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全生命周期理论是对一个项目的始终,包括项目 筹备、设计、施工到使用、维护、退役,甚至到废弃处置 等各个阶段进行全面、系统地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一种 方法。现阶段,全生命周期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 基础设施、能源、环境等领域。在全生命周期理论框架 下,工程造价管理是公路项目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 响着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本文深入探讨了全生命周 期理论在公路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旨在优化公路 项目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提高工程管理效率。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理论,公路项目,工程造价管理
一、我国公路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公路项目工程上的投入大幅度增 加。根据中国交通运输部的数据,到2023年,中国的 公路总里程已经超过50万公里。在这种背景下,公路 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然而,当前中 国的公路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例 如,成本估算不准确,导致项目的预算超支;成本控 制不足,导致资源的浪费;财务管理不规范,导致项 目存在一些潜在的资金风险;人员技能不足,对公路 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等。在过去 的研究中, 一些学者对公路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方法 和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数只关 注单一的阶段或者某个方面,而忽视了项目的全生命 周期管理。具体问题如下:
首先,在前期决策阶段, 一方面,部分项目前期 准备工作不充分,缺乏科学、全面的投资决策依据, 导致后期建设过程中出现资金短缺、进度受阻等问 题;另一方面,部分项目过于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 了长远发展,导致后期运营维护成本高昂。其次,在 设计阶段, 一方面,设计单位往往只关注设计方案的 技术性和美观性,忽视了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导致后 期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的设计变更和工程索赔;另一 方面,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审查机 制,导致一些高成本的设计方案得以实施。再次,在 施工阶段, 一方面,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施工进度和质量,忽视了工程造价的控制,导致出 现材料浪费、工序不合理等问题,进而导致工程造价 超出预算;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造价控 制手段和方法,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造价超支问题。 最后,在结算阶段,部分项目结算过程不规范、不透 明,存在虚报工程量、高估冒算等问题;部分项目结 算过程又过于繁琐、效率低下,导致工程款不能及时 支付,给施工单位的资金流动带来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公路项目工程造价管 理需要加强全面性和系统性,项目负责人不仅要重视 决策阶段的准备工作和设计阶段的优化工作,还要加 强施工阶段的监督和管理以及保证结算阶段的规范化 和透明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公路项目工程 造价,提高公路建设和运营的整体效益。
二、全生命周期理论在公路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 的应用
(一)在公路项目策划和设计阶段的应用
全生命周期理论的核心理念在于将项目从初始设 计到最终报废或更新的整个过程视为一个连续的、不可 分割的整体,从而确保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成 本的最佳控制和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公路项目的策 划和设计阶段,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尤为关键。
1.预算估算是策划和设计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生命周期理论强调,预算估算不仅需要考虑设计和 施工的成本,还要考虑运营和维护的成本,这样才可 以准确地预测项目的总成本,并做好成本控制准备。 为此,在项目策划和设计的初始阶段就需要考虑各 种可能的成本因素,如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 成本、能源成本、环境成本等;同时,设计者需要考 虑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如市场波动、技术进 步、政策变化等。
2.设计优化是另一个重要的环节。全生命周期理 论强调在设计阶段考虑到项目的长期效益。这意味着 项目中不仅要考虑到设计的直接成本,还要考虑由设 计决策导致的后续成本,如运营成本、维护成本和环 保成本等。为此,需要进行全面的效益分析,如生命 周期成本分析、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分析等,将预算估 算和设计优化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全面的成本和效益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根据某项研究数据,采用 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公路项目,其预算估算的误差比率 平均为3%;而采用传统方法的项目,预算估算的误差 比率平均为10%(如图2所示)。这说明全生命周期理 论能够显著提高预算估算的准确性,从而提高项目的 经济效益。
综上,全生命周期理论为公路项目的策划和设计 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实现更高效的造 价管理、更准确地预算估算,以及更优化的设计决策。
(二)在公路项目施工阶段的应用
1.在成本控制方面,全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基于 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成本控制方法。这种方法强调在整 个项目过程中,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营和维护,都要 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这不仅可以防止在某一阶段的 成本超支导致全项目的成本超标,还可以在全项目过 程中实现成本的最优化。为此,项目相关部门需要建 立一套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该体系需要包括成本计 划、成本监控、成本分析和成本改进等环节。
2.在进度管理方面,全生命周期理论强调对全过 程的进度控制。这种方法认为,进度管理不仅要考虑 施工的进度,还要考虑项目后期的运营和维护。这样可 以防止因施工延期导致项目周期延长,从而提高项目的 施工效率。为此,项目相关部门需要基于全生命周期理 论建立一套有效的进度管理体系,该体系需要包括进度 计划、进度监控、进度分析和进度改进等环节。
根据统计,采用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公路项目,其 成本超支率平均为5%。而采用传统方法的项目,其成 本超支率平均为15%(如图3所示)。这说明全生命周 期理论能够显著提高成本控制和进度管理的效果,从而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施工效率。总的来说,全生 命周期理论为公路项目的施工阶段提供了一种更加全 面和系统的管理方法,这种方法旨在实现全项目过程 的成本和进度最优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的经济 效益和进度效率。
