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基于 CiteSpace 的国内外校外培训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4-08-06 09:57: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校外培训是一个全球性话题,也是当下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校外培训治理成为国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SSCI和CSSCI来源文献,运用CiteSpace对可查年份至2021年国内外校外培训研究热点进行追踪和分析,发现:国外研究热点主题为“内涵”“区域规模”“影响”“监管”,国内研究热点主题为“内涵”“影响”“治理”;国外研究涉及的区域尺度较为丰富,国内研究更聚焦于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我国校外培训研究的层次和水平有待提高、内涵研究有待加强、治理理论依据研究需要加强。国内学者和强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待深化,应聚焦校外培训内涵与治理,为我国进一步深化校外培训治理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文献计量分析,热点追踪,CiteSpace
 
  0引言
 
  自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来,我国校外培训机构在监管思路、组织和制度方面均获得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诸多问题。校外培训机构常为学龄段中小学生提供与学校教育高度一致的教育服务(国外学术界通常称之为“影子教育”),因此本文将国内外校外培训统称为“校外培训”(以下同)。
 
  当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往往是基于海量文献的阅读,此方法对于校外培训研究热点与主题的全面梳理难免产生错漏。CiteSpace软件常用于文献的大数据计量分析和文本挖掘,为成体系梳理研究热点的变换提供了可行的研究工具,显著提升研究的可靠性与科学性。部分学者已将文献计量方法应用于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文本[1]、国内校外培训教育研究[2]等领域。总体来说,目前校外培训的计量研究中,较为匮乏对于校外培训研究热点的宏观演变分析,对国内外校外培训研究热点课题缺乏比较分析。本文采用CiteSpace软件对CSSCI、SSCI数据库刊载有关校外培训治理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通过可视化的形式深入理解把握国内外校外培训的研究热点与成果。
 
  1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1.1研究设计
 
  为了周密剖析国内外校外培训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和知识图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CiteSpace中的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在结合阅读相关经典文献和高被引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校外培训研究的热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1.2数据来源
 
  为了尽量扩展研究广度的同时保障准确性,本文选用SSCI和CSSCI数据库进行分析。国外研究方面,在SSCI中采用检索式“TS=('Private tutoring*'OR'Private supplementary tutoring*'OR'Shadow education*'OR'Cram school*'OR'Remedial class*')AND DT=(article OR review)”,时间跨度“1900—2021”,检索出文献373篇。利用CiteSpace V软件的“去重复”功能,剔除信息不完整的文献和重复文献,最终获得国外文献348篇。
 
  国内研究方面,在CSSCI中采用检索式“SU=‘校外培训’OR SU=‘校外培训机构’OR SU=‘影子教育’OR SU=‘补习机构’OR SU=‘课外辅导机构’OR SU=‘课外补习’OR SU=‘补习班’OR SU=‘校外教育’”,时间跨度“不限至2021年”,检索出文献391篇。为囊括现有研究成果,同样用上述检索式对CNKI中“全部”数据库进行检索,时间跨度“不限至1997年”,检索出文献144篇。经筛选合并后最终获得410篇国内研究文献。
 
  2结果分析
 
  2.1研究文献发表趋势分析
 
  本文通过比对国内410篇相关文献和国外348篇相关文献的发文时间,从时间跨度上把握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变化规律,如图1所示。

\
 
  由图1可发现国内外关于校外培训的文献发表总量逐年增加。可查的国外关于校外培训研究始于1950年,而国内研究始于1965年。最近十年,国内外校外培训研究的热度显著上升,相关文献数量均大幅度增加,并且国内热度增速明显快于国外热度增速,预期未来国内发文数量将继续增加。
 
  2.2研究文献关键词分析
 
  本文将从CSSCI和SSCI数据库检索到的相关数据导入CiteSpace中,同义关键词合并节点,得到关键词词频及中心度列表(表1和表2)、关键词共现图谱(图2和图3)。

