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问题及发展策略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2-03-03 09:43:5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我国经济发展当中的区域发展已经由西部大开 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逐渐过渡到区域发展带动全国经 济发展的新形态,接下来我国经济发展要达到更好的阶 层,就需要各区域发展均衡协调,将各个地区的经济水平 协调到同一水平并发展各自的特色使其更加独立完整,才 能使各地区优势互补,达到更完善的经济发展机制,使我 国的经济发展达到更高的层次。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均衡协调;发展策略

  一、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 崛起以及东部发展的几大区域性发展战略实施活动,并 且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已经逐步形成。区域发展已经成 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此大趋势下,我国宏观经 济和微观经济以及经济总量都已经出现了迅猛的发展势 头。从四大板块中分析出我国东部是经济发展的高速增 长区,中部和西部在第一产业上游走大的幅度增长,而 东北地区增长幅度较为缓慢。从1997年~2010年,我国 的发展区域经济增长主要发展形势已经从南向北到东向 中西部移动。

  1.区域发展特点

  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与格局中固定资产投 资从北部的大发展趋势逐渐在往西部前进,而这种大趋 势导致了我国的高速发展地区改为天津滨海新区等地的 钢铁,石化,煤电,装备制造行业。并且滨海新区也以 金融创新为重点进行试点,促进“北上西进”的重要转 变。目前发展速度较慢,但是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和 以后的发展状态来看,东部地区产业将会呈现加快的 势头。而工业增长主要突出的是中部地区,中部地区 已经作为引领经济增长的主要地区,相比于西部的地 区来说,发展势头较强。并且工业增幅也均高于全国 的平均水平,工业增长也将为由中部地区逐渐向其他 地区发展,形成全国式的工业行业增长态势。对于大 城市,由于人口密集度高,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经济 集聚化程度也正在大大提高,而且我国在大城市方面 的基础设施建设相比于其他地方更均匀密集,使经济 发展更加便利快速。并由于人口的集中化导致投资需 求、建设需求和消费需求不断加大,由于人群之间的 内卷和比较等情况,使我国城市群和大都市圈的发展 极速增加,促进了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拉动了其他区域 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全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和重 要经济增长区。

\

  2.区域经济合作

  我国的区域增长发展不仅要依靠自身区域的努力, 更要联合其他区域共同发展和繁荣。我国中央政府提出 加强东中西部经济的交流与合作来达到各个区域的优势 互补和共同发展,各地方政府应以此为指导思想制定出 区域合作政策建立出经济合作的模式和机制,能为我国 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助力,加强区域合作和交流也能 为我国的区域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全国的区域经济 当中,劳动力和资金是能经济发展中可流动因素,也是 区域合作的重要流通利益,将两者作为区域经济的交流 媒介实现区域的经济一体化。从中央提出再由地方政府 积极响应,将区域规划研究和制定作为首要经济发展任 务,将极大地促进各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解 决。目前,我国区域政府已经重视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 经济合作,并且将区域合作和发展的问题提到章程上进 行排查和解决。

  二、制约发展问题

  1.区域经济差距问题

  我国的发展趋势愿景是从东部繁荣逐渐转向为中西 部繁荣,但是目前转移过程并没有很好的实现。经济发 展圈也没有持续扩大,各地区发展的趋势也正在逐步没 落,合作经济发展逐渐没有苗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落后地区的经济模式和管理制度在很多地方 并不完善,极大地影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降低经济发 展的效率,并且落后地区的部分思维模式跟不上时代的 潮流造成落后地区持续落后,发展地区持续发展的不均 衡现象。并且,这种地区发展产生的差距随着时间和经 济的发展逐渐扩大,已经极大地影响了经济繁荣势头的 转移和经济发展范围的扩大趋势。

  2.区域分割问题

  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另一个原因是区域分割问题。 地方政府的主要目的和需求是提高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效 率和提高经济发展态势,因此,在想要达到这种目的下 就会利用公开或非公开的形式来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建 立贸易壁垒和行政壁垒,将人才、技术、资源和商品等 垄断在本区域内,使本区域的经济发展集中,将优等资 源分配给本地区,以此达到更高的利益和发展趋势。但 是,犹如闭关锁国一样,在短时间内是可以达到少支出 多收益的情况,暂时提高了本地区的利益发展,但是长 此以往,将会因为技术的不更新使本地区的收益大大降 低,垄断式的经济发展也会使本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 次数大大降低,信息收取的不顺利导致流通渠道堵塞。

  各地区的行业、企业之间优势无法互补,资源浪费和资 源短缺的问题逐渐出现在本地区的各个企业当中。并 且,由于资源垄断也会使本地区同一行业之间形成竞争 的情况,内耗必将导致衰落。因此,只有开放和统一的 区域经济合作才会使本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形成完善 的体制模式和优等的资源配置。

