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浅析数字经济背景下国企实施创新发展的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13 09:57:4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与 驱动力, 一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数字产业链条,催生了新 的经济体与新的产业模式;另一方面,对传统零售行业、 制造业、服务业带来强烈的冲击。本文主要论述在数字经 济背景下,国有企业如何通过战略调整、组织结构优化、 管理流程创新、智能制造等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高质 量发展运行能力,实现创新发展。

       关键词:数字经济;企业战略;创新;管理;策略

       步入信息时代以来,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 应用衍生出数字经济(Digital Economy)。数字经济是 一种新的经济、新的动能、新的业态,其引发了社会 和经济的整体性深刻变革。近年来,数字经济正成为 全球经济发展的热点,世界各国纷纷布局数字经济发 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赋能数字产业化发展。我 国也明确了发展数字经济的目标和任务。党的二十大 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习近平 总书记强调,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 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 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在 数字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要勇抓机遇,利用好互联 网、区块链、物联网、智能制造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 以“三个转变”为指引,守正创新,积极探索数字经济 时代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策略。

       一、结合数字经济发展调整企业经营战略

       (一)推动数字营销融入企业营销战略


       数字经济改变了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也重塑了其 运营模式。在数字经济大环境下,企业必须将数字经 济产业元素纳入经营战略规划中。数字经济使企业之 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已经难以满 足企业及市场的需求,国有企业必须创新营销模式, 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 一方面 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便捷、个性化的系统服务;另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数字营销工具和平台,扩展营销渠 道,细化服务内容,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经营管理能 力与水平。

\
 
       国有企业要提高站位、勇立潮头,从全局高度客 观清醒地认知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发展阶段,详细 分析数字经济环境对企业外部市场、供应链、产品设 计、制造过程以及客户服务等方面带来的挑战与机 遇,在战略规划中充分聚焦数字经济带来的新市场、 新技术与新机遇,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农夫山泉利 用互联网完成“送水到府”销售战略,该营销策略主 要针对那些缺乏时间且对于水质有更高要求的家庭客 户群体,采用客户网上下单,快递员免费送水上门的 营销模式,受到了客户赞扬。该战略符合年轻群体在 数字经济时代的消费习惯,完美拥抱数字经济给企业 带来很好的市场回报。

       (二)推动智能制造融入企业发展战略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智能制造战略正在逐步成为 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技术的驱动 下,精益生产、数字化产线、柔性制造、个性化定制 等现代化制造模式逐步进入我国企业的生产制造模式 中,引领行业发展。国有企业不但不能拒绝,而且要 在战略规划中充分认知新技术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与冲 击,不仅要做好详细的信息化战略规划,且要制定切 实可行的战略实施及落地方法。新一代信息技术被誉 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国有企业要充分抓住这一良机, 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经营管理、售 后服务等关键环节深度融合,将企业战略规划与信息 化战略规划有机融为一体,确保战略平稳高效落地实 施,不断提高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二、顺应现代数字经济模式实施组织机构变革

       企业要不断调整自身组织结构,以适应数字经济 模式下市场的竞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求。组织机 构是构成制造型企业的基本单元,也是企业整个管理 执行系统的基本框架,它直接关系企业的运行效率和 执行效率。国有企业中的组织机构往往比较传统,设 置的管理层次多、管理链条长,特别是中大型企业管 理分工更加精细。因此,传统工业时代的信息传递技 术限制,使这种组织结构模式很好地适应了当时企业 的发展。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传递高效、快捷,在各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及通信技术的支撑 下,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所以,在数字经济时代,扁 平化的组织结构更有利于企业业务的高效执行。

       扁平化的组织机构可以有效压缩管理层次,增强 企业的反应能力,以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与客户紧迫 的工期需求。笔者所在的公司通过实施ERP系统与组 织机构变革,将库房配送组织机构由三级变革为两 级,由此使库房物料的流转效率提高了36%,库存资 金降低了12%,呆滞物料减少了3%,减少中间库管 理员6人,每年为公司节省费用500余万元。数字经济 驱动下,通用公司将管理层次由原来的28个减少到19 个,丰田公司的管理层次从21个减少到11个,不仅节 约了成本,而且更有利于企业决策的高效执行。

       三、基于数字经济发展实施管理创新与流程再造

       企业管理流程需要跟随时代的变化不断优化。进 入数字经济时代,信息化工具与手段已经成为企业经 营管理的重要支撑,大多数国有企业基本都实施完成 ERP系统、MES系统、PLM系统、CRM系统等各项管 理系统的建设。这些系统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生产 组织与管理模式,因此,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管理 必须进行企业流程再造(BPR,Business Process Re- engineering)。

       流程创新与再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 流程清除。对于一些没有增值或在数字经济时代已经 没有价值的管理流程,企业应考虑将之取消,这些过 期流程往往会减缓甚至阻碍正常管理流程的运行。比 如国企中常用的信息上报流程、统计分析流程等,通 过大数据及BI系统完全可以取而代之。第二,流程简 化。以生产、经营、管理目标为导向,简化企业经营 管理过程中的管理步骤,保证每步流程都具有经济效 用与管理效用,最优的管理流程往往最简单。第三, 流程整合。将目标相同、管理方法相似的管理流程进 行整合,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第四,改造流程。对 于效率低下的管理流程,需通过各种分析方法甄别其 瓶颈所在,并结合信息化手段,通过创新、创造、融 合的方式解决问题,使流程能够高效运行。

