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一带一路”背景下山西药茶国际化发展路径探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4-04-12 10:07: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山西药茶国际化发展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满足全球健康保健需求、助力山西转型发展的需要。 本文通过研究山西药茶产业在文化积淀、基地建设、政策支持、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现状,分析了在一带一 路背景下, 山西药茶走向国际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 山西药茶国际化发展需要克服诸如规模小、起点 低、竞争力弱等问题, 从产业规划、品牌塑造、人才培养、资金筹措四方面进行全方位国际化拓展。

  0 引 言

  自 2012 年开始,我国经济在经历了 30 多年的高 速发展阶段后,开始进入一个低速高质发展的新常态。 2013 年 9 月与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出访中亚 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 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 基础建设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 丝绸之路建设, 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将中医药相关产业的 发展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2019 年 10 月,《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正 式发布, 中医药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党中央、国 务院印发的第一个关于中医药的文件,明确了中医药 传承创新发展的目标方向、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
 

\

  2020 年 3 月 24 日,山西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 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实施方案》,提出要“扎实推进中医 药传承”,“拓展中医药交流合作,支持山西中医药‘一 带一路’对外交流合作联盟面向沿线国家(地区)民众提供中医药服务,推动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山西 省委、省政府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山西自 身的环境和文化优势,将发展“山西药茶”产业作为贯 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推动我省 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

  山西药茶是以山西道地中药材为原料,兼具药的 功效、茶的味道,是独具山西特色的优势品牌。在“一 带一路”背景下,山西药茶的国际化发展具有了时代 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1 山西药茶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山西药茶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

  1.1.1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

  中医药文化和茶文化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 宝,而药茶作为两种文化的交叉融合,代表的是调和 五脏、改善身心、茶疗袪疾、养生健康[1] 。山西作为中 华文明的发源地,药茶的制作久负盛名。《玉樵医令》 里记载,黄芩茶、连翘茶以山西为最,清康熙帝曾御赐 平定冠山连翘茶为“延年翘”。

  山西药茶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而独具特色。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加强“山西药茶” 的对外交流合作,大力开展药茶文化的挖掘与提炼,不 仅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重要途径之一[2]。

  1.1.2 全球健康保健的需要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种类繁多的道地药材资源。山西药茶按照中医 养生和组方理论配伍,以药食两用道地药材为主要原 料,采用制茶与制药复合工艺制作,兼具药的功效和 茶的味道。作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代表,山西药茶 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全球对健康保健的强烈 需求。

  1.1.3 山西转型发展的需要

  山西作为中西部地区资源型省份转型发展的重 要试验区,选择符合自身优势的产业不仅对山西自身 的发展意义重大,而且会对其他省份发挥示范效应。 2020 年,山西省委、省政府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 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决心重 点扶持以药茶等产品为重点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 业集群, 以此振兴乡村经济, 推动山西转型发展。

  1.2 山西药茶国际化发展的可行性

  1.2.1 山西悠久的药茶历史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

  晋商作为中国古代十大商帮之首,因其三大成就 而名闻天下:一是货通天下,二是金融创新,三是开辟 了万里茶路,深刻影响和带动了欧洲人的饮茶习惯。 这为山西药茶的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同时,山西有着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现已查明的 野生中药材种类 1788 种,其中野生连翘面积达千亩 以上,约占全国 60%;红枣面积约 320 万亩,占全国 11%;沙棘 350 万亩,面积全国第一。山西境内可作保 健食品原料的中药材有 66 种,占全国的 58%。在药食 同源的 110 种中药材中,山西有 59 种,占比 54%。在 可作为新资源食品原料的 20 种中药材中,山西也占了 7 种[3]。

  1.2.2 政策的全力支持

  2020 年 2 月,山西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产 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提出打造饮 品、保健食品、中医药品等十个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 条完整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制订了分产 业推进计划。其中,《山西省饮品产业集群推进计划》确定了 构建饮品标准化体系、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全方位宣传 山西药茶等七大任务,并提出明确的产业发展指标,在 药茶产业的发展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1.2.3 一定的产业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山西已有连翘叶茶、沙棘叶茶等单 品茶和黄芪普洱茶、枸杞菊花茶等拼配茶 200 多种,产 品商标 90 多个[2]。

  目前,山西省有一定规模的药茶加工企业(合作社) 110 家,年销售额 100 万元以上的 42 家。其中加工连 翘叶茶的企业(合作社)28 家、菊花茶 25 家、蒲公英 茶 17 家、桑叶茶 11 家、沙棘叶茶 9 家、毛建草茶 6 家。 全年加工药茶原料 8 800 多吨,产量 1 600 余吨,年销 售额约 2 亿元[3]。

  另外,鉴于药茶的生产流程与中成药 / 食品生产 流程基本相同,这些企业具有完整的前处理、炒制、发 酵、提取、成形、稀配、灌装等生产线,并有成熟的生 产技术队伍,因此可借助此类企业进行生产。全省目 前共有中药饮片、中药制药企业 98 家,食品生产企业 2 900 家[4]。

  1.2.4 一定的基地建设和研发基础

  山西中药材种植面积310万亩,药茶种类44类,分 布于全省 90% 以上的市县。目前,“山西药茶”在全 省范围内已经形成了六大优势产区:太行山、太岳区 域以连翘叶茶为主;晋南边山丘陵区以槐米茶、菊花 茶为主;恒山以黄芪茶、枸杞芽茶为主;吕梁山以沙棘 叶茶、红枣叶茶为主;晋东南以桑叶茶、黄芩茶、党参 茶为主;管涔山以毛建草茶为主。一些企业也初具规模。以山西中药龙头企业振东 集团为例,振东集团现有 68 万亩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 地,6 万平米标准化仓库,企业拥有完善的质量追溯 系统。在研发方面,振东集团设有科技中心,目前已 通过 CNAS 国际认证。

  2 山西药茶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整体规模较小

  药茶加工企业小而散,固定资产投资不足 1 亿 元,部分企业投资额仅 50 万元左右。年销售总额约 2 亿元,不及一些品牌茶销售额的 1/6.

