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论文 > 正文

现代化网络证据保全公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2-03-09 09:10: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前,我国处于“ 互联网 +”的大时代, 电子化、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在我国的各个领 域,促进各行各业稳定健康的发展。网络证据成为新型证据,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的法律效力及法 律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求,相关政府单位及法律部门 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解决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的基本 内涵进行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国网络证据保全公证应用的现状,发现了网络证据保全公证中存在 的相关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促进网络证据保全公证工作的有效策略, 旨在为相关方面的研究 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 :网络证据; 保全; 公证; 法律; 问题

  “互联网 + ”的实质是在不同行业内应用互联 网技术,将传统行业的发展与先进的网络技术相 结合,综合各自的优势,促进传统行业快速健康 的发展[1-2]。传统法律公证保全工作中存储方式单 一、传输方式复杂,在进行管理的工作中需要耗费 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难以顺应新时代的要求[3-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为网络证据 保全公证提供了可能。从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中 可以看出,保全网络证据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具 备一定的合法性,因此,在相关工作中要明确网络 证据保全公证的法律地位,确保其能发挥出该有 的法律效力[7]。

  一 、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综述

  ( 一 )涉及保全网络公证的法律法规

  我国的法律法规制度在不断地完善,从发展 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设计保全网络公证的相关制 度有 1982 年国务院发布的《公证暂行条例》、 2004 年中国公证员协会通过的《关于办理保全证 据公证的指导意见》、2006 年我国实行《公证法》、 2008 年对《公证法 》进行修订[8- 11]。智能化、大 数据技术的不断更新,使生活中很多活动变得更 加便捷。网络证据也逐渐成为了诉讼中重要的证 据,如何保全网络证据成为了相关部门和工作人 员所共同研究的内容之一。网络证据保全公证问 题的突出,促进了我国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例如 2012 年通过了《办理保全互联网电子证据公证 的指导意见》,并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 法》,在该法律法规中首次明确指出了网络证据可 以作为法定证据种类之一。

\

  (二 )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的内涵

  网络证据公证保全工作指的是当事人提出符 合相关法律法规的申请后,公证部门对当事人提 出的网络证据进行提取保存[12]。在实际的应用当 中,主要采用的形式是公证文书,将客观事实的电 子数据进行固化,用于分辨事实,解决纠纷。随着 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证据的形式也 逐渐丰富起来。在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中,可以用 于网络证据的有网页信息、邮件内容、短信消息、 微信聊天记录、网络购物记录等。网络证据保全公 证工作具有高技术性、超地域性、高采信度的特 点。在对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的过程中,需要依托 较高的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和存储技 术,因此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网络证据与传统证 据最大的区别就是网络技术具有超地域性,网络 证据不再受地域和行为地管辖的限制。在对多个 真实案例的调查研究发现,网络证据在案件中的 采信度较高,具有很高的证明力。

  二 、网络证据保全公证应用现状

  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的发展,网络证 据保全公证在维护合法权益工作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不够 完善[13]。公证员在进行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的工作 中仍采用的是传统的处理方法,保全方式与方法 较为单一,且存在较多的漏洞。通过不断完善相 关法律法规,我国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程序逐渐完 善,向更加便利、更加快捷、更加高效的方向发 展,通过严格的流程来提高网络证据的真实性与 可信度。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体系能够让公证员在 办理案件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网络证 据保全公证的法律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 注,相关立法部门和务实部门为了有效解决相关 问题,健全法律制度而展开专题研究工作。

  三 、网络证据保全公证存在的问题

  ( 一)程序失范问题

  虽然 2012 年通过了《办理保全互联网电子证 据公证的指导意见 》并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事诉讼法》,为网络证据提供了法律保障,然而 缺少从整体上对公证操作程序进行统一化、信息 化的规定,这就导致不同地域在对网络证据进行 保全公证的过程中没有一套统一的操作程序。网 络证据保全公证的可信度、合法性、证明效力、真 实性的保证必须是在一个科学规范、严格的公证 程序中。但是我国存在很多程序失范的问题,比如 对于欠薪的网络证据公证保全工作全国各地的操 作程序都不一样,如果保全公证不是在相关规定 制度下完成的,具备的法律效力和证明能力很小。

