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大数据及 AI 技术的出现与普及,助推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涌现出了大量更具 隐蔽性、技术性的不良侵权行为,对知识产权保护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如何在该背景下提 高知识产权保护的质效,是学术界备受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数字经济时代下知识产权保护面 临的挑战进行分析, 并提出有效对策, 以期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随着数字时代的兴起,以数字化改革系统重 塑司法保护与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并进行有机结 合,形成了各大行业协同治理知识产权保护的局 面,已成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数字时代健康发 展的必然条件[1]。本文对数字经济时代下知识产 权保护面临的挑战逐层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旨在为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 保障。
一、数字经济概述
( 一)数字经济定义
“ 数字经济 ”一词源于 1996 年美国学者唐·泰 普斯科特的《数字经济:网络智能时代的前景与 风险》著作之中,当时学术界对数字经济定义尚 未明确。现今学术界对数字经济的定义倾向于 《G20 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中对数字经济的 概述:数字经济具体指以数字化信息和数字化知 识作为生产要素,通过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作为提 升效率和优化经济结构的一系列经济活动[2 - 4]。
(二)数字经济变革需求
2021 年4 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 中 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 年)》显示,我国数 字经济规模已由 2005 年的 2.6 万亿元扩张到 2020 年的 39.2 万亿元。同时我国数字经济占 GDP 比 重逐年提升,2015 年至 2020 年我国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由 27.0% 提升至 38.6%,在国民经济中 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2015 年至 2020 年,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 链、电子竞技、网络游戏、直播、视频、虚拟现实 技术等新兴业态技术迅猛发展,这些技术的巨大潜力已初见端倪,越来越多的“ 科幻 ”已经成为 现实。对于“ 数字经济具备无限发展空间 ”的观 点,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国防知识产权委员会秘 书长白元群深表认同,与此同时,其更侧重于从 知识产权的角度来看数字经济的发展。白元群强 调,数字经济的本质其实就是数字技术创新,核 心是融合发展;而知识产权旨在激励创造、重视 保护、加强管理、促进运用。进入数字经济大发展 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应提升保护效率和公平竞争 环境,数字经济创新成果需要市场环境的公平, 更需要知识产权制度保驾护航。白元群指出,要 利用知识产权战略,构建“ 专利池 ”,抢占发展战 略制高点,掌握发展主动权,在某些关键技术领 域形成“ 垄断 ”态势。只有这样,才可以以知识 产权保护带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从而为数字 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数字经济与知识产权内在关系
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是激励创新,服务和推 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 要。数字经济与知识产权保护密切相关,二者的 内在关系具体表现在:数字技术为知识产权保护 提供了不一样的创新,而数字经济创新成果脱离 不了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二者相辅相成[5-6]。
二、数字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
(一)知识产权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创新的证明
在企业良性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数字经济发展的推动, 各大企业竞争也愈发激烈,市场形势风云诡谲。 企业只有通过不断更新发展理念及创新产品,才能在市场立足发展。在企业合作、竞争过程中, 知识产权拥有量能够证明该企业的实力及创新能 力[7]。知识产权拥有量能够形成品牌效应,以此 获取合作对象及客户的信任,提高企业知名度。 此外,知识产权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收益,如授 权他人使用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产生的许可费, 通过申请政府扶持项目,得到政府认可及资金支 持等。
(二)知识产权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的无形资产
企业资产不仅包含产品、资源、装置、设备等 看得见的有形资产,还拥有着商标权、著作权、专 利权等摸不着的无形资产。其中无形资产为企业 带来的经济效益甚至远高于有形资产,如一个信 誉良好的商标、一个高技术含量的专利,其包含 的助力企业立足于市场的价值是有形资产无法比 拟的[8]。
三、数字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挑战
( 一)新技术、新业态风险隐患叠加
