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论文 > 正文

新形势下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相关问题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09 14:15: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是建设支 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关键一环。新形势下知识产权行政保护面临机制不完 善、手段单一、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一系列问题,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提升的具体举措包括加 强源头保护、健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手段、完善维权援助服务体系、构建知识产权立体保护网络 等措施。

  关键词: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执法监管,维权援助

  近年来,我国把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取得了 显著成效 [1] 。然而,在新技术、新业态、新领域 不断涌现的新形势下,目前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工作面对新的社会需求,在实践中逐渐显露出一 系列问题。本文旨在结合新的时代形势,剖析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优化的具体 举措。

  一、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现实问题

  ( 一 ) 办理的案件重数量轻质量,查处震慑效 果不足

  2022 年,我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知识产权 领域违法案件 5.2 万件,年增长超过 28%。 以国 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 2021 年专利案件数据为例, 就案件类型来分析,其中的假冒专利案件,绝大 部分是依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第 63 号令《专利标识 标注办法 》第五、六、七、八条查处的“ 专利标识 标注不当 ”作出处理,查处此类案件占据了执法 人员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造成了真正危害社会 的假冒专利案件没有得到重视。另外,由于此类案 件社会危害性小,情节轻微,在案件的处理方式上 都以责令改正为主,不利于树立知识产权行政保 护的严肃性 ,无法有效震慑知识产权违法行为。

  ( 二 ) 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程序缺乏统一的规定,有待完善

  我国目前还未就行政程序制定统一的行政程 序法,就专利而言, 目前执法的程序依据主要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 法实施细则》《专利行政执法办法 》等概括性规 定。近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的《 专利侵权纠 纷行政裁决办案指南 》对专利行政执法程序做了 进一步细化,但绝大部分省份还未出台相应的知 识产权执法操作规程,契合本地实际的操作性程 序规则仍然比较匮乏,这就无法为相关行政执法 工作顺利、规范地开展提供可靠的支持,甚至会 影响行政保护的实际效果。

  ( 三 ) 知识产权联合执法机制有待完善

  虽然有不少地区都建立了“ 严、大、快、同 ” 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平台,各部门在案件线索通报 移送、专利侵权判定、重大复杂疑难问题研究、企 业知识产权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指导合作, 但是在诸如专利、商标、版权等案件的联合执法 过程中,各部门未能对有关侵权产品的生产、销 售、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抽丝剥茧式的摸排和取 证 ,未能深挖案件背后隐藏的侵权产业链。

  ( 四 ) 信用监督体系有待深化

  知识产权各管理部门不断深化信息交流,积 极推动协同监管和失信联合惩戒,截至目前信 用约束的影响力和范围进一步扩大。但是,各部 门未能实现运用大数据对知识产权高风险领域和高频度违法行为进行有效锁定,同时针对重点 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生存发展状况、生产经营行 为、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等,开展研判、预测、预警 等前瞻性工作开展得还不够。

  ( 五 )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人才队伍建设有待 加强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 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特别是高新技术企 业密集、知识产权密集程度高的地区,知识产权 保护需求强烈。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面临案多 人少、专业资源相对不足、基层专利行政执法力 量薄弱等难题,实现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侵权鉴 定、执法资源的互通互联的建设还有待加强。


\

 
  二、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优化举措

  针对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现存问题,深刻剖 析其深层次原因 ,笔者提出以下优化举措:

  ( 一 ) 完善保护制度体系构建,加强源头保护, 筑牢保护基础

  1.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构建

  充分发挥地域经济优势,强化战略性新兴产 业、先进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支撑,完善知识产 权保护制度体系顶层构建,组织修订知识产权保 护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等。探索推进专利、 商标、版权、原产地标志、集成电路布图等领域知 识产权保护实施办法。夯实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 作体制机制,构筑协调联动、程序明确、快捷完善 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体系。完善落实知识产权行 政执法全过程公示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决 定法制审核制度等规范 [2] 。

  2.加强源头保护,加强示范引领

  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为契机,着力垒筑知识 产权保护高地。引导和促进创新成果产权化,畅 通专利、商标、版权等申请注册渠道,深入实施 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 划等,鼓励和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行业协会等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综合能力。引导市 场主体、商贸街区、专业市场、商会等加强知识 产权内部监管,培育创建一批知识产权保护示范 化市场。

  3.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建设

  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和技能培训, 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执法能力,提高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要加强行政执法人 员的组织管理,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的考核评 价制度,激励行政执法人员严格执法,确保行政 执法的规范性、权威性和有效性。通过加强行政 执法能力建设,使行政执法人员掌握执法技能, 掌握法律法规,掌握行政执法程序,提高行政执 法能力 ,为行政执法活动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 二 ) 健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手段

