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在市场竞争更趋激烈的背景下,企业要想实现稳 定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其中就包括不断提 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并结合企业财务管理的现 状,调整和优化全面预算管理的策略,保证全面预算管理与 企业发展战略的一致性。基于此,本文以财会监督为视角, 阐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对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和要点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现存问题,提 出了企业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 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财会监督视角,全面预算管理,财务管理
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预算管理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 水平,也关乎企业决策的合理性,全面预算管理具有 整体性、平衡性的鲜明特征,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 全面预算管理全面覆盖企业经营活动,是企业内部控 制的重要纽带,所以,企业应从优化预算编制、提高 预算执行力、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以实现 企业经营目标为目的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提高企业内 部控制的有效性,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财会监督视角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
财会监督视角下,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是将预 算作为媒介监督管理企业的财务资源和非财务资源, 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确保各项经济活动顺利开展, 以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全面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 具体且系统的方式,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推动财 务会计转型为管理会计。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需 要落实全方位的评估、分析与监控,根据预算执行情 况不断调整企业的财务决策,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财 务风险,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从整体的视角 来看,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企业经营发展全过程的活 动,这种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效 率,二者呈现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财会监督视角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详实了解企业经营发展情况
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全员参与和贯穿于企业经营发 展全过程的特点,能够了解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助 于企业管理者正确、客观地认识企业发展情况,并在 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企业发展决策。同时,借助全面 预算管理能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细化分解和量化 分析,通过分解和下派企业战略发展目标,能够充分 发挥企业内部合力,推动目标的快速实现。
(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各项事务进行精细化的安排和 预算,从整体上进行企业经营的统筹规划。在全面预算 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明确的财务目标指引下,能够清 晰划分各个部门的权责与职能,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预 算管理方案和绩效考核方式,既能实现各个部门的协调 合作,又能显著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发挥出企业内 部控制的价值,促进企业高效率地运转。
(三)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
当前,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偏低,企业的经 济效益难以保障,如果相关的财务风险未能及时防 范,势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全面预算管理实施 过程中,能够及时找出企业经营的缺陷,识别潜在的 风险,能够充分发挥财会监督职能,有利于降低风险影 响。同时,通过结合企业财务内控和全面预算管理,建 立完善的财会监督体系,既能确保财务数据信息的可靠 性和时效性,又能显著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三、财会监督视角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要点
财会监督视角下,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应重 点关注预算和成本两方面,通过有效的预算管理和成 本管理,构建切实、可行的财务内控机制,不断提高 企业资源利用率和风险防范能力,达到良好的财务内 控效果,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源动力。
(一)强化预算管理,树立预算管理意识
在当前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背景下,为了取得市 场竞争优势,企业需要持续加快发展步伐。首先,企 业管理者应树立良好的预算管理意识。由于全面预算 管理涉猎范围较广和全员参与的特点,所以,应在企 业内部开展有效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在管理者的带领 下全员树立预算管理意识,确保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时 各个部门协调配合,将财会监督职能和预算管理职能充分体现出来。其次,动态调整全面预算管理目标。 为了在企业内部打造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应遵循动 态调整的理念,实时更新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确保 预算管理和企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实现对企业资源 的优化配置。
(二)加大成本管理力度,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从财会监督的视角出发,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成 本管理的前提条件。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过程中, 通过统筹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不仅能提高 预算执行力,还能推动成本管理的顺利开展。因此, 应将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有机结合,发挥二者相 辅相成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发挥财会监督职能,促进 财务内控不断完善。企业通过结合全面预算管理和成 本管理,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为企业 转型升级提供充足的动力。
四、财会监督视角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主 要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不健全,预算执行力不足
首先,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尚不健全。企业的全面 预算管理工作通常由财务部门主导,由于全面预算管 理机制不完善,受到工作职能和工作权限等方面的限 制,财务部门的跨部门工作难以开展,使各个部门的 协调性不足。其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未能落实动态 更新。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经济发展形势 不断调整发展模式,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却未能同步更 新,呈现出管理制度陈旧、预算指标落后等问题,预算 责任落实不到位,预算目标的考核难以开展。最后,预 算执行力偏低。编制预算方案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前 提,所以,相关管理者对预算编制相对重视,但后续的 预算执行和绩效考核工作却未能有效落实。当前,部分 企业的预算管理考核机制仍有待健全,奖惩措施不能落 到实处,导致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缺乏强有力的约 束和监管,预算执行力偏低。
(二)指标体系不完备,指标设定流于表面
在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背景下,企业相继开展全 面预算管理工作,但其中的预算绩效评价考核仍然处 在绩效指标设定的起步阶段,部分绩效指标的合理性 和可操作性不足,导致预算绩效评价考核的有效性不 足。 一方面,企业设置的预算绩效考核指标不够完 整,呈现出宽泛性和表面性的特征,没有充分结合企 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实际业务开展情况,成本效益 原则体现得不够充分,预算绩效指标局限在业务执行 层面,没有充分挖掘业务背后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 益等指标。另一方面,预算绩效考核指标选择方式不合理。考核指标选定缺乏客观性,主要依据历史财务 数据和财务人员的经验,选定的绩效指标和实际情况 脱节,绩效指标的导向性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全面预 算管理的绩效考核难度大幅增加。
