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当前,国内应用程序市场存在碎片化、应用程序分发渠道广和移动应用程序准入门槛低 等各类问题,淫秽涉黄类移动应用充斥网络,屡禁不止,如何有效快速地发现和处置涉黄类移动 应用程序,对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空间至关重要。本文概述了涉黄类移动应用的发展现状,包括 当前涉黄类移动应用的几种形式、传播渠道,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梳理出涉黄类移动应用的共 性特质, 并对监管部门对相关有害应用进行监管及处置提供了参考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信系统持续开展“ 清 朗 ”系列专项行动,打击治理网络空间的各类有 害内容及乱象,深入维护网络空间清新健康,构 建良好网络生态。然而,网络淫秽涉黄低俗信息 屡打不止,屡禁不绝,严重影响网民尤其是未成 年网民身心健康,严重败坏社会风气,人民群众 对此深恶痛绝。目前,网络淫秽涉黄信息已通过 部分移动应用程序融合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且相 关有害应用隐蔽性强,存在监管难点,因此,如何 通过对涉黄类移动信息的特征提取,从而加速对 相关有害应用的发现和处置值得关注和讨论。
一、涉黄类移动应用治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随着信息化服务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智能设备的使用已经深入融合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中。部分移动应用程序内容低俗化问题日益严重 , 淫秽涉黄等低俗信息大量充斥其中,给群众以及社 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近两年来,中央网信办定期 开展“清朗”活动,聚焦网络直播乱象,整治色、丑 、 赌等问题,全力营造一个积极健康、风清气正的 网络环境。但是目前国内应用程序市场存在碎片 化、应用程序分发渠道广和移动应用程序准入门 槛低等各类问题,针对淫秽涉黄类移动应用,如何 有效快速地发现和处置涉黄类移动应用程序是值 得关注的问题。
涉黄类移动应用隐蔽性较强,通常通过更换 名字或图标等“ 换壳 ”方式进行伪装,躲避应用 市场的审查,传播和下载渠道小众且多样,通过 现有自动化技术手段难以做到及时发现。通过对 涉黄类移动应用程序的收集分析,挖掘具有其代表性的关键信息特征,可以为进一步分析提取应 用中连接的 URL、域名和 IP 等网络信息,提供更 具针对性、精细化的涉黄类应用的网络信息挖掘 策略,有利于从网络源上阻止含有淫秽涉黄内容 传播,从而加强监管部门对涉黄应用的管控和处 理业务 ,深度打击网络涉黄黑灰色产业链。
二、涉黄类移动应用发展现状及趋势
( 一 )涉黄类移动应用类别分析
当前,涉黄类移动应用类别多样,依托文字、 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
1 .涉黄小说类应用,此类应用往往伪装成 正规的阅读软件,其中涉及涉黄的题材往往以玄 幻、都市等形式出现,且文件小易于下载存储,比 其他形式更易传播;
2.涉黄游戏类应用,一些违法网站利用青少 年网民对游戏、动漫等内容的兴趣,诱导网民下 载涉黄游戏应用并沉迷其中;
3.涉黄漫画类应用,此类应用通过广告弹窗 引流 ,具有极强的成瘾性和传播性;
4.涉黄语音聊天类应用,部分语音社交软件, 侧重以声音为媒介与陌生人交流,其中就暗藏挑 逗式 、暗示类涉黄信息。
(二 )涉黄类移动应用传播渠道分析
通过收集分析发现,目前涉黄类移动应用下 载链接境内 IP 占比较大,与涉黄资源视频网站不 同;部分 APP 存在共用开发模板、资源等情况, 为有组织行为;直播内容除明显涉黄外,掺杂有大 量赌博类内容;绝大多数平台服务器 IP 归属在境 外,但直播间服务器一般使用境内服务器加速。
涉黄类移动应用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渠道传播:
1.通过短彩信传播,涉黄类移动应用推广信 息主要通过短信传播,多由境外国际号码发送, 彩信仅由手机号码发送。
2.通过备案网站传播,涉黄备案网站并非备 案者运营,而是在域名到期后被人恶意抢注用于 涉黄网站运营,域名所有人并不知情。网站 IP 归 属地集中在 15 个国家 / 地区 / 服务商,美国、我国 香港地区、南非位列前三位。
3.通过社交平台传播,境外社交平台上传播 有大量涉黄网站资源、平台推广、线下服务等内 容,传播的网址一般支持境内无限制访问和下载, 以 Potato 、Telegram 、Twitter 等平台为主要代表。
