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浅析企业绿色创新在内生增长驱动和企业绩效间的中介效应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06 14:10:5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以科技、制造和环保公司 为主要样本, 验证绿色创新在内生增长驱动和企业绩效的 关系间起到了中介作用。研究表明:通过多元回归验证政 府推动、规制和内生增长驱动对绿色创新的影响, 其呈现 显著的正向交互效应;验证企业开展绿色创新行为对企业 绩效显著正向作用; 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构建,验证绿色创 新在内生增长驱动和企业绩效间的部分中介作用。

  一、研究假设及问卷设计

  H1:内生增长驱动:资本、战略、技术、知识外 溢和利益相关者;

  H2:政府推动和规制与内生增长驱动对企业绿色 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交互作用;

  H3:企业内生增长驱动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存在 显著地正相关性;

  H4:企业绿色创新行为对企业经济绩效和社会绩 效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H5:绿色创新行为在内生增长驱动和企业绩效间 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一)问卷设计

  本文问卷具体分为四个部分:(1)企业基本信 息。根据八大经济区设置企业所在地区6个选项;设置 企业性质6个选项;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设置行业属 性10个选项;设置企业成立年限、企业规模和问卷填 写者的级别信息。(2)绿色创新影响因素。包括企业 的内生增长驱动、政府推动和规制、利益相关者驱动 三方面。(3)企业绿色创新行为。包括采购、生产和 销售。(4)企业绩效。设置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两个 维度。

  问卷发放与回收的对象主要选定在制造企业、科 技企业和环保企业,最终有效问卷为136份。按所在地 来看,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企业(60.44.1%);从 调查企业性质看,民营企业(38.27.9%);按行业 来看,计算机通信行业(46.33.8%)、资源型企业 (30.22.1%);成立年限15年以上(52.38.2%); 企业规模500人以上的(66.48.5%)。

  (二)变量分析

  政府的推动和规制设计5个测量指标,具体是政府绿色低碳理念;市场的支持力度;政府税费、 专项补贴等;行业规范和双碳法规;行政惩罚和控 制。利益相关者设计5项指标,具体是上下游企业 绿色技术需求的影响;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 关系;客户或消费者绿色意识的影响;利益相关者 间的互动和共享;同业竞争影响。企业内生增长驱 动设计5个维度:资本、战略、技术、知识外溢、 利益相关者,包含13个变量。企业绿色创新行为 设计四大类:绿色产品和服务创新、绿色工艺创 新、绿色营销创新、绿色管理创新,共19项。企 业绩效指标包括社会绩效(4个维度)和经济绩效 (5个维度)。

  (三)预调研及问卷修正

  在回收的50份有效小样本中,根据探索性因子分 析筛选题项的原则,制定问卷修正标准:(1)选择α 系数大于0.70的题项;KMO大于0.6的选项;(2)进行 探索性因子分析,保留特征值大于1的选项;(3)满 足信度效度验证。

  二、可靠性和有效性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企业内生增长驱动中,平均值最大的是资本,但 是资本与技术、知识外溢和供应链上下游客户差别不 是很大,各因素间相互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行为中, 平均值最高的是绿色工艺创新,但是与产品、营销、 管理差别也不大,需要综合考虑,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大于社会效益的影响。
\

  (二)信度和效度检验

  表2中的α值均大于0.7.说明得到的数据具有良 好的信度,即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测量结 果的可靠性高。KMO值都大于0.6. 表明结构效度较 好,即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并且显著性概率都小于 0.05.说明各题项间有共同因素存在;检验统计量服 从Χ2分布,查Χ α2 (n),临界值为23.685.Bartlett球 体检验的卡方值都>临界值,适合做因子分析;采用 主成分分析法,其特征值λ都大于1或累积方差贡献率 均大于70%,表明因子分析的效果比较理想,即每个 题目均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变量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 均接近于1.表明内生增长驱动、绿色创新行为与企业 绩效存在相关性。
\

  三、回归分析与假设验证

  (一)回归与交互效应分析

  假设企业内生增长驱动对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模 型1(H3)为G.I=β0+β 1 F+ε;假设企业内生增长变 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模型2为P=β0+D+β 1资本+β2 战 略+β3技术+β4知识+β5利益+ε;假设绿色创新行为 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模型3(H4) 为P=β0 +D+β 1产品 +β2工艺+β3营销+β4管理+ε;政府推动和规制与企 业内生增长驱动的交互效应假设模型4(H2) 为G.I=β 0+D+β1G+β2F+β3S+β4GF+β5FS+ε。

