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综述论文

发布时间:2025-01-06 11:13: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增多,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为此,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碳会计信息披露。碳会计信息披露作为碳交易市场运行的助推剂,有利于市场解决环境问题,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对近年来碳会计信息披露现有文献进行归纳和梳理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概括现阶段学者们在碳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内容、质量评价体系框架等方面的不同看法,并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与方向。
 
  [关键词]碳会计,信息披露,碳中和,碳达峰
 
  0引言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习**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党的二*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为着力实现“双碳”目标,企业要顺势而为,积极进行绿色低碳产业升级,追求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与此同时,也要开展高质量的碳会计信息披露。因此,本文从现有文献资料入手,针对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内容、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梳理,对有关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述评,以期助力企业规范碳会计信息披露行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促进企业低碳发展。
 
  1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现状
 
  1.1披露方式研究
 
  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主要有碳交易中心网站、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年报补充、碳足迹报告等。贝宾顿(Bebbington)和拉里纳加(Larrinaga)通过检查海湾合作委员会产生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认为碳市场可以增加非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披露方式[1];韩艳通过对比碳会计信息报告、非独立报告、单独碳信息报表3种主要类型,认为单独的碳信息报表独立于企业财务报表,能够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方便[2];王雷等以某电力企业为例,对碳会计信息披露形式进行分析,对比年度财务报告和环境、社会等披露较多的报告,提出尽量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既有文字描述,又有数据图表,展示变化趋势[3];刘梅娟等对13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方式进行总结,发现披露形式主要是重要事项、附注、董事会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4种[4];吴君民等认为大多数非货币性碳会计信息都是文字性描述,企业一般选择将其披露在社会责任报告中[5]。

\
 
  1.2披露内容研究
 
  对于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国际上与我国均已出台一系列碳会计信息披露项目文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国际社会发布的碳信息披露项目(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鼓励企业主动披露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活动信息。而我国财政部于2019年12月正式颁布了《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对碳排放权会计处理进行了具体规范。赫罗德(Herold)分析比较了39家全球领先的物流公司5年内的碳信息战略,认为应在内外部压力中增加碳管理实践和碳披露战略等非财务信息内容[6];魏前(Wei Qian)等根据从114家公司收集的数据得出,将环境管理会计应用与碳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相结合能产生更好的效果[7];赵前对碳信息披露内容进行总结后认为,披露内容界定较为模糊,并缺少统一的制度性法律法规,导致企业对于对自身不利的信息可能会不披露或选择性披露[8];王秀明等以2020年20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碳信息披露内容,发现上市公司偏好披露对自身有利的信息,并建议将风险与机遇、碳排放权资产、碳排放信息、碳减排措施成效4个方面作为披露内容[9];麦海燕等通过总结目前碳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认为披露内容包括碳排放交易、减排措施、企业年度资源消耗总量、碳排放数据、重大环境事件以及其他方面[10];王廷章认为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与碳排放有关的信息,与碳排放权交易有关的会计处理政策,以及碳排放权持有和变动情况,同时健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11]。
 
  1.3披露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披露内容的披露水平进行具体评价方面,在此问题上,学术界各执己见,尚未达成一致观点。目前,国际上普遍将碳信息披露项目CDP作为质量评价方法,其是各国企业进行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弗朗西斯(Francis)等认为,对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可以采用由权威机构设定的信息评级数据的评级量表法[12];刘(Liu)等通过构建42项披露指数来量化100家公司的碳排放信息质量,发现碳性能不佳的企业倾向于战略性披露,并降低信息不对称性[13];滕旭等认为,在评价指标赋权方法上选择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主客观相结合形成的组合方法,可以同时考虑主观上的专家、教授经验和客观上的数据信息[14];黄炳艺等认为,最适合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的量化方法为指数法,通过将不同披露信息以赋值标准进行打分并累计分值,再扩大评价对象的信息范围,可以增强指数法的可行性[15]。
 
  1.4披露影响因素研究
 
  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向来是研究热点,目前学者们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诺克斯-海耶斯(Knox-Hayes)等认为,监管合规性、非政府组织压力和管理信息系统共同驱动着企业进行信息披露,同时为外部问责创造了合法性[16];刘(Liu)等使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PH)和熵权法(the Entropy Weight Method,EWM)测量得出政府监管、媒体价值导向、企业规模及具有会计背景的董事比例与碳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而媒体报告数量与其没有显著相关性[17];刘益平等从影响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内部因素着手,以中国百强企业为研究样本,发现不同行业类别、公司规模、发展能力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而负债程度与其呈负相关关系[18];王彦林等以2017—2021年钢铁行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企业规模和公司治理结构对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具有正向影响[19];伍胜今从会计视角对91家公司的445个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行业特征、公司规模、风险水平与碳会计信息披露呈正相关关系[20]。
 
  2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成果分析
 
  2.1披露方式研究
 
  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不规范。国外学者认为应当对披露方式进行规范要求,削弱披露信息上的差异性。我国学者对此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披露形式应当将定性与定量方式相结合,以增强碳会计信息披露形式的多样性;还有人认为不同公司和同一公司不同年限的披露方式不同,导致碳会计信息无法进行时间上的同一公司的纵向对比和不同公司的横向对比,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对公司碳会计信息的了解。与环境披露有关的报告有可持续发展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环境报告等,企业对这些信息的披露大多是自愿披露,国家未强制披露,进而导致信息使用者不了解企业真实情况和行业状况,对企业发展情况的判断无法确保准确性。

