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14年财政部发文提倡鼓励企业利用专业化分工和信息技术优势开展企业会计信息化以来,管理会计信息化在我国企业普及化程度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也为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管理会计信息化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代。本文通过明确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内涵和发展历程,分析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现状和问题,研究大数据时代特点和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影响及风险,来探析新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途径和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管理会计,信息化
1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内涵
管理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与管理会计相结合,通过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运用,实现管理会计信息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管理会计的效率和质量。
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系统建设:通过建立适应企业管理会计需求的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传递等功能。这些信息系统可以是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管理会计信息系统(MAIS)等。
数据的自动化处理:通过信息系统对管理会计的各类数据进行自动化处理,包括数据的采集、整理、计算、分析和反馈等过程。通过自动化处理,可以大大提高管理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数据的数字化存储:将管理会计的各类数据以数字形式存储在信息系统中,提供快速、准确的数据查询和检索功能。数字化存储不仅提高了数据的利用效率,还节省了纸质文档的存储空间。
数据的智能化分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管理会计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包括数据的模型化、趋势分析、决策支持等。智能化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
决策支持:管理会计信息化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准确、及时的财务报告和成本信息,帮助管理者制定决策、评估绩效和控制成本。决策支持是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最终目标。
通过管理会计信息化,企业可以提高管理会计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同时,管理会计信息化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工具,帮助企业实现更好的战略规划和业务决策。
2国内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
目前国内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尚不完善,缺乏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这导致在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难以实现科学、规范、系统的发展。
2.2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国内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许多企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进行管理会计工作,无法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工作。这限制了管理会计的效率和准确性,难以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求[1]。
2.3缺乏专业人才
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支持,但目前国内管理会计人才储备不足,缺乏既懂管理又懂会计的复合型人才。这制约了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4信息化标准不统一
目前国内管理会计信息化标准不统一,不同企业之间的管理会计信息格式、标准等存在差异,导致信息交流和共享困难。这增加了企业间信息交流的成本和难度,不利于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2.5信息安全风险
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涉及大量的敏感信息,如财务数据、战略规划等,这些信息一旦泄露或被非法获取,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但目前国内管理会计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存在较大的信息安全风险[2]。
综上所述,国内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理论体系、人才培养、标准化、安全保障等方面加强建设,以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3大数据时代对会计信息化的积极作用
大数据时代对会计信息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安全性、数据分析、云计算的运用和智能化程度等方面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1运用大数据能有效提升数据处理能力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会计信息化在数据处理能力上有了质的飞跃。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快速收集、分析和处理,会计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3.2大数据的运用能促进数据安全性增强
大数据在管理会计信息化上的广泛运用,必然会促使企业更加注重大数据的安全性能,从而推动大数据时代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发展,进而使得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性得到加强。同时,通过对数据的加密和备份等手段,可以有效防止数据丢失和泄露,保障企业的信息安全[3]。
3.3大数据的发展会推动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
大数据时代必然会促进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增强数据分析的效率和能力,使得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数据分析得以深化。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可以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3.4大数据时代有利于促进云计算的广泛应用
云计算具有规模大、虚拟化、可靠性高、通用性强、高可扩展性和廉价等优点,能极大地提升会计数据的处理速度和效率。云计算是大数据时代在会计信息化中广泛应用的必然结果,企业通过云计算的运用,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和协同工作,同时帮助企业对数据和信息进行自动地归集和整理,降低了信息的使用成本,并且提高了信息的质量。
3.5大数据时代能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智能化程度
大数据时代推动了会计信息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实现对会计数据的自动分析、预测和优化,提高企业的智能化决策水平。
总之,大数据时代对会计信息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和进步。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会计信息化将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实现更加高效、智能化的发展。
4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风险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
数据安全风险:在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数据量庞大,包含了许多敏感信息,如企业财务数据、客户信息等。这些数据在传输、存储和处理过程中可能会遭受黑客攻击、病毒感染、内部人员泄露等威胁,导致数据泄露、篡改或破坏,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
系统故障风险:会计信息化系统依赖于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等基础设施,一旦这些设施出现故障,如服务器崩溃、软件崩溃、网络中断等,将导致会计业务处理停滞,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内部控制风险:在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系统需要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然而,许多企业在推进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导致权限管理混乱、数据监控不足等问题,给企业带来潜在风险。
