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为我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 型提供了新契机,本文以传统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基于扎 根理论进行数据编码与分析,构建了市场与技术协同演化 视角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理论模型。研究发现,不同 市场情境下,企业存在三种不同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分别 是竞争市场的信息化构建模式、开放市场的数字化联动模 式和统一市场的智能化重塑模式,并对应于企业资源管理 价值增值、能力累进价值强化和生态构建价值提升三种价 值增长模式。三种典型的转型模式丰富了以往的企业数字 化变革研究,同时在实践层面为我国传统制造业企业借助 数字化转型提升对市场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提供了有益参考 和借鉴。
关键词:全国统一大市场,数字化转型,协同演化,传统制造业企业,扎根理论
市场环境是决定企业生存和成长的关键因素,其 变化亦是驱动企业转型变革的重要外部力量。2022年4 月10日,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要求加快建设高效规范、 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 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国内市场的统一意味着“全国 一盘棋”,以此进一步促进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 降低因市场分割带来的额外交易成本[1] 。这为制造业 企业在全国范围内整合可利用资源、拓展要素市场边 界、扩大产品覆盖范围带来了新契机。实际上,我 国传统制造业企业已在实践中探索全国甚至全球范围 内的资源配置、能力塑造和生态构建方式,全国统一 大市场的提出为进一步推进和深化该实践提供了新契 机。然而,前沿实践探索的效果尚未完全释放,我国 大量传统制造业企业依然面临着资源整合效率不高、 市场统筹能力不强、一体化实力匮乏等诸多现实难题。在此情境下,企业如何利用新一代数字化技术, 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企业适应全国统一大市场 战略格局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市场与技术协同演化 视角,结合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在讨论市场、技术 与企业三元互动关系的过程中,聚焦全国统一大市场 的战略背景下,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更好地整合资 源、拓展能力、增加价值的路径方式,为传统制造业 企业数字化转型提炼机制理论模型,同时在实践中提 升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适配性和成功率。
一、文献综述
(一)数字化变革驱动企业转型发展
对于传统企业的数字化变革,现有研究多从技 术、产品和平台三方面探讨数字化转型的内容,从个 人、组织和产业三个层次探讨转型过程中的多层面变 革[2] 。根据数字化变革推进过程,包括企业自上而下 的数字化转型决策、战略制定、转型适应性、商业模 式转变、转型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等。数字化技术的发 展为企业变革提供了动力。从技术耦合与企业效用角 度看,数字化被视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其链 接、交互的组合,以推动企业战略和运营、产品和服 务在商业网络中的根本性转型过程[3] 。从技术与组织交 互的视角来讲,数字化则是数字经济时代下,组织将 数字技术与业务流程相整合的一种转型变革[4] 。更有学 者从价值视角出发,将数字化作为企业转型的重要手 段,认为数字化是制定、整合、创新战略内容与过程 的一种价值创造活动,其最终目的是重塑组织的价值 创造方式。
(二)全国统一大市场战略格局
全国统一大市场遵循“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 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基础逻辑,以 内循环为主即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环节需要更多 地依托国内大市场进行,国内国际双循环为补充。全 国统一大市场是规则统一、竞争充分、高度开放、运 行有序的基本市场格局[5] ,是市场经济的运行的高度 融合统一,强调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耦合协调 度,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窗口[6] 。统一的核心在于市场整合,对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我国 市场分割的原因、影响及发展趋势,并提出在双循环 的政策背景下,应该打破区域壁垒[7] 、提高市场整合 度[8]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数字化技术 打破了传统市场的空间约束,对推进现实市场整合发 展具有积极影响[9]。