随着数字新业态不断发展,尽管数据联动、 信息共享得以强化,但人与数据的距离也越来越 远,在人为因素或数据错误的情况下,都能发生 相应的系统性风险[9]。数字化办公,尤其是信 息时代下部分企业开启居家办公模式后,电子 邮箱、即时通信、视频会议等沟通方式的大量使 用,让越来越多包含智力成果、电子作品、商业文 件和信息的数据资料,通过电子方式进行展示、 流转甚至交易,但电子数据易复制、易篡改等特 点,使得企业的知识产权权利归属认定存在难度。
(二)创新周期缩短
数字经济时代下改变着知识产品原有的传 播途径,如创新周期与技术应用周期不断缩短, 给知识产权保护效率带来巨大挑战。对于知识产 权保护设计、知识产权传播数据要素流通等方面 存在的问题,需要从技术改革、创新模式等维度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数字化产业的社会 效益与经济效益齐头并进,共同发展[10- 11]。知识 产权保护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其能够 推进数字经济往高纬度发展,是实现数字经济持 续创新的首要条件。
(三)数字经济对知识产权制度带来的变革
数字经济时代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变革带来 诸多挑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知识产权保 护客体的挑战。就数据角度而言,如果数据能够 成为知识产权保护对象,那么,对于数据中包含 的创造性需如何评定;若数据无法成为知识产权 保护对象,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以数据为基础的 数字经济发展前,该如何保护这些数据的基础安全?就算法角度而言,若算法能够成为知识产权 保护对象,知识产权对初始算法的保护是否能够 延伸至迭代升级后算法的保护;若算法无法成为 知识产权保护对象,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该如何保 护迭代升级后的算法?[12]二是知识产权权利适格 主体的挑战。如果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成为知识产 权权利适格主体,这将与知识产权权利来源法理 基础产生一定矛盾;若人工智能技术无法成为知 识产权权利适格主体,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该如何 面对日益增加的人工智能创造物出现于社会生活 中的局面? 以上问题,均未有明确答案,实践中 还需不断寻求解决之法。
四 、优化数字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 对策
( 一)提高企业应对风险能力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重点从市 场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法律风险、金融风 险、人力资源风险、安全风险等多方面进行风险 防范,并不断改进和优化风险管理流程。此外,企 业应建立完善的审计、内控、风险识别和风险管 理等机制,加强制度执行和监督,确保从内部就 能够有效控制企业风险。
(二)人工智能 + 知识产权保护,满足创新效 率需求
知识产权保护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 证,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经济, 成为推动全球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 量。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经济 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但是在该背景下,我 国知识产权保护领域还存在不足。企业知识产权 保护可以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产品技术研 发与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解决在知识产权保护 中所遇到的难点,满足国家、社会治理需要和消 费者需求[13]。如在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前,排除无 用信息及收集商标信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工 成本,同时增加人为因素的潜在风险。此时借助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降低信息检索难度,自动排除 无用信息,减少不必要的耗损,能够让工作人员 快捷获取有益的信息,为企业带来及时的商标权 利保护。可见,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所具备的 准确度和高效率的特点,能够让企业更及时规避 侵权问题 ,并迅速作出处理。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必 将广泛应用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创新 等领域,对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均产 生积极影响,为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新 选择 ,提供新动力[14]。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数字技术标准融合 发展
