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得到了快速发 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完善和发 展,住房公积金有效地降低了购房利息负担, 提高了职工 福利, 让更多人得到了实惠, 同时也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 良性发展。但是,新形势下, 受到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 房地产市场受到强烈冲击, 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也面临诸 多挑战, 如何在疫情冲击下更好地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已 经成为当前房地产行业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形势;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价值;改革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使社 会发展更加趋于现代化,由此也导致传统的住房公积 金管理制度问题的凸显,包括覆盖范围小、资金利用 率低、制度区域化等。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一 时间住房公积金“存废之争”再掀波澜,住房公积金 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住房公积金制度深化改革已 迫在眉睫,只有有效地推动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才 能更好地提高住房保障水平,使住房公积金机构向着 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价值取向
1.居民个人住房消费需求得到满足
职工如果需要购买或是租住、装修房屋,根据我 国颁布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可以申请提取住 房公积金,在自筹资金时如果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 可以选择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来购买。因此,住房公 积金作为一项惠民工程,为职工家庭住房消费提供了 资金保障和储备积累,并在参缴职工之间形成互助性 模式,对职工而言意义重大,成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 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广大职工在住房市场体制下 实现自住其力,发挥了重要的政策性住房保障作用。
2.地方财政负担得以减轻
根据我国颁布实施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住房公积金管理所需要的管理费用、住房公积金贷款 风险储备金、廉租住房建设的补充资金等可以使用住房公积金获取的增值收益,地方财政负担可以通过应 用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得到明显缓解。增值收益的 有效合理分配和使用,不仅有利于住房公积金事业的 健康、稳步发展,而且使住房公积金这一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造福于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保障缴存职工 切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了国家经济持续平稳的增长。
3.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实现自给自足
自《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对于住 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所需的费用,不再由地方财政供 给,管理机构所需的运营成本可由住房公积金获取的 增值收益来弥补。因此,地方管理机构因住房公积金 制度的颁布实施而得以自给自足。
4.缓解城市廉租房建设的投资压力
我国各地在落实住房公积金制度后,可以在城市 廉租房建设中应用公积金增值收益,这样可以很好地 满足城市廉租房建设的需求,同时廉租房建设也能得 到顺利地开展,人们的住房需求可以得到更好地满 足[1] 。住房公积金制度承载了政府保障民生、改善居民 住房条件,实现住房社会公平化等重要职责,使社会 发展更加和谐。
5.有效推动房地产市场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为加快住房建设步伐,原有的 住房制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为了缓解住 房紧缺矛盾,须建立起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合理负担 住房建设的筹资机制,因而住房公积金应运而生。它以 发放低息个人购房贷款为主要功能,在引导职工住房 观念转换、逐步推进自住其力、提高职工住房消费支付 能力、体现互助互济精神、培育促进住房金融服务业 发展、推动房地产市场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另 外,在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时,住房公积金 成为政府对房地产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二、新形势下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当前住房公积金制度具有较强的“属地性”特征
对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而言, 需要面对的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它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职工住 房问题。理论和实践都证实,通过实施住房公积金制 度,职工生活得到了很大便利,可以“住有所居”, 这是职工幸福指数增长的直接证明。2016年以后,房 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主要是一地一策和因城施策,这 样,地方政府每调控一次地方住房公积金制度,它就 能得到一次更好的完善和发展,住房公积金政策因而 具有非常明显的“属地性”特征。在一地一策和因城 施策下,住房公积金制度适用范围较窄,而现代社会 人口流动性较强,这两点平衡起来很难做到一致,因 此,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人的购房需求,而国家对 房地产市场的统一调控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这些问题 都属于自身制度问题,但它导致的后果较为严重,即 区域间资金难以融通,部分地区住房公积金容易出现 供不应求的情况,使用效率较高;与此同时,部分地 区出现大量闲置、沉淀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一些具 有垄断性质的企业采用封闭式管理模式,这和地方住 房公积金政策难以符合。尤其是在当前的形势下,是 否需要继续保留住房公积金制度已经成为社会讨论的 热点话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并 不均衡,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缴纳公积金差距较大, 公积金制度的实施表现出支持力度不同,企业负担不 同,各阶层需求不同[2]。
2 .新冠疫情背景下缴存机制和管理效率存在一定缺陷
企业在缴存方面受到新冠疫情的巨大冲击。虽然 机关事业单位和各级党政机关受到的冲击较小,其住 房公积金缴存仍然维持在正常水平,但对企业来说并 非如此,企业住房公积金差异化明显,控高保底政策 没有出台时,很多企业会将其作为职工福利,住房公 积金的缴存和实际比例和实际基数严重不符,已经远 远超过实际数量,以此来实现合理避税。如果疫情对 企业继续冲击,企业不可避免地需要大量裁员,那么 住房公积金会出现不及时缴存和断缴、停缴等问题,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一些中小企业、旅游和房地产等服 务行业。新冠疫情期间,各地对住房公积金的信息化 改革力度都在加大,采用了无接触式服务,对于各种 住房公积金政策、信息和业务等都通过手机APP来推 行和完成,但其所涉业务范围有限,不包括房地产共 享信息和房地产市场分析等,所涉及的只是很小的一 部分房地产市场,仅仅作为购房者的一种贷款选择,与房地产大市场融合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因 此,并不能真正地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3]。
3.住房公积金利用率难以维持房地产市场的平衡
