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风险评估与控制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16 14:42: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企业安全管理需要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电力企业 更是如此。本文以电力企业为例,探讨了加强安全风险评 估与管控的有效策略,以期为相关企业及其专业管理人员 提供参考。

  一、风险控制与风险评估概述

  (一)风险控制的内涵

  风险控制是指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控制 风险事件发生的动因、环境、条件,从而减少风险事 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减少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 失。风险控制通常包括识别环境、风险估算、风险计 划、风险实施和沟通五大步骤。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 的第一步,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针对多方面影 响因素进行有效识别,并甄别风险特征以及风险形成 原理[1] ,才能够主动选择适当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 风险识别过程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个环节。在 具体分析时,可用方法有错误树分析方法(以图解的 形式进行)、生产过程分析方法、风险专家调查列举 法、分解分析方法、环境分析方法、保险调查方法 等。需结合企业风险性质特征进行分析,并合理选择 控制方法。风险控制需要以风险评估为基础条件,结 合评估结果制定相应防控策略。具体来说,典型风险 控制方法及手段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防止、风险分离 与风险分散,财务处理的方法包括风险自留、风险转 移。同样,需结合电力企业安全风险类型选择科学方 法进行处理。

  (二)风险评估的内涵

  风险评估是指在风险发生之前或之后,该事件给 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损失或影 响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是量化 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其主要强调将风险因素可能引起的后果进行定量定性 分析,风险评估对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有重要引导作 用。风险应对策略需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常规风险评 估方法包括风险因素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估法、内部控制评价法、风险定性评价法、风险率风险评价法以 及分析性复核法。具体评估方法选择需结合电力企业 安全管理实践要求进行综合考量。
\

  二、电力企业风险评估的基本要点分析

  (一)电力作业现场风险评估

  首先,由现场工作人员对常规风险进行系统性规 划梳理。比较典型的步骤包括故障排列、故障评定、 采取措施。不安全行为则包括管理人员违规指挥操 作、基层工作者违反技术要求、操作违反数据记录基 本规范等多个方面。不同类型风险影响因素会对应相 应风险级别,需管理人员与风险评估人员进入电力企 业施工作业现场,通过细节性分析对事故级别进行科 学定位[2] 。其次,在电力作业中,由于施工以及电力设 备引起的风险也是风险评估关键要点。在设备或基础 设施出现问题缺陷时,会引起不同等级风险事故。由 于此种问题影响范围较广,因此,由于此种风险带来 的事故多为特大或重特大事故。这也要求安全管理工 作者需结合电力设备风险影响程度,提出有效应对措 施。最后,在电力作业过程中,由于外部工作环境影 响也会造成一定风险。风险评估人员应采用定性识别 方法对风险影响因子进行分析计算,并从员工能力、 作业方法、机械设备及工作器具、电网设备状态风险 和作业化解与实践等多维度进行综合风险动态分析。

  (二)电网设备风险评估

  设备风险评估是指综合考虑设备安全性、经济性 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风险,确定设备风险程度。风险 评估需结合电网企业设备状态评价工作同时展开,在 设备状态评价基础上,评估设备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和 后果的严重程度,确定面临的和可能导致的风险。在 具体操作中由于电网系统中包含多个设备,需针对电 网设备典型风险进行有效评估,也是规避风险提升电 网运行有效性的科学途径。首先,针对电力作业质量 或运行检测环节带来的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在电网系 统运行时长达到一定时间后,会出现安全隐患和客观 设备故障问题。由于此类问题引起的风险一般被定位 为较大或一般风险,需结合实际进行管控策略制定[3] 。 其次,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伴随运行状态进行风险 识别、质量问题评估,以便确保电网设备风险管控具 有实时性与针对性。设备风险评估需要获得设备状态评价结果(设备状态评价等级及分值)、设备故障案 例(设备故障、损失程度及可能性)、设备基本信息 (主要包括设备台账信息)等初始信息。

