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们生 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了文化旅游事业和交通运输事业 的快速发展。利用高速公路出行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广 大司乘人员和乘客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 深,高速公路服务区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本文通过对甘肃 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经营业态、经营创效以及市场营销等 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剖析了甘肃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在改 革创新及经营提效方面亟须解决的问题,并针对经营造血 能力不足、经营创效力度不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互 促进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甘肃省 高速公路服务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近年来,甘肃省高速公路服务区聚焦防疫情、强 服务、树形象、促改革、谋创新、抓经营等重点工 作,在服务区疫情防控、改革创新、服务质量提升、 硬件设施改善、绿色发展、经营创效等方面取得了较 好的成绩。当前,甘肃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无论在硬件 设施还是在软件服务方面都有了巨大进步,但同时, 与满足人民群众出行的多样化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尤 其是在改革创新、经营创效、品牌创建、市场营销等 方面还有所欠缺,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出 行需求。服务区经营管理者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深 入思考如何通过改革创新大幅提升经济效益。这是困 扰甘肃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的难题,也是困扰该省 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的瓶颈。因此,深刻分析当前甘 肃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革创新、经营业态、品牌创建 以及市场营销等的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对该省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长远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一、甘肃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在改革创新、经营创 效等方面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甘肃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在生产经营方 面,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 大发展理念,结合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沿线及周边资 源,融合各地旅游文化元素,积极拓展“服务区+旅游、美食、特产”等方式,不断改革体制机制,创新 经营理念,丰富经营业态。创新打造集旅游宣传、游 客集散、“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交通 旅游融合项目,构建服务区多元化服务体系,以满足 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多元化的需求。目前,建成了31个 特色旅游商品及地方农特产品实体示范店、16个地方 特色小吃店、21处交通驿站、9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在2对服务区建成进口食品免税店,“足不出境全球 购,随心所欲购全球”在甘肃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已成 为现实。在全省47对服务区设立87个特产销售专柜。 开设陇货甘味农产品直营店,助推全省消费扶贫,打 造农副土特产品线下实体店,将甘肃省的农副土特产 品打入了外省高速服务区市场,基本实现了线上线 下、省内省外、路上路下的战略目标。
二、现存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服务区在改革创新、经营创效、品 牌创建、市场营销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体制 机制还需改革创新。目前,我省绝大多数高速公路服 务区管理实行“机关总部+片区职能管理+服务区现场 管理”的管理体制。经营方面实行超市自营,餐厅实 行“自营+外包”的经营方式,体制机制方面还需借 鉴发达省份,使公司的运营管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 经营管理更加灵活高效,资源配置更为合理。二是创 新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目前,各服务区经营理念仍 然比较传统,重公益、轻经营现象比较严重,被动服 务、被动消费现象较为严重;服务区自身的营销手段 单一,创新意识不足,市场营销手段不够;除部分服 务区车流、人流量大,经济效益较好之外,服务区整 体经营效益不高。
(二)问题的成因
一是甘肃省东西蜿蜒近1600公里,东西纵深较长 的地理特点决定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管理难度较大。 甘肃省在全国属于欠发达地区,2020年全省GDP总量 为9017亿元,不到全国GDP总量的1%,且人均GDP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左右。低收入、低消费水平以及较低的高速车流量对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 发展产生了较大制约。二是该省的部分服务区占地和 建设规模虽然都不小,但是设计不够合理,总体布局 单调、呆板,欠缺美感,缺乏精心的设计和巧妙的构 思,商业化气息不浓。
三、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一)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
一是紧盯服务区一线经营管理需要,持续对服务 区管理企业制度体系进行梳理完善,将新理念、新思 路、新措施融入服务区发展体系,不断适应改革发展 要求。积极推进“放管服”工作,逐步建立权责明 晰、运行顺畅、经营灵活、管理高效的体制机制。二 是制定顶层发展专项规划方案。按照企业发展和改 革要求,结合服务区发展实际情况,通过从业务、人 员、激励机制、内控手段、市场拓展等方面制定具体 措施,有计划、分步骤落实改革创新、经营创效、品 牌创建、业态丰富等工作。三是对现有餐饮项目“自 营+租赁经营”的运营模式逐步向“合作共营”模式转 变;通过服务区空间布局改造,将传统餐饮项目大空 间模式转变为多档口模式,不断丰富餐饮经营业态。
(二)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促效益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招商引资奖励机 制,加大教育培训,形成人人抓招商,处处抓招商、 时时抓招商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经营项目的前期规 划设计。根据各服务区的区位优势、地域特色,从项 目建设时期提前介入,进行规划设计。三是拓展路域 外市场。根据人口密集度、周边资源等情况探索城市 便利店的发展方向。四是利用优势,发展物流业务。 利用高速公路区位优势、场地优势,整合内、外部资 源,发展高速公路市场的仓储、中转及服务区、收 费处所的餐饮食材的冷链配送业务。五是全面实施品 牌战略。采取全面公开招标的方式对经营单位进行招 商,综合考虑价格、品牌、口碑等因素,择优选择经 营商,积极引进全国知名品牌和甘肃省内的“百年老 字号”。六是实现增值服务的延伸。积极开发服务区 新业务,提供区域内广告服务和宣传平台,利用电子 显示屏增加服务区的招商吸引力,同时积极与4S店合 作,共同开发汽车美容用品销售渠道,增加新的服务 创收增长点。
(三)融合发展,不断丰富经营业态
一是积极启动高速公路服务区“驿站化”改造工 程。在服务区分别打造主题服务区。二是积极挖掘市场潜力,研发新型经营项目,扩充服务区经营类服务 功能(规划经营项目包括咖啡店、商务中心、健身 房、汽车自助洗车服务、房车宿营地、生活体验馆、 露天电影院、绿色农场、微型网咖、特色小吃街、民 族文化展馆、地摊经济、假日经济、特色美食周、夜 市、早餐文化等)。三是研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服务 产品,在全国市场中打造专属甘肃特色的优质服务项 目及经营项目,全面提升服务区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 优秀服务形象。
(四)创新思路,改革经营绩效分配体系
一是从产品定位、消费群体、推广模式上深入研 究,尝试以委托加工、贴牌生产、商品授权等形式, 开发自有商品,并尝试向精品型电商转变。二是要全 面落实员工的绩效考核奖励分配机制。通过制定一定 的销售任务量及毛利额提成指标,将销售额与销售毛 利额双挂钩,用部分销售毛利额作为绩效奖金,给予 绩效提成奖励,激发广大职工创效动能。三是通过对 服务区目前所售产品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商品进行不 同比例的提成奖励,更好地推动消费扶贫产品、自主 产品的动销,同时提高员工营销的积极性。四是完 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市场化 招聘、挖掘一批专业性强、有丰富的从业经验的市场 营销人员;并探索在实行便利店店长制的同时,实施 “以岗定薪,优绩优酬”的薪酬绩效机制。
四、结语
本文认为,甘肃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应顺应新形 势,实现新转变。要清醒地认识到,服务区产业是一 个朝阳产业,只要高速公路在正常运营,服务区就必 然存在,并且发展会越来越好,这就要求服务区管理 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服务区经济效益,通过改革体制机 制,激发发展活力,大力提升服务区盈利能力和自我 造血能力,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双 提升、双促进,实现良性互动。只有这样,高速公路 服务区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世坤.甘肃省高速公路服务区高质量发展分析[J].河南 科技,2021.40(14):83-85.
[2] 谭国娟.细论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模式改革创新与 功能体系重组改进[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 25(14): 199-201.
[3] 高敏.高速公路服务区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J].华东公路, 2022(2):117-1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falvlunwen/70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