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通过对两个伤残评定标准的比较,找出两个评定标准对足弓损伤伤残评定的区 别。方法:根据骨折类型、损伤部位等,对两个标准相关条款进行分析。结果:两个标准在足弓结 构破坏评残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跟骨粉碎性骨折方面评价对应性较好。结论:《 人体损伤致残程 度分级 》以骨性解剖结构进行评价,较欠缺韧带、组织、关节炎(如跟骨 — 距骨关节炎等 )等评 价,但在操作上、灵便实践应用上强于 GEPI。《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在今后的发展中可引入 对步态的评价系统以便更好地诠释足弓功能。
关键词:足弓破坏; 残疾率; 伤残评定
《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以下简称《分 级》)是我国目前人身残疾的主要评定标准。《永 久性残损评定指南》(Guides to the Evaluation of Permanent Impairment ,GEPI)是国际认可的残损 评定体系。本文对 32 例足弓损伤的评残案例,通 过《分级》和 GEPI 进行了比较研究,找出两个标 准在足弓损伤伤残评定方面的差异,便于与同行探讨更合理的评残方案。
一 、案例资料
本次研究收集了笔者所在中心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单纯以足弓破坏评残的案例资料,对 被鉴定人予以法医学检查和 X 线片辅助检查后 [为协调两个评残标准,评定时机按照 GEPI 进行 (即最大医疗改善状态 )[1]],制定了表格进行统一登记 ,以便进行归类整理及分析。
( 一 )年份、性别、损伤部位基本信息整理统计(如表 1、表 2、表 3 所示)。
(二 )根据《致残分级》及 GEPI 分别对 32 例评残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如表 4、表 5 所示)。
二、讨论
根据解剖结构可将足 弓分为两部分:纵 弓(纵弓由内侧纵弓和外侧纵弓构成 )和横弓。内侧 纵弓的主要构成骨为跟、距、足舟骨、第 1 ~ 3 楔 骨及第 1 ~ 3 跖骨;外侧纵弓主要构成骨为跟、 骰、第 4 ~ 5 跖骨;而横弓则由骰骨、第 1 ~ 3 楔 骨、第 1 ~ 5 跖骨基底部构成。足弓的主要作用 为支撑身体重量以及在行走、跑步、跳跃时缓冲 震荡。足弓损伤后若遗留了结构的损害,如扁平 足、高弓足等,势必会影响足的负重、行走能力, 造成残疾。本文通过使用两种残疾评定方法分别对 32 例足弓损伤案例进行了评残比较。
( 一)评定标准条款的比较
《 分级》中涉及足弓破坏的评定的条款分为两 类: 1 .足弓结构破坏;2 .足跟粉碎性骨折。即 主要围绕解剖结构上的破坏进行评定;而 GEPT 将胫骨中段以远至足趾的所有构成物(如骨、韧带等 )定义为足踝区(见表 6)。
( 二)评定方法的比较
《 分级》采用“ 十等级 ”的评定原则[2],根 据条款内容即可明确残疾的等级;GEPI 根据其 构成的“ 诊断 ”(含骨折 / 脱臼、韧带、软组织、肌肉 / 肌腱等 )确定残疾级别,然后确定等级校正因子(功能史、活体检查和临床检查)、求 解网平差之后,根据校网平差调整等级,最后确定残损程度[3 - 4]。
(三)《 分级》和 GEPI 关于“ 足弓破坏 ”的 比较
1.足弓
根据《分级》评定,十级残疾是“ 一侧足弓 的部分破坏,残疾率 10% ~ 19%”;九级残疾是 “ 双侧足弓均有部分破坏或者一侧足弓的完全破 坏,残疾率 20% ~ 29%”。足弓结构破坏标准中, 最高级别为七级:“双足足弓结构完全破坏,残疾 率 40% ~ 49%”。本次研究的 32 件案例中,未达 伤残等级的 3 件,占比 9.37%;达十级的 26 件, 占比 59.37%;达九级的 3 件 ,占比 9.37%。
而 GEPI 中规定的关于足弓评残的原因主要 是由创伤引起的解剖结构破坏,表现为低足弓和 高足弓。而低足弓有三类:轻度(3% ~ 7%), 中度(7% ~ 13%)、重度(16% ~ 24%)。换言 之,其结构的破坏如下:中度对应部分,重度对 应完全。
依据 GEPI 的残损率计算,《分级》 的十级 (一侧足弓破坏)依据 GEPI 中 AB 复合法计算为 5%WPI ,不构成残疾;而《分级》最高级别的七 级,经复合计算后残疾率仅为 19% ,对照的应为 九级或十级。本次分析的 32 件案例中,经 GEPI 转化后,对照以“ 一足足弓结构部分破坏 ”条款, 均不达伤残。而对照“ 双足足弓结构部分破坏 ”条 款 ,仅达十级伤残标准。
通过以上比较显示,足弓结构破坏在《分级 》 中的残疾率较 GEPI 的高,且二者对应性存在较大 差异。分析其主要原因为《分级》基本依靠骨性 解剖结构的破坏来评定伤残,而 GEPI 对足的整 体功能更为重视,但 GEPI 评残方法操作复杂,主 观性大,而《分级》对足弓结构破坏的定残完全 依靠客观数据体现伤残,更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 性。但足弓的功能的确不只体现在骨质解剖结构 的完整对称上,也体现在负重、行走上,笔者认为 《 分级》也可以引入对步态的评价系统,以便更好地诠释足弓功能。
2.跟骨骨折
依据《 分级 》中关于一足跟解剖结构破坏的 规定,致残率为 10% ~ 19% ,可构成十级残疾 。 而 GEPI 取决于跟骨外伤的预后情况,残疾率在 0% ~ 43% 之间。在轻、中、重度级别中,跟骨粉碎 性骨折对应的系结构破坏严重(如对位不良、骨折 不愈、成角畸形等),其残疾率为 31% ~ 43%LEI , 即为 12% ~ 17%WPI,十级伤残。通过对 32 件案 例统计中,以“跟骨粉碎性骨折”评残的,两款评残 标准均可达伤残级别,也就是说,在跟骨粉碎性骨 折评价方面 ,二者对应性较好。[5]
三 、结论
通过对足弓结构条款及评定方法对比,能够 看出《分级 》以骨性解剖结构评价,较 GEPI 欠 缺对于韧带、组织、关节炎(如跟骨 — 距骨关节炎 等 )等方面的评价,但在操作上、灵便实践应用 上强于 GEPI。在“ 足弓结构破坏 ”和“ 跟骨骨折 ” 条款比较中,“ 足弓结构破坏 ”《分级》残疾率 较 GEPI 残疾率高,在“ 跟骨骨折 ”中,两者对应 性较好。因此本文认为,《分级》在今后的发展中 可引入对步态的评价系统,以便更好地诠释足弓 功能。
参考文献
[1] 杨天潼,于丽丽,项剑,等.《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 下肢残损评定原则[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7,32 (6):666-668 .
[2] 王旭.《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的理解[J].法医 学杂,2016,32(5):380-384 .
[3] 杨天潼,尤萌.《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第六版)》实 践应用指南[J].证据科学,2015,23(3):359-370 .
[4] AMA.Guides to the Evaluation of Permanent Impairment[M].6th ed.Chicago:Amer Medical Assn,2008:509-511,516-518 .
[5] 代滨滨,于丽丽,向思阳,等.《人体损伤致残程度 分级》与 GEPI 对足踝伤残评定的比较[J].中国法 医学杂志,2018,33(6):594-597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falvlunwen/7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