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论文 > 正文

执行指挥中心建设的路径探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14 14:12: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案件执行是依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最后一环,但“ 执行难 ”一直是法院面临的 顽疾。生效法律文书执行不到位、落实不到位,不仅使申请执行人的债权得不到实现,而且破坏了 社会的道德底线、诚信体系,毁损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极大损害司法公信力。执行指挥中心 等机制的建设正是因此应运而生,在现阶段完善执行指挥中心建设对于解决执行难等问题具有重 要意义。

  关键词:执行指挥中心,网络建设,队伍建设

  一 、当前形势下设立执行指挥中心的必要性

  第一,设立执行指挥中心是应对现阶段执行难的迫切需要。随着社会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 财产形式的不断多样,被执行人多头开户、转移 财产、躲避债务情况屡见不鲜,为适应新形势下 的新挑战,迫切需要建立以信息化、规范化、执行 联动为特征的新模式,设立执行指挥中心即是对 改革旧有执行模式的大胆创新和有益探索。

  第二,设立执行指挥中心是让群众真正感受 到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当前的执行慢、执行到 位难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有主客观多方面 因素:既有被执行人无履行能力等客观原因,也有 被执行人逃避抗拒执行、协助执行义务人怠于履 行协助义务等主观因素;既有社会征信体制不健 全、人口及财产流动频繁等外部因素,亦有执行 手段落后、执行行为不规范、执行工作不积极等 法院内部因素。依托执行指挥中心,建立“ 点对 点 ”网络执行查控机制,可对被执行人及其财产 进行快速查控,抓住最佳执行时机,大幅提高执 行工作效率,节省大量时间及人力物力成本,及 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设立执行指挥中心是推动执行体制机 制改革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执行案件数量大幅 增长,案多人少的矛盾越发突出。执行法官人均 实际年结案 400 件以上法院屡见不鲜。如何整合 执行资源、改革执行工作机制、提高执行工作质 效,是人民法院今后一段时间执行工作的重要 任务。加强执行指挥中心建设,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整合执行资源,加强人民法院之间、人 民法院与其他国家机关、单位之间的联动,使执 行工作真正步入信息化管理时代,并通过信息化 促进执行工作规范化,有利于破解执行工作中的 体制机制性难题,提高执行效率,使得人民法院 执行工作科学发展。

  第四,设立执行指挥中心是推动社会信用体 系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执行指挥中心内部的信 息传送与共享,可将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形成 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与多个政府职能与监管 部门共享,形成执行联动威慑机制、协助执行机 制、信用惩戒机制等强大执行合力,共同推动信 用惩戒机制建立,从而有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 建设、促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优化执行工作 环境。


\

 
  二 、求索之路:A 基层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建设 与成长

  法院执行指挥中心设立可以追溯到 2009 年 7 月。当时,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 强和规范执行工作的若干意见》, 明确人民法院 可以成立执行指挥中心,组建快速反应力量。2 个 月后,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法院成立了全国 首家公检法联动的江干区执行指挥中心。[1]此后, 浙江、广东、甘肃等地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先后成 立。以 A 基层法院为例:该院于 2009 年 12 月成立 执行指挥中心运行至今。

  ( 一 )第一步:执行指挥中心建设制度化

  局在科技、人员配备、经验等方面的资源,根据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公安厅联合印发 的《关于贯彻〈关于依法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和公 安机关协助执行若干问题的通知 〉的意见》等文 件精神,A 市基层法院与当地公安机关联合下发 《 关于加强执行协助工作的联合通知》《执行指 挥中心与市公安局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合作实施细 则》。该文件以“ 协助 ”和“ 联动 ”为重心。在协 助方面,对协助流程作了具体规范,使协助内容 更为具体;如对正在逃匿的已被决定司法拘留的 被执行人在全省范围内网上布控,丰富了协助查 控的举措;将市公安局所属各部门的领导确定为 协助执行工作联络员,使协助参与机制更到位。 在联动方面,规定了对逃匿或者常年在外的被执 行人,一旦发现其下落,公安机关应及时查控;申 请人若发现被执行人下落可直接拨打 110 报警;若 申请人直接将被执行人扭送至公安机关的,应予 以控制并立即通知法院的执行指挥中心。借助公 安机关在科技装备、人员配备、应急反应等方面 的资源,该院执行指挥中心切实提高执行工作的 快速反应能力。