\
 
  2.2披露内容研究
 
  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不统一。截至目前,国外学者普遍认为不仅要披露财务信息相关内容,还应额外披露非财务信息。由此不难看出,国外对碳会计信息披露涉及的范围较广,但多数偏向于披露目的,披露内容较少。笔者通过梳理发现,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对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多以文字性描述等定性信息为主,较为主观且披露内容差异不大,部分企业为塑造自身正面形象,将相同信息多次披露于不同章节,导致披露内容冗余。究其原因,可能是缺乏固定格式和具体规定。同时,很少有企业披露第三方碳信息审计结果,进一步导致披露内容不规范和碳信息使用率较低。针对以上问题,建立完善的碳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是确保碳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统一性、规范性的必然选择。
 
  2.3披露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不高且评价方法多元化,主要有评级量表法、熵权法、内容分析法、第三方排名体系法、声誉评价法、问卷调查法等。国外学者多以碳会计信息披露项目和披露指数进行质量评价,国内学者逐渐从单一方法向多方法结合过渡,如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结合等,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从单一维度向多维度过渡,但各量化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问卷调查法易受被调查者亲身经历与外界因素的影响,内容分析法仅通过字数、句数或者页数的多少来衡量披露质量,容易产生印象管理现象。因此,在我国国情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具体企业所属行业特性和国内外的披露标准,对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方法进行选择。
 
  2.4披露影响因素研究
 
  针对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学者们主要聚焦于企业内部、外部两个层面。国外学者综合研究了政府监管、企业规模等因素对信息披露的显著影响;国内学者侧重于从多个背景下的内部因素入手,对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由此不难发现,国内外学者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角度较为单一,从多维度指标综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同时,由于行业、样本、计量模型、控制变量等的不同,学者们针对各个研究因素的效果得出的结论也存在差异,因此,深入探究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依旧是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3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展望
 
  从现有文献来看,众学者对碳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衡量了不同企业的碳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水平,分析了各因素对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影响和产生的影响程度。可以发现,当前的碳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内容、质量评价方法、影响因素研究都无法满足交易市场相关者的需求,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对不进行碳会计信息披露或披露质量较低的企业缺少惩戒措施。关于未来的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首先应该探讨碳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统一性,形成确定的披露方式,以便企业进行纵向对比,使投资者和信息使用者了解和掌握企业碳会计信息,增强碳会计信息披露的集中性,提高碳会计信息利用率;其次,考虑如何更好地构建碳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根据企业所属行业特性,从政府、社会的宏观层面和信息使用者的微观层面出发构建具有高适配度的体系;最后,制定衡量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统一标准,对不达标、不合格的企业进行相应的惩罚,并制定完善的审计制度,对企业的碳会计信息披露报告进行审计检查,保证交易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BEBBINGTON J,LARRINAGA-GONZÁLEZ C.Carbon trading: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issues[J].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2008(4):697-717.
 
  [2]韩艳.企业碳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研究:基于碳足迹视角[J].财会通讯,2020(17):118-121.
 
  [3]王雷,方博轩.电力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以HN公司为例[J].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20(3):107-115.
 
  [4]刘梅娟,金佳颖,喻海霞,等.电力行业碳交易试点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研究[J].财会通讯,2021(3):92-97.
 
  [5]吴君民,吴学晶.“碳中和”背景下航运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生产力研究,2022(6):155-160.
 
  [6]HEROLD D.Has carbon disclosure become more transparent in the global logistics industry?an investigation of corporate carbon disclosure strategies between 2010 and 2015[J].Logistics,2018(3):13.
 
  [7]WEI Qian,HÖRISCH J,SCHALTEGGER S.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its effects on carbon management and disclosure quality[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8(1):1608-1619.
 
  [8]赵前.碳信息披露研究综述[J].财会研究,2022(1):47-51.

       [9]王秀明,龙颖贤,许乃中,等.基于环境管理视角的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规范研究[J].财会通讯,2022(15):11-16,24.
 
  [10]麦海燕,曹雨欣.我国碳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J].财务与会计,2023(1):64-65.
 
  [11]王廷章.绿色发展背景下碳会计核算与披露的再思考[J].会计之友,2020(17):47-49.
 
  [12]FRANCIS J R,KHURANAI K,PEREIRA R.Disclosure incentives and effects on cost of capital around the world[J].Accounting Review,2005(4):1125-1162.
 
  [13]LIU Y S,ZHOU X Y,YANG J,et al.Corporate carbon emission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does carbon disclosure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in the UK?[J].Icma Centre Discussion Papers in Finance,2017(6):117-126.
 
  [14]滕旭,谢煜.高碳排放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J].财会月刊,2023(18):73-79.
 
  [15]黄炳艺,雷丽娜,陈春梅.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债务资本成本:基于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数理统计与管理,2023(4):581-594.
 
  [16]KNOX-HAYES,JANELLE,LEVY,et al.The politics of carbon disclosure as climate governance[J].Strategic Organization,2011(1):91-99.
 
  [17]LIU Z B,CHENG Q.Research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bo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quality in China’s power industry[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23(8):20185-20202.
 
  [18]刘益平,杨佩茹.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商业会计,2018(2):11-14.
 
  [19]王彦林,张子璇,盖玉风.“双碳”与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基于钢铁板块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23(9):51-57.
 
  [20]伍胜今.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J].财讯,2023(14):153-155.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8060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