二、研究设计及数据分析
(一)方法选择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应用扎根理论,聚焦传 统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 是市场与技术演化视角下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动态匹 配过程,研究需要情境分类基础上的变革过程和模式 提炼,案例方法适合过程类和机理类问题的研究,以 此描摹变革的不同类型,寻找变革规律。二是数字化 转型后效是企业价值变化,需要提炼价值增值,更能 凸显变革的作用和影响,跨案例的比较研究能够更好 地揭示复杂主体的变革差异性,同时阐释维度之间的 理论联系。三是数字化变革尚属企业前沿实践,特别 是全国统一大市场格局下的数字化转型仍在推进探索 过程中,案例研究特别适合探索性研究,并通过案例 研究来构建理论,提炼变革的理论模型,建立对于经 验现象的理论解释。
(二)样本选择
本研究与12家不同行业的、已经或者正在进行数 字化转型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取得联系。选择研究企业 的标准如下:第一,企业必须有较大的规模,规模较 小的企业无法解释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性和过程的 完整性,因此,设定样本企业至少有千人以上的员工 规模,较为完整的管理模式。第二,企业必须进行过 或已开展至少2年以上的数字化变革,该变革不仅限 于研发、采购、生产、营销等特定职能,更需要在战 略模式、组织结构、流程管理等企业运营的主要方面 进行相应适配性调整。第三,数字化转型前后有较为 明显的差异,具体体现在资源配置、竞争力塑造等企 业价值方面,且该差异的产生与数字化实践有较强关 联。基于以上原则与标准,结合数据资料的客观性、 可获得性等现实因素,研究最终确定具有高度典型性 和代表性的9家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的目标案例,其余3家企业作为扎根理论分析的饱和度检验样本。
(三)数据分析
本文将研究重点锁定于不同市场条件下传统制造 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与效果,归纳变革路径、构 建转型机理模型是最终目标。第一步是初始编码,遵 循开放性原则,研究团队挖掘初始概念,构建企业数 字化转型的主题范畴,实现概念的范畴化,共提取54 个初步概念。第二步是主轴编码,明确核心概念及 其类属,根据样本市场情境类型合并相同属性变量, 构成A、B、C三个主要类别, 实现概念的构念化, 萃 取形成18个聚合构念,归属三个主要维度,如表1所 示,“市场情境”描摹了市场情境的主导特征变化, “数字化转型”揭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侧重点和核 心方式;“企业价值”呈现了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企业 效果。第三步是选择性编码,将核心概念范畴进行整 合,识别有逻辑关系的词句,用图形加以展示构建概 念群之间的关系形成故事线,在研究团队反复讨论迭 代基础上,基于故事线构建理论模型。
三、研究发现
(一)理论模型构建
本文通过一阶概念识别、二阶主题合并和构念聚 合,提炼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战略格局下传统企业数 字化转型核心构念18个,从属于市场、数字化、企业 价值三个主范畴。其中,市场主范畴包含垄断壁垒破 除、引进来与走出去、供给侧改革、大循环与双循 环、精细化竞争、竞合博弈;数字化主范畴包含资源 配置流程化、流程管理整合化、联盟管理交互化、价 值链管理场景化、利益相关者链接化、战略管理生态 化;企业价值主范畴包含降本增效导向、内部管理系 统化、利益相关者导向、外部统筹一体化、生态构筑 导向、内部协同共生化。
(二)市场情境变化下的数字化转型共演路径
我国市场经济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存在着 各自的主导市场条件,构成了市场演化的核心特征, 其决定了企业运用数字化手段的不同方式,进而塑造 了阶段性企业价值增值。
市场化初期,竞争性主导市场运行,企业数字化 转型以要素耦合为核心。案例企业所在行业的垄断壁垒被逐步破除,行业新进入者增加,竞争广泛性和烈 度增强,传统制造业粗放经营模式已无法在激烈的竞 争性市场中取得比较优势,对身处其中的企业而言, 精细化管理要求与日俱增。此阶段数字化转型的目的 是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不断降低配置成本、提升配置 效率,以成本领先战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资源配置 的流程化需求驱动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引入ERP、 OA等业务流程管理平台,完成单流程的线上化和多流 程的整合化过程。
