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论文 > 正文

电商跨境背景下个人信息的保护困境与法律对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22 10:59:1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旨在论述跨境电商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论 述跨境电商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第二部分论述当下我国对于跨境电商中个人信息保护 面临的困境,包括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难度大、用户权益保护不足和数据流通问题;第三部分针 对上述困境, 分别提出对应策略。

  一、跨境电商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在跨境电商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凸显出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市场的 融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进行跨境购物和 交易。个人信息的泄露问题成为跨境电商中不可 忽视的一部分。从隐私保护权角度来说,个人信 息的保护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之一。在跨境电商 中,消费者提供了大量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地 址、电话号码、银行账户等。如果这些个人信息被 滥用,将会对个人的隐私权产生严重的侵害。因 此,保护个人信息是确保每个消费者的隐私权不 受侵害的重要前提。从资金安全来说,跨境电商涉及在线支付和交易,消费者需要提供银行账户或信用卡信息。如果这些敏感信息被非法窃取或 泄露,将会给消费者的财产安全带来巨大风险。 因此,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仅关系到个人隐私,也 关系到每个消费者的资金安全。从个性化服务需求来说,跨境电商平台通常通过收集和分析个人信息来提供个性化的购物体验。消费者会享受到 更加精准的推荐和定制服务,以满足个人需求。 然而,如果个人信息不受保护,可能会导致信息 被滥用,给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骚扰或侵犯他们的权益。[1]从构建信任和可持续发展来说,个人 信息的保护是建立良好商业关系的基础。在跨境 电商中,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没有得到保护,他们将失去对在线交易的信心,从而不愿意在跨境电商平 台进行交易。而对于商家来说,若无法保护消费 者的个人信息,将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 、当下我国对于跨境电商个人信息保护面 临的困境

  ( 一)对于跨境电商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 不完善

  当下,我国对于跨境电商中个人信息保护面 临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第一,个人信息保护法规相对滞后。当前, 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规主要是《 中华人民共和 国网络安全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 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但这些 法规中对于跨境电商中个人信息保护的具体规定 较为简单,无法满足跨境电商的复杂需求。个人 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的滞后直接影响了对该领域的 监管和执行的能力;第二,跨境法律法规缺失。目 前,跨境电商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流动, 个人信息往往会在国际进行转移和使用。然而, 在跨境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缺乏国际性的共识和 规则,国内法律法规无法有效管辖跨境个人信息 的流动和使用,导致跨境电商中个人信息保护面 临着法律法规的真空状态。[2];第三,监管和执行 机制不完备。在跨境电商中,个人信息的保护需 要有效的监管和强制执行机制。然而,当前我国 的个人信息保护监管机构体系尚未完善,协同配 合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对于违反个人信息 保护的行为,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措施和效果也 有待进一步完善 ,缺乏有效的威慑力。
 

\

  这些不完善的法律法规困境主要源于以下原 因:第一,法律法规制定的复杂性。制定完善的个 人信息保护法规需要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平衡, 涉及众多的利益关系和技术细节。法律法规的制定需要充分调研专业知识的支持,以便解决相关 问题。这也是导致法规不完善的原因之一;第二, 国际标准的融合难度较大。跨境电商涉及多个国 家和地区的数据流动,制定一套国际性的个人信 息保护标准难度较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 规相互之间存在差异,标准的融合和达成共识会 增加法规制定的困难。[3]

  ( 二)跨境电商个人信息保护监管难度大

  我国跨境电商中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着监管 难度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法律 法规不完善,前文已述,目前我国个人信息保护 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完善,尤其在跨境电商领域 面临挑战。涉及跨境电商的细则和规定还需进一 步完善,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业务模式; 第二,操作难度大。跨境电商平台通常涉及多个 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流动,不同国家的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标准、监管要求和业务环境差 异较大。这就给监管部门带来了操作难度,特别 是在跟踪和管控个人信息的跨境流动方面面临困 难;第三,技术手段滞后。跨境电商领域的技术手 段飞速发展,涉及网购、物流配送、支付结算等多 个环节。监管部门需要不断跟进技术变化,以保 证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保护。然而,监管技术 手段滞后,很难及时应对新兴技术和数据处理方 式,形成有效的监管手段;第四,多个监管主体缺 乏协调机制。跨境电商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不 同国家、地区及相关监管部门之间在个人信息保 护方面的标准和监管要求存在差异。这导致监管 主体之间缺乏协调机制,难以形成整体合力。国 际合作机制也相对薄弱,缺乏跨国合作的有效渠 道和平台。

