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视频侦查已经成为继刑事侦查、技术侦查和网络侦查之 后的第四大侦查手段,在多发性侵财案件侦办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 因传统侦查工作模式 限制,综合研判能力不足,传统侵财案件中视频应用效率低下。同时,由于缺少视频侦查业务的实 践平台,各个警种之间相互独立,各自为政,无法进行数据的有效共享共用。为了发挥视频侦查 在传统侵财案件中的价值,需打造高效智慧图像侦查,构建视频侦查业务实战平台,通过人脸识 别、步态识别等核心技术,实现打击侵财犯罪提质增效。同时,强化侦查综合研判能力,建立合成 作战现代警务机制, 这也是公安机关提升作战综合实力的必要之举。
2019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公安工 作会议时指出:“要积极预防、妥善化解各类社 会矛盾,确保社会既充满生机活力又保持安定有 序。”“ 要围绕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履 行好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职责,对涉黑涉恶、 涉枪涉爆、暴力恐怖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对盗 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要保持 高压震慑态势,坚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当 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改革关键攻坚期,各类 矛盾纵横交错,刑事案件发案数量仍在高位运 行,侵财犯罪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 题。多发性侵财案件因犯罪成本低、收益高、打 击破案难,日益成为造成刑事案件总量上升的主 要因素,对社会治安、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 严重的影响[1]。提高多发性侵财案件破案率, 遏制此类案件的发生,既是保障人民生活内在需 求的重要举措,又是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增强 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的必要之举。然而,由于多 发性侵财案件的作案时间短、人员流动快、现场 信息少等原因,导致侦查机关经常面临取证难和 侦办难的困境[2]。视频侦查是一种新的侦查手段 和理念,已逐渐成为侦破多发性侵财案件的新武 器[3]。它具有侦破犯罪、预防犯罪、震慑犯罪的
作用,同时还具有审查线索、追踪目标、固定证 据、辅助审讯等多种功能,为公安机关提高多发 性侵财案件办案质量、打击犯罪能力和侦查效率 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视 频侦查在多发性侵财案件中的应用效果还未完全 发挥。深入分析“ 高发低破 ”多发性侵财类案件 成因,充分利用视频侦查的优势,建立多发性侵 财案件的监控体系,加强多发性侵财案件打击和 防范工作,对提升公安机关对社会治安的动态掌 控能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传统型侵财案件中视频侦查功能定位
视频侦查是指侦查机关根据案情的需要,对 涉案视频从调取、观看、分析、应用四个方面对 犯罪过程进行动态分析和综合判断,从而找到和 确定犯罪嫌疑人、寻找破案线索,为案件侦查提 供指导的一种侦查手段[4]。随着全国各地科技强 警的跨越式发展,视频侦查技术已迅速成为公安 机关破案的主要方式,日益成为多发性侵财案件 侦查模式中关键的一环。
( 一 )回溯查明,寻找认定嫌疑
在案件侦查过程中,现场调查与追踪是案件侦 破的重要环节,也决定了案件侦办的主要方向。 综合运用视频侦查技术,能够迅速实现“ 案破 ”。
在多发性侵财案件中,团伙、连续、流窜作案的 特征非常明显。视频侦查所获取的信息具有实时、 动态、客观性,能真实、详尽地记录犯罪活动的 全过程。更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精准获取嫌 疑人暴露的面部特征,实现嫌疑人的锁定,从海 量视频中清晰刻画出嫌疑人的时空轨迹。
( 二)预先控制,动态追踪目标