\

  根据表3回归结果显示:

  模型1(H3):G.Ii=0.353+0.905Fi ;G.I=0.21+0.14 资本+0.16战略+0.08技术+0.31知识外溢+0.43利益;

  模型2:P=0.331+0.932F;P=0.201+0.324资本 +0.073战略-0.034技术+0.319知识+0.307利益;

  模型3(H4):Pi=0.334+0.920G.I;Pi=0.347+0.427 产品+0.07工艺+0.163营销+0.334管理;

  模型4(H2):G . I=1 . 849+0 . 128G&F;

  G.I=1.666+0.144S&F;G.I=0.357+0.513G+0.355F- 0.048S-0.123G&F+0.147F&S。

  首先,内生增长驱动和绿色创新行为自变量间不 存在异方差、序列相关性和多重共线性问题,适合做 多元回归。其次,根据回归结果,拟合优度R2检验, 方程的显著性F检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t检验均大于 临界值,模型拟合度好,在95%置信度的预测区间方 程和变量均显著,模型得到验证。企业绿色创新受政 府推动和规制与内增长驱动的交互效应影响显著,假 设2得到验证,因此企业关注来自供应链上下游和客户 的需求,主动进行绿色创新行为,能够强化政府推动 和规制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

  (二)中介效应分析

  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绿色创新在企业内生增长驱 动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具体分为三步。 一 是检验方程1:P=cF+e1 中的c是否显著;二是检验方程 2:G.I=aF+e2 中的a和方程3:P=c’F+bG.I+e3 中的b是 否显著;三是判断完全中介还是部分中介,即方程3中c’的显著性。

  根据表4的模型检验结果可知,c 值为0 . 894. 方程1的回归效应显著;a值为0.853.b值为0.628. 方程2a和b都是显著的;标准化系统c’值为0.340. “企业内生增长驱动”对“企业绩效”有部分中 介。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为Effect G . I=ab/ c=0.853*0.628/0.894=59.92%。

  借助结构方程AMOS模型,建立了各个主因子之间 的相互关系模型,得出知识外溢的内生化和技术的推 动对企业内生增长总体要素影响最大,绿色产品创新 和组织管理创新的加强更加有利于企业开展绿色创新 活动。

  四、结论

  本文主要通过理论假设、问卷调研的实证检验, 构建企业内生增长驱动影响因素和企业绿色创新行为 在内生增长驱动和企业绩效间的中介效应模型。研究 结果如下:1.企业内生增长是企业开展绿色创新行为 的重要驱动力。2.企业开展绿色创新行为能显著提高 企业绩效,对环保效益、顾客满意度、企业形象的提 升和在同行业中的示范导向作用存在正相关。3.绿色 创新行为在企业内生增长驱动与企业绩效间起部分中 介作用,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为59.92%。

  参考文献

  [1] 张宏,聂嘉仪.绿色发展视域下政府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 创新的影响——企业环境责任的中介作用[J].科技与经 济,2021.34(02):36-40.DOI:10.14059/j.cnki.cn32- 1276n.2021.02.008.

  [2] 刘 海 英,蔡 先 哲.环 境 规 制 下 中 国 工 业 绿 色 转 型 的 创 新 类 型 选 择[J/OL].浙 江 大 学 学 报(工 学 版 ): 1-9[2023-08-1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3.1245. T.20230809.1505.002.html.

  [3] 顾婷婷.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绿色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 响 研 究[D].浙 江 工 商 大 学,2023.DOI:10.27462/d.cnki. ghzhc.2023.000332.

  [4] 武丹丹.绿色变革型领导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22.DOI:10.27162/d.cnki.gjlin.2022.001557.

  [5] 姜雨峰,田虹.绿色创新中介作用下的企业环境责任、企 业环境伦理对竞争优势的影响[J].管理学报,2014.11 (08):1191-1198.

  [6] 吕君,杨梦洁.绿色经济视域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因素探析[J].济宁学院学报,2022.43(02):48-54.

  [7] 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 大学出版社:2018.0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6863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