  为进一步加强执行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 建设,扎实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建设试点工作, 该院制定《A 市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建设试点 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该院执行工作科技 化、信息化水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整合信 息资源、规范执行流程、创新技术手段,初步建立 集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指挥于一身,融执行 网络查控、远程指挥、信用惩戒、司法信息公开及 网上执行服务等系统为一体的 A 市基层法院执行 指挥中心。

  (二 )第二步:执行指挥中心建设规范化

  一是制定详细的中心运行模式。经院党委讨 论,设立了 A 市基层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办公室, 协调多部门建立了包括网络查控、执行指挥、信 息公开、信用惩戒等在内的执行指挥工作流程 体系。

  二是完善与公安、国土、住建、金融等部门 的联动协查机制。实现对被执行人身份、工商登 记、组织机构代码、婚姻登记、银行存款、房屋、 土地、车辆、股票等信息的网络查询功能,对被执 行人银行存款网络冻结功能,实现执行查控措施 的网络化 ,提高执行工作效率。

  三是进一步优化执行指挥系统。由分管院长、 局长统一领导,统筹出警工作,10 个值班中队轮 流值班,24 小时待命。加大与兄弟法院、上级法 院间的工作协调、联合执行、交叉执行等功能, 建立法院上下一体、协调统一、反应快速的运行 机制。2022 年该中心共接受举报 493 次,出警 470 次,控制被执行人 63 人次,执毕和部分执毕 46 件 ,执行到位标的 427.9 万元。

  四是强化信息公开与信用惩戒。将执行案件 的流程管理信息通过互联网查询或手机短信通知 等方式向当事人公开,逐步实现执行工作的全程 公开、全案公开、全面公开。2022 年共发布失信被 执行人名单信息 13114 条,通过相关协助执行单 位联合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促使其自动 履行义务。

  (三 )第三步:执行指挥中心建设信息化

  该中心共斥资 110 余万元,建成集移动执法、 3G 无线实时传输、可视音视频图像信息多种功 能于一身的阳光执法管控平台系统。该系统的启 用,使该院执行工作完成了从查询被执行人信息 到远程指挥调度的跨越,不仅可以对执行现场实 况实时记录,做到执行和取证一次完成,更促进 了执行工作的规范化,并节约司法资源,推进司 法公开、公正、透明、合法。

  一是全过程记录,强化执行配合度。该院为执 行人员配备购置 10 台执法记录仪,供执行案件时 随身携带,通过电子音频、视频数据等形式,记 录与当事人谈话、张贴公告、查封、扣押、冻结、 扣划、拘留、搬迁等案件执行实施的全过程,形 成了对被执行人的威慑,有效制约暴力抗法、抗 拒、规避执行的行为。

  二是全过程指挥,实现执行快速反应。该系统 综合运用最新的移动 3G 视频监控技术及 GPS 卫 星定位技术,对外出的执行人员和法院执法车辆 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智慧化的安全监控。院、庭 长可在集控中心大屏幕实时了解执行过程实况和 执法车辆现场情况,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执行指 挥中心后端指挥终端相连,完成对重大复杂执行 案件的实时、应急指挥。

  三是全过程再现,规范执行常态化。该系统真 实、全面、直观地记录案件执行全过程,做到实时 监督,杜绝执法的随意性。可随时调取录音录像 材料,再现执行过程。管控平台对每个案件执行程序、流程、措施是否合法、公正、到位,以及执 行人员的行为、作风等常态化监督。当执法受到 质疑时 ,可作为视频音频证据使用。


\

 
  三、展望明天:进一步优化执行指挥中心制度 的对策与建议

  自执行指挥中心诞生以来,在实践中机制不断 被优化,其概念不断丰满,功能性亦不断增加, 从早期简单的执行出警(亦被人们形象称为“ 执 行 110”)拓展到以信息化为重要的技术支撑,通 过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统一指挥、信息共享、运 转高效的执行指挥体系。

