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青少年是国家持续发展的活力来源。由于青少年处于心智成长和发育阶段,其心理和行 为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实施犯罪。青少年罪犯的可塑性较大,可通过相关体育活动对其 进行矫治。本文主要分析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心理影响,并探讨参与体育活动对青少年罪犯的作 用, 研究出使青少年罪犯在参与体育活动后能够得到有效心理矫治的措施。
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社会环 境或互联网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犯罪行为,但是青 少年罪犯与成人罪犯相比其可塑性更高,相关工 作人员只要在日常的矫治过程中对其加以教育 并感化,就可以达到较高的矫治效果。体育活动 可以消除人的消极心理,培养积极情绪,使青少 年罪犯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可以培养其各个方面的 优秀品格 ,并对其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青少年犯罪现状及其心理影响
( 一 ) 青少年犯罪现状
青少年一般指 14 ~ 25 岁的个体,有学者认 为认定青少年犯罪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年 龄处于 14 ~ 25 岁之间;第二是个体实施了危害社 会并触犯法律的行为;第三是个体应当受到法律 处罚。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变化,青少年在我国 的犯罪情况也有所改变。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 70% 以上,且低龄化趋势明显,犯罪率急剧上升。 我国的青少年犯罪还逐渐呈现手段暴力化倾向, 青少年在实施犯罪时由于其冲动心理,常常会使 用自身暴力或借助一些具有杀伤性的器械对他 人实施伤害行为。暴力化的青少年犯罪行为其犯 罪起因往往具有偶然性,且群体较大,男性青少 年暴力罪犯较多。青少年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常常三五成群,因此在发生犯罪行为时也常常呈 现群体化,在所有的青少年犯罪的案例当中,群 体犯罪案例已经占到了总犯罪案例的 60% 。随着 我国科技水平的发展,青少年的犯罪手段也越来 越丰富,其犯罪工具有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趋势。面对多变的青少年犯罪行为,相关的矫治人 员要根据青少年犯罪心理对其进行干预,开展各 项体育活动,使其在活动中改变自身的心理状态。
( 二 )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影响
影响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因素可以分为主观因 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青少年自身的认 知和性格特点对犯罪心理的影响;客观因素是青 少年所处的外界环境,比如家庭因素、学校教育 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等对其犯罪行为的影响。 第一,主观因素。个体在青少年时期正处于认知 发展的关键阶段,其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逐渐形 成,对于外界各类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比较重,无 法抵挡外界环境对其自身的诱惑。同时,处于青 少年时期的个体情绪波动比较大,容易产生冲动 行为,且社会阅历不够丰富,对道德和法律的认 识不足,在其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可能会采取相对 极端的方式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青少年时期 的个体意志相对比较薄弱,且自制力较差,其行 为极易受到周边其他人的影响 [1];第二,除了自 身的主观因素外,相关的客观因素也会影响青少 年的犯罪心理和行为,如有的家庭监护缺位比较 突出,导致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发展出现偏 差,增加了其在青少年时期实施犯罪的可能性; 或是由于家长对子女溺爱,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常 常以自我为中心,并忽视法律的存在进而实施犯 罪。家长的不良行为也会影响青少年的日常行 为,最终导致其犯罪。同时,一些学校只注重学 生学科成绩的提升,而不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 教育,这会导致青少年综合素质较差。面对一些品行存在问题的学生,部分教师对其未进行正确 的引导和教育,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甚至会戴着 有色眼镜看待他们,使这些学生向更坏的方向发 展。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进步与发展,互联网上 的各类信息越来越多,青少年很容易受到互联网 上不良媒体的影响从而导致犯罪。
二、青少年罪犯参与体育活动的作用