多发性侵财犯罪具有团伙性、系列性、持续 性等特点。借助于视频侦查技术,能够实现对现 有犯罪活动和犯罪嫌疑人的实时监控,并及时制 止现行犯罪行为,对多发性侵财犯罪人员依法予 以处置,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价值。借助于视 频监控系统存储的影像资料,能够对案件的发展 过程进行分析,理清案情,总结归纳作案规律和 特点,捕捉犯罪嫌疑人面部图像信息,并通过相 应程序录入临时控制人员库。当与犯罪嫌疑人面 部相似程度较高的人再次出现在监控视频中的时 候,系统即会预警,从而可以依法控制犯罪嫌疑 人,也可以达到预防犯罪行为发生、破获预谋犯 罪案件的目的,这无疑是侦查机关和犯罪分子一 次成功的较量。
(三)证明犯罪,有效推进诉讼
在案件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视频侦查 中的视频图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能作为 审讯的佐证,能提高审讯效率,抑制刑讯逼供,为“ 由供到证 ”的传统侦查模式向“ 由证到供 ” 的新型模式转变提供新的证供方式。同时,它还 能起到诉讼的作用,提高证据的质量,增强公众 的认同感。视频侦查技术可以为目前的侦查工作 提供更加直观、形象的基础。各地公安机关正积 极构建“ 天眼 ”和“ 天网 ”等网络工程,以快速 发现、快速反应、快速处置犯罪案件,并为今后 的诉讼工作提供有力的证据材料。
二、传统型侵财案件中视频侦查应用困境
近年来,全国各地区公安机关充分运用了视 频侦查技术,为巡逻、破案、服务群众等工作提 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一台台摄像镜头犹如“ 电 子警察 ”,昼夜守护着城市的平安,为社会大众 保驾护航。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些常见的多发 性侵财案件中,公安部门花费大量资金修建的视 频监控系统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视频侦查的 应用实效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 一)视频监控设备存在诸多问题
视频侦查技术应用于多发性侵财案件,其核心是对视频影像进行全面的分析、研判和深层挖 掘。侦查人员要从录像中提取有价值的线索,并 以此作为侦查的源头,将其延伸到犯罪嫌疑人 身上。但实际工作中“ 重建设、轻应用 ”现象十 分普遍[5],各地公安机关都投入巨资建设“ 雪亮 工程 ”,尽量做到辖区内监控设备的全面覆盖。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恶劣天气或操作不当 造成的镜头蒙尘、方向偏转、障碍物遮蔽等情况 普遍存在,导致设备不能摄录到高质量的清晰图 像;摄像头的安装位置和角度的不合理,导致了 监视范围出现死角;有时还会出现设备故障、线 路老化、供电障碍等异常操作,甚至停止运转也 时有发生。加上维修不及时,影响“ 雪亮工程 ”实 际效能的发挥,上述种种情况往往是办案民警在 急需调取某处监控视频时才发现,不免对案件侦 破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 二)侦查综合研判能力有限
多发性侵财案件中侧重于视频信息的全面收 集和调取,却忽略对信息的深度运用,公安民警 使用视频侦查只局限于抓捕犯罪嫌疑人、证实犯 罪的表面,这无疑是对视频监控数据资源的极大 浪费 ,也阻碍了侦查工作的深入。
视频侦查专业人才严重短缺,视频侦查的综 合分析能力较差,缺乏综合研判的专业技术人员, 人员补给严重不足,培训工作相对落后,队伍可 持续发展能力堪忧。好的综合研判人员可以提高 案件侦破的效率,不浪费视频监控中的每一点内 容,归纳总结作案规律,预判逃跑方向及逃跑方 式,截取到清晰面部图像后能够从众多的、相 似度极高的人员中,综合考虑发案时间、地点等 信息,准确筛选出正确的犯罪嫌疑人人像信息 , 但这种能力不是每一个侦查人员都具备的。
(三)视频侦查方法亟待升级
多发性侵财案件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 相关,已成为社会治安难点,影响到人民群众的 生命财产安全。现阶段视频侦查模式主要以人工 审看为主,简单智能视频分析为辅,需要值守人 员 24 小时不间断视频监控,或者根据案件信息进 行大量的录像浏览和查询,通过浏览、分析监控 视频,获得并记录大量的嫌疑目标信息。这种人 工浏览、查找可疑目标的方式,既耗时耗力,而 且效率低下。在视频监控资料的调取、保全、校 正、视频转码、模糊图像处理等方面,各地实践 都不一样,而且法律诉讼的形式、类型也各不相同[6]。因警力不足、技术能力不足等因素限制, 公安机关运用视频图像进行侦查时,存在着视频 图像非结构化、编码格式不统一、检索困难、历 史图像查找比对困难、多级视频图像信息难以互 联互通等问题,为案件侦破工作带来了诸多困 难。对于社会类视频,民警需要查看和调取录像 并带回办公室进行视频解析和研判,耗时长,极 易错失破案黄金时间。这种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 的不统一,给案件审理带来了阻碍,也会影响到 跨地区的合作。