  1.创新执法监管方式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执法全流程监管机制,建 立知识产权重点企业保护目录制度,利用“ 互联 网 +”、 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开展知识产权保护 监测,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时监测,以达到全方 位的知识产权保护,以便于及时发现潜在的知识 产权侵权风险,减少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发生, 确保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性。

  2.深化线上知识产权执法监管机制

  在电商消费成为常态的背景下,线上知识产 权侵权行为给传统知识产权执法监管带来新的挑 战。网络违法行为存在虚拟性、跨地域性、跨平 台性等特点,如何对网络侵权行为的证据进行固 定,以及找出藏匿于虚拟主体后面的关联实体, 这些都给传统的执法增加了难度。加强知识产权 执法监管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知识产权执 法监管的一体化系统,实现知识产权执法监管的 “ 云端 ”处理 [3] ,以提高知识产权执法监管的效率 和质量。

  3.推进授权确权维权联动机制

  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的专利复审无效案件 多模式审理试点工作为契机,加快涉案专利无效 宣告的处理速度,以提升专利案件的结案周期。 积极推进专利行政裁决案件的技术调查官制度, 以对涉案技术充分理解,查清案件事实。加强专 利审查人员、无效复审人员与行政执法人员之间 的沟通合作,提高对授权、确权、维权中常见法 律与技术问题适用的一致性。建立健全案件回访 机制,定期对已结案件进行回访,总结经验,查缺 补漏。

  4.提升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效能

  强化源头保护,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各地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的专利预审服务,面向新 兴产业和领域开通专利快速审查“ 绿色通道”, 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压缩审查周期。 加强协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组织开展联合 执法,依法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对 重复侵权、恶意侵权等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完善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知识产 权代理行为,加强与市工商联等部门合作,建立 代理行业监管长效机制,严厉打击不正当手段扰 乱代理市场秩序等行为。


\

 
  ( 三 ) 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完善维权援助服务 体系

  1.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

  以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为平台,以各地分中心为触点,建立健全海外知识产 权保护专家顾问制度,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机构组 建海外知识产权维权联盟,提升海外知识产权服 务能力。强化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收集整理能力, 开展海外知识产权预警工作,指导企业建立涉外 知识产权风险预警、纠纷应对机制,提升规避知 识产权风险能力 [4] 。

  2.健全维权援助服务机制

  优化各地维权援助机构布局,推进维权援助工 作向重点产业集聚区、企业一线延伸,进一步拓宽 维权援助工作覆盖面。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 服务制度,明确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的范围、 内容、流程,确保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的有效 性 [5] 。加强维权服务队伍建设,规范服务流程, 提升服务效能,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业务考核 制,不断提高服务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为知识 产权保护提供基础保障与支持。加强知识产权维 权援助服务的宣传,让更多的知识产权权利人了解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以便及时发现和维护 自身的知识产权权利。

  ( 四 ) 构建知识产权立体保护网络,增强保护 合力

  1.探索建立区域性保护合作机制

  发挥好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作作用,推进知 识产权区域保护合作。在区域保护合作的框架下, 参与地区可以共同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措 施,共同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的体系,从而更好地 保护知识产权,提高各地跨区域知识产权行政执 法的力度和效率,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打破 地方保护主义、消除市场壁垒。

  2.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参与机制

  建立专利侵权判定咨询服务机制,充分发挥 专利侵权判定咨询专家的作用,有效开展针对疑 难案件的侵权判定咨询服务工作 [6] 。鼓励支持 行业协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以及社会团体等社 会力量积极参与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政府、 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等可以通过立法、行政手 段、司法手段、技术措施、法律措施、宣传教育、 调解等方式,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保护知识产 权,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 .加强知识产权诚信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信用数据库,构建知 识产权信用管理平台,将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 信息纳入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并与社会信用体 系实现共享,积极推进信用信息的有效使用。加 大案件信息公开力度,拓宽公开范围与内容,严 格落实公示标准,有效震慑侵权假冒行为 [7] 。知 识产权行政部门在调查取证时,对拒绝配合的被 调查人员和企业,依照相关规定列入征信系统失 信名单 ,有效震慑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应当不断加强知识 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加强行政执法力量,完善行 政处罚机制,加强社会监督,增强全社会知识产 权保护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区域性合作, 建立健全完善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体系,能够为 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顾燕新.苏州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的政策路径探析[J].科教文汇 (中旬刊),2019(5):187-190.

  [2] 李春晖.我国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建设及其改革[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48(5):64-74.

  [3] 陈庆峰.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探究[J].法制博览,2020(35):45-46.

  [4] 钱子瑜.论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体系的构建[J].知识产权,2021(6):35-49.

  [5] 胡成建.知识产权法律援助制度完善思考[J].传播与版权,2018(6):193-197.

  [6] 孙赫.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执法水平的度量及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5.33(9):1372-1380.

  [7] 刘贵祥,黄文艺.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八部门联合惩戒备忘录精神解读[N].人 民法院报,2014-04-09(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falvlunwen/6671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