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新时期国有企业投融资转型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16 09:56: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以高质 量发展为标志的经济转型期。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 义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先 后经历了起步、探索、深化多个发展阶段,已经基本发 挥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优越性。但是,在新时期背景 下,部分国有企业在投融资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 是其发展模式亟待积极转型与升级。本文通过对相关文 献的查阅,对当前国有企业在投融资方面面临的问题进 行了阐述,并结合相关理论以及工作实际,对其问题产 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相关企业提升自身的融 投资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投融资转型;风险控制

2018年,财政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对地 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融资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财 金〔2018〕23号,以下简称“《通知》”)。《通 知》是在我国金融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旨在通 过制度对地方政府、国有企业的投融资行为进行规 范,并与地方政府有关企业投融资的政策形成合力, 共同化解国有企业在改革、转型过程中存在的投融资 风险,进而为打赢、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做 出充足的贡献。从这一文件中能够看出国家对于国有 企业投融资转型问题的重视,笔者基于多年工作经 验,从企业本身层面对新时代国有企业投融资转型问 题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
 
一、投融资概述

投融资包括投资与融资,是企业经营运作的两 种不同形式,其目的具备统一性,均是希望通过资 金运作使企业的资金以及规模得到扩充。其中,企 业投资活动包括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企业融资活 动包括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 重要。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其掌控的大多是国家资 产,其投资方向、投资决策的制定直接关系国有资 产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体制改 革的时代背景下,部分企业依旧难以摆脱传统的国 资性质的影响,对于投融资活动的管理稍有欠缺。 从实践角度讲,国有企业的融投资活动具备一定的 特殊性,需要与私营企业融资定义进行分离,单独 对其进行分析。

二、新时期国有企业投融资转型存在的问题

(一)投融资方向比较单一

投融资方向比较单一,  是新时代国有企业投融资 转型存在的首要问题。具体而言,首先,根据相关数 据显示,2010年以后,  受我国政府积极财政政策的影 响,我国国有企业的投融资活动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 建设、制造业、房地产开发三大传统领域,其年增速 基本都在10%以上;其次,与水利、环境相关的公共 管理类投资数量连年增长,当前,其总占比已经接近 我国国有企业投资总额的30%。而能够切实推动我国 经济体制转型升级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例却存在明 显不足的窘状,常年维持在5%左右。2015年,国有企 业在我国政府指导下完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技 术产业投资不足现象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从整体角 度来看,我国国有企业投资布局的结构性问题依旧存 在,并且成为制约企业投融资转型、我国经济体制转 型的关键因素。

(二)缺乏科学的投资体系

缺乏科学的投资体系是新时代国有企业投融资转 型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具体而言,首先,国有企 业掌管着巨量的国有资产,其投资过程必须慎而又 慎,因此,需要一个健全的内部投融资决策机构作为 支撑,才能保障投融资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行 性。但从实践角度看,当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的投 融资决策体系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任务 先、决策后的现象,这种方式虽然有可能取得一定的 积极成果,但是,却容易影响企业投融资活动决策的 正确性,进而导致投融资目的无法实现;其次,部分 单位在投融资过程中,市场调研不充分、缺乏科学的 投资体系等,很容易导致投资战略缺乏持续性,最终 偏离预期。这不仅无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本 目标,甚至可能出现极大的债务风险,这些都是需要 相关单位着重解决的重点问题。

(三)投资收益与投资总额不成正比

投资收益与投资总额不成正比也是新时代国有企 业投融资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具体而言,根据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常年 维持在40%左右,其中,国有企业、地方政府作为国 有资产的掌控者,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命脉,其进行的 固定资产投资每年都要占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一半以上。在2015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成后,国 有企业重组整合,其投融资职能与社会职能相分离, 其资本收益率由此得到了有效保障。但是,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国有企业的资产投融资 收益率也开始逐渐步入下行阶段,针对这种情况,国 有企业必须从规模增长向提高收益率的方向转变。
 
(四)风险管控质量受限

风险管控质量受限是新时代国有企业投融资转型 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具体而言,投融资活动是企业 发展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是促进企业规模增长、体量 增大的重要措施。但是,从理论角度看,高收益往往 同样伴随着高风险,在投融资活动进行过程中,风险 防控也是不逊于战略方向选择的重要任务。但在实践 过程中,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发展过程中 存在信息不对称、内部矛盾较多等情况,在实践中, 鲜少有企业对投融资活动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这种 现象很容易导致投融资风险的增加,进而影响资金的 顺利收回。例如,在并购投资过程中,相关单位不仅 要对基本的财务指标,如并购收益、并购企业估值等 信息进行评估,还要采取市场法、成本法对预期效益 进行计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风险管控的有效性。

(五)缺乏具备投融资经验的高精尖人才

缺乏具备投融资经验的高精尖人才是新时代国有 企业投融资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从实践角度来 看,财务人员是执行国有企业融投资计划的直接力 量,在现代经济体制背景下,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 及专业水平对于融投资计划的执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因此,相关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到提升财务人 员综合素质对于企业融投资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但 是,在实践中,具备融投资经验的高精尖技术型人才 明显存在数量较少、质量较差的现象,很难为相关企 业的投融资活动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支撑。

三、新时期国有企业投融资转型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从国有企业自身角度,对其 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解决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一)国有上市企业特有的公司治理机制

与普通的私营企业相比,国有上市企业具备较为独 特的公司治理机制,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股权结构集中。在国有企业中,其股权往往高 度集中,控股股东基本均为国务院或者相关国有法 人,呈现高度集中式的股权治理结构。

2.公司董事会由国家任命。在这一背景下,国有 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在国家同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很难摆脱国家的干预。