  (三)跨境电商用户权益保护不足

  我国对于跨境电商中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跨 境电商用户权益保护不足的表现如下:第一,数 据泄露风险。由于跨境电商涉及大量的个人信息 交换和存储,如果相关安全措施不到位,就会存 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这可能导致用户面临身 份盗窃、欺诈、垃圾信息等问题;第二,跨境维权 难度大。由于跨国行为的复杂性,跨境电商用户 在维护自己权益方面存在困难。用户可能面临跨 国追责的问题,需要与跨境电商平台及相关国家 之间进行沟通,这增加了用户维权的复杂度和成 本;第三,个人信息监管不足。依前文所述,当前 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在跨境 电商的监管上也存在缺陷。虽然我国已出台《个 人信息保护法》,但其中尚未有针对跨境电商的 细则,导致监管部门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困难,无 法有效保护用户的隐私权益。

  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如下:第一,国际协调 不足。跨境电商活动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各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不尽相同,导致跨国互 联网公司在遵守法规方面缺乏一致性;第二,监 管力量不足;第三,用户教育意识不强。一部分用 户在跨境电商中缺乏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和知 识,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第四,缺乏跨境电 商平台的规范和透明度也增加了用户面临信息保 护风险的可能性。

  (四)跨境电商的跨境数据流动问题

  我国在跨境电商中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跨境 数据流动问题表现在:第一,数据泄露和滥用。跨 境数据流动中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问题在我国 普遍存在。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技术手段,个 人信息往往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获取和使用,导 致个人隐私权遭受侵犯;第二,数据安全意识薄 弱。我国大部分消费者对于跨境电商中个人信息 保护的重要性认知不足。许多人缺乏对于个人信 息安全的保护意识,对于分享个人信息给海外电 商平台持较为放松的态度,从而增加了个人信息 泄露的风险;第三,跨境数据流动合规困难。由于 我国和其他国家、地区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标准 和要求存在差异,企业在跨境数据流动中遇到了 合规难题。不同国家、地区的法规、监管要求和数 据处理规则的不一致,导致企业难以有效应对, 保护个人信息的方式存在挑战。

  三 、我国对于跨境电商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策略

  ( 一)针对跨境电商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的完善方向

  1.继续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

  为了保障用户的个人隐私权和信息安全,需 要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明确跨境电商平台 和商家在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存储和传输方面 的规则。这些法规将确保企业遵守标准化的信息 保护措施,明确权责义务,规范个人信息处理的行为。

  2 .强化个人信息保护义务

  跨境电商企业应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确 保其按照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收集和使用用 户的个人信息。企业应明确用户个人信息权益, 如知情权、决策权和控制权等,以确保用户对其 个人信息有充分的控制和选择权。

  3 .强化个人信息安全监管

  跨境电商企业应加强对个人信息安全的监管, 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组织安全措施,以确保用户个 人信息的安全性。这包括加密与防护技术的使 用、安全审计、访问控制、数据备份和紧急事件 响应等措施,以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滥用和非法 访问。[4]

  ( 二)跨境电商个人信息保护监管的法律对策 各国都在努力制定法律来加强对跨境电商个人信息的保护和监管。主流的法律对策如下:第 一,制定数据保护法。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数据保 护法,以确保个人信息在跨境电商中的合法使用 和保护。这些法律规定了企业在收集、存储、处 理和传输个人信息时应遵守的规则,并为消费者 提供了维权的渠道;第二,完善跨境数据传输规 定。有些国家对跨境传输个人信息设置了特定要 求。例如,一些国家要求数据传输只能在与该国 数据保护标准等同或更高的国家进行。这种规定 可确保个人信息在跨境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5] 第三,设立权益保护机构。许多国家设立了专门 的机构或部门,负责监督和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 息权益。这些机构负责处理个人信息泄露、滥用 等问题,并对违反法律规定的企业进行处罚;第 四,建立隐私政策和知情同意规则。跨境电商平 台在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时,需要提供明确的隐私 政策,并取得用户的知情同意。这些政策应说明 个人信息的收集目的、使用方式、数据保护措施 等,以保障用户的知情权;第五,建立个人信息安 全措施。法律规定了企业在处理个人信息时应采 取的安全措施,包括加密、访问控制、安全审计 等。企业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确保个人 信息的安全性。
 

