线上学习平台会随着的技术的发展 不断的进行迭代演化。从最初的基于广播电视的远程教育网,到现代随处可见的线上学习应用,无处不彰显技 术对线上学习平台变革的推动作用。但是线上学习平台 也存在如下问题:
3.1 数据标准各异,无法实现数据共享
数据是精准施训实现的核心,但是线上学习平台经 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在形式上、学习方式上有了革命性 的进步,但各平台之间的数据标准各不一致,致使相类 似的平台之间的数据不能实现共享,这样便不能精准记录每位学员的实际学习情况,也就不能精准反应他们的 实际能力情况。
3.2 线上线下数据割裂,未形成联动机制
教师培训、企业培训,其培训方式收到技术的影响会 一直不断的变化,但是传统的线下面授培训在今后相当一 段时期会一直存在,线上线下两种培训方式会长期并存。但 是现有的学习培训平台往往只关注线上的学习数据,对于 线下的学习数据并没有进行记录,即使有也只是简单的表 象记录, 未触及更深的层次, 这也不符合精准施训的要义。
3.3 未发挥学习数据作用,致使资源浪费
由于数据标准的缺失、线下学习培训数据的缺失,致 使数据不完整不精准,这样便不能够进行数据的有效挖掘 和有效利用, 更不能做到利用数据分析模型实现自动化的 数据分析机制, 这也是目前大多数线上学习平台的数据分 析只停留在浅层次的主要原因。这便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4 功能不完善,未关注个体个性化需求
因材施教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致力于实现的教育目 标,但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比例严重失衡,造成这一目标 较难实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因材施教提供了解 决的技术载体。但是在现有的线上学习平台并未将这一理 念完满的阐述,缺乏对学习者有效的分析,也就不能够满 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更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4 精准施训背景下在线学习平台设计策略
4.1 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能力提升,规范能力标准
传统的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往往关 注的是内容的呈现、管理者的诉求以及功能的设计。对 于学习者的关注仅仅停留在浅层的表象上,未挖掘其内 在的深层次的诉求,如果不是现实的客观原因往往这类 平台缺乏长久的生命力。因此在因材施教、精准施训的大背景下,决策者关注的焦点发生了转移,更加注重学 习者的发展,更加注重其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进行在线 学习平台设计时必须要紧随时代的要求,立足学习者这 一核心,坚持从学习者角度出发进行在线学习平台的设 计,从平台的底层逻辑框架以及学习路径上就要考虑学 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并且遵循学习规律,一切以学习者能力的提升和学习路径的发展方向为重点,以满足不同 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做到学习的精准、管理的精准。
4.2 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完善的数据标签体系
以学习者为核心进行平台设计,这是在线学习平台底 层设计的基本遵循。要实现精准施训,必须要立足其核心 技术支撑体系,即大数据分析技术,在进行平台设计时, 要依据学习者的特征,在充分分析其行业或者学科,甚至 岗位等维度对其能力发展的素质模型,依托这个能力素质模型,建立完善的符合学习者特征的学习路径体系和数据 标签体系,这套完整的数据标签体系不仅是进行数据分析、 引导学习者学习路径的核心算法实现的数据来源,也是对 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学习档案进行精准记录的数据标签指 南。这种设计的理念或思路对传统的以课程为分类维度或 者数据标签的在线学习平台也是一种颠覆,同时也对平台 的内容生产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势必会引发系统的变革。
4.3 引用画像技术, 建立实时动态的分析和个性化推荐机制
画像技术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产物,其核心是通 过人的外显行为挖掘内隐因素 [8] ,为后续的精准设计包 括: 目标设计、内容设计等提供决策。画像技术在教育 培训领域的应用,能够为个体的个性化教学提供有效的 支撑 [9] ,这为教育培训的精准实施提供解决方案,因此 未来的线上学习平台必须要立足精准施训的要求,引入 画像技术,建立实时动态的分析机制,能够根据学习者 的学习特征、能力要求和能力发展的方向提供精准的个 性化的学习服务,同时也能够根据其能力数素质要求规 划其学习路径,做到学习界面千人千面,学习内容千人千 面,真正利用技术解决因材施教,回归教育培训本质。