\
 
\
 
  国内关键词共现图谱共有454个结点,630条连线,网络密度0.006 1,Q值0.863 3,Mean Silhouette值0.902 1;国外关键词共现图谱共有457个结点,1 159条连线,网络密度0.011 1,Q值0.782 7,Mean Silhouette值0.925,国内外关键词聚类结构显著,结果可信度高。在统一阈值下,国外研究起步较早,网络密度和连线均高于国内,国外研究相比国内更集中,关键词共现程度高。
 
  为了深入剖析国内外研究热点的分布具体情况,加深热点主题共现关系,利用LLR算法对关键词聚类得到国内外校外培训研究的主题聚类,如图4和图5所示(聚类序号越小则规模越大),前15个聚类结果对比见表3。
 

 \
\
 
  2.3校外培训研究热点分析
 
  2.3.1国外研究热点主题
 
  通过图2、图4和表3,结合对已有文献的深度阅读和梳理,国外校外培训领域研究热点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主题:
 
  一是对校外培训的内涵研究。在国外,校外培训一般被称为补习教育或影子教育。Stevenson和Becker提出“影子教育”存在于学校校内学习时间之外,主要目的是通过补习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Bray认为:“校外补习涵盖在校外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目的而进行的辅助性教育活动”。Kwok从八个不同角度阐述了校外培训的供求关系。Bray研究了参与补习教育的成因和主体人群,以及补习教育从业人员及机构运行情况。
 
  二是校外培训的区域规模研究。校外培训最早发源于东亚国家(地区),后逐步扩展至北美、欧洲和非洲等国家(地区)。日本文部省(2015)统计,2014年的日本公立小学补习率达到35.7%,公立中学70.1%。Statistics Korea(2017)统计韩国小学补习率高达80.7%,中学补习率为69.4%。方晓东认为日本、韩国与我国台湾的家教市场欣欣向荣,特别是日本的校外培训已成为实际上的第二学校制度。校外培训在各国(地区)普遍存在,并具有不小的规模,这与当地的文化与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三是校外培训的影响研究。Mark Bray描述了校外培训对主流学校、社会和经济的巨大影响,并就校外培训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3]。在相关文献中,国外校外培训市场十分活跃,Hai-Anh Dang和Deockhyun Ryu研究均发现在越南[4]、韩国[5]等地区,校外培训与学生成绩的提升有紧密联系。但Karin Guill在德国的研究阐明,校外培训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不显著相关[6]。Syimh的一项对爱尔兰学生调查表明,学生的成绩与校外培训之间没有显著关系,但校外培训对学习者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以发现,对校外培训的教学是否有效很难进行综合评价,学术界当前也暂未达成共识。
 
  四是政府对校外培训监管的相关研究。Hoon Choi研究发现韩国监管政策并没有显著减少私人补习的时间和占用的资源。Fred研究发现校外培训急需更高质量的监管体系,同时监管的规模和性质上需取得平衡,严格的法律法规必然需要高成本的监管机制。但由于制度和教育发展情况的不同,各国政府对校外培训的政策也不尽相同。根据Bray的研究,当前世界范围内主要有积极鼓励、一定监管、自由放任型、监督而不干预、混合型、严厉禁止型等六种不同的政策类型[7]。
 
  2.3.2国内研究热点主题
 
  通过图3、图5和表3,结合对已有文献的深度阅读和梳理,国内校外培训领域研究热点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主题:
 
  一是对校外培训内涵研究。刘永恒研究发现校外培训是存在于学校教育之外,以在校的中小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类似于校内正规教育内容,包括上门家教和补习班两种授课模式。薛海平将校外培训称为“教育补习”,主要目的是提升被培训者学习成绩及使其在竞赛中或升学考试中脱颖而出。范晓慧认为校外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家庭和学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如果政府不能有效应对这种负面影响,势必产生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然而,政府的主管部门在治理过程中也不能盲目压制,而是要建立长效的治理机制,使校外培训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二是校外培训的影响研究。沈文思研究发现课外补习时间和肥胖呈正相关[8]。薛海平和宋海生研究发现数学校外补习时间与学生数学成绩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9]。刘冬冬等研究发现学生参加课外补习能显著提高数学和英语成绩,但没有提高语文成绩,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课外辅导可以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但超过了限度,成绩反而会明显下滑[10]。薛海平研究发现校外培训体系中的竞争势必对社会阶层之间的良好循环和流动产生不可忽视的反面影响[11]。
 