  (二)被保全对象真实性难以保证

  网络证据公证保全的核心工作是保证被保全 网络证据的客观真实性。由于网络证据的本质是电 子信息数据,因此公证机构在判定证据真实性和合 法性的过程中必须秉承一丝不苟的态度[14- 15]。在 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的环节中,一旦处理不当,将引 发整体性的保全程序失去法律效应。如果网络技术 被不法分子恶意利用,则会使相关工作人员陷入危 机,甚至受到行政、刑事处罚。

\

  (三)瑕疵公证书法律效力不足

  从最近几年公证书来看,存在瑕疵的现象时 有发生,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公证书制作人员 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欠缺,在制作的过程中缺乏 严谨认真的态度,当面对一些需要专业知识才能 解决的问题时,由于自身专业知识储备欠缺,导致 公证书法律效力不足。如今,在实际的诉讼中,被 告人的法律意识逐渐加强,对于一些有瑕疵的公 证书能够一眼看出,降低公证书的法律效力。在全 国范围内缺少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网络证 据公证书的书写,导致法院判决过程不够客观、公正。

  ( 四)存在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和 工作很多都是基于网络技术展开的,计算机网络 技术的应用逐渐得到普及。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 进步,给网络证据保全公证工作带来了便捷,同时 也带来了一些危险因素。如果在使用计算机网络 技术的过程中没有对安全问题多加关注,将可能 导致个人或被保信息泄露、数据丢失等问题,倘若 这些信息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将造成非常不利 的后果。影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因素有很多, 例如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条件、计算机使用者 操作不当、使用环境等。不同的使用群体需要不同 的操作系统,因此,针对使用者的不同特点,专业 的计算机从业人员开发出不同种类的操作系统。 但是,通过对使用者的反馈进行统计可知,无论是 哪一种操作系统,都面临着安全隐患,不能做到对 使用者信息的绝对保护,网络证据保全公证工作 需要绝对保密,但是在市场中缺少针对网络证据 保全公证而开发的应用系统,将会导致在证据存 储和处理过程中出现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除此以 外,在实际的网络证据保全公证工作中,相关工作 人员对计算机硬件设备并不重视,计算机硬件设 备是营造安全的计算机网络氛围的前提。计算机 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想要保证网络的安全性,离 不开性能较好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四、促进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的有效策略

  ( 一)完善操作流程

  完善的操作流程为网络证据保全公证工作提 供了一定的保障,遵循完善的操作流程,能够加强 网络证据的合法性和可信度。完善的网络证据保 全工作主要由保全前的准备工作、保全过程中的 操作、保全后的措施组成。在网络证据保全前,需 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对公证地点、计算机 设备、网络信息设备、操作场地进行安排,确保保 全工作可以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下进行,且排 除相互间的利害关系。在保全过程中,要求工作人 员做好现场记录工作,对人物、时间、事项等关键 信息进行保存留档。保全工作完成后,需要对网络 证据进行妥善处理,采用相对安全的方法对证据 进行存储和管理。

  (二)制定制度防止出现虚假公证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的法律 问题,相关部门应该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公 证人员的职业素养,制定相关制度防止出现虚假 公证的现象,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完善保全硬件设施。网络证据保全公证工 作需要具备一定法律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人 才,因此为了防止出现虚假公证,应该引入一些 综合性的专业人才,保全网络证据的完整性和真 实性。

  2.促进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提高。随着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证据会越来越 多变,从事网络证据保全公证工作的人员数量会 逐渐增多,因此要严格控制从业门槛,要求从业人 员需具备计算机使用技能和法律职业道德。对相 关公证人员定期进行专业道德素质教育,加强专 业技能培训。

