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企业的会计报表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 现金流量表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经常需要财务部门提供 会计报表分析,为决策层的投资、经营决策等提供辅助和 参考信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企业智能化管理的 内在要求,传统的核算型会计报表分析获得的信息已经无 法满足管理者的决策需求,在信息迭代更新中需要作出改 变,以适应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本文结合企业发展 的实际情况,概述并分析了当前企业会计报表分析中存在 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更好地为企业 财务与业务数据的融合提供数据分析基础。
关键词:会计报表分析,业财融合,财务分析方法,问题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决策者对会计报 表分析越来越重视。不同行业的会计报表分析重点不 同,例如,制造业企业重视公司的运营能力分析和固 定资产投资分析,外贸型企业重视客户回款周转率及现 金流的运用,施工企业重视项目成本管理及进度等。对 于会计报表分析,应从不同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为经 营者提供直观的企业业绩变动情况和趋势发展方向,因 此,全面解读会计报表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会计报表分析的现实意义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 置机制,配置权的分配关系着财富分配,当抽象的企 业行为转化为具体的经营概述和图表分析时,逐渐形 成了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和会计报表进行分析等专业行 为。企业会计报表分析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使用主体的分析意义
企业会计报表分析的主体分内部主体和外部主 体,内部主体包括企业股东、管理层和一般人员,外 部主体包括银行、供应商、债权人、客户、有意向的 投资者、市场和税务的监管者以及希望了解行业情况 的其他机构。不同主体需要了解的会计报表的侧重 点不同,因而对会计报表分析的要求也不同。针对不 同的主体,会计报表分析过程和结果侧重点不同,但 是,基础信息表达是一致的。
1.内部使用主体的分析意义
通过企业会计报表分析,评价此期间企业财务状 况和经营成果,对企业经营管理层进行业绩考核,与 往期数据进行对比,预测未来期间经营情况和趋势。 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实收资本金额,分析公司资产经 营的放大倍数和资产利用效率;在薪酬待遇中,区分 管理层和一般员工分别对应的薪酬待遇,反映公司制 定的管理绩效有没有落实到位,如会计报表分析中有 薪酬待遇一栏,细分高层管理者、普通管理者及成本 制造中的人工薪酬,结合对应的员工数算出高层管理 层、普通管理层及成本制造中的人工薪酬平均数,对 公司绩效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2.外部使用主体的分析意义
会计报表外部使用者通过公布的数据分析公司的 纳税情况,判断公司的经营规模和经营的规范程度, 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比对财务数据和业绩情况,判断 本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优势程度,为外部使用者决 策提供依据。
(二)判断企业经营未来发展趋势的意义
会计报表分析包括综合报表分析、专业报表分析 和简要报表分析,报表分析之外的表外数据和非重大 事项披露信息对判断未来趋势意义重大。表外因素往 往是影响未来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节点,为决策者提 供未来趋势分析。目前,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中财务 人员是核算和监督型角色,财务人员根据已发生的经 营业务产生的业绩数据整理成财务数据,再根据财务 数据分析公司经营情况和管理水平,这种数据分析模 式导致财务数据与经营状况判断存在滞后性,也容易产 生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衔接不上的困扰。当前,在企业 的经营管理实践中,新的模式也在不断讨论探索和实践 中,如业财融合已经运用到先进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越 来越受到企业各主体的重视,财务人员主动参与企业的 经营业绩中做好服务型角色,作为经营团队中的一员主 动了解并掌握业绩数据,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充分理解商 业运行模式、公司业绩目标以及与客商的政策关系,运 用专业技术为会计报表分析打好基础。
(三)会计报表分析的法律意义
根据法律法规的条文规定,税收政策的落地实 施、贷款政策的政治导向在企业经营中验证是否行得通而达到预期的效果,企业会计准则和各项税收法律 制度不断完善与国际接轨,这些都是在实践中摸索适 合中国国情的政策法规。企业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各 种社会关系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晴雨表,如与当地 政府的关系、银行关系、劳动者之间关系等,合法经 营纳税是会计报表分析工作的前提,这是一种社会责 任,这种责任的履行既有税务部门的外部监督,也有 企业财务人员的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财务团队的管理 人员,更应以身作则,不断增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 在会计报表分析中应透彻分析纳税情况,做好纳税筹 划,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三、当前企业会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报表缺乏真实性