4.通过聚合类平台传播,相关聚合类平台通 过云存储平台进行淫秽涉黄视频播放与下载,并 借助黑客技术破解、付费推广等方式把相似涉黄 直播平台结合在一个平台上,以会员注册制的形 式开展批量化、规模化的传播。
(三 )涉黄类移动应用发展趋势
1.涉黄直播类应用占比更多。随着涉黄主阵 地从网页端向手机端转移,涉黄直播成为重要的 分支。在众多涉黄类移动应用的类别中,涉黄直 播类移动应用占比最多且在移动端非常活跃。360 手机卫士服务号 2022 年 8 月 26 日发布的《反诈 态势情报 | 移动端预警,同源涉黄直播类 APP 特 征分析》报告指出,据 360 移动端 APP 预警监测 数据,单日设备感染量约 10 万台,其中涉黄直播 类应用占比最高为 63.61%。涉黄直播类应用安装 量大、危害性强,未来可能将持续成为传播力持 久的涉黄类移动应用之一。
2.涉黄直播应用与网络赌博深度结合趋势明 显。当前,网络赌博与涉黄直播捆绑结合的情况 越来越多,两者主要相结合的方式有两种,一是 传统的赌博与涉黄结合,也就是广告投放为主。 赌博广告是涉黄网站的重要广告主,大量涉黄网 站都充斥着赌博广告。而且在点击涉黄视频的同 时会自动下载赌博应用。也是目前涉黄移动应用 或者网站上进行结合主流方式;二是在涉黄直播 中嵌入赌博游戏。早期的涉黄直播,最重要的收 入来源是打赏及门票,打赏是指观看涉黄直播时 给主播购买虚拟礼物,门票则是通过购买门票进 入付费直播间。但由于赌博与涉黄的进一步融合, 近期发现,涉黄直播应用中,充斥着大量的赌博 信息,包括赌博推广、赌博联动、赌博直播等,已 经成为赌博的重要渠道。
3.涉黄类移动应用引流现象严重。一方面, 有害内容依托境内社交软件传播能力不容小觑。
有涉黄移动应用借助 QQ 群组、微信、微博等境内 社交媒体进行有害内容传播。例如,在某博平台 存在售卖、盗用某博账号 — 在热门话题评论 — 对 该评论刷赞 — 通过涉黄暧昧的头像和昵称吸引 — 引导点开用户的主页 — 分享涉黄网站链接的黑色 产业链。该类用户通过不间断发布、删除涉黄内 容,来逃避监管,而涉黄网站每隔一定时间会无 法访问、变化域名 IP ,手段相当隐蔽。依托社交 媒体的发展,涉黄类移动应用的传播能力和范围 有可能将进一步增强和扩大,如果相关信息传播 至青少年群体,将会对其成长和社会风气造成更 大破坏;另一方面,涉黄类移动应用还存在为其 他类应用引流的情况。例如涉黄移动应用中包含 某探等各类应用的下载链接,只有下载才可继续 观看。
三、涉黄类移动应用特征分析
涉黄类移动应用程序相比其他恶意应用程序 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例如含有涉黄内容的移动 应用程序通常在图标、应用名称和描述上存在一 些具有挑逗性、文字暧昧的“ 显性信息 ”,通常这 些“ 信息 ”的出现可能代表着某个应用程序具有 涉黄内容。同时,涉黄应用的资源文件和代码片 段中,通常会含有大量的暴露、涉黄图片和文字 等“ 隐性特征 ”。通过对大量涉黄类移动应用程 序的样本数据,初步总结涉黄类移动应用具有以 下特征:
(一)名称介绍方面:涉黄类移动应用名称和 内容通常都涉嫌“ 打擦边球 ”,并且善于使用谐 音梗。近三分之一的移动应用名称使用水果、食 物名,名称中包含“ 直播 ”的涉黄类移动应用有 直播间功能,而仅包含“ 视频 ”的一般为资源视 频播放应用。直播类涉黄移动应用在软件介绍中 包含“ 美女直播 ”“聊天娱乐 ”“大胆交友 ”等 词汇,以视频聊天、K 歌、激烈 PK 、舞蹈、附近 交友、同城匹配、私人信件等作为功能宣传点。
(二 )图标方面:涉黄类移动应用的图表多具 有明显特征倾向,颜色方面多以粉色、紫色系为 主,少量黄色系;图案方面含有性暗示特点,多 为女性身材剪影图片、美女图片;文字配备方面 图标下方大多含有应用官方地址,地址多以“ . tv”“.vip ”等为后缀。
(三)开发者信息方面:涉黄类移动应用一般 没有明确开发者信息,版本更新快速;存在多名称 涉黄应用实为同一应用情况,部分移动应用存在 共用开发模板、资源等情况,多为有组织、规模化 行为;此外,直播类涉黄移动应用存在同一主播在 多个涉黄移动应用同时直播的现象,此类行为多为同一公司、组织者运营的情况。
(四)移动应用内容方面:涉黄移动应用在内 容上的主要表现在内含有大量淫秽涉黄图标、图 片,这是涉黄移动应用程序的重要特征。直播类 涉黄移动应用中板块多分为首页直播、游戏、充 值板块。游戏板块内容均为赌博游戏如抢庄牛 牛、真人、棋牌、捕鱼等。充值板块包含公司汇款 充值、第三方支付平台、虚拟货币、银联充值等; 美女直播板块,多为擦边球、露胸涉黄、黄色内容 直播,用户评论也多为涉黄相关内容,用户可以 通过购买金币礼物给主播进行打赏互动,获取主 播的微信、QQ 等联系方式,继而私下交流,美女 主播过程也会有言语引诱充值等为赌博引流。
四、涉黄类移动应用监管对策建议
近年来,有关部门大力打击涉黄、赌博、暴力 等有害应用,目前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此类应 用仍然通过隐秘渠道进行传播,屡禁不止。与此 同时,国内网络平台对于涉黄类移动应用的监管 存在漏洞,如果不能够及时对低俗、有害的应用 进行清除将会造成较大的信息安全风险,破坏干 净和谐的网络生态,从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对 此 ,本文提出以下监管对策建议:
