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近年来,为了激励企业创新和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相应的补贴、优惠政策,但相关政策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对此,本文采用文献总结、案例借鉴等方法,从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的概念入手,选取某时间段的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对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在企业技术创新上的影响展开了实证研究和分析,以期为保证财税激励政策的精准化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技术创新;差异化影响
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以往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发展需求,大力研发新型技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社会各界的研究重点。技术创新具有风险高、投资多、收益不稳定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也面临着各种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术创新的进展与效果,导致企业难以获得较高的产出水平。面对这种情况,国家相继出台了各种政策,以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发展阶段,信息数据不对称带来的问题势必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这种影响是不是正向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能否发挥出自身的激励作用,两者对技术创新的差异化影响等,都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研究重点。
一、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的概念
(一)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是指为了某个经济目标的实现,国家以专项基金的方式为个人、企业提供的资金补助,具有灵活性、时效性等特征,因此,其多用于教育培训、技术研发等领域。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分析,可将财政补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研发投入补贴,涵盖种类包括研发人力财政补贴、研发费用财政补贴等;二是创新产出补贴,目的是鼓励企业对技术创新成果进行转换,包括技术专利奖等。从财政补贴的发放主体来看,可分为县区级、省级和中央级补贴,也可由财政局、科技局等部门补助[1]。
(二)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是指国家基于税法要求,为纳税人提供的优惠性税收待遇,例如少征或免征税款。税收优惠包含所得税、流转税等,对于以技术创新为主的企业而言,税收优惠为税式支出,其目的是为企业让渡部分利益,通过边际成本减少的方式鼓励企业研发新型技术。
(三)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的区别
从激励对象上看,财政补贴具有专项性,适用于政府选择的特定项目和领域,这类项目前期对资金需求量较大,企业很难单独完成,因而多引进财政资金;税收优惠具有一定的惠普性,适合技术创新的各类型企业,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只要在技术研发上投入足够的成本,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税收优惠。从决策主体上分析,财政补贴的资金使用情况由政府决定和引导,而税收优惠则由企业自主决策。从激励方式上看,财政补贴为事前激励,税收优惠为事后激励。
二、实证研究和分析
(一)研究假设
财政补贴作为一种直接补助的方式,能够直接减少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研发成本,同时,其作为事前激励政策,可以激发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热情;税后优惠则侧重于事后激励,促使企业尽最大的努力提升技术研发能力,以享受最大的税收优惠,直到项目顺利完成。综合来讲,无论是税收优惠还是财政补贴,都在企业的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1)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都有正向的激励作用。(2)和财政补贴相比,税收优惠对企业技术创新更具激励作用[2]。
(二)样本数据和研究设计
1.样本数据来源。以2018~2021年间我国上市公司中为研究对象,排除财务数据缺失、有退市风险、实际所得税和净资产收益为负的企业。样本整理后,共统计出3200个观测点。
2.变量选取。基于现有的变量设定方法,本文共选取8个变量,并展开自然对数化处理,以便减少数据上的异常波动,提高检验结果的稳健性。具体变量解释如下:
(1)被解释变量。即研发投入强度,通过技术研发投入和营业收入之间的差异,对技术创新成果进行反映。有学者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统计模型下,技术研发投入强度更加稳定,因而本文以研发投入强度作为被解释变量对技术创新展开实证研究。
(2)解释变量。一是财政补贴,主要来源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的直接补贴,包括政策性补贴、发展补贴等。有学者认为,财政补贴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滞后性,时间至少1年。对此,本文以企业当期的财政补贴和营业收入比例,对主营产品的财政补贴优惠进行反映。二是税收优惠,基于税收优惠政策的研究分析,部分研究者以实际税率为解释变量,也有一些研究人员将所得税优惠率作为解释变量。但从实际来看,针对单一税种分析税收优惠显然不够。鉴于此,本文以各项税费返还/(税费返还+支付各项税费)作为解释变量。
(3)控制变量。参照相关文献的变量设置,基于本文的研究对象与目的,将控制变量设定为企业年龄、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等。其中,资产负债率是对企业偿债能力、资本结构进行反映的一项指标[3]。资产负债率越高,企业偿债能力越弱;财务杠杆越大,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动力也就越低。
3.描述性统计。为了能够客观地显示出各种变量间的差异性,本文对上市公司的3200个样本展开描述性统计。同时,为了保证样本数据的稳定性,对各种变量取对数处理。从统计结果上看,研发投入强度数值较大,为1.2368,这说明样本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差异比较大;财政补贴标准差为0.8619,税收优惠标准差为1.5251,比较发现税后优惠在各企业间的差距较财政补贴较大;净资产收益率标准差0.8802,资产负债率标准差0.6569,提示企业在收益能力、偿债能力等方面差异较大;经营现金净流量标准差0.9262,表明不同企业在经营现金净流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4.相关性检验。为了检验各样本数据是否有关系,本文对各种变量的相关性展开分析,如表1所示。