技术依赖风险: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企业的软硬件配置、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企业过度依赖特定的技术或软件,可能会导致技术更新滞后、系统兼容性差等问题,影响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法规制度风险: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会计信息化涉及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问题。如果企业未能充分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可能会面临合规风险,如数据保护、隐私泄露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企业需要加强数据安全防护、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技术水平、加强人员培训、关注法律法规动态等措施,以确保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5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建议
5.1企业要提高对大数据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明确目标和规划
企业应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将其视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高层领导应关注并支持管理会计信息化工作,为项目的实施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与此同时,企业应明确利用大数据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确保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相一致,同时,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确保每一步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5.2建立并完善会计软件的统一标准
建立并完善会计软件的统一标准需要政府、相关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第一,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和规范,以确保会计软件遵循相同的标准。这些准则和规范应包括会计科目、报表格式、数据交换等方面,以便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互操作性。第二,通过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和规范、建立软件质量标准、推动软件接口标准化、加强培训和教育以及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等措施,可以促进会计软件的统一标准的发展和完善,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第三,会计软件应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以确保其功能、性能和安全性等方面达到要求。相关机构应制定会计软件的质量标准,并建立相应的认证机制,以确保软件的质量和合规性。第四,为了实现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互操作性,应推动软件接口的标准化。相关机构应制定统一的软件接口标准,并要求软件开发商遵循这些标准,以便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集成。第五,为了使会计人员能够更好地使用会计软件,应加强培训和教育。培训和教育内容应包括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数据处理、报表编制等方面,以提高会计人员的技能和效率。第六,为了推动会计软件的统一标准的发展和完善,应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政府和相关机构应支持会计软件的研发和创新,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和新产品,以提高会计软件的质量和性能[4]。
5.3强化数据安全和保密工作,建立有效的持续优化和改进机制
在大数据时代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企业应重视数据的安全和保密工作。加强网络安全防护、设置严密的数据访问权限、定期备份数据等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企业应定期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优化和改进,还要关注行业动态和新技术发展,及时调整和完善系统,确保其始终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5.4加强企业内部沟通与协作,借助外部专业力量来提供指导和支持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与协作,确保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实施与应用得到充分的支持和配合。企业应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建立沟通机制等方式,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企业在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时,还可以借助外部专业力量如咨询公司、软件开发商等来提供指导和支持。它们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更好地推进项目的实施[5]。
5.5提高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在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人员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能力来应对数据量庞大、数据处理复杂的情况。会计人员应具备基本的数据分析技能,如数据清洗、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等。这些技能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和分析大数据,从而为企业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与此同时,会计人员需要掌握一些编程语言,如Python、R等,以便更好地处理和分析数据,这些编程语言可以帮助他们自动化数据处理过程,提高工作效率。会计人员需要了解数据库和云计算技术的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存储大数据。这些技术还可以帮助他们实现数据共享和协作。在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人员需要与各个部门进行更加紧密的沟通和协作,因此,他们需要提高沟通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业务需求,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会计人员需要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便跟上时代的步伐。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课程、阅读专业书籍和文章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一方面会计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要不断加强其对于会计人员的培训,帮助其提高大数据环境下的认识理念,提高其会计信息系统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企业应注重培养和引进既懂管理会计又懂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引进、招聘专业人才等方式,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6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对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加强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数据整合和分析能力、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以及法规和标准的建立等方面的建设,以应对大数据的挑战,提高管理会计的信息化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强.会计信息化下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变与对策建议[J].商讯,2023(24):49-52.
[2]林冬.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J].财会学习,2023(35):26-28.
[3]胡寅寅.浅析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转型[J].中国集体经济,2023(34):61-64.
[4]赵玉.大数据时代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及实施路径[J].财会学习,2023(33):118-120.
[5]洪慧莲.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及突破路径探索[J].商场现代化,2023(22):183-185.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79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