( 一 ) 感染激励作用
青少年罪犯的思想意识不足,道德品质不高, 但是可塑性强,通过矫治人员正确的引导可以 有效改善其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为其树立良好的 奋斗目标。在对青少年罪犯进行矫治之前,他们 通常过于追求物质利益、贪图享受,表现出的行 为往往损人利己,总是有不劳而获的不健康心理 想法 [2] 。但是良好的体育活动可以使其改变这 些错误的想法,在矫治期间,工作人员可以为其 开展排球、足球等需要协同合作的体育活动,在 这一过程中,青少年可以感受到互相合作共赢的 魅力,改变不良的心理状态。在进行体育活动之 前,工作人员可以安排青少年罪犯共同观看国内 比较精彩的体育比赛视频,通过比赛视频中所传 递出的奋进拼搏、不畏困难的精神激励青少年对自己日后生活的向往,并感染其在矫治期间及日 后生活中的行为方式。这样的激励和感染方式对 青少年罪犯的影响非常大,北京和上海的未成年 犯管教所内的工作人员通过为青少年罪犯播放国 内精彩的比赛视频,已经影响了其内部青少年罪 犯的心理想法,一些青少年罪犯已经认识到了从 前自己行为上的错误,在观看后会反思自己的犯 罪行为,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向往,希望可以通 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国家繁荣昌盛。除了比赛视频 中运动员的精神可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之外,在 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身边人对体育的追求及 为了胜利而奋进努力的精神也会影响一部分青少 年罪犯的心理,这主要是通过强烈的集体求胜意 识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
( 二 ) 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体育活动是所有能够为青少年罪犯开展的活 动中最具有章法和规则的活动之一,因为它不仅 会受到活动裁判的监督,相互比赛竞争的各方也 会互相监督,如果出现脱离规则的活动行为,裁 判及对手都会对其进行制止或质疑,因此,青少 年罪犯参与体育活动可以使其养成良好的遵纪守 法的行为习惯。在青少年罪犯以往的生活当中, 其遵守规则的意识薄弱,对于我国的道德及法律 认知不足,不健全的心理状态使其无法养成遵纪 守法的好习惯,再加上青少年罪犯的家庭教育往 往不太合格,自身及家庭可能也不重视学校的教育,这就使得青少年没有渠道对我国的相关法律 法规及道德标准进行全面的认知 [3] 。但是在未成 年犯管教所内,工作人员会对其进行严格的法律 法规及道德教育,并完善其综合素质,使其在矫 治期间的各项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都能得到良好 的提升。在对我国的法律法规及道德标准有了清 楚的认知之后,工作人员还需要解决青少年罪犯 不遵纪守法的问题。在未成年犯管教所中开展体 育活动,可以使青少年罪犯在体育活动中改正错 误的思想和行为,使青少年罪犯在被动或主动的 情况下遵守体育活动规则,进而认识到遵纪守法 的重要性。管教人员可以使其轮流体验裁判的角 色,感受在不遵守规则的情况下体育活动的混乱 情况,并将其延伸到社会活动的遵纪守法行为当 中 ,使青少年罪犯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检讨。
( 三 ) 培养高尚的审美意识与道德情操
青少年罪犯的综合素质相对较差,特殊的成 长环境使其没有建立起正确完善的审美意识,所 接受的审美教育相对比较腐朽,对其日后的成长 发育有不利的影响。同时,青少年罪犯也没有培 养出良好的道德情操,他们对于社会道德的认识 不足,在实施各种不良行为时不会考虑是否符合 现代社会的道德标准,他们只关心自己的欲望是 否能够得到满足,而不在乎他们的犯罪行为是否 会对社会秩序带来不良的影响,这也是青少年容 易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开展体育活 动之前,未成年犯管教所的管教人员为青少年罪 犯所播放的精彩体育比赛中,运动员所带来的优 秀体育表现可以有效提高青少年罪犯的整体审美 水平,精彩的体育比赛不仅能够培养青少年的艰 苦奋斗精神,还能够为青少年罪犯创造一个良好 的审美环境,对体育运动员的各项体育活动进行 艺术欣赏,并陶冶青少年罪犯的道德情操 [4] 。在 之后的体育活动中,青少年较强的模仿能力会使 其对已经观看过的体育比赛中一些优秀运动员 的行为进行模仿,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罪犯的 行为习惯。同时,青少年罪犯将优秀的体育运动 员作为自己行为的榜样,可以通过运动员优秀的 道德情操影响他们对于道德的认知,并在之后的 生活中严格遵守社会道德底线,达到良好的矫治 效果。
( 四 ) 防止再犯罪
法国的港口城市马赛犯罪率极高,其中青少 年犯罪最为突出,为了改善这一糟糕的现状,马 赛当地政府制定了一个防止青少年犯罪的计划, 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在青少年中开展体育活动,自此以后,每天清晨马赛的青少年都会去海滨参 加冲浪或航海活动,或者到运动场地进行体育锻炼,而马赛当地的犯罪率也因此下降了 30%。未成 年犯管教所为青少年罪犯开展体育活动,可以使 其在枯燥的矫治和学习中增加一定的趣味性,通 过体育活动放松青少年罪犯在矫治期间的心理压 力,并培养其优秀健全的综合素质。青少年的情 绪波动较大,容易产生冲动行为,且精力旺盛,过 多的精力使其无处发泄,最终导致冲动的犯罪行 为,工作人员为其开展良好的体育活动可以使其 感受到体育活动的魅力,除了使其在体育活动中 培养各项优秀品格外,还可以使青少年的精力发 泄在对自己健康成长有益的活动当中。