(三)在公路项目运营和维护阶段的应用
1.在质量控制方面,全生命周期理论强调基于项 目的全生命周期需求进行质量管理。这意味着从设计 开始到施工结束再到运营和维护阶段都要确保项目的 质量,满足预定的需求和标准。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确保 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行,还可以提高项目的服务质量和使 用寿命。为此,项目相关负责部门需要基于全生命周期 理论建立一套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需要包括质 量规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等环节。
2.在成本优化方面,全生命周期理论强调基于全 生命周期成本进行成本优化。这意味着,在运营和维 护阶段,不仅要关注当前的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还 要考虑到未来可能存在的成本。通过优化运营和维护 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少运营和维护成本,提高项目的 经济效益。为此,项目相关负责部门需要建立一套有 效的成本优化体系,该体系需要包括运营成本优化、 维护成本优化、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改进等环节。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采用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公路 项目,其运营和维护成本比传统方法的项目平均降低 了10%(如173页图4所示)。这说明全生命周期理论 能够显著提高运营和维护效率,从而提高项目的经济 效益。总的来说,全生命周期理论为公路项目的运营 和维护阶段提供了一种更加全面、系统的管理方法。 这种方法旨在实现质量的持续提升和成本的持续优 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
三、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公路项目工程造价管 理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一)决策阶段缺乏长期视野和数据支持
在决策阶段,公路项目的选址、规模、标准等关键决策的制定往往缺乏对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充分考 虑。同时,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决策者往往无 法全面了解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各种潜在风险。为了 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公路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在决策阶 段建立一套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收集和分 析历史数据,建立一个数据库,为决策者提供全面而 准确的数据支持。此外,项目管理部门还可以引入生命 周期成本分析工具,在项目决策阶段就进行全生命周 期评估,全面考虑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净现值等经济指 标,这样可以帮助决策者做出更加科学、合理、长远的 决策,同时避免因数据不足而导致的决策失误。
(二)设计阶段的设计与成本控制脱节
在设计阶段,设计师往往重视项目的功能、安全 和美学等方面而忽略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此外,设 计与施工的脱节也可能导致成本的不合理上升。为了 解决这些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合理的工 程造价是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设 计阶段,工程设计师应具备工程造价控制的意识,并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经济性原则,强化设计与成本控制 的结合。同时,设计与施工的紧密合作机制也是必不 可少的。通过加强设计与施工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可 以避免设计与施工的脱节,降低返工和变更的风险, 从而控制工程造价。其次,引入限额设计制度是一种 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方法。限额设计是根据项目全生 命周期成本预算制定设计标准,严格控制工程造价的 一种设计方法。工程设计师需要在限定的预算范围内 进行设计,并尽可能地优化设计方案,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对于超出预算的设计方案要进行严 格的审查和评估,以确保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三)施工阶段存在工程变更与索赔管理
在施工阶段,工程变更和索赔是导致工程造价上 涨的主要因素。频繁的变更和索赔不仅会增加项目的 成本,还会影响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因此,需要对此 多加关注。首先,应该加强变更和索赔管理,建立完 善的变更和索赔管理制度,明确变更和索赔的程序和 审批流程,避免不必要的变更和索赔事件发生;同 时,对于确实需要进行变更和索赔的情况要进行严格 的评估和审查,确保其合理性和必要性。这样可以有 效控制工程造价的上升,并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其 次,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通 过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控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 项活动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减少因施工质量问 题导致的工程变更和索赔;同时,对于施工现场的各 项活动,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源的合理 利用和施工质量的稳定提高,以此降低工程造价上涨 的风险,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益。
(四)结算阶段出现结算争议与款项支付问题
在结算阶段,工程量计算、单价争议等问题往往 会引发结算争议,同时款项支付问题也是施工方和业 主之间的矛盾焦点。首先,应建立完善的结算流程和 标准,明确工程量计算、单价确定等结算环节的操作 规范,减少因计算误差导致的结算争议,确保结算过 程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其次,加强业主和施工方之间 的沟通与协调至关重要。在结算过程中,双方应通过 有效的沟通机制保持及时、良好的沟通,共同解决遇 到的各种问题,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的结算争议,确 保结算过程合作顺利进行。最后,建立款项支付保障 机制是解决款项支付问题的关键。项目相关负责部门 可以通过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等方式,确保款项支付 的及时性和安全性;同时,业主和施工方也应加强内 部管理,确保款项支付的规范性和合法性,有效缓解 施工方和业主之间的矛盾,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解大勇,王雪梅.绿色公路全生命周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J].科技视界,2022(32):190-192.
[2] 杨晶,王丽园,刘兴东,等.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智慧巡 养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公路,2021.66(11):328- 3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71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