(四)视频侦查工作机制不健全
视频侦查在多发性侵财案件中的应用是一项 系统化的工程,实现视频资源共享、视频监控资 源效能最大化的发挥,这是实现情报主导警务模 式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必然发 展趋势。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各个 职能部门建设的视频监控系统相互兼容,各自为 营,建设、管理、应用、互联互通等方面的诸多 问题尤为突出。各地公安机关根据各自的特点, 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视频侦查技战法,但没有 形成完整的体系,缺乏推广应用的价值。视频侦 查业务实战平台虽已建成,但各派出所使用率较 低,存在省厅相关部门不直接参与侦办案件,设 备却比较精良,奈何无用武之地的情况。各地分 局也有自己的一套合成作战平台,但是设置了使 用权限,并没有实现资源共享,如需使用手续繁 琐,难免贻误战机。视频侦查的使用经费一直没 有被列入国家财政预算,导致了后续维护和使用 经费不足 ,系统的正常运行难以为继。
三 、完善措施
尽管在多发性侵权案件中,视频侦查工作面 临着多种困境,但在提高侦查效率、打击犯罪、 震慑犯罪等方面视频侦查却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在今后的发展中,要不断创新视频侦查的工作方 式 ,为多发性的侵财犯罪提供有效的帮助。
( 一 )完善视频监控的安装及维护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发挥资源优势。要开展 视频监控的安全隐患大检查,对视频监控系统的 摄像头和线路进行维修,重点检查设施损坏、线 路老化等问题,保证系统能够稳定、有效地运行。 同时,要对各站点的配置进行合理核查,把握关 键,化繁为简,并对有问题的视频监控设备进行 调试,确保数据正常传输。通过解决设备定期维 护,增强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提高视频监控对社会面的管控效果。
( 二 )强化侦查综合研判能力
视频监控数据信息量巨大,尤其是在侦查重 大案件时,对大量的视频监控数据进行采集是不 可避免的。因此,要正确提取犯罪相关的信息, 增强对犯罪嫌疑人的综合判断力[7],从中甄别 和发现犯罪嫌疑人,是减少侦查工作量的重要途 径,也是今后多发性侵权案件侦查工作的出发点。
一定要强化对人才的培训,增强对全局的判 断。视频侦查在多发性侵财案件中的运用逐渐发 展成为一门新的技术。为此,必须学习和训练视 频侦查运用的相关技术,掌握视频侦查的技巧, 运用信息关联法,对侦查情报进行全面分析和判 断,并对目标进行多个来源的锁定。如,将视频 侦查与刑事科学技术相结合,视频信息与商业管 理信息、居住信息、车辆通行信息、租赁信息等 相结合,掌握多种信息关联分析能力和数据挖掘 能力。通过举办视频侦查的学术讲座、设置相关 课程等,理清视频侦查的发展与应用,为视频侦 查的更好应用提供肥沃的土壤。
(三)打造高效智慧图像侦查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侦查技术也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侦查工作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破解视频侦查工作的困局,需要借助视频 AI 可视 化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打造视频 侦查业务实战平台,将视频应用与案件侦查、嫌 疑目标追踪等业务深度结合,实现对视频多类对 象的极速解析、实时解析、深度解析,同时根据 派出所规模和需求进行权限分配,实现分析研判 能力适量下沉,提高基层民警办案能力。
1.支持视频解析
支持多倍速历史影像和图像读取,提高视频 阅读速度,打破存储的瓶颈;支持多倍速度的视 频分析,充分利用硬件资源,大幅缩短分析的时 间,把握破案黄金期;支持重点地区的实时分析, 确保无须等待,实时查看关键地区的视频结构化 数据。将视频数据和智能大数据相结合,实现以 人为核心的活动轨迹、作息习惯、社会关系的辅 助研判[8],从而在不同的场景中实现应用,形成 一个全息感知、推理判断、反应快速、自我学习 的智能城市大脑 ,不断挖掘更多数据价值。
2.打造立体识人
支持多特征辨识,支持人脸、人体、头肩等 多种特征的实时采集、提取、分析、辅助追踪,特征提取点更加丰富多维,包含人物性别、年龄、 是否戴口罩、人物服饰等十余种特征,实现最优 人脸与人体相关联。支持面部搜索,根据脸部图 片或检索条件,可以获得此人的脸部清晰图片; 支持步态辨识,根据人体的体形和走路姿势进行 识别,可 360 度全方位视觉辨识,不受光线限制, 不受面具、口罩、墨镜、帽子等反侦查遮挡的干 扰。通过人脸识别、步态识别,双管齐下 ,让视 频侦查如虎添翼。
3.实现身份确认
