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背景下电网企业审计关注点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2-03-01 09:32: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 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能源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 电网 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发生着深刻变化,新的风险点将不断 显现。本文对各种风险类型与内部审计发挥防控作用进行 论述,以确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切实提高新形势下电 网企业对风险的管控能力。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审计关注;风险导向

  一、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背景

  中国政府提出二氧化碳排放争取2030年前达到峰 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前,电力行业是碳排放的 最大来源。据统计,国内电力行业碳排放占到一次能源 碳排放总量的41%, 而能源行业的碳排放占到全社会碳 排放总量的90%左右。其他交通、建筑、冶金、市政供 暖等行业领域在减少碳排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就 是实现电气化,从根本上来说是将本行业的碳排放问题 转移到电力行业。因此,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问题处理是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战略 落地的重点在于电力行业对政策的解读和措施的执行 上。本文按照风险导向的审计理论,分析电网企业在碳 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面临的各种新的风险,尝试将各种 风险与内部审计发挥的防控作用进行论述,以确定内部 审计工作的关注点,切实提高新形势下电网企业对新的 风险的管控能力。

  二、基于风险导向的审计

  对照欧美日等国家, 中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的目标,所采取的方式大致相同,即围绕碳排放的主要 部门和环节,实现“电力部门深度脱碳、终端非电力部 门深度电气化、终端耗电设备节能提效、碳排放端充分 绿化” [1] 。可以预见,国家将出台一系列能源经济政策 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随着国家能源经济政策的变化 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电网企业将面临许多新的 风险。企业管理层往往需要依靠内部审计工作来揭示企 业存在的风险[2] 。因此,内部审计工作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审计理念,提高审计站位,拓展审计工作的广度和深 度,在对企业所处社会和行业的宏观环境、战略目标和 关键经营环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风险评估找出审计的 重点领域、重点环节,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 力,改善公司运营,服务公司战略目标的达成。

  三、电网企业风险导向审计新的关注点

  1.新能源消纳对电网安全运行风险及审计关注点

  传统电力供应安全体系是建立在以煤电、水电、气 电、核电为基础的“源随荷动”模式上。中国的电力系 统目前仍以煤电为主体,煤电起到能源安全的兜底保障 作用。但在碳达峰目标下,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大比例 进入电力系统,以光伏、风电为主体的电力系统在大面 积、长时间的阴雨天、静风天时将面临重大电力断供风 险。在2020年冬季,个别省份重新出现限电,限电最为 严重的湖南,可再生能源比例也位居国内前列,这是能 源绿色转型面临的典型困难[3]。

\

  内部审计一方面要坚持国家能源发展的大局, 同 时也需要关注新能源并网接入电网后对系统的安全稳定 性影响。重点关注在措施执行上调度部门是否采取优化 的调度运行方式和提高系统的备用容量;是否应对消纳 大规模的新能源装机,调整电网结构,提升系统调节能 力;是否配套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改造煤电调节灵 活性,是否推动储能的规模化应用;是否存在因系统备 用能力不足而导致弃风、弃光情况;是否深挖需求侧潜 力,通过构建需求侧智能管控系统,实现荷随源动、源 荷互动,为新能源间歇性问题提供解决路径;可再生能 源发电装机规模是否远超国家规划确定的数量等。通过 审计关注评估新能源消纳措施执行情况的薄弱环节,提 请企业的决策者向政府有关部门争取出台更加有利于节 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能源政策。

  2.对电网公司投资风险及审计关注点

  中国规划在2030年非化石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 25%的目标, 这就要求未来几年风光发电的装机容量将 会远高于25%的比重。但由于风光发电具有极强的不稳 定性,需要匹配相应规模的火电调相机组或储能设施进 行深度调峰配合才能实现整个供电体系的稳定性[4] ,这将大大增加电网基础设施的投资。在电力市场改革的大 环境下,电网投资金额相比之前减少了。近年,我国用电量年增速大概在5%左右,因此电网投资除保证完善网 架结构和新增负荷增长外,还要更多地倾斜于投资与新 能源配套的项目上,电网将面临更大的资金投资风险。

