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企业跨国并购审计风险识别与应对论文

发布时间:2024-12-24 11:32:4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近年来,国内资本通过海外并购、控股或直接对外投资的方式大量涌入国际市场。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能够提升战略地位,实现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然而,跨国并购交易具有复杂性,极易给企业带来较大风险,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运用现代风险导向模型将审计风险分为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对这两类审计风险进行识别与分析,并提出风险应对建议。
 
  [关键词]跨国并购审计,审计风险,风险应对
 
  0引言
 
  考虑到跨国并购带来的种种优势,许多企业都在瞄准跨国并购市场,但跨国并购重组涉及的经济事项复杂且交易金额巨大,容易使企业跨国并购失败。李晚金等认为,审计师的参与有助于降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并购绩效[1]。许多企业为了降低并购失败的风险,往往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为并购业务提供专业的审计和咨询服务,高质量的审计能够帮助企业获得真实完整的并购信息,执行专业的并购审计流程可以帮助企业作出正确的并购决策,有助于实现并购成功。然而,由于跨国并购成功会产生较高数额的商誉,高溢价又会带来更高的业绩,再加上市场监管日益严格,跨国并购审计风险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本文旨在研究如何更好地识别和防范跨国并购审计风险,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1企业跨国并购审计风险识别与分析
 
  1.1重大错报风险识别与分析
 
  1.1.1并购双方外部环境风险
 
  第一,从政治和法律环境分析,当下“一*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使得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市场不断壮大,我国立法机构和监管部门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跨国并购交易事项,但很多法律法规的出台与当下的经济实况有一定的时间差,具有滞后性,不能很好地对当下事项起到监管和规范作用。同时,跨国并购事项中的标的企业本土化程度高,受所在国政治和法律的限制,在并购重组、资金流动等方面受到严格监管,这不仅不利于跨国并购的顺利进行,还会使审计人员在实务中不能实时监督并购过程,导致审计人员无法得出合理有效的结论,影响审计质量,加大审计风险。
 
  第二,从经济环境分析,货币政策、贸易限制以及外汇管制等标的企业所在国的经济政策都会影响企业跨国并购的开展,从而影响跨国并购的审计风险水平。特别是当下市场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经济贸易形式更加多样,信息获取渠道更加丰富,这无疑会使注册会计师获取审计信息的难度加大,从而增加审计风险。
 
  第三,从社会环境分析,标的企业所在国的社会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与我国有较大差异,一方面限制了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影响了审计的方式、内容和范围。同时,当地社会稳定水平也会制约跨国并购审计的开展,不仅影响跨国并购的事项决策,还会影响跨国并购项目审计。

\
 
  1.1.2并购双方自身风险
 
  审计人员通常将并购双方提供的会计凭证、账簿、财务报表、并购协议书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依据进行审计,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极大地影响了审计质量。李怡认为并购交易双方基于不同的并购目的时均会为了更大的利益而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因此,对容易出现财务舞弊的重点会计科目进行审查不容忽视[2]。如果审计人员不能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可能会使审计人员不能通过相关资料作出正确的评估判断,从而得出错误的审计结论,加大跨国并购事项的审计风险。
 
  第一,企业管理层财务造假。跨国并购项目的成败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管理层的利益,因此,管理层考虑到企业经营目标和自身利益,极有可能做出合法范围外的行为。又因舞弊行为是并购企业主动为之,企业势必会对此加以掩盖,这无疑会增加审计人员获取审计证据的难度,从而增加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影响审计结果。
 
  第二,企业管理者能力素质不强。与国内企业并购相比,跨国企业并购准入门槛较高、不可控性更强、业务更为复杂、金额更加巨大,相应的风险也更高,如果项目负责人不能根据实际状况快速作出合理决策,或者因为不够了解标的企业的经济、社会环境等作出错误决策,很可能会给并购带来阻碍,给企业带来损失,甚至会影响整个并购活动的进行。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充分评估管理者的专业能力,从而作出正确的审计判断。
 
  第三,企业管理层及相关人员的诚信存疑。并购双方管理层的诚信度给审计业务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果管理层严格遵守相关法规,诚信度较高,那么能够避免信息不对称问题,注册会计师获得的资料信息的可靠性也就更高;反之,如果管理层有伪造信息的意图,那么注册会计师很难针对企业提供的相关经营状况和会计信息得出可靠结论,也无法作出正确的评估,导致审计风险无法降低。
 
  第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目前,很多企业规范跨国并购经济事项的内部控制制度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如果企业拥有较为完善且得到有效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那么企业对于跨国并购事项的管理也就更加有效;反之,如果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合理或者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将会直接影响注册会计师实施实质性程序的范围,从而使跨国并购审计风险加大。
 
  1.2检查风险识别与分析
 
  1.2.1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不足
 
  企业跨国并购案例越来越多,对跨国并购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项目组成员的业务水平极大地影响着审计质量。审计人员是否按照要求执行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否到位,审计方法是否得当,在自身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是否合理运用专家的工作成果等,均体现了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影响着审计风险。熊梦云等认为,并购业务的复杂性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1.2.2审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
 
  近年来,我国的相关法规政策更加健全,审计程序更加系统化,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职业道德的控制更加严格,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审计结果的可靠性。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企业依然存在一些缺乏职业道德的审计人员,他们发表的审计报告未必具有公允性,甚至还可能因个人利益伪造虚假信息。因此,对于跨国并购业务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十分必要。
 