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的利益保障,亦是科技 创新的重要载体。如今数字经济正改变着居民的 生活,民众社交、工作都日益呈现出数字化、虚 拟化,如何保护民众在虚拟空间的财产权益、维 护虚拟世界数字经济秩序,是知识产权保护需要 面临的重要课题[15]。为了确保数字经济和知识 产权保护的融合共生,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从以下 几点入手:第一,赋能知识产权保护管理。现如 今,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知识产权保护管 理,如企业将其应用于管理、分析、搜索等相关 工作之中。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热门 软件 ChatGPT 相比以前的类似软件,技术水平得 到显著提升,在制作出的图片内容、文本内容方 面有着巨大进步。依据我国目前知识产权法律体 系中的相关规定,发明专利审批通常需要两至三 年才能获得审批结果,若借助 ChatGPT 技术,将 能够快速分析比较历史数据,做出相应总结报 告,提高知识产权审批效率。第二,推动数字化 知识产权的成果转化。目前诸多知识产权没有转 化落地的能力,而诸多企业需要知识产权转化落 地,但企业没有对接的资源,这就需要知识产权 保护引进校企联合共建,由高校提供技术,企业 提供场景,将“ 政产学研 ”和市场导向深度融合 创新,将过去追求知识产权数量和专利数量的增 加,转化成价值的增加。如某省职业学院创新建 立了知识产权学院,开设知识产权管理专业并开 始招生,培养具有知识产权管理和科技成果转化 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依托多类型服务平台和专 业的强大优势,持续为地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为全面、系统的智库服务。 创新建设了“ 1+1+N ”社会服务体系,搭建教师服 务企业的桥梁,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活力,增强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实现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第三,运用知识产权构建虚 拟世界的经济活动准则。虚拟世界经济秩序以虚 拟资产规范为基础,也就是 NFT(Non-Fungible Token ,指非同质化代币 )相关技术,知识产权 保护能够将知识产权落实到虚拟空间任意产品设 计、研发方面,因为NFT 相关技术具备可追溯性, 有助于保护创作者、参与者的相关权益。第四, 注重知识产权发展的国际秩序。数字经济发展使 得国际秩序发生巨大变化,同时对知识产权管理 带来变革。为了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健康发展,需 要借助知识产权保护国际通行准则、标准、话语体系,积极进行全球链接,以防出现单边规则情 况。此外,知识产权保护需建立全球共享、共建模 式,让各方参与者的力量在规则下和谐共生,继 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

五 、结束语
知识产权保护是我国科技产业发展与创新的 基础,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乏的部分。知 识产权保护必须在数字经济领域下进行改革和转 化,继而促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这不仅 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各大企 业健康平稳立足于市场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林卓玲,方远平,李文辉.环境规制、知识产权保 护对我国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科技与经 济,2023.36(2):16-20 .
[2] 郭琦.“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文化企业“出海” 知识产权风险关注及策略制定[J].中国出版,2023 (1):49-54 .
[3] 张洁,王金平,蒋德权.知识产权管理赋能文化企 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及对策[J].企业经济,2022 , 41(11):50-59 .
[4] 马冀,高斯珈,张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管理机制 现状与对策研究[J].云南科技管理,2022.35(5): 30-32 .
[5] 冯晓青.知识产权视野下商业数据保护研究[J].比 较法研究,2022(5):31-45 .
[6] 施小雪.公共政策理论视角下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 护的实践逻辑[J].知识产权,2022(2):66-85 .
[7] 唐艳.数字时代二次创作的著作权保护困境与制度 变革—— 以演绎权为中心[J].电子知识产权,2022 (2):52-70 .
[8] 刘艳均.互联网背景下知识产权行业的现状及发展 前景[J].知识经济,2022(3):39-40 .
[9] 殷其亮,刘田,余玲.从后共享单车时代看共享出行 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J].中国发明与专利,2021 , 18(S1):11-17.33 .
[10] 傅启国,万婧,程秀才.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 权机制的检视与重塑研究[J].中国发明与专利 , 2021.18(12):65-70.79 .
[11] 傅启国,程秀才,锁福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人员 培训体系构建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 (8):138-141.150 .
[12] 罗占新,刘凌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管理机制的现 状与思考[J].河南科技,2021.40(33):133-137 .
[13] 顾晓燕,薛平平,朱玮玮.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创新 效应:量变抑或质变[J].中国科技论坛,2021(10): 31-39 .
[14] 孙阳.论诚实信用原则对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的 规范价值[J].大理大学学报,2021.6(9):19-25 .
[15] 宋凯,冉从敬.企业视角下校企知识产权合作主题 推荐模型研究[J].现代情报,2022.42(3):66-76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falvlunwen/67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