4.4 线上线下相结合,建立全方位的电子培训档案
学习档案袋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话题, 其一直被用 作教育教学的评价工具,是一种能够全方位记录学生学习 情况的测评量规 [10]。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 电子档案袋 开始进行人们的视野, 电子档案袋的引入提升了评价的效 效率 [11], 也为后续的个性化施训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但 是传统的学习或者培训档案只是记录了线下学习或者线上 学习的相关内容数据, 并没有形成更加科学精准的完善的 档案信息,这样便无法真正描述一个学习者的真实学习状 态。因此未来的线上学习平台不仅仅只是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途径,更加要能够精准的记录学习者的各种学习数 据,只有建立线上线下联动的学习档案记录机制,才能 够真正了解学习者的真实状态,才能对其作出更加精准 的科学的评价。这样才能够增强平台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才能真正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的学习评价服务。
4.5 重视学习体验,采取云部署架构设计
主要因素之一。但是随着云计算的普及应用,这一难题已 经逐步被解决,通过采取云部署,将占用宽带资源较多的 视频资源进行云端部署,能够有效的缓解因网络带宽不足 的问题对在线用户数量的限制,提高用户的感知和体验。 而且公有云的不断涌现,云资费、云技术应用也不断的成 熟完善,有力的降低了在线学习平台的运营成本。因此未 来的在线学习平台的部署一定是采取云部署的架构设计, 重视学习视频播放的流畅度和用户的学习体验。
5 总结展望
精准施训是实现因材施教的有效手段,技术的发展 进步为精准施训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和实现路径。未 来基于精准施训理念的在线学习平台势必会成为业界关 注的焦点,本文初步探究了精准施训的内涵和特征,同 时站在线上学习平台设计的角度对后续的平台设计策略 提出个人见解。但是如何更加深入的理解设计精准施训 背景下的在线学习平台,仍然需要根据平台的定位、所 属行业进行深入的探究,进而真正实现精准施训。
参考文献
[1] 习海旭,廖宏建,黄纯国.智慧学习环境的架构设计与实施策 略[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4):72-76.
[2] 张贤金,吴新建,叶燕珠,等.精准化教师培训的实践探索[J]. 教学与管理,2020(33):55-58.
[3] 吴竞,张晨婧仔.精准施训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师培训课程设 计与实践:以《互联网时代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加工》 课程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7(10):23-26.
[4] 曾海,陈艳,杨璐偲.基于大数据画像的教师继续教育精准施 训服务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33):125-127.
[5] 杨丽娜,陈玲,张雪,等.基于TPACK框架的精准教研资源智 能推荐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21(2):43-50.
[6] 冯振振.精准扶助乡村教师能力的大数据环境构建策略研究 [D].重庆:西南大学,2018.
[7] 朱珊珊.精准教研取向下听评课在线支持体系研究[D].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2018.
[8] 胡小勇,林梓柔.精准教研视域下的教师画像研究[J].电化教 育研究,2019,40(7):84-91.
[9] 陈海建,戴永辉,韩冬梅,等.开放式教学下的学习者画像及个性化教学探讨[J].开放教育研究,2017,23(3):105-112.
[10] 戴丽娜·史考利,迈克尔·奥利里,马克·布朗,等.学习档案袋 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蛇与梯子的游戏[J].中国远程教育,2018 (9):38-52+79-80.
[11] 奥尔纳·法雷尔,张永胜,肖俊洪.高等教育档案袋的演变:过 去、现在和未来[J].中国远程教育,2021(4):42-55+77.网络带宽问题一直是制约在线平台大规模推广应用的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35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