在市场深化期,开放性成为市场活动主要方式, 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场景交互为主体。行业走出国门面 向全球产业链,中国龙头企业走上世界竞争舞台,面 对国际化冲击,传统制造业企业从彼此竞争走向合 作,竞合关系成为该市场阶段企业亟待解决的核心问 题。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走向第二阶段,即以竞合博弈 为基础的场景化运营,数字经济通过构建以数据为核心 的管理场景、交易背景和技术情景,能够将市场资源禀 赋优势转变为强大竞争力。充分释放数据价值,推动数 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该场景以价值链整合为核 心,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供应链、营销链匹配,更多地从 联盟构建和管理出发,寻求企业间的合作交互,企业之 间呈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竞合博弈关系。
市场整合期,竞争有序是当前市场情境的主流趋 势,全国统一大市场应运而生,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协 同共生为目标。统一市场即国内市场在要素配置上的 统一性,以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塑造对外开 放的新格局,进一步以国内市场潜力和吸引力为全球 经济创造新机遇和新动力,实现内循环为主的双循 环。此阶段企业多边市场显现,市场链接强调战略管 理的生态化构建,数字化变革以重塑共生的内外协同 为主导,打造多维输入和输出的智能制造体系,全国 统一大市场资源有效整合。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重点探讨了传统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模 式,提出的管理结论与核心启示如下:
(一)传统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环境、 技术与企业的匹配过程
企业战略设计学派认为,组织战略是外部环境和 内部条件的匹配过程,数字化变革作为企业的重要战 略层面决策,也是市场、技术、企业综合统筹和达成 一致的结果,其匹配水平和程度直接决定着企业数字 化转型的成败。具体而言,在竞争主导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采取数字化要素耦合方式,驱动传统管理 的数字化变革;在开放主导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以数 字化场景交互为依托,驱动传统内化精益管理的模式 外向化,将更多利益相关者纳入企业管理范畴实现价 值链整合;在统一市场的战略格局下,企业借助数字 化协同共生功能,以构筑产业生态为导向,向产业链 “链主”企业迈进,实现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赋能。
(二)在环境与技术的匹配下,数字化转型赋能 传统制造业释放不同的企业价值
在竞争市场的信息化构建模式中,要素资源配置 是核心导向,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资源 管理价值,实现要素的有序流动和动态耦合;在开放 市场的数字化联动模式中,利益相关者统筹是其关键 目标,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竞合博弈中的多方协调和 联盟构建,最终推动企业的能力累进;在统一市场的 智能化重塑模式中,内外协同共生要求企业通过数字 化转型打造和谐共赢的生态圈,为企业发展成长构建 良好的“小环境”,从而充分释放企业的生态构建价 值。这种价值方向性结论为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目 标确立和导向牵引提供了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 刘志彪,孔令池.从分割走向整合: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阻力与对策[J]. 中国工业经济,2021(8):20-36.
[2] 曾德麟,蔡家玮,欧阳桃花.数字化转型研究:整合框架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21.43(5):63-76.
[3] 周文辉,王鹏程,杨苗.数字化赋能促进大规模定制技术创新[J].科学学研究,2018(8):1516-1523.
[4] Liu D Y,Chen S W,Chou T C.Resource fit in digital transformation[J].Management decision,2011.49(10): 1728-1742.
[5] 张磊.构建基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新发展格局:逻辑方向、堵点及路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科学版), 2022.39(3):74-84.
[6] 王磊.建设全国统一要素市场:突出问题及思路对策[J].经济纵横,2022(3):78-78.
[7] 雷娜. “双循环”新格局下的国内市场一体化与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M]. 中国金融出版社,2022.
[8] 苏庆义. 国内市场分割是否导致了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J].当代经济科学,2018(4):101-112.128.
[9] 陈庆江,赵明亮,耿新.信息化、市场分割与产业结构合理化[J].经济问题,2018(6):14-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57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