  三是校外培训治理的相关研究。进入21世纪,教育产业迅速发展,出现了专门的校外培训机构。这一时期,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成为更聚焦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治理政策比较研究、治理理论研究、治理政策文本研究和治理政策执行效果研究四个方面。代蕊华综合分析了国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经验,提出国外政府在治理上往往存在着价值取向困境、文化传统惯性、政策工具矛盾等问题,应当加以关注。祁占勇、薛海平等学者分别就中央、省级、地级市出台的政策文本进行了分析,发现政策文本形式与内容雷同、政策内容规范不完整、缺乏政策工具组合使用的灵活性等问题。
 
  3研究结论及展望
 
  本文在SSCI和CSSCI源文献的基础上,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国内外校外培训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一是因国内外研究热度的提高,校外培训研究的发文量显著增加。国内外研究共现网络的关键词数量相近,国外连接数与网络密度相对较高,说明国外研究集中且共现程度高。二是从研究热点看,国内外均集中在校外培训概念界定、影响及政府监管和治理等维度的研究,国内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作为更聚焦的研究主题。在热点的空间尺度上,国外囊括宏观、中观和微观尺度,国内主要包含省、市等宏观和中观尺度。
 
  在国内外校外培训研究热点的跟踪和比较分析基础上,发现国内对校外培训治理的研究需要强化以下方面:一是研究层次和水平有待提高。国内研究相较国外来说较为分散,可持续、合作性研究较少,校外培训研究主题缺少长久持续研究和追踪调查研究。需要更多专家学者投入时间和精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层次。二是对校外培训机构内涵的研究有待加强。关键词分析表明,学者多从市场、家庭、学校和政府的角度研究校外培训,很少有学者关注提供校外培训服务的机构。只有研究对象明确,实践指导才有意义,否则很容易背道而驰。三是校外培训治理理论依据研究有待完善。在当前“双减”政策背景下,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的属性、功能、价值、定位等理论阐释的研究很不充分,使政策制定层、政策执行层、政策目标层、社会公众等对校外培训的认识歧义甚多,认知比较混乱,研究不够深入。
 
  今后国内需加强科研机构和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与国外机构和作者的合作,搭建研究全球性的研究网络。加强“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校外培训治理研究,聚焦校外培训机构内涵与治理层面的研究。促进学科交融,加强创新,促进新方法、新技术在校外培训研究中的应用,为我国继续推进和深化校外培训治理,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1]薛海平,刁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的文本计量分析[J].教育经济评论,2020,5(6):18-37.
 
  [2]贺武华,杨晓光.我国校外培训教育研究的热点难题及发展趋势:基于近20年CSSCI期刊论文的可视化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21,41(6):43-51.
 
  [3]Bray M.The impact of shadow education on student academic achievement:Why the research isinconclusive and what can be done about it[J].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2014,15(3):381-389.
 
  [4]Hai-Anh D.The determinants and impact of private tutoring classes in Vietnam[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07(26):684-698.
 
  [5]Deockhyun R,Changhui K.DO private tutoring expenditures raise academic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South Korea[J].Asia Economic Journal,2013,27(1):59-83.
 
  [6]Karin G,Wlifried B.Effectiveness of private tutoring in mathematics with regard to subjective andobjective indicators of academic achievement[J].Journal for Education Research Online,2014:34-67.
 
  [7]Mark Bray.教育补习与私人教育成本[M].杨慧娟,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沈文思.增加补课时长与小学生身体质量指数关系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8(19):107-111,116.
 
  [9]薛海平,宋海生.课外补习时间对中学生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PISA2012上海的数据[J].教育科学研究,2018(4):55-60.
 
  [10]刘冬冬,姚昊.课外补习对初中学生不同学科成绩的影响研究:基于CEPS(2013—2014)实证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8(10):57-63.
 
  [11]薛海平.从学校教育到影子教育:教育竞争与社会再生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13(3):47-69.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7858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