  (三)电力系统运行风险评估

  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是指在突发性故障引起的扰 动下,系统保证避免发生严重供电中断的能力,电力 系统复杂,需要构建一定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在 电力系统运行中所产生的风险主要是指系统建设完 成后,在既定运行状态下可能出现的风险与问题。 由于涉及面广、问题复杂性高,因此,在这类风险评 估过程中,所涉及的项目内容可匹配多个风险等级, 需应用综合性更强、细节性更高的管控模式实施有效 管理。从宏观上来讲,只有针对风险等级进行明确划 分,才能确保安全管理策略发挥预期作用。

  三、基于风险评估防控的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策略 分析

  (一)针对特大风险进行有效甄别,制定科学管 理方案

  首先,针对作业现场实时情况进行有效分析,确 保全面掌握风险因素,并且对作业现场设备参数和型 号运行状态等进行充分把握与了解;其次,根据作业 现场作业环境,对各项作业基础工具进行充分准备, 对作业流程进行实践仿真模拟,确保模拟所用器具都 达到安全管理标准要求。同时,独立作业人员也要做 到全面按照安全作业要求佩戴防护绝缘作业穿着,并 调整穿戴舒适度,防止由于舒适度问题导致生产作业 出现安全隐患[4]。

  (二)针对较大风险进行有效梳理,明确有效管 理方法

  一是有效规避电力工程整体设计风险,在工程设 计前期的图纸会审环节应当从作业流程角度出发,进 行系统性分析研究,及时发现作业流程规划缺乏合理 性,或协同操作矛盾冲突等问题,确保所有执行落实 流程都按照既定方案落实同时甄别方案本身的可行性 与可靠性。通过完善图纸,科学规划基础方案,规避 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和风险。二是结合实践作业风险 做好风险的规避与转移,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 作中,作业进场风险具有复杂性强、种类多的特点,需结合工作经验和标准化工作流程进行相关风险的 科学规划分析。并且从实际出发针对细节性或隐患 程度较大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管控。三是电力系统运 行安全性风险防控。此类风险在级别上可定位为较 大风险。典型表现包括保护系统无法正常发挥预期 功能以及保护装置自身故障等。需通过强化统一监 护与管理或加强高空作业区隔离措施等达到风险防 控效果。由于电力系统风险按每一元件、每一起事 故和每一类安全问题进行计算,因此,可以将对系 统的整体风险评估进行分解,分解为对各类安全性 问题的评估,并分类计算风险指标值,以此反映系 统安全问题的不同方面。具体安全问题包括负荷风 险、低电压风险、电压崩溃风险和功角失稳风险, 根据这些风险建立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并包含结 构、技术、设备三大方面的风险指标。
\

  (三)针对一般风险进行科学分析,提出有效管 理策略

  在作业现场,气象环境因素影响会带来风险。因 此,需通过提前规划项目落实时段规避这类风险。另 外,针对电力设备要做好防护工作,即使在气象环境 恶劣的条件下,生产作业也要保证基本安全。在风险 防控时,由于客观空间环境狭小带来的风险,可通过 科学规划人车分流通道,尽可能避免这类风险发生。 企业可以通过构建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体系,达到有效 控制规避风险这一目标。在实践风险管理工作中,虽 然一般风险造成的负面影响严重程度相对较低,但若 一般风险长期积累,也会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造 成直接影响,需同步引起充分重视,并对风险问题进 行总结分析,以便提出科学规避策略。

  参考文献

  [1] 张恒,周杰,梁文彪.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数字化技术应 用研究[J].经营与管理,2022(11):87-90.
  [2] 韩金池.基于本质安全理论的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构 建策略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21):42-43.
  [3] 陈道勇.新时期电力企业安全管理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 究[J].科技与创新,2021(6):120-121.
  [4] 李广飞.融合多模态数据分析的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策略 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0(9):113-1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6719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