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量的、无序的、价值过低的信息快速涌现。传统教学模式在理念、过程、方法与技术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信息获取策略和方法,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有效的信息,容易产生信息焦虑和信息疲劳。如何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高效地进行信息的搜索、选择、学习、连接、组织和建构,成为当下学生面临的新的挑战。文章构建一种融合联通主义和重构主义两种学习理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CRI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实践,以期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探索视角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联通主义,重构主义,混合式教学模式
0引言
笔者在以往讲授国际金融课程时,调查了广州新华学院会计学院1275名学生对国际金融课程的看法。结果显示,超过60%的学生认为该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与自身所学专业关系不紧密;该课程名称听起来“高大上”,但涉及的知识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实用性不强。这些看法使得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挑战。尽管教师在课前和课后向学生推送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但面对网络上大量涌现的信息,学生缺乏筛选信息的有效方法,学习效率较为低下。国际金融课程具有知识面广、内容更新速度快等特征。因此,该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大量的知识点,并不断迭代更新1,若不能将大量的知识点整合汇聚形成网络体系,学生将承载超负荷的学习量。鉴于此,必须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2-3],构建一种融合联通主义和重构主义两种学习理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CRI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更加全面地阐释网络时代学习的内部过程与外部过程4],并将其应用于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实践。研究旨在减少网络时代的信息超载,缓解学生的信息焦虑,促进知识节点联接,实现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使整个学习过程更加深刻,增强学习的可持续性,助力学生实现对知识的长久记忆。
1 CRI混合式教学模式介绍
CRI混合式教学模式框架如图1所示。其核心特征可以总结为3个方面:一个结合(Combine)、两个再造(Resign)、三个自主(Independent)。
1.1知识碎片化教学的一个结合(Combine):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线上教学包含操作交互和寻径交互两个阶段。操作交互阶段主要是帮助学生熟悉线上学习环境,在线上学习平台的支持下,学生、教师和资源之间进行节点建立和网络连接。寻径阶段是联通主义学习发生不可或缺的持续动力。在这一阶段,以促进节点之间的联通为导向,主要促进学生与知识间的联通,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的符号和提示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线下教学包含意会交互、创生交互两个阶段。意会阶段包含整合汇聚、协商讨论两个环节,是学生积累与内化知识、构建自己知识网络的过程,也是联通主义知识理解与价值创造的过程。创生阶段包含学习制品、汇报评价两个环节,主要是推动知识的生成[5-6]。
1.2知识碎片化教学的两个再造(Resign):教学模式再造与教学内容再造
(1)教学模式再造:基于融合联通主义与重构主义学习理论,整个教学过程可以从教师课前准备与学生课前准备、课中线上教学与线下翻转相结合、课后实践拓展和跟踪指导以及评估改进四个大环节来描述,每个环节设立过程反馈修正机制,进行考核评价,为最后评估改进环节奠定基础。
(2)教学内容再造: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引起教学内容的改变。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两条并行学习路线深刻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方式。
通过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从众多的学习资源中选择与学习者的特征、与混合式学习场景相适应的学习资源,以及获取资源的方法与途径。数字化的学习资源既符合知识点本身的特点,又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设置知识点的寻访位置,提供联通入口。根据知识点的难易度和对线上线下的适应度,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重构让彼此之间有联系的知识点,有机构成更大的知识块,进而建构出更为完整有序的知识体系。学习制品的生成是学生对自己思考过程的认知和理解。
1.3知识碎片化教学的三个自主(Independent):自主联通、自主重构和自主创生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营造联通环境,提供联通渠道,构建最初的联通网络。通过建立线上线下的学习以及联通网络,学生获取了大量且零散的知识点,然后根据个人需求,重构原有的知识体系,形成新的更完善的知识体系。联通与重构使得学习与创新循环交替、互相作用,该过程使得学生的知识体系不断地被冲击、重构和完善,从而使自主创造和生成新的内容成为可能。
2 CRI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国际金融课程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
对CRI混合式教学模式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和结果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2.1课前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分析
每次课初始利用5分钟时间,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情况。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和步骤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并且能将预习知识点和已学知识联通,不仅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而且能够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但是,少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课前自主学习内容的完成度较低。
2.2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对照组学生学习较为被动,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较高,课堂活动参与积极性较低,课堂气氛相对枯燥沉闷;实验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强,经过课前的自主学习,能够很快进入对新知识的高效学习状态,对新知识的掌握速度也较快,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氛围比较活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融洽和谐。
2.3学习效果分析
对照组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较为零散,不能很好地将本课程所学知识点有效连接起来,更不能很好地将本课程知识与其他课程知识连接起来;实验组学生经过自主联通、自主重构和自主创生过程,可以很好地将本课程知识形成一个网络,并将本课程与其他所学课程形成一个知识体系。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降低了学生的认知负荷,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4期末成绩分析
如表1所示,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80分及以上(良好)和90分及以上(优秀)的学生人数占比有所上升,70~79分(中等)的人数占比有所下降,而及格和不及格的人数占比也明显上升。从表2可以看出,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平均成绩差别不大,但二者的标准差差别较大,对照组为7.01,实验组为8.98。说明相比对照组,实验组学生成绩差异较大,两极分化较为严重。究其原因,可能是在原来的70~79分(中等)组别中,部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强,能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很好地适应教学模式的改革,因而增加了优秀和良好级别的人数和占比;部分学生自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稍弱或者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方式的改革,使得其成绩有所下滑。
2.5教学评价
2.5.1学生评价
由于广州新华学院评教系统无法分别评价对照组和实验组,所以无法对比两组学生评价得分,只能将实施教学改革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与未实施改革的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进行比较。在未实施教学改革的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评价中,有效参与学生300名,评价得分为93.5642分;在实施教学改革后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评价中,有效参与学生255名,评价得分94.4322分,相对于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提高了0.868分。
2.5.2教学督导评价
本次教学模式的改革得到了教学督导的肯定。督导认为,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CRI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学生主动发言的积极性和小组讨论的活跃度较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更高。通过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很多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强。另外,CRI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很多任务是以小组形式进行的,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锻炼。
3结束语
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联通主义和重构主义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实践应用。研究发现,相比传统授课模式,CRI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期末成绩均有明显改善。该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也获得了学生与学校的一致认可,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将逐渐完善该教学模式,以获得更佳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帆.“互联网+”背景下《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时代金融,2020(14):143-145.
[2]鲍泽倩.联通主义视域下混合式学习支架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2.
[3]赵春,刘福刚.一种融合联通主义与新建构主义的混合式教学模式[J].高教探索,2021(10):16-21.
[4]王竹立,卢遥.网络时代学习理论构建十年回顾、反思与展望:从新建构主义到重构主义[J].电化教育研究,2022(12):61-69.
[5]王竹立.新建构主义与知识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012(2):36-43.
[6]徐亚倩,陈丽,肖建军.联通主义在线课程设计策略研究:基于五轮cMOOC设计迭代[J].中国远程教育,2022(6):67-75.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81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