3.投资者比较分散。国有上市企业股票交易过程 中机构投资者的占比相对较小,个人投资者数量较 少,因此,其决策很难受到市场的干预。

这种独特的治理体制导致其在决策制定的过程中 首先需要对国家战略责任进行充分考量,并保证国有 资产的稳定性。股东价值、企业效益的最大化都需要 靠后,这是影响投融资问题转型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企业战略定位

国有企业一般具备较大的体量,因此,在实践中 普遍习惯采取成本领先战略、多元化发展战略开展市 场竞争。其主要表现如下:

1.成本领先战略。即通过加强成本控制的方式来持续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引下,国有企业普遍更愿意专注于过程改进,而对耗资较高、 时限较长、效果不稳定的产品创新活动并非十分重视。这种措施在经济上行的环境下尚可,但在平稳、 下行的经济趋势下,投资规模增加会导致企业的负债比例明显上升,严重影响企业的效益。

2.多元化战略。即国有企业在规模发展到一定程 度之后,其往往会采取集团式的模式进行对外扩展, 将自身的战略决策部门与实际业务部门相分离,由分 公司采取并购等方式涉足不同行业,进而向多元化企 业的经济集团发展。这种措施的优势在于能够在短 时间内快速扩大集团规模,但一旦出现大量的低效 收益,则企业很容易陷入债务水平不断积累的尴尬境 地,最终引发财务风险。

\

四、新时期国有企业投融资转型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实行现代化管理

受传统管理模式制约,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对于 其内部的管理理念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传统思维对 于现代化市场运作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实行现代化 管理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国有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是 解决新时代国有企业投融资转型问题的重要措施。具 体实施路径如下:

1 . 国有企业应该充分把握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 革、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契机,对自身的结构进行科 学的调整,充分参与市场运作,促进融资方式向多元 化方向发展。

2. 国有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现状对产业 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并制定科学的战略发展目标,此 外,还要充分考量投融资活动的成本及收益。

3. 国有企业应该对自身的内部管理制度、绩效评价机制进行全方位的完善,只有这两个层面得到完善,企业才能形成长期、稳定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内部经济资源、人力资源的整合效应,最终促进国有企业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

(二)规范投资行为

规范投资行为是解决新时代国有企业投融资转型 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1. 国有企业应该对自身的管理结构进行改善,投 融资活动对于国有企业发展具备十分重要的意义,因 此,在进行投融资决策活动时,相关单位必须避免 “一言堂”现象的出现,强化各个岗位的责任担当, 对于投融资活动,应该做到集体决策、集体负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相关活动制定的科学性与稳定性。

2.在投资活动进行过程中,相关企业应该通过规范的流程以及制度对行为本身实施监督,并对存在问 题的环节进行及时的动态调整,这是保证投融资活动科学性、企业发展稳定性能够得以实现的重要措施。

(三)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提升企业风险管控能力是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应有之义。具体操作路径如下:

1. 国有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前,应该事前设定专 门负责风险防控工作的领导小组,由企业内部主管领 导、财务部门领导对其承担统筹管理职责。在实践中 不仅要做好相关项目的市场调研、风险评估工作,还 要做好风险预警机制,对相关人员的权利进行约束与监督。

2 . 企业风险防控小组应该提升对于事前风险预 防、事中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将其放在与事后管理 同样重要的位置,对项目运行过程中的所有环节进行 严格把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国有企业投融资 活动的稳定性。

(四)建立完善的投融资体系

优化融资结构、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融资体系也 是解决新时代国有企业投融资转型问题的重要措施, 这不仅有助于扩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也能够显著降低 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其在实 践中的具体操作路径如下:

1. 国有企业应该改变对政府资金、银行贷款的过 度依赖,在实践中充分结合市场需求、地缘优势、产 业优势,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投融资方式,在投 融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投融资资金体量的匹配性, 还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本的潜在价值,以最小的代价充 分增强企业的资本实力。

2. 国有企业应该适当引进社会资本,这些资本不 仅能够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还能够带来先进的管理 思想以及管理经验,促进国有企业迅速完成内部思想体制的革新与升级。另外,社会资本还会带来全新的 技术,这对于国有企业扩展经营范围、增强核心竞争 力、提升市场占有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在实践 中的具体操作路径如下:

1.在人才引进方面,相关国有企业应该适当提升 人才引进门槛,尽量选拔具备管理会计系统知识以及 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也要拓宽人才选拔渠 道。不仅要从高校中选拔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其他领 域比较出色的财务人才也应该是国有企业重金招揽的 对象,这些人才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企业的管理 水平以及财务工作水平。

2.在人才培训阶段,近年来,业财融合、财务信 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全新举措,基础 的财务工作基本都可以交由信息化技术来完成。因 此,相关企业在进行人才培训时,应该更加偏重管理 会计知识培训的重要机制,这能够源源不断地为企业 提供高精尖的财务人才,进而促进国有企业融投资决 策质量的稳定提升,这是当前国有企业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

五、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国有企业投融资转型问题已经成为国经济繁荣稳定发展、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问题,也是近年来我国防范化解经济风险的重要工作任务。本文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投融资转型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即相关企业如果想要切实提升自身的投融资质量,就必须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包括实行现代化管理、规范投资行为、提升企业风险管控能力、建立完善的投资体系、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只有做好以上几个方面工作,国有企 业的投融资活动才能得以完善,从而更好地为国有企 业集团及其成员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做出新的贡献,促进国有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段礼全.新时代下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风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经贸,2020(17):74-75.
[2]     黄庆林. 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2):114-115.
[3]    刘先如. 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今日财富,2020(12):61-62.
[4]     张君兰. 国有企业投融资风险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2020(24):45-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4322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