  2.2 标准体系尚未形成

  药茶企业多数以民间配方、初加工为主,产品等 级标准不明确,部分山区进行人工采摘,没有形成统 一的质量和加工工艺标准。

  2.3 新资源食品原料认证滞后

  由于新资源食品原料认证程序较为繁杂,部分药 茶产品,如毛建草茶、红枣叶茶等,只能按农特产品进 行销售。

  2.4 品牌知名度不高

  部分药茶企业已注册了“晋茶传奇”等商标,但知 名度不高。药茶产品多而杂, 未形成品牌效应。

  2.5 技术研发能力不足

  我省药茶企业大都体量小,研发能力不足,一些 科研院所与药茶企业也未能建立有效的产学研联结机 制[5]。

  3 山西药茶国际化发展路径探析

  3.1 完善产业规划,开展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和多类 别产品布局

  3.1.1 种植规划

  依托目前的六大优势产区,开展标准化种植基地 建设。山西中药材六大优势产区及其种植品种见表 1.

  3.1.2 产品规划

  按照药茶现有分类, 进行产品开发(参见表 2)。
 

\

  3.2 塑造品牌形象,开发国际电商平台

  (1)建立“药茶”质量标准体系:充分利用山西道 地药材如党参、黄芪、连翘等药茶原料,在已有品牌基 础上,深挖各类药茶“功效”,建立一套全程溯源的管 控体系。

  (2)打造爆品,进行品类设计: 结合茶叶便捷化、消 费年轻化、应用标准化、价格亲 民化 的未来消费方 向,聚焦亚健康群体的消费需求,有针对性地在目标市 场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如可根据四季气候变 化,开发春季养肝茶、夏季养心茶、秋季养肺茶、冬季 养肾茶,以及 24 节令茶等,在产品种类、形式、口感、功 效上下功夫。

  (3)实现文化赋能: 搜集整理“山西药茶”历史,挖 掘晋商开拓“万里茶路”时的品牌、文化和故事。在现 代媒体平台设立“山西药茶”专栏等,深度解析山西药 茶的文化、历史和功能[6]。

  (4)打造国际电商,利用媒体平台进行推广: 在阿里 巴 巴、亚马逊等 电商平台设立店铺,并借助 Facebook 、Instagram 、TikTok 等媒体,通过“广交会” “世界茶博会”等国际大型展会,积极推介“山西药茶” 品牌;复制国内专营模式,结合当地文化,在各国的主 要城市,打造出一批“山西药茶”国际连锁专营店,鼓 励海外华人、华侨就业创业;推动“山西药茶”专柜进 入国际卖场、超市、酒店等公共场所,打造“山西药茶” 全球品牌专营网络。

  3.3 引进培养中医药国际化人才

  (1)中医药国际化人才非常紧缺。一方面,培养 国际留学生的中医药素养,充分发挥其在国际交流与 合作中的桥梁作用;另一方面,加强中医药教育标准 化建设,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中医药人才。

  (2)开展国际中医药教育政府间合作。以“一带 一路”建设为契机,加强政府的引导 , 建立高等中医药 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项基金 , 加快推进中医药院校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名大学合作办学[7]。

  3.4 募集社会资本,鼓励“山西药茶”企业上市

  (1)成立山西药茶产业发展基金。为突破重点领 域瓶颈,可由政府牵头,吸引机构投资者、民间资本,以 股权、债权或股债结合等方式成立产业发展基金,积 极支持“山西药茶”产业创新发展。

  (2)鼓励“山西药茶”企业上市。锁定 1~2 个具 有核心技术、模式创新、运行规范、发展潜力大、核心 竞争力强的“山西药茶”企业,通过强化培训、规范股 改、畅通渠道、对接资本等方式,扶持打造上市公司,进 而促进“山西药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带动山西省 经济竞争力全面提升。

  4 结束语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发展,大健康产业必将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山西药茶”作为健康保健 领域的新品类,以“茶的味道”链接消费者对茶文化的 情感认同,以“药的功效”解决亚健康群体痛点需求,发 展前景广阔。“山西药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将开 辟一条带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新万里茶路。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静坤.中国茶企业国际化战略问题研究[J].福建茶叶,2017, 39(11):46.
       [2]朱晓玲.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中医药国际化进程推进及可持续发展探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20): 172-174.
       [3]王秀娟 . 山西药茶香飘京华[N]. 山西日报,2020-09-07(1).
       [4]齐永红,刘瑞宇 . 山西药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考[J]. 中国 农技推广,2020,36(5):8-10.
       [5]曾俊秀 . 国际化进程中中医药企业的文化营销策略论析:基于同仁堂集团的分析[J]. 中外企业家,2013(1):55-56.
       [6]司富春,张勤 . 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J]. 中医研究, 2018,31(5):3-5.
       [7]雷波,曹艳,李晓,等 . 农业产业联盟网络管理服务平台的 构建[J]. 广西农业科学,2010(12):1354-13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7741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