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电力工程建设总承包项目档案管理案例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16 11:12:2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许多电力工程项目都 以总承包的模式开展,由于涉及参建单位和专业较多,需 要归档的资料数量庞杂,增加了项目档案管理的难度。为 此,本文根据合肥市龙泉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工程 建设总承包档案管理的实践经验, 分析了电力工程建设总承 包项目档案管理的全过程, 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物联网背景下电力工程档案管理的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总承包;项目档案管理;物联网

       一、案例背景介绍

       合肥市龙泉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是华东电 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与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联合 总承包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该项目建设规模为 新建4台750t/d机械炉排式生活垃圾焚烧炉+2台40MW汽 轮发电机组,建成投产后日处理生活垃圾3000吨,年 运行小时数不低于8000h,年发电量约5.105亿kWh,厂 用电率为16.97%,年对外供电量约4.239亿kWh,根据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9,该 项目属于特大类垃圾焚烧厂。截至2021年6月两台机组 均通过72+24h满负荷试运行,竣工档案资料也于2022 年6月通过档案局专项验收。华东电力设计院作为该项 目总承包方之一,指派多位专业档案人员参与该项目 的档案管理工作。现根据现场工作经验,对电力工程 建设总承包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与总结。

       二、案例项目档案管理全过程解析

       总承包工程又被称之为交钥匙工程,档案管理作 为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借助海量纸质文件和电子材料 详实记录了整个工程期间的建设细节,为项目管理提 供重要依据,也是落实电力工程项目终身责任制的关 键凭证,所以严格把控项目档案管理全过程具有重要 意义。

       (一)前期档案准备

       项目档案管理贯穿整个项目建设,涉及项目立项、审批、招投标、勘测、采购、施工以及竣工验收 等产生的全部资料,具有形成周期长、内容复杂、参 与单位众多等特性,为确保工程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 性,前期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1] 。为此,在前期 档案准备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总承包单位应提前介入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尽 早指派专业档案人员入驻现场。由于项目参建单位较 多,涉及专业较广,档案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对日常工 程资料进行整理归档,还要及时将资料流转给相关单 位,起到连接业主和施工单位的枢纽作用。因此,总 承包单位应提前介入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将档案管理 归入项目管理中,尽早指派专业档案人员入驻现场。

       2.联合业主方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明确 各方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的角色。龙泉山项目的档案文 件由项目部综合部档案室统一管理,档案室管理组织 机构见图1。项目经理是本项目档案管理第一负责人, 项目部各部门经理是本部门档案管理第一负责人,日 常由综合部档案室负责收集、监督、指导、汇总各类 工程档案,并确保归档材料的质量。各分包单位也应 建立内部档案管理组织机构,及时将本单位形成的工 程文件归档立卷后移交至综合部档案室。业主负责联 系和委托上级档案管理机构对本项目文件的归档立 卷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在项目竣工验收结束 后,将所有相关档案文件移交至业主。

       3.档案管理负责人应参与到项目启动会,熟知项 目的整体规划和关键节点,以便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工程档案的收集组卷工作。档案管理负责人还应参 与合同的商讨和签订,主动要求将项目资料归档的 具体要求纳入合同条款中,包括档案责任人、档案移 交份数以及档案移交时间等,以确保总承包方在档案 管理工作中的主动权,保障自身权益。并且依据档案 管理的国标、行标制定档案管理实施细则,统一档案 编号规则、各方施工用表格式、通用表格式以及归 档要求,随后对各分包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 训,防止出现各分包单位在档案管理方面各行其是的 情况[2]。

\
 
       (二)中期档案检查

       随着项目的推进,紧张忙碌的现场施工会导致忽 视档案管理工作情况的出现,认为档案工作并不直接 影响生产效益,从而提交的档案文件质量逐步降低, 所以进行工程档案中期检查是十分有必要的。在龙泉 山总承包项目中,工程档案的中期检查具体措施为: 针对分包单位各项工程的档案进展情况进行核查,请 监理方对档案内容的完整程度进行核实,确保在工程 期间的施工技术记录、质量检验记录和出厂检验材料 等文件的有效性。总承包的档案负责人把关档案文件 的格式是否标准,签字是否真实,同时检查各分包 单位是否按预立卷的要求进行分类整理 [3] 。检查结束 后,对发现的问题以整改单的形式提出整改措施下发 至各分包单位,方便下次检查。因此,在工程建设期 间,总承包方应经常对分包单位的资料进行监督和检 查,确保之后能够及时向业主移交竣工档案和完成竣 工档案专项验收。

       (三)竣工档案验收
 
       随着项目经过准备、实施、试运行及验收几个阶 段,各分包单位所负责的工程都已竣工或即将竣工, 此时总承包方的档案管理人员应将验收各分包单位的 工程档案作为工作重点。龙泉山总包项目部在此期间 联合业主方和监理档案负责人对各分包单位的竣工档 案进行预验收。首先,通过联系单的方式要求各分 包单位对竣工资料进行自检并提交自检报告,然后由总包档案管理负责人对其档案进行检查,提出修改 意见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修改。在此过程中, 总包还对档案的数量和种类进行汇总,编写归档情况 说明。其次,在项目正式通过工程竣工验收后的三个 月,总承包方按规定向当地档案管理部门提交项目档 案验收申请,并配合档案管理部门完成项目竣工档案 的验收。最后,总承包方按合同要求的时间点及时向 业主方移交竣工档案,清点全部纸质档案的卷册数以 及电子版数量并完成档案交接手续。

