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基于成熟度评价的企业管理融合体系建设研究——以供电企业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19 10:51: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随着落实“双碳”目标战略任务的推进,新能源 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到2030年,我国电力系统为发展新能 源将增加电网企业接网成本、大电网建设成本和电力系统 运行成本等,电力供需平衡难度进一步加大。为更好地 顺应外部发展形势的变化,满足不断变化和增长的各类需 求,电力企业应该更加注重管理与运营的循环融合发展, 特别应注重管理方法与现有发展阶段、管理层级的有效衔 接,形成公司管理与运营之间的“协同循环融合”。本文 聚焦电力行业,结合当前市级供电企业管理现状,按照企 业发展阶段与各层级需求两个维度,识别筛选对应的管理 方法和工具,构建一套适用于市级供电企业的管理成熟度 评价体系,探索出一条基于成熟度评价的管理融合体系建 设新路径。

  随着全国用电需求的快速增长,在业务层面将会 对电力行业经营效益带来积极影响,但在管理层面将 会迎来更大的挑战。为满足相关方的用电业务需求, 电力企业须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向创新型管理转 变,而创新的管理模式需要依托先进性、系统性的管 理工具和方法提高管理质量。但在实际管理中,随 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加快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业务流 程所对应的管理方法繁杂,各个管理要素难以协调统 一,导致业务流程的运转效率不高,运行不畅,管理 方法与业务连接不深。面对内在需求,需要努力深化 企业管理业务和组织运营业务的融合循环。

  一、成熟度评价概述

  成熟度模型最早出现于软件领域,在其后续发展 过程中,诸多专家出于其应用范围规模化发展的考 虑,相继对其加以优化调整。卡耐基梅隆大学最先提 出CMM模型,实现了在企业成熟度领域内的应用。之后相继发展出CMMI模型、K-PMMM模型等。我国对成 熟度模型的探讨近些年才开始,经过诸多学者的共同 努力,展现出猛烈的发展势头。
\

  纵观现有文献,以成熟度模型作为基础的研究已 有一定基数,但鲜有相关文献能够聚焦电力行业,对 供电企业内部的管理方法工具进行系统整合,并与管 理层级和发展阶段进行高效匹配。由此,本文聚焦电 力行业,开展市级供电企业基于成熟度的管理融合体 系建设研究,整合分类管理工具方法,构建供电企业 的管理成熟度模型,旨在满足各方需求,实现当前的 管理体系由规范性向创新性迈进,为其他企业的内部 管理提供有效借鉴。

  二、供电企业当前的发展形势与需求

  本文依托PEST管理工具,对当前市级供电企业的 内外部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以进一步明确当前需求。 一方面,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能源革命正蓬勃兴起, “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对能源清洁转型发展提 出更高要求,同时伴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客 户与市场需求增加使得供电企业经营压力加剧;另一方 面,当前多数供电企业在内部管理上过于注重管理方法 的运用, 一个业务流程运行了多套管理体系,且嵌套了 多类管理方法,使管理方法各自为政,管理方法与业务 连接不深,为组织高质量开展管理增加负担。因此,面 对内外部的发展形势和多元化需求,市级供电企业需要 深化企业管理和运营的融合循环,为公司高质量协同发 展提供一种有效的管理体系。

  三、市级供电企业基于成熟度评价的管理融合体 系构建路径

  本文将市级供电企业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并匹 配与之相对应的方法工具,实现管理工具的规范性与 系统性;接着构建一套适用于地市企业的管理成熟度 评价体系,衡量企业管理成熟度水平,识别管理的优 势与短板。

  (一)分层分类构建方法矩阵

  随着供电企业管理业务内涵越来越丰富,各类质 量管理方法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场景蓬勃发展,层出不 穷的方法工具在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的同时,也造成选 择困境。如何正确理解并选择适宜、科学、正确的管 理工具,成为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前置问题。本文根 据管理成熟度的五个等级,依照业务人员、各级领导 层、公司整体构成三级主体的需求,分层分类构建方 法矩阵,为供电企业建立系统的企管业务管理体系提 供基础和依据。

  1.划分供电企业发展阶段。围绕供电企业的内外 部环境与管理经验总结,基于成熟度理论,结合CMMI 模型,将市级供电企业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 “任务驱动”“管理驱动”“精益驱动”“方向驱 动”和“整体创新”,每一阶段都对应企业发展的关 键过程实践,当某一阶段的发展水平和管理经验到达 一定程度,就具备了进入下一阶段的基础。

  2.按照层级需求分类管理工具。按照自下而上的 管理流程,将管理方法的应用主体划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业务人员、各级领导、公司整体。围绕解决问题 的复杂程度、职能和专业、使用人员三个角度,逐层向 下分层分解建立应用方法库。例如,在各级领导层面, 一般从PEST、波特五力模型等进行向下分层归集。