\

  (三)跨境电商用户权益保护的法律对策

  1 .明确跨境电商用户权益保护的法律责任, 要求跨境电商企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一,应加强对跨境电商平台和企业的监管, 明确其在用户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责任。这包括 要求跨境电商平台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际 贸易规则,确保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享有合法权 益;第二,应建立相关机制,确保跨境电商企业能 够承担因违法行为造成的用户损失的赔偿责任。 当用户因购物遭遇欺诈、假冒伪劣商品、物流问 题等情况时,他们应有权要求跨境电商企业赔偿 损失。通过明确法律责任和相应赔偿责任,可以 有效保护用户的权益,促使跨境电商企业合规经 营。通过明确法律责任和强制赔偿责任,可以对 跨境电商企业形成威慑作用,使其更加注重用户 权益保护。这有助于提高跨境电商行业整体的良 好经营环境,并增强用户对跨境电商平台的信任。

  2.建立用户投诉机制,确保用户能够方便及 时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此机制可以确保用户在遇到问题或权益受到 侵害时,能够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并得到及时 有效的解决。第一,跨境电商平台和相关监管机 构可以合作建立用户投诉平台或热线,使用户能 够便捷地提交投诉和寻求帮助。这些投诉渠道应 公开透明,确保用户的投诉能够及时得到处理; 第二,建立用户投诉机制也需要加强监管机构的 角色。监管机构可以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接收和处理用户投诉,对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并对问 题严重的跨境电商企业进行相应的处罚;第三, 投诉机制还应强调信息保密和用户隐私的保护。 用户在投诉过程中的个人信息应得到妥善处理, 不被滥用或泄露。

  3.鼓励跨境电商平台和商家加强售后服务, 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 ,增强用户信任感

  第一,跨境电商平台和商家应建立健全的售 后服务体系。这包括提供方便快捷的退换货政策, 及时处理用户的售后问题,解决消费者的投诉和 纠纷。同时,应加强对商家的监管,确保商家履 行售后服务承诺,提供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第 二,跨境电商平台和商家可以通过增加售后服务 的种类和范围来提升用户体验。例如,提供质量 保证、无忧购物保障计划以及主动联系用户解决 潜在问题等。

  (四 )跨境电商的跨境数据流动问题的法律对策

  第一,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签订跨境数据流动协议,明确数据保护标准和数据流动限制。跨境 数据流动协议的签订可以确保在数据传输过程 中,各方遵循一致的数据保护标准和流动限制。 这些协议将明确规定双方在数据交换和共享方面 的责任和义务,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性和隐私保护;第二,建立跨境数据安全评估机 制,对跨境电商平台和商家进行审查,确保数据 的合规流动。该机制可以包括定期审核和审查跨 境电商平台及其商家的数据保护措施,以确保其 合规性和安全性。评估机制可以涵盖技术审查、 合规性审核和风险评估等方面。通过评估机制的 实施,可以确保跨境数据流动的各方采取适当的 安全措施,并遵循数据保护法规和规范;第三,鼓 励跨境电商企业采用加密、匿名化等技术手段, 保护跨境数据的安全和隐私。在跨境数据流动过 程中,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加密、匿 名化等处理,可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水平。

  参考文献
 
      [1]  向泓静,袁振华.跨境电商中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 问题研究[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3(8): 158-162 .
      [2]  宋晓雪.电商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问题 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9 .
      [3]  王俊秋.跨境电商消费者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 题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23 .
      [4]  李兴鹏.跨境电商中个人信息保护的制度构建与完 善——评《跨境电子商务法律问题研究》[J].科技 管理研究,2022,42(7):244 .
      [5]  沈子杰,陈星.中国— 东盟跨境电商个人信息保护 法律制度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8(8):44-46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falvlunwen/7589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