三、青少年罪犯参与体育活动的措施
( 一 ) 提高认识,制定制度
要想使体育活动在矫治青少年罪犯时发挥出 它的积极作用,工作人员需要让管教人员及青少 年罪犯提高思想认识,使其能够认识到体育活动 对于青少年罪犯矫治的积极作用,并制定完善 的体育活动制度,使青少年在未成年犯管教所进 行学习和矫治的过程中做到劳逸结合,使矫治效 果达到最佳。管教人员对青少年罪犯的教育也要 加强,在教育的过程中,管教人员需要提高青少 年罪犯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在体育 活动中寻找到乐趣,并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加珍惜所获得的安稳生活, 不再实施犯罪行为 [5] 。同时,体育活动作为一种 罪犯矫治手段,其应该在相关的规章制度中有所 体现,以提高体育活动作为一种矫治方法的工作 地位。
( 二 ) 活动组织的合理性
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工作人员要合理地组织青 少年罪犯开展体育活动,在活动开展时要做到罪 犯参加的全员性,但同时也要考虑到部分罪犯的 特殊心理和身体情况。一些青少年罪犯由于自身 身体缺陷或一些体育运动上的问题会产生错误的 心理认知,如果在矫治过程中不顾及这些青少年 的心理状况而强迫他们被动地进行体育活动,可 能会使其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青少 年罪犯在未成年犯管教所的矫治效果。面对较为 特殊的青少年罪犯,工作人员需要首先对其进行 心理疏导,找到影响其心理不正常发展的具体因 素,并对该问题进行解决,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 改变青少年对于体育活动的想法,再引导他们积 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在通过体育活动 对青少年罪犯进行矫治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 根据个体的差异性进行针对性的矫治,例如工作 人员应该为一些因暴力犯罪而进入未成年犯管教 所的青少年开展智力运动或长跑等体育活动,这 样的体育活动能够培养其耐心并使其学会控制情绪。而面对一些平时压力较大、沉默寡言的青少 年罪犯,工作人员要为其开展相对比较剧烈的体 育活动,使其能够将内心中的压力发泄在体育活 动当中。工作人员在选择体育活动时,要保证体 育运动的连续性,并注意运动频率,对青少年罪 犯来说,每周 1 ~ 2 次的体育活动可以对其产生 有效的矫治作用。
( 三 ) 注重项目选择
工作人员要为青少年罪犯合理选择体育项目, 根据青少年的性格特点为其增加户外时间,并开 展户外运动项目。户外运动中球类运动、跑步等 体育项目可以使青少年适当宣泄自己内心的压 力,使其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工作人员 要注意到团队合作项目对青少年罪犯的积极影响 作用,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团队合作运动培养青少 年的团队协作能力,并改变其不劳而获等错误的 思想,改善青少年罪犯的人际关系 [6] 。为了保证 体育活动的连续性,工作人员也要为青少年罪犯 开展室内体育活动,例如乒乓球、羽毛球等,在遇 到恶劣天气时,使青少年也能够得到体育锻炼。 在选择体育项目时,工作人员要避免选择一些具 有危险性的体育活动,例如标枪、铅球等等,这些 运动不仅无法在有限的活动场地开展,也不利于 青少年罪犯的安全矫治。
四 、结论
现阶段,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年轻化和手段 暴力化等问题,工作人员需要寻找有效的矫治手 段对青少年罪犯进行矫治,以降低我国的青少年 犯罪率。体育活动可以帮助青少年罪犯养成遵纪 守法的好习惯并对其进行感染和激励,也能够增 强青少年的审美意识和道德情操,保证其在矫治 过后不再发生犯罪行为,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 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工作人员要合理组织体育活 动并为青少年罪犯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
参考文献
[1] 蒙宗颖,龙再敏.基于 MATLAB 的我国 18-25 周岁青年犯罪预测研究[J].电脑与信息技术,2021.29 (5):76-79.
[2] 唐晓.青少年社区矫治研究述评[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8):175-176.
[3] 江满根,钟伟芳.青少年罪犯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 志,2020.28(10):1589-1592.
[4] 周需焕,唐松泽,曹霁.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因素及预测分析[J].法制博览,2019(35):26-28.
[5] 张军.从罪犯年龄构成的变化看监狱管理措施的完善—— 以 A 监狱为例[D].南京:东南大学,2019.
[6] 张戈曦.青少年犯罪现状及预防探讨[J].犯罪研究,2019(3):36-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falvlunwen/66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