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集体经济被视为农村经济的核心部分,其在推进乡村振兴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研究了新时代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之后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如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创新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机制等,以期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集体经济,集体经济
0引言
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逐渐上升为国家级的重要战略,其核心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而实现农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振兴,它还涉及文化的*兴、社会的进步以及生态的保护。在这一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因素之一。农村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意义,不仅仅是其直接的经济贡献。农村集体经济在增强农村内部凝聚力、推动农村自治以及保障农村社区权益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其次,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可以有效地吸纳农村劳动力,为农村青年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防止农村劳动力的过度流失。此外,农村集体经济还能够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进而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农村集体经济有助于稳定农村社会,构建和谐乡村,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因此,农村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中所发挥的作用,既有其直接的经济效应,也有其深远的社会意义。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研究和发展策略的制定,不仅是出于经济上的考量,更是出于对农村社会稳定、和谐与进步的追求。
1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意义
1.1促进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对于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使得资源得到更高效、合理的配置。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业不再仅仅是单一的耕种模式,而是向多元化、综合化、高效化的方向转变,与此同时,农村集体经济也逐渐从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转向多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1]。此外,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助力乡村创新产业链,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了新型产业、新型业态的出现,如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深加工等。这些产业的崛起不仅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快速增长,还产生了带动就业、人才回流等一系列的积极效应,形成了一个健康的、良性的乡村发展循环。因此,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对于产业的创新与升级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1.2强化乡村治理
在乡村振兴视角下,强化乡村治理成为一项关键任务。乡村治理不仅仅是乡村的管理和运作,更涉及乡村社区的建设、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农民的权益保障等多个层面。在这个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社会的经济基础,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对乡村治理的强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强化乡村治理要求乡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相结合,形成具有乡村特色的治理模式。农村集体经济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它能够为乡村治理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经济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和运作,能够培养和锻炼农民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为乡村治理提供人才和智慧支持。
1.3奠定物质基础
物质基础是乡村持续发展的前提,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生产要素和更多的收入来源,有助于确保农村地区的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在此基础上,乡村振兴能够更好地融合现代化要素,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源和资本。其次,农村集体经济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能够带动乡村的整体经济转型。这种转型有利于乡村逐步脱离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向现代农业、服务业、乡村旅游和其他产业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2]。乡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够帮助乡村地区建立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农村集体经济带来的收益被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将促进乡村社区的整体发展,提高乡村地区的吸引力,进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向乡村地区集聚。所以,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在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支撑的同时,也为乡村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策略
2.1提供相关政策支持
相关政策的支持不仅为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也为其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保障。首先,政策应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的法律地位,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这一点对于集体经济组织在资本市场、贷款和合同中的地位尤为关键。只有明确了法律地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在公平的起跑线上,真正发挥其经济效益。其次,政策应鼓励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来支撑。为此,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资金,用于农村集体经济的技术更新和人才培训[3]。同时,也可以通过税收减免、技术支持和资金补助等手段,鼓励企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合作,实现双赢。同时,政策应强调农村集体经济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结合。通过产业融合,农村集体经济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为此,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确保各项政策得以有效落实。除此之外,融资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考虑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传统金融市场上可能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政府应出台专门的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低息贷款,或设立专门的担保机构,帮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解决担保问题。最后,政府也应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监管,确保其健康、持续发展。对于不符合政策要求,或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给予严厉的处罚,以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环境。所以,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只有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政策,才能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真正获得发展,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2.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策略在很大程度上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紧密相关。深化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改革是确保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和持续增长的关键。体制改革的核心在于激发农村集体经济的活力和创新能力。传统的农村集体经济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需求。而随着农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集体经济需要更高效、更灵活的管理和运营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体制上进行深刻的改革,确保资源能够更加合理地配置,创新能够得到更好的支持和奖励。其次,深化体制改革意味着要构建一个更为公正和透明的市场环境。这需要从两个层面来进行。首先,要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的产权制度建设,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其次,要优化农村集体经济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确保有利于优胜劣汰,让有能力、有创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得到更多的市场机会。同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还涉及农村集体经济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供给。这就需要我们在金融、科技和教育领域进行改革,为农村集体经济提供更加有利的发展条件。例如,我们可以考虑建立专门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的金融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其提供更加便捷和低成本的融资服务;同时,要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鼓励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与其深度合作,为其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
2.3创新经济发展方式
乡村经济历来依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技术的日新月异,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技术创新是驱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农业科技的进步如农业物联网、精准农业、无人机喷洒等,已经被证明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出。通过整合现有技术资源,农村可以更精准地进行种植和养殖,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其次,农村集体经济的多元化也是创新的方向之一。除了农业生产,乡村可以探索乡村旅游、农村文化创意产业、乡村手工艺品等多种经济形式[4]。这些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农村的收入,还可以提高农村的文化底蕴,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体验,形成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良性互动。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也需不断创新。传统的集体经济组织往往层级僵化,决策效率低下。可以考虑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如股份合作制、合作社制度等,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运作效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另外,农村集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结合也是创新的重要方向。可以通过与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融资渠道,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农村的教育和人才培养不能忽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一批有远见、有能力的人才来推动。这就需要加强农村的教育投入,培养农村自己的技术、管理人才,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4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步伐加快,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并确保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策略。管理机制应强调透明度和公正性。农村集体经济的决策过程、资金使用和资源分配等核心活动必须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进行,以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其次,管理机制应注重效率与创新。随着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需要更加灵活、高效地运作。因此,集体经济的管理机制应鼓励技术、方法和模式的创新,同时确保这些创新能够对农民、集体和整个社区带来实际利益。管理机制应坚持参与性和民主性。农村集体经济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因此,在关键决策过程中,应确保广大农民和集体成员的积极参与。民主的决策过程不仅可以确保政策的公正性和公平性,还有助于提高政策执行的效果和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5]。此外,针对农村特有的环境、文化和社会结构,管理机制应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乡村、地区和民族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管理机制应充分尊重和利用这些文化资本,使其成为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力工具。为了确保管理机制的长期稳定和有效性,必须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系统。这一系统应该定期评估农村集体经济的运作状态、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并对不当行为进行及时干预和纠正。
3结束语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对于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有着重要作用,更在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能够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与进步。它能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加强乡村社区的凝聚力,同时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从而实现乡村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面向未来,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之路上充满了机遇与挑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全球化,农村集体经济应该紧紧抓住这些机遇,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同时,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要不断创新其经营模式,确保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总的来说,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农村集体经济不仅是乡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农民实现共同富裕,乡村社会实现和谐稳定的关键因素。只有深入研究和正确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才能确保中国乡村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国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及金融支持研究[J].商业经济,2023(11):132-134,142.
[2]陈明.共同富裕、资本重组与农村集体经济革新[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5):41-51.
[3]刘华国,唐智.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23(9):60-62.
[4]本刊评论员.完善机制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J].农村财务会计,2023(9):1.
[5]魏堃.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盘活闲置资产壮大集体经济的策略研究[J].山西农经,2023(5):49-51.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78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