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社会经济发展需 要更多、更高质量人力资源。残疾人虽然身有缺陷,但相 当一部分人只要参加规范职业培训,也可以掌握一技之 长,获得就业甚至成功创业能力。在自食其力的同时,为 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本文结合残疾人就业创业现状及 问题,概述了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价值和意义。针 对残疾人就业创业需求高涨与能力不足,残疾人培训机构 数量增长与质量不高两大矛盾,从着力提升残疾人职业素 养、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强力支持等方面,对如何解决 这两大矛盾予以分析。提出了围绕人力资源开发,明确职 业培训内容,落实好“两有”“两无”基本要求、依托实 体培训基地,提升就业创业培训实效,做好就业创业后续 跟踪服务等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期能有助于新时期残疾人 就业创业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职业培训,残疾人,实体培训基地,就业创业能力
满足残疾人就业创业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 进经济发展,挖掘人力资源的重要措施。为切实提高 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必须面向残障人士提供有针对 性和规范的职业培训,使其具备胜任就业岗位和创业 的能力,在就业创业时有更高的成功率。
一、残疾人就业创业现状分析 1.残疾人就业创业需求高涨与能力不足的矛盾突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加入“创业大军”
中,用自己的劳动、智慧和创意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 想。还有更多的残疾人发挥所长,进入企业的不同岗 位,或者是以灵活就业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价值。总体 来看,新时期残疾人就业创业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趋势。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残疾人因为生理缺陷或家 庭条件限制等原因,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接受义务教育 和高等教育,只能在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基本的知识。 这导致他们的个人能力远远达不到社会各行各业的用 人需求,在与正常人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一方面 是社会的就业创业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个人能力的欠缺,这一矛盾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势必会制约 残疾人通过工作来实现自我价值,是新时期残疾人就 业创业培训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2.残疾人培训机构数量增长与质量不高的矛盾突出
在国家大力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的背景下,社会 上公办和私营残疾人培训机构的数量呈现增长趋势, 虽然基本上能够满足大部分残疾人学习知识、接受培 训的需求。但是,从有关调查的情况看,目前残疾人 培训机构的实力参差不齐,尤其是一些位于中小城市 或乡镇的培训机构,由于规模小、资金有限,师资力 量匮乏,基础设施不足,面向残疾人学员的培训只能 多以理论讲授为主,缺少实操培训。在这种情况下, 残疾人即使完成了培训课程,也只能掌握理论,要想 顺利就业和成功创业仍有很大难度[1] 。另外,很多残 疾人培训机构不重视后续服务,学员参加完培训课程 后,就不再对其提供就业指导和创业咨询,这也导致 一些残疾人学员在后续的求职或创业中遇到困难时, 无法得到解决,难以实现顺利就业和成功创业。因 此,要想把残疾人转化成为宝贵的人力资源,当务之 急是要提高残疾人培训机构的综合实力,在满足残疾 人学习知识、提升技能等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使其具 备较强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二、职业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的价值分析
1.职业培训可以全面提升残疾人职业素养
在当前的就业大环境下,残疾人面临的就业压力 巨大。即使残疾人参加职业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 也往往因为身体上的不便和生理上的缺陷,而被用人 单位拒之门外。因此,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导向的残疾 人职业培训,应更加强调职业综合素养的提升。除了 常规的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外,尤其需要重视学员职业 素养的培育。残疾人要想顺利就业,时常需要付出比正 常人更加辛勤的努力,这就需要在培训时使其养成顽强 拼搏、自立自强的坚毅品质,这样在今后的求职和参加 工作面对困难时,才能从容应对。残疾人在就业求职过程中也可能受到区别对待,这就需要学员在接受职业培 训时,同时培养其愈挫愈勇、迎难而上的心理素质,保 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通过参加职业培训,让残疾人的 “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得到提升。
2.职业培训能够为残疾人创业提供强力支持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若干政策鼓励全民 创业。残疾人也有创业需求,但是,因为资金不足、 技能欠缺、经验匮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创业过程 中经受的阻力要比正常人多得多,创业的成功率也不 高。通过开展职业培训,邀请一些创业成功者或者企 业高管,面对面向学员传授创业经验,分析创业形 势,讲解创业政策,这样能让那些有创业想法的残 疾人,也能够具备最基本的创业能力,圆自己一个创 业梦[2] 。当前,也有一些培训机构会提供更多的配套 服务,例如,帮助残疾人申请国家或地方政府出台的 创业启动补贴资金。还有的培训机构会提供跟踪式服 务,例如,前期帮助残疾人制定创业计划书,帮助残 疾人选择开店地址;或者利用培训机构的人脉联系供 货商等。以上这些都说明,通过职业培训,能够为残 疾人创业提供强力支持。
三、基于职业培训的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路径
虽然现阶段社会上有很多面向残疾人提供培训的 机构,但是,大多存在培训内容单一、培训方法不科 学等一系列问题。很多残疾人即使接受了教育、参加 了培训,也难以实现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因此,必 须围绕人力资源开发这一核心点,将理论教育和实践 训练相结合,切实提高职业培训的实效性。
1.围绕人力资源开发,明确职业培训内容