支持对目标人员进行身份核查,迅速识别目 标;支持轨迹研判,并与电子地图相结合,产生 播放轨迹动态;支持落脚点分析,分析目标的活 动规律,确定目标的落脚点。通过对数据的处理 与关联分析,可以为各种类型的警务应用提供信 息线索和决策基础。
(四)建立合成作战现代警务机制
随着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视频侦查已经成 为公安机关采用的一种重要侦查手段。
1 .积极推广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技战法
由 于视频监控体系的建设成本和跨警种联 动的技术缺陷等,使得视频侦查部门长期处于“ 技 术支持 ”地位,难以独立开展反刑事犯罪的工作, 应根据案件类型、案件规模和案件严重程度,探 讨不同类型的视频侦查方式。根据实际情况有选 择地使用单兵作战、移动侦查、视频侦查工作室、 合成作战等[9],根据形式量身定做,促进视频侦 查工作的全面发展。
2.基于视频侦查业务实战平台,实现侦查工 作共享与联动至关重要
多侦合成作战是通过视频侦查与刑侦、技侦、 网侦、经侦、特侦、狱侦等相互配合,互相协同作 战,实现有效打击犯罪的一种侦查工作模式[10]。 合成作战模式是目前公安机关推进刑事侦查制度 改革的一项创新,也是加强多部门联合打击、提 高打击效率的重要途径。应当建立刑侦、技侦、经 侦、网侦“ 四位一体 ”的“ 合成作战 ”现代警务 机制,当发生多发性侵财案件时,各警种都能快 速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在第一时间同步上传, 并根据线索进行视频分析和综合研判。同时, 通过接口设计社会面资源管理平台,关联银行、 手机通信公司、小区物业等机构,融合各种社会 视频资源,真正实现多警种、多行业协同作战。 通过视频侦查业务实战平台、社会面资源管理平 台、实战应用平台等将这些数据资源最大程度向侦查破案聚集,实现资源的协同共享、精确打 击,从而提高综合打击效能,全面提升公安机关 的核心战斗力。
3 .健全侦查经费保障体系
应将视频侦查经费纳入国家财政预算范畴, 每年预拨款实行有监督的“ 专款专用 ”,有效避 免出现“ 重建设、轻维护 ”的现象,保障视频侦 查所需监控设备“ 常用常新 ”,坚决杜绝因为监 控设备有问题而导致贻误侦查战机的情况发生。
四 、结论
视频侦查是一种新型侦查手段,不仅可以提 供准确、直观的线索,而且可以为案件的审理提 供客观可靠的证据。视频侦查通过回溯查明,寻 找认定嫌疑目标,动态追踪目标,在多发性侵财 案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当前多发性 侵财案件中存在视频侦查综合研判能力有限、视 频侦查方法亟待升级、视频侦查工作机制不健全 等基本问题。未来,需要逐步强化侦查综合研判 能力,打造高效智慧图像侦查,构建视频侦查业 务实战平台,建立合成作战现代警务机制,充分 发挥视频监控资源,有效推进合成作战模式发展, 降低办案成本 ,提高办案效率 ,服务公安实战。
参考文献
[1] 井晓龙.高危分析在多发性侵财案件侦查中的应 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29(4):67-72 .
[2] 张齐,李雪琛.信息化背景下多发性侵财犯罪侦 防策略研究[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5.27(4): 110-114 .
[3] 张雅丽,崔建海.大数据背景下视频监控应用效能 提升方法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20.36(2):56-61 .
[4] 贾晓千,陈刚,李白冰.边缘计算在视频侦查中的 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20.56(17):86-92 .
[5] 李娟.侦查目标追踪过程中视频浓缩方法仿真 [J].计算机仿真,2020.37(4):441-445 .
[6] 井晓龙.视频侦查工作的困局与突破[J].甘肃政法 学院学报,2015(2):93-102 .
[7] 张蕾华.视频侦查中的隐性信息分析[J].山东警察 学院学报,2016.28(6):110-114 .
[8] 杨英仓.视频人像的测量与应用[J].中国司法鉴 定,2022(2):56-63 .
[9] 张蕾华,黄进,张涛,等.视频侦查中人像智能分析 应用及算法优化[J].信息网络安全,2020.20(5): 88-93 .
[10] 唐云祁,蒋占卿,李卓容.打击犯罪新机制中合成作 战体系建设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9.35(2):47-55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falvlunwen/71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