       三、项目档案管理质量的提升策略

       在市场的推动下,华东电力设计院近几年正逐渐 向总承包方向转型,所以也在不断积累总承包项目管 理方面的经验,就档案管理而言,虽然龙泉山项目已 完成竣工档案的移交工作,但是项目建设期间在档案 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项目档案 管理质量提出了一些提升策略。

       (一)增强档案人员的业务能力

       随着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对电力工程建设档案 的标准化、数字化、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档 案从业人员不断精进自己的专业能力。在龙泉山项目 筹备初期,总包方就指派档案专员于现场对分包单位 的档案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随着工程的推进,发现分 包单位不断更换档案人员的现象,甚至降低招聘门 槛,临时聘用一些对档案专业知识一知半解的资料员,这些半路出家的资料员虽能应对日常工程档案的 流转和归档,但因缺少电力工程建设的专业能力,所 以无法实现档案工作对工程实施的辅助作用。因此, 为满足新时期项目档案管理的需求,总包方应及时对 分包方的档案人员进行培训,避免出现资料员的业务 能力与时代脱节的现象[4]。

       (二)保证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同步

       总承包项目包含分包单位众多,建设工期较长, 且各个环节在完工时间上存在着一定差异,某种程度 上会增加档案管理的难度,所以应监督分包单位做到档 案工作与工程建设同步,采取分时段移交工程档案的方 式,尽量避免出现工程后期大批量补签资料的情况。

       (三)推行电力工程档案数字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形态可以不止拘泥于 纸质文档,推动工程档案数字化发展势在必行[5] 。依 据龙泉山项目的经验,基建期是档案流转的高峰期, 再完善的工程档案管理制度也无法完全避免档案的遗失,此时就体现出档案向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性。要求 档案人员在接收到纸质档案后按相关规定对其分类扫 描进行统一数字化管理,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档案的完 整性还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方便档案的借调和查 阅,实现部门间的资源共享,使各方工作能够更顺利 开展。

\
 
       四、物联网背景下电力工程档案管理的解决方案

       目前电力工程档案管理普遍采取的是纸质版本和 电子版本相结合的方式,先由档案人员对纸质文件进 行流转、收集和整理,再通过数字化对档案进行组 卷,此种方式对档案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且在协 同共享和实时应用方面能力较弱。若想进一步提高档 案管理质量,可与物联网相联系。物联网是互联网 的延伸和扩展,其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网络结合起 来而形成一个巨大网络,可实现人、机、物在任何时 间、任何地点的互联互通。

       物联网主要分为四个架构层,分别为感知层、网 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感知层作为物联网的底层, 借助各类型传感器识别采集数据。网络层相当于人体 的大脑,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指定地方。平 台层为物联网提供安全可靠的连接通信能力,向下连 接海量设备,支撑数据上报至云端,向上提供云端端 口,服务端通过调用云端端口将指令下发至设备端, 实现远程控制。应用层主要是将设备端采集到的数据 进行处理,从而给不同的行业提供智能服务。物联网 涉及的关键技术有云计算、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其 中,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 糊的以及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挖掘出隐含的、未知 的、对决策有潜在价值的数据,此种技术适合应用于 电力工程档案管理[6]。

       若将物联网应用于电力工程建设,可选择项目现 场的多个智能终端设备进行系统部署,通过感知层全 面获取现场人力、物力、设备的情况,并对具体信息 进行自动采集和整理,这些信息可有效将技术积累、 施工管理、质量验收等进行细化与分工,各专业可针对实时反馈的数据在线发起工程联系、质量报验、工 程验收等要求并向各方流转,这样不仅能保证电力工 程从规划设计到现场建设以及投产运行期间产生的所 有信息及时管理、自动存储,还能为运维检修、财务 审计等提供真实数据,从而实现各专业信息共享,协 同办公。基于物联网实现工程档案自动流转可极大解 放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力资源,档案人员不再需要紧盯 各资料的流转过程,只需在线按规范对各方各专业上 传的档案进行分类即可,确保各专业相互联通,提高 办公效率,实现档案工作与工程业务的有机融合。

       五、结语

       本文总结了合肥市龙泉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总承 包项目档案管理的实践经验,认为档案管理的关键是 争取领导的足够重视,提前介入档案管理工作,尽早 指派专业档案人员入驻现场。在建设期,应监督档案 工作与工程建设同步,推行纸质档案向数字化转变, 确保竣工后移交至业主的档案完整、准确,方便日后 为业主进行运维和检修提供依据。在将来的总承包项 目中,还可将物联网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工 程信息自动存储,及时共享,让项目档案向数字化转 型,从而推动电力流、业务流、信息流的高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王黎平.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实务[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9.
       [2]   王婉君.浅谈电力工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4):1360.
       [3]   艾淑文.探讨电力企业工程档案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J].低碳世界,2014(08X):43-44.
       [4]   刘金兰.浅谈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C].新形势下档案资源 管理 服务,2014.
       [5]   阳红梅.浅析促进电力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J].办公室业务,2018(11):40.
       [6]   谢佩云.基于电力物联网下电力工程档案管理的创新[J]. 黑龙江档案,2021(2):110-1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7126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