对于住房公积金来说,其推行适用范围覆盖面 广,但在资金使用方面仍然难以维持平衡,发达地区 和欠发达地区的利用率存在着明显差异,发达地区 有着较高的使用效率,但受限于贷款额度,依然支 付不起高额的房价;经济欠发达地区有着较低的使用 效率,由此造成资金大量闲置、沉淀,难以将其用到 房地产市场。新冠疫情冲击下,原有资金大量闲置问 题凸显,同时现有缴存也不及时,资金出入遇到了新 的困境。从管理理念来说,缺乏足够的服务使用者意 识,同时也缺乏主动服务市场的意识。从管理水平来 说,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墨守成规,难以起到应有的 市场激励作用。
三、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改革方向和策略
住房公积金制度亟须改革,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应实行更加市场化和专业化的改革措施,围绕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多主 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取的住房制度,更好地发挥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作用。
1.积极引入5G技术,提高信息化水平
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相应的 住房公积金的利用率也会存在明显的差别,一般来 说,发达地区公积金利用率要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地 区。因此,应积极引入5G技术,通过5G技术的应用将 数字化平台构建好,通过在住房公积金系统中融入人 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服 务方式和运营方式,进一步拓展住房公积金APP的应 用范围和功能,推进跨省通办业务、异地贷款业务, 提高贷款使用率,使区域间资金得以融通,以实现提 高住房公积金利用率的目标。
2.拓展缴存覆盖范围,创新缴存方法
当前,我国的疫情防控情况良好,住房公积金部 门应对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了解, 从群众利益出发考虑问题,积极转变服务理念,充分 了解因为疫情群众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所出现的改 变,对于疫情导致的群众不能方便办事的问题积极寻 求应对之策,开辟绿色通道,实行暂缓缴存措施,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确保及时解决当前的问题,将服 务质量提高上去,并在疫情结束后将其作为常态化机制。当前,由于未及时创新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方法和 缴存方式,使住房公积金缺乏广阔的覆盖范围。公积 金管理部门应积极创新,采用有效的缴存方法,向自 愿缴存群体、灵活就业群体和年轻群体扩展,扩大住 房公积金缴存的覆盖范围,让疫情背景下住房公积金 系统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另外,应用柔性手段提高 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水平,将相关人员的职责明确好, 并确保能严格执行下去,规范好缴存基数,以更好地 满足群众的居住需求,同时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 速发展。
3.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住房公积金利用率的提高
住房公积金不能一直闲置,一旦它处于闲置状 态,很难有效地推动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因此,需 要充分利用好闲置资金,并将其充分融入房地产市场 中,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住房公积 金部门要积极采用有效措施,努力提高住房公积金 的管理水平,从而提升住房公积金的利用率。首先, 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需要努力转变服务理念,改进贷 款服务模式,通过增强服务意识来提高服务水平。其 次,进一步简化贷款审批手续,提供一站式服务,使 职工的贷款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更好地推进房地产 市场的发展。最后,要进一步降低个人贷款各环节中 的各类费用,例如抵押登记、评估与公证等,从而减 轻职工的住房负担[4]。
4.严格监管住房公积金,避免出现金融风险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住房公积金以政策性住房金融市场为方向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新形势下,住房公积金的监管单纯停于表面,监督难以深入,管理缺乏专业手段和专业人才,因此,难以及时发现存在金融风险的相关环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积金制度的未来和房地产发展的步伐。因此,需要创建完善且专业的监管系统,通过加大对资金流的监管力度,保证房地产市场中融入住房公积金更加安全和合理。
5.根据房地产市场发展需求,调整住房公积金制度
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需要房地产市场积极改革 和创新商品房销售贷款和房地产投资等,以此让市场 焕发新机。对于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来说,要密切关 注房地产市场,及时做出相应政策,有效解决房地产 市场供求关系。楼市供不应求时通过管控促进购房者理性消费,对于炒房需求也有抑制作用,同时也保障 了刚需购房者的权益;反之,可以调高贷款额度,推 行与商业贷款相结合的组合贷款方式,激发公民购房 兴趣。此外,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还需要优化贷款流 程,提升贷款的效益和效率,将个人购房的制度性成 本降至最低,提高贷款信息处理水平,使信息的提供 更加精准。
6.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的设计应符合实际需求
收入越低,对贷款的需求越大,但在评估风险时 会被认为是高风险、低偿还能力。银行在贷款时更愿 意将资金贷给有偿还力的高收入人群,这导致低收入 人群筹资面临较大的困境。当前,购房主力是年轻 人,但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久,财富积累不足,属于 购房刚需一族。如果是购买二套房的职工,他们大 都具有一定的支付能力,他们买房是为了改善当前的 居住条件,因而不属于刚需人群。针对这种情况,政 府应及时分析不同人群的不同贷款需求,对住房公积 金贷款政策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因为低收入人群 缺乏较强的购房支付能力,对于他们政府应从贷款额 度、贷款利率、贷款条件等各方面充分考虑,给予他 们足够的补助和支持[5]。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积金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创新要以时 代发展为背景,以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紧抓 时代发展机遇,积极探寻全新的发展方向,以“改 进、规范、提高”为基调,以为民众营造出更加良好 的公积金服务环境为宗旨,让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能 得到更好地满足,让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更加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武小艺.住房公积金人在防控疫情中彰显社会担当[J]. 中国房地产,2020(7):69-71.
[2] 郭俊伯.新形势下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J]. 中国房地产(上旬刊),2020(7):70-72.
[3] 于洋.新形势下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思考[J].商业文化,2015(6):55-56.
[4] 牛雪梅.论新形势下住房制度改革对住房公积金管理的影响[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3):47-48.
[5] 柳智.关于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的思考[J]. 中外企业家,2018(11):65,6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41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