( 一)压实责任,督促网络平台加强信息安全 评估
建议压实各类网络平台主体责任,指导督促 各平台在保障信息安全、规范传播秩序、维护良 好生态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健全内容审核机 制、提升信息内容质量、规范信息内容传播。指导 相关平台开展自查,并进行严格的信息安全评估, 确定其敏感词库的全面性,尽可能规避信息安全 风险,避免出现传播涉黄类有害违法信息的安全 问题。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强化对应用商店监督 管理,督促其加强对移动应用的审查管理,尽到 “ 把关人 ”的责任;另一方面,加强对社交平台的 管理,严格社交媒体发布内容审核环节,及时甄 别、处置为低俗、涉黄移动应用做营销的文章、 视频,对违法账号进行关停、禁言等处理,情节 恶劣的,报网信部门对相关主体进行行政处罚。
(二)锁定不良应用开发者,开展源头治理
对于在应用商店内频繁传播有害移动应用的 活跃用户开展治理工作,严厉处置相关不良应用 开发者,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结合 有关数据落地查人。此外,加大对涉黄类移动应 用上下游产业的处罚,如针对平台运营商和涉黄 主播,对于移动应用中用户传播的涉嫌卖淫活动 场所予以查处,利用法律和技术武器坚决打击不 法分子和从事非法活动的场所等,增加其违法成本。同时,对于直播平台所招募的主播,必须进行 资格审查 ,将网络道德规范纳入审核标准。[1]
(三)加强涉黄类移动应用巡查举报,营造高 压氛围
不法分子为躲避监管通常会使用黑话、暗语 等,建议对于此类用于违法信息传播的新词开展 巡查和整理,丰富现存敏感词库,利用当下人工 智能、机器学习等新技术提高技术能力,增强巡 查力度,及时发现互联网上传播的涉黄类有害 内容和应用,阻断有害信息的传播。网信部门加 大网络上通过低俗、涉黄内容标题吸引眼球制造 流量行为的群众举报受理力度,依法严厉打击此 类行为,维护清朗网络空间,保护未成年人健康 成长。
(四)加强技术监管,对监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对涉黄类移动应用及其营销广告设置词库, 借助爬虫技术对应用商店、网站、社交媒体进行 巡查,结合涉黄类移动应用特征构建与分析方 法,采用机器学习相关模型继续研究模拟,实现 涉黄类应用的智能化识别。还要加强政企合作, 杀毒软件厂商能在移动端用户安装应用后的第一 时间监测到违法犯罪行为[2],因此厂商掌握有大 量数据,从而能够更灵敏地感知危害。因此,政 企合作有助于实现对有害应用的精准、及时监管 打击。此外,监管人员需要提高监督的敏感性, 并且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教育,就快速变化的技 术、计算机软件和应用程序的定期更新等内容对 监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同时为监管人员提供先 进的技术工具来甄别涉黄类有害应用。
五 、结语
面对互联网上纷繁复杂的各类信息,应当加 强教育引导,增强民众安全意识。一方面,教育部 门应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正能量教育,引导未成年 人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将重心放在自身成长发 展上,不要被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引诱。在使用互 联网的过程中,对未知事物及时向成年人请教, 不要抱着猎奇心态盲目探索,养成良好用网习惯; 另一方面,要增强民众使用手机的安全意识。教 育用户应在正规应用商店或官方网站下载应用软 件,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弹窗,或扫描 二维码。对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定期杀毒,及时 更新病毒库 ,避免有害应用干扰。
参考文献
[1] 胡航.网络色情直播犯罪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 应用,2023(1):137-138 .
[2] 秦玉海,赖伟.涉黄 APP 的违法犯罪分析及对策 [J].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20.33(1):67-72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falvlunwen/71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