(三)全面预算管理方式滞后,预算管理效率偏低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遵循全员参与的原则,需要各 个部门协调配合,各类数据信息需要实时对接,通过 信息反馈的方式体现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情况。从企 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来看,“信息孤岛”现象 仍然存在,信息化建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预算管理 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资产管理系统未能实现真正的 互联互通,使企业仍然采取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未 能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优势。企业目前仍然处在人 工编制预算、核算预算进程以及传递预算执行信息 的阶段,不仅信息传递慢、人工干扰强,预算管理效 率低,而且还会增加人力资源成本。与此同时,滞后 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导致预算管理和财会监督的融 合度不足,缺乏全过程覆盖的管理,容易出现监管漏 洞,财会监督的职能发挥不够充分。除此之外,由于 企业各个信息系统的联动性较差,企业内部的信息沟 通渠道不畅通,影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开展,资 金利用率和资金配置效率大幅降低,全面预算管理发 挥的作用微乎其微。
(四)缺乏全面预算管理人才,预算管理水平亟 待提升
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难点是缺乏专业化 的预算管理人才。从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来看,预算 管理工作通常由财务人员完成,财务人员不仅没有经 过系统性的预算管理培训,缺乏足够的专业性,并且 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在预算管理工作中投入的精力有 限,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需要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等协调配合,建立预算指标 体系、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考核以及分析反馈 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并且全面预算管理还要 协调和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仅凭 财务人员势必会影响预算管理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企 业的预算管理水平亟待提升。同时,信息化时代背景 下,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应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升 级,需要预算管理人员掌握先进技术,对预算管理人 员的要求日益严格。
五、财会监督视角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明确目标引领,健全工作机制
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重视起财务内 控,开展有效性的预算管理。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需要站在整体的视角上,引入财会监督理念,从思 想上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以企业战略发 展目标为导向,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并发挥作用。企业 应对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明确的战略 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分解出相应的预算管理目标, 明确预算管理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各个部门和各个 岗位职能清晰,立足财会监督视角梳理企业的风险 点,针对性地调整预算管理流程、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以及优化预算管理机制,加强预算管理体系和企业经 营发展的契合度,并且要树立动态更新的理念,结合 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效果不断调整管理体系,积极响应 企业新的发展需求。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完善预算 执行管理机制以及评估考核机制,实现对预算管理工 作的全程化跟踪,保障预算管理价值的发挥和财会监 管职能的体现。
(二)完善指标体系,优化考核管理
预算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评估预算编制合理性、 执行合规性和监控有效性的重要依据,指标体系设定 是否合理直接影响预算管理和财会监督的检验效果。 首先,企业应结合具体的预算管理计划,精细化地分 解量化具有良好操作性的预算指标,通过各个部门的 共商共建,必要时可借助外部专业机构的帮助,逐步 建立完善合理的预算指标体系。其次,企业应强化预 算绩效考核评价的监管工作。立足财会监督的视角, 开展有效的内部审计,建立预算监管联动机制,通过 专项审计和随机检查的方式评估预算管理的实际效 果,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将预算管理效果和员工 的绩效考核关联到一起,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和督促 作用,推动全面预算管理的高质量、高效开展。
(三)落实信息化建设,实现全方位监管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 术等先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推动各行各业的信息化 发展,企业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积极落实信息化 建设,实现预算管理和财会监督的一体化和数字化。 首先,企业需要适时转变全面预算工作理念,摒弃低 效率的传统预算管理方式和数据收集方式,通过计 算机实现流程的对接,减少重复性工作的人力资源 投入,在预算分析、管理和监督工作方面投入更多劳 动力,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全 面预算管理和财会监督职能。其次,通过合理应用各 项先进技术,构建整体化和全流程的企业预算管理平 台,将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 系融合进去,打造全新的信息管理模式,消除以往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加强信息共享效率,畅通企 业内部沟通渠道,实现资源的整合和配置优化。最 后,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在全面预算管理和财会监督方 面的作用,通过不断探索信息技术,持续性地提高企 业预算管理水平和监管效果,使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 充分发挥出来,真正实现实时财会监管,最大限度地 规避企业经营风险。
(四)开展常态化培训,组建专业预算管理队伍
从企业当前的人力资源结构来看,应开展常态化 的员工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和招聘相结合的方式,整 体性提高预算管理队伍综合素质,形成完整的预算管 理架构,提高企业预算管理水平。首先,加大对现有 员工的培训力度。通常情况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 作由财务人员承担和业务人员辅助,所以应加强对企 业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开展专项的 预算管理和财会监督培训,不断提高企业预算管理参 与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企业预算编制合理性和预算 执行力。其次,不断挖掘信息技术优势。结合企业预 算管理信息化升级的需求,企业应重视信息技术、大 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培训工作,引导预算管理人员 逐步转变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通过技术赋能提高企 业预算管理水平和财会监督效果。
六、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助于整 合企业资源,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防范经营风险的 重要手段。因此,企业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全面预算管 理,分析企业的发展需求,并构建切实、可行的全面 预算管理体系,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高效率、 高质量地实施,不断提高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孙慧敏.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探究[J].中国市场, 2022(35):100-102.
[2] 嵇双花.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外企内控体系[J].中 国商界,2022(12):58-59.
[3] 李小卉.探讨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协同 运用[J].商场现代化,2022(23):96-98.
[4] 马玲玲.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与措施[J].上海商 业,2022(12):154-156.
[5] 吕荣燊.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究[J].产业 创新研究,2022(22):169-171.
[6] 高嵩,张荟茹.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财务内控工作中的应 用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22(33):141-1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67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