       BPR流程再造与优化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主要涉 及责、权、利的重新划分、工作习惯的彻底颠覆,领 导者往往会出现反对的声音,所以企业从上到下需要 一场自我革命,需要快刀斩乱麻,当取缔必取缔、当 简化必简化、当整合必整合、当改变必改变,以达到优化管理的最终目标。

       四、基于数字经济打造现代化供应链管理体系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兵精粮足,战无不 胜”,制造型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如同战争中的“粮 草”,粮草供应的质量与及时程度直接关系着产品的 品质与供货周期。以网络与信息化系统为支撑的现代 供应链体系正改变着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信 息化系统建立供应商与企业之间高度协同的供应链管 理平台非常重要,也是数字经济模式下供应链体系的 重要组成部分。供应链管理平台主要通过将ERP系统 的采购模块数据直接传递至供应商,供应商将制造、 库存、发运、质量等数据通过云平台直接传递至ERP 系统,实现数据的互融互通。同时也可建立生产计划 系统与供应商供应系统的精准链接,将供应商纳入 “车间级”管理,以提高整体供应链体系的执行效率 与配合默契度。JIT管理模式起初只是一种“丰田”管 理,我国企业要想实现非常困难。近些年通过信息化系 统的不断发展,企业已逐步与供应商或者供应链平台建 立起一体化采购平台,供应商可以共享生产计划至上游 企业,上游企业通过信息化系统或供应链平台与下游企 业逐步捆绑为经济链条上的一个整体,使上下游企业一 起实现利润最大化。现代化供应链管理体系不仅是业务 上的一体化,更是利益的一体化。数字化平台将上下级 有机融为一体,利用系统将外购件的质量问题通过供应 链平台直接反馈至供应商,方便供应商进行质量改进与 优化,也方便供应商对产品的应用状态、质量状态及现 场使用情况提供更多数据支持。

       五、基于数字经济建立一体化全生命周期客户服 务体系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订单服务


       个性化需求与定制化服务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产 物,对传统制造业来说不仅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前所 未有的机遇。民营经济及个体经济应对较好,特别是 服装、饮食、服务等行业利用信息化技术已经完成了 个性化定制服务,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国企由 于大多数处于制造业板块,转型较慢,但制造业在数 字经济时代的客户服务体系已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 在数字经济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制造业竞争日益 激烈,客户要求提供更个性化、专业、优质的产品与 服务,国企面对新的需求方式,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 段,如App、小程序、WEB服务等,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个性化订单及产品服务。

       (二)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数字经济时代迎来快速 发展,而物联网技术的高能量更加助力产品全生命周 期管理的实施与落地。我国制造业一直以提供产品的 方式来为客户服务,伴随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制造+服务”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业转型的主要 途径。物联网技术成为产品服务的必备工具,利用物 联网进行产品运行状态远程诊断、远程检测以及远程 运维成为制造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主要手段,可 以有效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与行业竞争力。利用物联 网远程采集的产品运行信息是企业产品优化设计、精 益制造、改进质量的重要数据支撑,可全面提高产品 的设计及制造水平。目前,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 司利用物联网及传感器技术实现了盾构机运行过程中 的各项数据采集与管理,并提供远程驾驶、远程操控 以及各项技术远程指导及运维,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运 维管理水平。其他行业企业,例如徐工挖掘机、格力 电器、西门子医疗器械等通过物联网延伸产品服务链 条,提供更加全面的产品服务。这也是制造业由制造 逐步向“制造+服务业”转变的一项重要举措。

\
 
       六、基于数字经济积极开展智能制造
 
       (一)集成贯通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是智能制造的 基础


       ERP系统是企业资源管理的核心系统,贯穿制造 过程的各种资源计划与管理,是企业的核心应用系 统。但是,ERP系统必须向下融合制造执行MES系统、 APS高级排产系统,完成计划与执行的联通。前端需 要接入SRM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以及CRM(客户资源服务系统)系统,通过这两个系统实现供应链管 理及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延伸。在设计端需要纳入如 CAD、PDM、CAPP等系统,形成互联互通、融为一体 的制造链条统一集成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制造过 程中数据贯通、流程贯通、业务贯通的一体化信息化 管理体系。

       (二)信息化系统需与车间设备制造控制系统集成
  
       车间设备是制造型企业制造任务的最终执行者, 信息化系统不仅要完成企业资源信息的管理,更要完 成制造信息至机床设备的指令下达与反馈处理。自动 化设备、智能化设备越来越多地装备到制造业的各个 类别中,在设备采购环节需提前规划设备智能制造执 行的数据通信接口,或者对老旧设备进行自动化与智 能化升级,使其能并入车间通信控制网络。作为传统 制造业,企业要提前做好智能制造数据通信及控制集 成的信息化规划,在信息化管理软件系统建设中、自 动化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过程中,所有的设备必须 按照智能规划进行采购、安装与调试,并确保所有的 软件管理系统数据格式满足车间设置智能制造硬件及 通信要求。

       参考文献

       [1]   蓝海林.企业战略管理 [M].第三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2]   水藏玺.面向企业的信息化规划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 出版社,2013.

       [3]   李培根,高亮.智能制造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

       [4]   周之文,周克足.数字经济: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 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7512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