会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是分析结果合理的基础, 数据缺乏真实性或者经过美化的数据,不能真实地反 映数据分析的价值。企业会计报表分析的数据不能单看 其中一期或片段的数据,而应将连续几期的数据进行对 比分析,变化幅度过大或者超过正常范围值,可能数据 已经被修饰,例如,审计报告出示的保留意见或者无法 表示意见。另外,了解企业意图后,可以有针对性地判 断企业数据的真实性,如对于正在IPO的企业,要特别 关注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和期间费用资本化问题,科技 企业中需要关注项目政府补贴申报数据,此类关注的数 据真实性包括企业经营情况的如实反映。
(二)会计报表分析结果存在滞后性
会计报表是根据已经发生的经济事件编制的数据 分析语言,是对过去经营成果的考核,反映的信息是 一个会计期间结果的滞后业务数据,因传统会计工作 方式的时效性导致的数据分析结果滞后,包括会计信 息、编制周期、披露信息滞后等,这些成为当前企业 经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例如,在会计报表分析期 间,遇到当前市场环境和法律政策等发生较大变化, 而导致会计报表分析需要重新考虑上述两个因素对报 表分析的影响。
(三)会计报表分析方法存在局限性
会计报表分析中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包括因素分 析法、比率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依次 替换变量得出分析结果,确定不同因素对关注的指标 的影响程度,以此确定哪个因素是重要变量;比率分 析法是利用同一个变量在不同期间的数据进行对比得 出环比值,反映变量在不同期间变化的比重关系和影 响程度,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 析方法;趋势分析法是将企业连续数期的数据进行对 比,确定增减变动金额、方向和幅度,以此说明企业经营成果变动趋势的会计报告分析方法。三种使用方 法的局限性包括会计期间一致和统计口径一致,因行 业内的每个企业经营发展模式和经营战略不同,这三 种方法的合理运用具有局限性,不能适应复杂的市场 环境中企业,盲目、简单地套用公式,难以得出有效 的分析结果。
(四)财务人员的专业性有待提高
专业人员水平的良莠不齐和专业知识未能持续更 新,是目前从业人员的两大短板。财务人员既要有主 动意识愿意学习专业知识,也要考虑实际环境由谁承 担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付费,实际情况 是,企业很少为专业人员提供知识更新的机会。财务 工作可以细分很多岗位,因此,企业应为职工做好职 业规划,充分发挥其专业知识及能力;同时,需要财 务人员不断地加强学习,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四、企业加强会计报表分析的对策建议
(一)分析过程融入业绩数据实现业财融合
纵观优秀企业的财务分析,实现数据融合的战略 财务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会计报表分析只关注核 算型分析无法充分实现其价值,而是应融入业务数据 实现业务评价,将会计分析的数据共享到企业部门, 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途径,这不仅体现会计报表分 析的核算意义、战略意义,还实现了企业经营的动态 管理。业财融合的非结构化数据包括产业链、供应链 及价值链,这些数据不同于传统的会计报表数据,无 法在传统会计报表中反映出来,会计报表使用者希望 在报表分析中披露更多反映企业价值链的位置、竞争 优势,由此衍生第四张会计报表,以非传统的会计报 表结构为核心,构建以业绩数据资产为基础,涵盖用 户、产品、渠道、财务四个维度,并且量化企业价值 的管理体系,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战略决策信息。
(二)完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科技的发展必然造成对传统方法的颠覆认知,因素 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静态被动的反映会计 报表分析,可从以下三方面完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首先,信息时代下,以大数据为依托建立动态指 标实时反馈会计报表分析,高层以战略分析导向为 主,基层以动态指标分析为主,两个层面分别实现 “财务携资本增值”和“财务助企业业务腾飞”,建 立企业全面财务业务处理中心,由核算业务,如应收 款管理、费用明细账、总账、现金流业务明细等标准 化业务,转向价值更高、业务更全而又不能标准化处 理的业务,如税务管理、业财融合、企业价值分析非 标准化业务。
其次,传统的数据分析从企业核算体系中导出数 据录入管理会计相关系统中,完成管理会计报告分 析,在该模式下,核算体系的财务数据依然滞后及片 面,不利于完善会计分析报告。以管理会计的业财数 据融合为平台,实现同源分流、多维核算,实时对 数据加工服务,由数据融合平台形成的原始数据,依 据模型形成管理维度上的数据输出,实时生成不同口 径的管理明细账,形成更明晰、更直观的管理会计报 告,针对不同的报表使用者切换不同的侧重点,有效 防止经营过程中出现偏差及时调整经营决策。