  ( 一)进一步强化执行指挥中心信息网络建设

  执行指挥中心运行的基础是信息化,执行指 挥中心本身就是执行信息搜集、整理、交换、使 用的平台。执行信息网络建设不仅包括上下级法 院之间的网络建设,还包括人民法院与各协助执 行单位、有关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网络建设。首 先要注意在法院内部畅通信息查询渠道,对涉及 同一被执行人的案件,上下级法院之间,异地法 院之间,立案、审判与执行部门之间,要充分实 现信息共享;其次要积极鼓励各地法院与协助执 行单位、国家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 建设。广州、浙江等地部分试点法院以专线、政 务网、加密互联网等方式,通过与公安、国土、住 建、金融、税务、工商等协助执行单位及有关政府 职能部门建立“ 点对点 ”信息查控网络系统,执 行法官足不出户就能高效便捷地查控被执行人的 财产。目前浙江省已实现网上点对点冻结,可以 通过执行内网系统对被执行人在浙江省内 40 余家 银行的各网点进行点对点冻结。“ 点对点 ”网络执 行查控机制有利于有效降低查控成本,缩短查控 时间,简化操作手续,准确把握执行时机,提高执 行工作效率。[2]

  ( 二 )积极推进执行指挥中心执行联动机制 建设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等 19 个中央部委联合下 发的《关于建立和完善执行联动机制若干问题的 意见》精神,各级人民法院积极与协助执行部门 沟通协调,加强合作,与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创建 了综合治理的执行联动机制。近年来,最高人民 法院一直积极推进顶层设计,建立了“ 点对点 ” 网络执行查控机制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共享 及信用惩戒机制,确保执行指挥中心发挥信息共 享、执行联动的基本功能。

  (三 )加强法院内部各执行指挥中心的联动 协作

  内部联动是指在上下级法院之间、同级法院 之间、法院内部各部门之间实现纵向和横向的联 网互动,相互之间能够做到互联互通、信息和资 源共享,有效整合、统一调度执行力量。对于尚 未进行全国联网的财产信息,如房产信息,即可 通过执行指挥中心内部联动有效解决异地查控问 题。内部联动不仅可解决法院内部执行信息共享 的问题,还能解决各法院辖区内执行资源整合的 问题,进一步克服案多人少的矛盾。例如,全国的 房地产登记尚未联网,很多地方全省也不联网, 只在市辖区范围内可以联网,各中级人民法院、 基层人民法院应当积极与当地住建部门沟通协 调,首先实现联网,再通过上级法院执行指挥中 心把各地的信息整合起来。因此,在外部信息联 动不充分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指挥中心的内部联 动,将全国各地信息连接起来,有效拓展指挥中 心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四)进一步加强执行队伍建设

  一是要切实解决执行工作中的“ 四风 ”问 题。执行工作直接与当事人打交道,大力加强作 风建设尤为重要。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 践活动为契机,以司法作风建设为突破口,紧密 结合执行工作实际,切实解决执行队伍中存在的 “ 四风 ”问题。要着力培养广大执行干警的为民 意识、务实意识、谦抑意识、担当意识和创新意 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享乐主义、奢 靡之风,通过认认真真执行好每一起案件,兢兢 业业做好每一项工作,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 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二是要加强执法队伍 建设,加强教育培训,实现执行培训的制度化、 系统化、规范化,全面提升执行队伍的整体素 养。关于职业化建设,要积极争取为一线执行人 员建立完善的职业保障制度;三是要抓好执行队 伍的廉政建设。要以“ 零容忍 ”的态度,坚决清 除执行队伍中的害群之马,确保队伍风清气正, 公正廉洁。

  参考文献

  [1] 张可人.论我国司法救助中的执行救助制度 [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9:2-18 .

  [2] 汪浩.执行救助制度运行的实证分析—— 以余杭 法院执行救助制度运行情况为样本[J].法制与社 会,2013(16):52-54 .为进一步优化执行指挥中心运作,依托公安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falvlunwen/6702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