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应明 确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导向等基本要素,这样 才能让学员真正学习到有用的知识,更好适应市场的 用人需求,顺利解决就业问题,实现创业梦想。
(1)明确培训目的
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实用型培训,应致力于实现教 育、培训、就业、扶贫“四位一体”的完整和统一。其 培训目的应不仅局限于让残疾人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更要达致解决他们顺利就业,成功创业的目的。
(2)优化培训内容
传统的残疾人培训还是沿用授课模式,由教师讲 授理论,往往忽视实操能力的培养。为实现人力资源 价值的最大化,新时期的残疾人培训应更加注重实用性,通过现场示范指导,提供实训项目、参加顶岗操 作等一系列措施,让学员既获得扎实的基础理论,又 掌握熟练的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降低培训门槛
过去的残疾人职业培训主要接收轻度残疾人或部 分类别的残疾人,具有一定门槛。这导致很多残疾人 即便是有学习知识、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的需求,但因 为不符合条件而无法顺利接受培训。现阶段,门槛虽 有所降低,但力度仍不足够,应进一步提高接纳学员 的覆盖率,并且根据不同类型残疾人的实际情况,为 他们提供多种不同的培训项目。
(4)创新培训方式
过去的职业培训是围绕残疾人的需求而展开, 即残疾人有哪一方面的兴趣,想要学习什么技能, 培训机构就尽可能地满足。但实践证明,这种培训 结束之后学员很难与市场对接。因此,新时期以人 力资源开发为核心的残疾人职业培训,应将“个人 需求”和“市场需求”相结合,首先由培训机构的 工作人员通过与学员的接触、交流,了解他们的基 本诉求,然后结合市场用人需求有针对性地挑选出 若干相关培训方案,让残疾人从中选择最感兴趣的 一个[3] 。这样既可以让残疾人学员保持学习的动力, 同时又能保证学有所用,真正对今后的求职就业和 自主创业有所帮助。
2.落实好“两有”和“两无”基本要求
面对就业创业形势的不断变化,新时期的残疾人 职业培训应满足以下几项要求:一是“两有”,即有 市场需求、有特色优势。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人 才培训的最终目的是要迎合市场需求,才能顺利解决 就业问题,提高创业成功率。因此,面向残疾人的就 业创业能力培训必须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市场需要 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同时在培训内 容、培训方法上还要突出特色、彰显优势,这样才能 让学员与其他求职竞争者拉开差距,减小求职竞争压 力,提高就业创业成功率。二是“两无”,即无风险、 无须残疾人投资。很多残疾人经济基础差,抗风险能力 低,这就决定了在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方面要“稳”字 当头,选择低风险的创业项目,或者是零风险的工作岗 位,满足残疾人的就业创业需求。对于有志于创业的 残疾人,推荐一些低成本的项目,并且申请政府补贴资 金,让残疾人无需投资即可零成本创业。
3.加强部门联合,整合社会资源
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满足残疾人的创业需 求,不仅仅是“残联”的责任,更需要社会上的其他 部门、机构也要主动参与进来,通过形成合力、整合 资源,为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一 体化的保障。地方政府要把残疾人就业创业纳入整体 布局中,并且通过专项财政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例 如,天津市为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由市财政提供专 项补贴。凡是具有本市常住户口、持有《中华人民共 和国残疾人证》的新创办企业的残疾人,可领取2万元 创业补贴。残疾人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参加培训并取得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按规定的培训费标准给予100% 补贴[4] 。借鉴天津市的这一做法,地方政府也可以根据 本地实际情况尽快出台若干面向残疾人创业就业培训 的优惠待遇、扶持政策。另外,人社局、教育局、农 业农村局等有关部门也可以联合为残疾人就业创业培 训提供支持。在多方合作、全面发力中,支持残疾人 就业和创业。
4.积极打造网络培训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面向残疾人的职业培训也应尝试 将“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相结合,让残疾人的 碎片化时间也能得到充分利用,足不出户就可以远程 参加培训,为残疾人学员提供更多的便利。就业创业 培训机构还可邀请企业的HR或者创业成功人士,以网 络直播教学的方式,向残疾人学员提供就业创业的理 论知识培训和实操训练。
5.做好就业创业的后续跟踪服务
对于很多残疾人来说,即便参加了就业创业培 训,熟练掌握了相关的技术技能,在实际求职和创业 时仍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培训机构不仅要负责教授就业技能、讲解创业技巧,还 要在残疾人完成培训之后继续做好跟踪式服务,包括 建立咨询中心或者开通帮助热线。
四、结语
本文面向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旨在帮助残疾 人学员更新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掌握技术技 能,从而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在 自主创业时可以有更高的成功率。残疾人经过职业培 训、提高复合能力,也可以胜任一些工作岗位,甚至 可以独立创业。这就需要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做好市场 调研,了解市场用人需求和学员的个人需求,然后制 定个性化、科学性的培训方案,让残疾人学员在经过 培训学习后能够实现就业创业能力的显著增强。对于 想进入社会工作的,可以具备较强的岗位胜任力;对 于想自主创业的,可以具有较高的创业成功率。在这 一过程中实现残疾人的自身价值,也可以为社会的发 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禹玲玲.稳定就业,许残疾人一个美好未来—— 探访湖南省邵阳市促进残疾人就业途径[J]. 中国残疾人, 2020 (11):4-5.
[2] 刘华清.积极福利视角下的残疾人就业创业路径研究[J].残疾人发展理论研究,2017(01):8-10.
[3] 张茗丽.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及就业指导助推残疾人稳定就业[J].课程教育研究,2017(22):285-286.
[4] 陈蕾.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问题与策略[J].东方企业文化,2017(S2):1.
[5] 张磊.互联网经济背景下残疾大学生网络创业课程体系研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7):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54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