最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财务数据与业务 数据融合能够有效提高企业会计报表分析水平,是会计 报表分析改革的必要方向。两者结合分析有效规避分析 造假,财务数据分析在前,业务数据分析在后,两者相 当于原本两条平行线在融合后却彼此相互影响,若其中 一份数据被修饰,无论是报表分析还是业务数据分析, 可能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此时公司管理层无法给出合 理的解释,就需要重新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 降低企业内部管理风险,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防止 报表数据被管理层蓄意操纵和歪曲,同时加强与企业各 部门的沟通交流,为业财融合构建数据库。
(三)提升会计报表分析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 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 性,无论会计报表的分析方法如何变化,企业数字化 管理和业财融合发展的模式是企业经营改革的方向, 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不变,失真或美化的数据分 析可能会得出毫无意义的数据分析结果,鉴于对信息 质量的基本要求,会计报表分析由过去企业的点线分 析扩大到面和网全方位的分析,涵盖企业整个生产经 营过程,八大因素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例如,信息 质量要求的相关性和重要性,财务人员收集的基础数 据可能相关但不重要,这些基础信息的收集也考验从 业人员的专业性和客观性。
另外,利用先进的技术方法也能提升会计报表质 量,如德勤的财务机器人。在财务共享领域中,繁琐的 信息整理可由机器人完成,把财务人员从简单重复的信 息操作里解放出来,去做更重要、更有意义、更具专业 性的工作。例如,目前替代较多的发票认证,传统的方 式是登录增值税认证平台人工勾选发票认证,德勤财务 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工勾选。随着金税四期的落实,人工 智能替代繁琐的工作内容会越来越多,随着后期财务报 表分析的多样化,利用不同的智能机器人解读不同的侧 重点的会计报告分析也有待实现。
(四)提高专业人员分析水平
企业经营和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岗位设置合理、 职责分工明确,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企业经营过 程中产生的岗位各有所长,需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 事,专业水平低的人员最终会被职场淘汰。从事财务 的专业人员应紧跟时代步伐,客观、公正地从专业角 度解读分析企业经营数据,不断地更新知识,持续学 习先进的技术及财务技能,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助 力企业发展。
(五)提高会计报表分析的真实性
会计报表中科目之间的相互勾稽关系及各报表之 间的勾稽关系反映了会计报表分析的真实性,利用资 产负债表中的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科目可以概算出利 润表中的投资收益;结合报表附注,核实利润表中的 投资收益是否在投资类的收益率合理;资产类科目累 计折旧金额是否对应利润表成本中累计折旧与管理费 用累计折旧金额之和,若是金额相差甚大,必然存在 不合理不真实的会计处理;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 科目期末与期初差额是否与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 金等价物净增加”勾稽关系是否合理;资产负债表中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金额变化反应在现金流量表中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变动的联动关系,并复核现金流经 营活动中现金流量的合理性;会计报表分析的真实性 关系企业经济资源有效配置及运行的效率。
五、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 会计报表分析已不能满足各类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分析 需要,大数据时代,企业应借助数字化转型,把握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契机,构建基于大数 据技术的业财融合数据库平台,用与时俱进的会计报 表分析帮助投资者降低投资风险,为决策者提供有 用、准确的报表数据,为企业经营者提供高效、智能 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石学文.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讯,2021(29):34-36.
[2] 冯玲丽.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研究,2021(9):76-78.
[3] 王迅,史庆茜,江爱民.财务分析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供能决策中的应用[J].财务与会计,2021(20):40-43.
[4] 张波,蒋萍,潘好强.基于业财融合的国网江苏电力员工多维精益管理[J].财务与会计,2021(17):15-21.
[5] 张香平.企业会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21(33):130-1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63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