  3.设立专业的网络技术部门。在网络技术部 门中聘请专业技术顾问,对公证机构日常的网络 证据保全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对虚假公证信息及 时发现与处理,防止风险事件的发生。

  (三)保全网络证据公证的合法性

  瑕疵公证书的出现会使网络证据公证保全的 合法性大打折扣,网络证据的合法性主要包含两 个内容,一方面是合法的公证书内容,另一方面是 合法的证据活动。合法的公证书重点要保障内容 的真实性。保障公证书真实性的原则只有按照科 学合理的流程,确定公证文书要素,根据保全证据 活动如实地详细记录。对于电子证据、存储服务器 内的证据、可以传输的网络证据等进行分类,在书 写的过程中区分书写。

  ( 四)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1.对计算机使用者和管理者进行网络安全意 识培训

  计算使用者和管理者是对计算机下达命令的人,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时刻保持网络安全意 识是必不可少的。人们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要利 用正规的电脑杀毒软件对电脑进行实时保护。计 算机网络管理者应更加注重不断提升自己的网络 安全意识,作为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员,网络安全 管理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养,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体系,努力构建一 个安全的网络体系,推动网络安全体系的决策与 设计形成。

  2.构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线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防 火墙防护、访问权限设置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和病 毒扫描隔离技术等网络安全防范技术,通过运用 专业的网络安全技术能够形成一道计算机网络安 全防线,为计算机使用者或管理者在使用的过程 中保驾护航,保障计算机的运行环境。构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线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研究 的重大课题之一,专家学者正不断努力研究出强 有力的安全防线。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计算机网 络安全防火墙能够在使用者使用计算机的整个过 程中进行全程不间断的实时监控,能够抵挡大部 分的计算机病毒进入,保障计算机存储数据和传 输数据的安全。

  五 、结语

  在“互联网 + ”的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大 数据等先进的网络技术促进着我国高速发展,社 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在实践的过程中,公证人应 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公证书,保障网络证 据的法律效力。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证据保全公证 的过程中要注意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应采用专业 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信息泄露。

  参考文献

  [1] 李晓旭.网络证据保全公证构建下的风险以及应对措施[J].法制博览,2021(12):110-111.

  [2] 俞子森.“互联网+ ”下的网络证据保全公证问题及解决方案[J].法制博览,2021(12):120-121.

  [3] 陈碧清.互联网 + 背景下网络侵权证据保全公证[J].法制博览,2021(4):106-107.

  [4] 戚晓熙.证据保全公证在网络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中的运用[J].法制博览,2020(36):97-98.

  [5] 贺利珍.网络保全证据公证清洁性检查的重要性和策略[J].法制博览,2020(13):160-161.

  [6] 周玉霞.浅析网络证据保全公证中存在的问题与强化措施[J].法制与社会,2019(26):95-96.

  [7] 郝智琦.“互联网+ ”下的网络证据保全公证问题及解决方案分析[J].法制博览,2019(6):156.

  [8] 于涛.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纠纷中的证据保全公证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8.

  [9] 周喆琳.“互联网+ ”下的网络证据保全公证问题及解决方案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8(16):115-116 .

  [10] 张采,李平.“互联网+ ”背景下电子证据保全公证的策略探析[J].长江丛刊,2017(18):144-145.

  [11] 卢毅.网络证据保全公证过程中保护隐私权问题探讨[J].法制博览,2016(29):153-154.

  [12] 杨月珠.论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的技术风险与效力提升策略——从新传在线告中国网通案说起[J]. 中国公证,2016(7):37-39.

  [13] 冯刚.公证保全网络证据须满足最低证明标准[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4-12-10(8).

  [14] 杨玲.论电子数据的公证保全——以网络证据的公证保全为中心[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5(3):70-75.

  [15] 凌崧,凌宗亮.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的现实困境与完善建议——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的知识产权 审判实践为样本[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12.24(3):31-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falvlunwen/3626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