表1数据显示,研发投入强度和税收优惠系数为0.1914,通过1%水平的检验,这说明两者间存在正向激励的作用;研发投入强度和财政补贴系数为0.3650,同样通过1%水平的检验,说明财政补贴在技术创新上也存在激励作用;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和研发投入强度的系数都为负,其他变量则和研发投入强度存在相关性,变量间的系数在0.5以内,说明各变量间不存在共线性[4]。
5.构建模型。为了检验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在技术创新上的不同作用,以及两者相结合的产生的效果,根据上文假设,设计以下回归模型:
公式中,α0代表截距项,γt代表年份的趋势效用,Vi代表企业的固定效用,εit代表随机误差项。
(三)税收优惠及财政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和稳健性检验
1.回归结果分析。为了检验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对技术创新的效应,先对财政补贴的作用展开分析,然后分析两者结合对技术创新的激励结果。分析回归结果发现,在只考虑财政补贴的情况下,财政补贴的估计值为正数,其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呈正相关,而且该关系在1%水平上显著,回归系数为0.051,表明政府每给一家企业提供财政补贴,对技术创新的激励强度就会增加0.051个单位[5]。相同的原理,在只考虑税收优惠的情况下,税收优惠的估计值也为正数,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呈正相关,在1%水平上也显著,回归系数为0.071,表明政府每为一家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力度,对技术创新的激励强度就会增加0.071个单位,结果证实假设1成立。通过比对两种政策发现,税后优惠的效果更优于财政补贴,论证了假设2成立;通过并行分析两种政策的作用,回归系数有所降低,这表明当两种政策共同实施时,可能会降低单个政策在技术创新上的激励作用。
2.稳健性分析。为了保证本次研究结果的稳健性,利用OLS回归展开稳健性分析。只考虑税收优惠时,相关系数0.0980,通过了1%水平的检验,激励效果显著;只考虑财政税收时,相关系数0.0730,同样通过了1%水平的检验,激励效果同样显著。当两者一起实施时,税收优惠系数为0.0908,财政补贴系数为0.0692,和上述假设相符,即税收优惠在技术创新上的激励作用更佳。另外,通过对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分析发现,两者都对技术创新产生了不良影响[6]。企业年龄和激励效用呈负相关,与回归结果相符,这表明企业年龄越大,越愿意寻求稳定的发展,由此证实了本次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3.基于研发投入强度的分组检验。根据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将其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具体结果见表2
分析表2数据可知,在税收优惠上:高研发投入强度的激励系数为0.1338,中研发强度的激励系数为0.0199,低研发投入强度的激励系数为0.0416,这表明除中研发投入强度的企业外,高、低企业的激励水平均显著。在财政补贴上:高研发投入强度的激励系数为0.0669,中研发投入强度的激励系数为0.00931,低研发投入强度的激励系数为0.1158,表明除高研发投入强度的企业外,中、低企业的激励水平均显著[7]。
分析原因在于:税收优惠作为一种间接激励工具,更加倾向于事后激励。这种情况下,需要企业自主进行技术研发,在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下再享有税收优惠政策,从而减少研发成本的投入,这对于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而言是非常有利的。与之相反,财政补贴是一种事前激励,补贴资金主要用于研发初期,对于财务状况差、资金实力薄弱的企业而言,财政补贴有助于企业继续研发,促使企业持续进行技术创新。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国家政府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决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不仅能够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还能提升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能力与水平。本文基于所选取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相关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都能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财政补贴相比,税收优惠的激励作用更加明显。(2)税收优惠对高研发投入强度企业的激励效果显著,而财政补贴对中、低研发投入强度企业的激励效果显著。(3)未来可从完善税收政策法律、优惠税收优惠方式、丰富财政补贴扶植形式等方面,发挥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的作用,以促进企业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巴·道丽玛.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差异化影响文献综述[J].现代营销,2022(24):135-137.
[2]兰馨.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影响的差异性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
[3]唐敏,叶小刚,马雨晨.创新激励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作用效果评估——来自广东的经验证据[J].科技管理研究,2023,43(2):75-82.
[4]张金凤.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J].现代商业,2023(5):40-43.
[5]王琦.生命周期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研究——基于税收优惠与政府补贴的比较分析[J].绿色财会,2020(2):42-52.
[6]宋建,包辰.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孰能促进企业创新[J].经济研究参考,2022(11):20-37.
[7]左新花.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影响分析[J].首席财务官,2023,19(6):87-8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63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