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积极老龄化的社会背景和视域下,老年人权益的法律保护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课 题。本文深入剖析了我国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现状,包括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详细分析了这些 问题的多重成因,并从积极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系列的法律策略和措施以强化老年人权益保护, 建立和完善权益保护机制, 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积极老龄化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一、积极老龄化视域下的权益保护意义
( 一)积极老龄化背景下的权益保护
在探究任何社会问题时,忽视背景因素的影 响往往会导致观念的片面化。所以,对于积极老 龄化视域下的老年人权益保护的重要性,我们首 先需要对其背景进行详细了解。按照国家卫健委 的测算,预计“ 十四五 ”时期,我国 60 岁及以上 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 3 亿,占比将超过 20* 。而 在未来的 20 年内,老年人口数量还将继续增长, 预计到 2040 年,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例将超过 20*。
老龄化社会是一个无法阻挡的趋势,而对于 这一群体的权益保护则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视 域下,老年人权益保护不仅是关于公平正义,也 关乎社会和谐、安定和发展。当我们放眼向未来, 必须认识到,如何在法律层面上有效保障老年人 的权益,进而实现积极老龄化的美好愿景,已然 成为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 二)积极老龄化中老年人权益的价值与意义
积极老龄化提倡的不仅是人口老龄化的应对 策略,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指导。 对个体来说,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一天,如何体面、 尊严地老去,直接关系到生命质量和人的尊严。 因此,在法律层面加强对老年人权益的保护,意味 着个体可以在老年时期保持自由与尊严,不受危 害和侵犯 ,得到应有的社会照顾和尊重。
而对于社会而言,在日益严重的老龄化背景 下,有效保障老年人权益正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体现 和基本标志。法律对老年人权益的确立与保护, 可以降低社会风险,减轻社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增强社会包容性,抑制老年贫困现象,有 利于社会安稳、健康、持续地发展。
(三)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挑战与可能路径
要真正实现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必然会面 临诸多挑战。例如,传统的年龄主义观念仍在一 部分人中存在,那些错误的认知和态度,可能阻 碍我们在行动上达成共识。此外,法律体系的完 备性、执行力度,以及政策配套都是我们需要解 决的实际问题。
当然,挑战固然存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 要看到各种可能性。例如,社会各界对积极老龄 化观念的逐步接受和深入理解,使得我们有可能 从理论到实践建立起一套保护老年人权益的完整 体系。同时,随着先进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也有 足够的能力去创新和优化现行的老年人权益保护 机制 ,让它更符合积极老龄化的要求。
二、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现状与问题
( 一)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现状
为了深入阐述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现状,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法律规定的老年人权 益、老年人权益的法律保护实施状况以及保护老 年人权益的社会舆论氛围。
从法律层面对老年人权益的规定,我国已经 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体系。具体来说,包括《 中 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 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 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中均设置了关于老年人 基本权利、权益保障的法律规定。此外,国家还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落实这些法律法规。
然而,尽管我国对于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规定相对完备,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出现一 些问题和困难。例如,一些相关法令的执行力度 不足,使得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同时,一些老年人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无法理 解和运用法律对自己的权益进行维权。此外,社 会舆论氛围对老年人权益的法律保护也有重要影 响。时至今日,我国的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但社 会大众对老年人权益的理解程度并不深入 ,对老 年人权益的尊重程度有待提高。
( 二)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从现状来看,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存在的问 题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 法规执行不力、老年 人法律素养普遍较低及公众舆论对老年人权益 的忽视。
尽管我国已经在法律层面设置了一系列关于 老年人权益的保护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法律 的执行力度普遍较低。其中既包括了部分行政部 门履职不力,也包括了社会公众及企事业单位对 老年人权益尊重和保护认识不足[1]。
我国大部分老年人对自身权益的保护缺乏必 要的法律知识,造成了他们在维权过程中步步 受限。对老年人而言,如果他们知道自己的权益 被侵犯,但由于对法律毫无认识无法进行有效抗 辩 ,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而且,公众舆论对老年人权益保护的环境建 立影响重大。若社会大众对老年人权益缺乏尊重 和理解,则《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力度再大, 也难以在实际生活中获得应有的效果。
(三)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问题的成因
要对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问题进行深入理解, 我们需要从立法、执行、教育和社会风气四个方 面来探究其成因。
1 .立法方面
我国的法律体系在老年人权益保护方面的确 建立了一套完备的法律规定[2]。然而在构建这套 规定时,是否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具体需求及实际 状况仍须进一步审视。如果法律规定不能贴近老 年人现实生活,那么在执行过程中必然会存在许 多难以避免的问题。
2 .执行方面
法律不仅需要在规定上做到细致,更需在执 行中保证力度。目前部分行政部门的履职力度、 社会公众以及企事业单位的责任心都有待提高[3]。
3 .教育方面
我国的法律教育普遍缺位,特别是对于老年 人的法律教育问题更为突出。对于老年人来说, 应当有针对性地提供法律知识教育,使他们能够 知晓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
4 .社会风气方面
我国尚处于快速老龄化社会的形成期,很多 社会公众对老龄问题并未有足够的认知。加上部 分媒体对老龄问题的简单化、模糊化处理,使得 社会公众对老年人权益的尊重和理解受到一定不 良影响[3]。
三 、强化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措施
( 一 )完善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制度