  3.交叉组合定位构建方法矩阵。运用方法特性的 分类图表交叉组合或各类交叉矩阵图进行精准定位, 从企业管理成熟度水平等级与各层级需求,分层进行 两两图表交叉或T型矩阵交叉,找准以上需求的匹配 点,精准圈定方法工具范围,按匹配定位的范围选择 适宜正确的方法工具。各个层级领导均可以复制应用 以上的交叉组合定位方法,选择适宜正确的方法工 具。例如,业务人员可选择QCC、精益Lean、六西格 玛等。

  (二)供电企业管理成熟度评价

  基于管理方法的整合和运用,开展关于“管理成 熟度评价”的问卷调研,根据收回问卷结果样本,分 析公司当前各管理要素在管理方法上的应用广度和深 度,以明确公司管理现状,同时结合不同维度特征和 不同个体需求,迭代管理方法的运用和整合,以解决 管理体系混乱、管理方法繁杂等问题。

  1.开展定量问卷调研。定量调查问卷由一组陈述 组成, 一共16项问题(见表1),每一句陈述有“非常 赞同” “比较赞同”“不清楚”“比较反对”“非常 反对”五种回答,分别记为5、4、3、2、1分,每位受 调者的态度总分就是他对各项问题的回答所得分数的 加总,这一总分可说明他的态度强弱或他在这一量表上的不同状态。本次调研以内部员工和各级领导为对 象,总计发放问卷233份,收回问卷200份。
\

  2.综合分析结果。对收集到的200份调查问卷进行 分析,为获得一个整体的分析结果,对16项题目的得 分进行平均分统计,统计结果如图2.通过计算,得出 每项平均分分别为2.5、4.4、2.6、3.3、4.1、4.3、3.9、 3.7、3.7、4.1、2.9、3.7、3.9、3.7、3.8、3.9.以3分 和4分为下限值和上限值,处于3与4分区间属于正常范 围,低于3分记为改进事项,高于4分记为管理优势。 进一步剖析数据结果,可以看到问卷中问题1、3及11 项的平均分均低于3分,反映了企业在能力建设、制度 建设以及内外部协同上存在短板。
\

  3.成熟度评价。根据“管理成熟度评价”问卷, 参考卓越绩效成熟度水平划分等级体系标准,结合供 电企业实际,判定企业当前成熟度管理水平。1份问卷 满分为80分,通过计算,得出200份问卷每份平均得分 为58分,实际平均得分率为72.5%,对照成熟度参考 标准,可以判定,当前公司管理成熟度水平为良好级 (见表2)。
\

  (三)开展改进提升项目化管理

  1.强化组织卓越能力建设。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循 环,企业发展需要战略、组织、人才、文化这些要 素,好的洞察、好的方向,能够吸引人才,人才和战 略匹配需要组织体系,文化能够起到牵引和加持的作 用,这些都与组织卓越能力建设有关。 一方面,电网 企业要科学合理地配置组织资源,增强内部优质资源的流动性,发挥管理组织的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地提 高管理质量;另一方面,要提升关键业务专业能力与 卓越管理思维,加强专业理念和知识体系的宣贯,提 高组织对管理体系重要性的认知以及提高组织的卓越 管理能力。

  2.实施各层级纵向联动。首先,在纵向“地市-县 公司-班组”的信息网络基础上,发挥分部跨层级协同 和基层联络点属地优势,每季度以专项主题会议的方 式,加强卓越管理体系运转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 收集;其次,深化交流合作,汇总形成问题库,健全 会商决策管理,不断深化卓越管理体系与实际管理业 务的结合。

  3.深化与智库机构合作。通过开展管理咨询项目 等方式,加强与智库机构的合作,拓展国家经济形 势、能源电力政策、电力行业发展、知名电力企业等 方面信息来源,联合开展重要选题、重点课题调研, 提高信息分析深度,为业务管理优化提供全面支撑。

  四、结语

  针对当前供电企业业务管理体系冗杂,管理方法 与实际业务衔接不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管理方法与 发展实际相融合的实施路径,形成了一套基于管理方 法整合、成熟度评价和项目化改进提升的创新管理体 系,旨在促进企业管理业务与运营业务之间的“协同 循环融合”,为供电企业乃至同行业的各类企业提升 管理水平,顺应外部形势变化,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标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 项喆,杨冠群,吴晨,等.优化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电网企 业管理成熟度评价标准[J].上海质量,2022(12):54-57.
  [2] 苏建成,谌彬.供电企业卓越绩效模式导入实践[J].大众用 电,2022.37(10):69-70.
  [3] 黄保华,徐永如,白惠萍,等.基于“双向融入”路径的企 业卓越绩效落地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19):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6924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