\

  3.产业同构问题

  高经济发展趋势的城市容易造成闭关自守的现象, 相同落后地区也为了提高本地区的经济态势而盲目扩大 生产范围,引进并不符合本地区的高效益模式,大量的 不合适造成了部分产业资源浪费而部分产业资源短缺的 现象,生产能力过低也会导致产品的质量和品质跟不上 人们要求,造成行业废置的现象。一味地引进高收益模 式也将会造成本地区的人力资源紧张,工作效率降低, 大大浪费了人力资源。并且政府的施压也会使企业的压 力增大,对于产业中的商品就会过于追求高收益和高产 量,造成同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和重复建设,使本地区 的经济发展出现极其严重的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和区域 经济特色不明显化,同一类型的竞争者大大增加。本地 区的经济建设高开低走,丧失了原本盈利的适合模式, 造成混乱的分工效益和经济规模,影响了本地区经济整 体效益的提高。

  三、区域经济发展方法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发展不协调问题已经非常突出,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形成障碍,成为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发 展和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制约影响因素。并且由于各区 域政府之间的比较和盲目追求高收益造成很多落后地区 的人力资源大大浪费、而很多高发展区域资源浪费。各 个区域之间资源不流通、技术不更新使我国整体的经济 发展呈现落后态势。因此,我们在对区域与发展的现状 进行改变可以采用反梯度来推动发展。而且,现在全世 界已经从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转变为全球化数 字经济发展。在此新形态势之下,我国区域经济应该紧 跟实事,创造出新的收益来源,把握好全球化经济发展 机遇,根据本地区的特色和实际情况引进高发展地区的 高收益模式,通过融合和改变创造出符合本地区的发展 模式,引进创新型技术相互融合来赶超高发展地区的经 济态势。并与高发展经济地区相互合作,进行资源分配 和技术共同创新来使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达到新兴态 势,也使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迅速,扩大各地区的差距 不断缩小形成全国经济发展。

  1.确立各级政府职能

  想要彻底改变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就一定要从根 本上改革区域政府的职能和导向机制,政府不能一味地 追求本地区的发展而造成封锁和攀比现象,各地方的政 府应该积极且正确地响应国家的号召,为本地区的企业 和行业研究出符合本地区发展的模式和发展机制,并及时与中央政府进行汇报和审批。但中央政府一定要保持 各地区政府的特色和独立行政手段,不可以为了达到统 一效果和目的而牵制各地区政府的独特性发展,使各地 区的特色相同,毫无优势和独立性,会造成各地区的竞 争等问题。合适的管辖机制和管理方式能够使各地区的 发展主要趋势不同,使各个地区达到经济发展合作的新 模式。共赢趋势将会使各地方政府更加认同经济合作的 政策,通过优势互补来使各地方的差距减小,将经济发 展范围扩大。制度改革将是改变区域经济发展制约的基 本方法,形成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规范化运行机制将有助 于推动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2.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在完成对政府的改革和企业协调之后我们更要提高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从能力上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态势, 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能力是提高区域经济 发展的原动力。我们通过技术创新和资金投入使本地区 的产品的质量和品质达到更高的层次,带动本地区的经 济发展,获得更高的收益与声誉,缩小与发达区域的经 济差距,协调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态势,完成全国区域 共同发展目的。并通过地区政府的积极推进,将财力、 物力、人力、资源配置更加完善,达到更好的发展趋 势,加强基础建设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外资,并与其他 地区共同合作,共同发展。

  四、结语

  目前, 在我国区域产业发展中, 东部发展昌盛, 而中西部发展比较落后,发展趋势的推进逐渐搁置,为 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积极地解决各区域发展存在 的问题,建立完善的发展机制,以及确立各级政府的职 能,保持与中央政府的协调关系,积极提高区域的技术 创新能力,改变区域发展的思维模式,才能够真正地达 到各区域的发展水平基本相同,达到各区域优势互补的 目的,促进我国的经济更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超群.契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推进策略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 2020. 41(20):25-30.

  [2] 卢丹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区域产业发展试题设计——以巫山脆李为例[J].热带地貌,2020.41(1):98-99.

  [3] 沈小凤.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以石柱黄连为例[J].农业与技术,2020.40(6): 158-163.

  [4] 徐开评.区域产业发展视角下的地方政府竞争研究——以山东烟台为例[J].营销界,2020(5):139-140.

  [5] 张淼,方雪娇.区域政策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研究——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J].上海农村经济,2019(4):36-38.

  [6] 孙婷.陕西省高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3614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