老龄化社会的日益严重,使得老年人群体的 权益保护问题更加凸显。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需 要建立一个全面涵盖所有可能侵犯老年人权益事 件的、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保护系统。这一点, 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因此, 我们需要通过系统性的法理论和实践研究,来改 革和完善我国的老年人权益保护制度。
目前来看,老年人的权益主要包括生活权、 工作权、教育权、参与权、健康权等等[4]。要构 建完善的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制度,就要首先落 实这些权益,然后进一步加以拓展并完善。这样 的法律制度设计,应当对所有可能侵犯老年人权 益的行为进行明确的禁止和处罚,并对所有可能 保护和增进老年人权益的行为进行鼓励和支持。 所有这些,最终都应当以立法的形式进行正式的 实施。
从法律制度的角度讲,我们既要考虑如何通 过合理的规章制度,尽可能避免和预防对老年人 权益的侵犯,又要依靠法律的执行力度,及时和 有效制止那些已经发生的侵权行为。同时,更重 要的是要构建起一套有效的、实施于社会生活各 个层面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老年人权益保护 机制。
( 二)增强法律的执行力
美国法学家罗斯科·庞德曾说:“ 法的实质在 于实施,否则,法只是一堆废纸。”这句话清晰揭 示了法律的执行力在法律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因 此,如何加大法律的执行力,使得法律真正发挥 出其保护老年人权益的作用,是我们需要深入研 究的问题。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全社会,包括 但不仅限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家庭 和每一个公民,强化自我约束,自觉尊重法律,实现法律保护老年人权益的目标。
首先,我们需要提升法律的刚性执行力度, 包括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法律执行计划,建 立严密的法律执行监督制度,确保对法律规定的 遵循和执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通过法律手段 保障老年人的权益。
其次,我们需要提高公民和社会各界对法律 的认同和敬畏心理,通过法治教育、舆论引导等 方式,营造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每 个公民,无论年轻或年老,都应认识到自己在保 护老年人权益方面的法律责任,自觉遵守法律法 规 ,尊重和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最后,我们需要明确法律责任,建立健全对 侵权行为的法律声讨和赔偿制度,使得任何对老 年人权益的侵害行为,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 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通过法律的手段,实现对 老年人权益的保障。
(三)广泛的社会参与和公众教育
在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工作中,我们更重视 和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公众的理解与支持。这 一点,既是从老年人权益保护工作的社会实践基 础出发的现实需求,也是加强全社会老年人权益 保护观念、提升全社会对老年人权益保护认知水 平和操作水平、形成全社会参与的老年人权益法 律保护机制的必要途径。
广泛的社会参与和公众教育,对于增强法律 的执行力、完善老年人权益保护制度,起到了至 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下,我们才 能确保法律既能在理论上解决问题,又能在实践 上得到彻底的执行;而公众教育,则能让每个人 都清楚理解老年人权益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有 效提高法律保护的效果。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 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到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工作 中来,不仅要遵从法律,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充 分尊重并保障老年人的各项权益。这不仅是我们 每个人应尽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道德 品质。
我们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如讲座、媒体 宣传、网络平台等,广泛开展老年人权益保护的 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理解老年人权益保 护的重要性,了解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老年 人的权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形成一种社会舆 论环境,使得老年人权益保护工作能够得到全社会的广泛理解、支持和参与[5],从而真正达到积 极老龄化社会的目标。
(四)建立报告机制和依法处理机制
在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过程中,我们还需 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侵权行为报告和处理机制。这 一机制应当包括:对老年人的权益受到侵害的行 为进行及时的报告和处理;对侵权者进行依法的 责任追究;对被侵权的老年人进行及时的权益恢 复和赔偿。
报告机制的建立,能够让更多的老年人和社 会公众了解和参与到权益保护工作中来。通过电 话、网络、邮件、咨询站等方式,便利老年人和 社会各界人士对侵权行为进行举报。在这个过程 中,我们还需要邀请业内专家、法律工作者积极 参与 ,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和服务。
依法处理机制的建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对于被举报的侵权行为,应当进行及时、 严格、公正的调查和处理,对于那些确实存在的 侵权行为,应当依法进行责任追究,给予相应的 处罚;其次,对于被侵权的老年人,应当及时进行 权益恢复和赔偿,让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法律的 公正和权威。
在这一工作中,我们还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 训,丰富和完善侵权行为报告和处理机制的存在 问题,不断提高我国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水平 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梁永勇.满怀真情实感 助推老龄事业发展——市人 大常委会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执法检查侧记[J]. 天津人大,2015(11):22-23 .
[2] 李建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 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实施情况的报告——2011 年 8 月 24 日在第十一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 [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公报,2011(6):612-618 .
[3] 王胜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 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实施情况的报告——2015 年 12 月 22 日在第十二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 [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公报,2016(1):126-130 .
[4] 孔繁华.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基本原则解 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3): 82-87.208 .
[5] 阎锐,崔凯.织密老年人权益“保障网”——《上海 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出台记[J].上海人大月 刊,2016(2):14-15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falvlunwen/74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