  1.2.3审计程序设定不当
 
  黄健认为,审计人员应充分重视跨国并购交易的细节,对其实施系统监控,同时要执行适当的审计程序,不断扩大获取审计证据的范围,从而客观评估并购企业的环境、经营风险等[4]。由于跨国并购审计的工作量较大,审计人员了解业务的困难也就随之加大,进而导致其识别和分析相关风险的难度加大,影响了审计的质量。同时,由于跨国并购审计的特殊性,审计程序的设计或者执行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使用不当,就会给审计结果带来直接影响。因此,如何克服这些困难也是注册会计师面临的问题之一。

\
 
  2企业跨国并购审计风险的应对建议
 
  2.1重大错报风险应对
 
  2.1.1充分了解并购双方外部环境
 
  企业并购活动较为复杂,当这种经济事项涉及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国家时便更为复杂。各国的政治和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存在差异,这些都会给跨国并购带来不可忽略的影响。审计人员在对跨国并购事项实施审计时应充分了解其外部环境,如标的企业外汇管制、并购双方国家的贸易关系等。在政治和法律环境方面,并购双方甚至多方所在国均有专门的政策制度来制约跨国并购业务。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审计服务机构,既需要充分了解两国的政策变化、外交关系等,也需要全面掌握国际通用准则,以更好地识别分析审计风险。在经济环境方面,各国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同样给跨国并购审计风险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而这些差异也将对信息的快速获取造成阻碍。因此,企业并购后,母子公司必须尽快建立统一的财务制度和绩效评价体系,使得标的企业受到并购企业良好的控制和监督,降低风险。另外,审计人员应实时获取两国经济政策变化的相关信息,并及时提出应对方案,尽可能降低经济政策变化给审计带来的影响。在社会环境方面,并购双方甚至多方所在国的社会风俗、价值取向等因素制约着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在与标的企业管理层沟通时很可能因交流方式的不同造成信息误解,因此审计人员应充分了解标的企业当地的社会风俗、平均教育水平等,以此来充分识别社会环境因素带来的审计风险。
 
  2.1.2充分了解并购双方实际状况及并购目的
 
  一方面,并购企业的经济实力、企业文化、技术先进水平、主要经营业务以及管理层能力和诚信度等都是跨国并购项目的重要影响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并购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水平来并购标的企业。另外,对标的企业经营业务、经营能力等进行了解,可以更好地帮助审计人员识别和评估并购过程中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合理防范和规避,以降低审计风险。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层的目的很大程度上会体现在并购交易中,因此,审计人员应在审计过程中及时与企业管理层和项目负责人就并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在沟通中了解其并购目的,运用职业判断识别并购双方提供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从而降低跨国并购审计失败风险。
 
  2.2检查风险应对
 
  2.2.1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
 
  韩维芳认为专业水平更高的注册会计师可以更好地帮助风险水平较高的客户降低审计风险[5]。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加强对跨国并购审计人员的培训,通过专业教学、实践总结和审计人员能力评价等方式来持续提升跨国并购审计人员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同时,鉴于目前国内在跨国并购审计的相关领域理论和实践还不够完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邀请国外并购审计方向的专家学者开展讲座,或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审计工作者为事务所的员工开展培训活动,从而提高审计人员并购专项审计能力。
 
  2.2.2保持跨国并购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审计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审计人员独立性的影响,如果审计人员独立性不强,审计质量会随之下降,审计失败的可能性也会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在选择项目组成员时,应该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确定指派的注册会计师与并购双方均无密切关系、利益瓜葛等。此外,指派的审计人员需要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认真审查,在审计各个阶段选择合理有效的审计程序和手段,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审计计划,对审计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保证整个审计过程中的审计质量。
 
  2.2.3重视跨境并购财务尽职调查工作
 
  审计人员一方面要核实标的企业财务报表的合法性,运用恰当的数据分析方法,分析标的企业的运营能力、盈利能力等;另一方面要全面了解标的企业所处行业政策、行业现状以及企业基本经营情况、发展潜力以及关联方交易等,为企业作出合理并购决策提供信息支撑。财务尽职调查有效,能够极大地提高并购决策的可行性,降低跨国并购风险和跨国并购审计中的检查风险。
 
  2.2.4借助专家力量
 
  目前,企业跨国并购交易复杂,涉及领域众多,只通过对财报数据的分析难以判断其是否真实公允,因此,审计工作需要审计人员对企业所处的领域及领域内的交易有所了解,这就需要会计师事务所聘请其他领域的专业人才,如航空领域、房地产领域、农业领域等,从而为审计业务正常开展保驾护航,降低由于对相关领域不了解而作出不恰当审计判断的可能性。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通过对外招聘的方式建立各个领域的专家库,在实施审计时,抽调相关领域专家参与实际的审计工作,弥补审计人员其他行业知识的不足。
 
  3结束语
 
  本文将跨国并购审计风险分为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进行识别与分析,并根据风险点提出了对应的应对措施,最终得出以下结论:一方面,考虑到跨国并购审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识别和分析跨国并购审计风险时,必须全面系统地考虑各种可能会造成风险的因素;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应针对识别出的不同的跨国并购审计风险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从而更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晚金,江贤莹,龚光明.并购过程中审计师聘用的价值: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会计之友,2017(12):108-113.
 
  [2]李怡.企业并购审计风险及应对相关研究[J].市场周刊,2019(11):86-88.
 
  [3]熊梦云,彭卉.企业并购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财会月刊,2013(16):95-96.
 
  [4]黄健.企业并购审计中的风险及其管理研究[J].中国商论,2015(19):31-33.
 
  [5]韩维芳.审计风险、审计师个人的经验与审计质量[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7(3):35-45.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8037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