  从风险导向审计观点看,内部审计应及时提示管理 层高度关注精准投资,强化价值投资观念,以问题为导 向,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电网运行风险高等关键问题的 措施,关注资金安排和分配是否合理,项目规划是否科 学;是否大力支持跨省区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是否提高 能源输配效率;是否实施城乡配电网建设和智能升级, 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消除电网运行存在问题和薄弱 环节,提高投资的效益性。电网企业应积极向国家争取 政策补贴,通过调节电价等方式,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和市场竞争力,立足长远发展,有效防范投资风险。内 部审计要提出供公司决策参考的意见建议,从审计的视 角推动完善和碳达峰、碳中和的措施。

  3.对电价的影响及审计关注点

  2020年,发改委、财政部和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 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 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事 项的补充通知》,明确了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等项 目全生命周期的合理利用小时数,对纳入可再生能源发 电补贴清单范围的项目,所发电量超过全生命周期补贴 电量部分,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风电、光伏电量补 贴的方式由全电量补贴向全生命周期补贴转变。随着大 规模的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补贴逐步退出,电网运行 中的各种风险控制成本必然传导至终端用户。

  在电价改革政策中,审计关注点主要是电价的改革 要在终端销售电价中能够反映用电真实成本,其中主要 有电量,容量,输配电成本等;销售电价是否更好地解 锁需求侧灵活性,帮助可再生能源并网;是否加速现货 市场建设,包括以稀缺性定价改善现货市场价格信号, 以及允许所有资源公平竞争;是否更好地普及和应用智 能电表及智能终端,使得用户侧可以响应更为灵活的价 格机制;是否在市场设计中体现用户的意志,进入零售 市场的大用户可以更自主地参与需求响应,签订灵活电 价合同,采用自发自用等多种模式;电价附加征收标准 是否及时调整;电价附加费是否依法严格征收,对自备 电厂、地方电网用电是否长期未征或少征。通过内部审 计关注,引导有关业务部门及时关注电价风险,并制定 防范措施化解风险。

  4.对电网内部低碳发展影响及审计关注点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除了执行国家政策,内部审计应当关注企业内部挖潜空间,不断降低企业内部能耗水平。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关注。一是企业是否把 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落实全面节约战略。二是企业 在节能措施上是否加大节能设备改造投资力度。对于存 量的运行年限较长的高能耗变压器,制定改造计划,逐 步淘汰。三是是否全面加强线损管理,是否加快配电网 改造降低综合线损率,线路、配电台区低压线路、专变 计量等进行节能改造,降低综合线损率,加强电力需求 侧管理等,推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

\

  四、审计工作建议

  (1) 提高审计战略视野, 关注政策“最先一公 里”,提供决策参考或建议。首先,审计要关注应对国 家政策变化制定的战略规划和政策目标是否科学、措施 是否得力、机制是否健全,程序是否合法。其次,从宏 观环境来看,目前电网企业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的时 代,内部审计工作要认清发展局势,了解国家宏观经济 政策,从总体上对电网企业的发展态势进行把握,通过 综合研判未来电网企业发展的整体环境,识别出企业风 险因素和风险大小程度,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准确的 信息和科学的依据。

  (2)审计人员需要不断地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 识面,提升综合业务素质,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审 计人才。在新的形势下,特别要从信息技术和企业风险 管理等方面提升业务能力,协助企业识别风险、评估风 险,为管理层提供各种形势下企业所面临风险的变化情 况,持续跟踪和监督风险控制实施情况。

  (3) 加强信息化手段应用。随着能源结构的变 革,电网企业未来要构建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模型,突破 “源随荷动”的控制模式,提升能源电力系统整体运行 效率,开展能源互联网建设,实现传统电网的数字化升 级。因此,审计手段必须跟上信息化的发展,只有在审 计工作中运用大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分析等新方法,才 能对内部风险进行分析,实现基于风险导向的审计。

  参考文献

  [1] 何建坤.中国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R].北京: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2020.

  [2] 黄卓,江莹.公共政策审计:新时代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J].审计于理财,2019(1):13-14.

  [3] 王秀强,吴越,王佳丽.中国绿色电力消费能力提升专题研究报告[R].北京: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 2019.

  [4] 能源基金会.中国电力系统转型报告[R].北京:电力规划设计总院,20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3608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