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近几年来,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影响到了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在“ 大众创业、万 众创新 ”的浪潮中,探讨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问题,必须充分考量信息化时代这一大背景,才能 更为全面地厘清创业法律教育的重要意义,查找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做出恰当的路径选 择, 全面发挥法律对大学生创业的保障和护航作用。
关键词: 信息化; 高校; 创业法律教育; 现实路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 始转变就业观念, 选择去自主创业。然而, 在目 前高等院校开展的创业教育中, 还存在一些不容 忽视的问题, 甚至影响到了大学生创业的有效开 展。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下, 推动大学生创业 法律教育工作, 有利于强化他们的法制观念, 增强 化解法律方面问题的能力, 有效提升大学生创业 的成功率。
一、信息化时代开展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 能够促进大学生依法创业, 推动法治社 会建设
在现代法治社会, 不论什么创业行为, 是一种 法律行为, 只有按照法律程序进行, 才能够获得 法律的肯定和保护。每一名创业者都必须了解法 律, 才能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避免遭遇 不必要的困难和侵害。在这一形势下, 大学生要 开展创业, 必须树立强烈的法律观念, 在市场规 则范围内实施经济活动, 真正实现依法创业 [1] 。 特别是当前,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针之一。 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 有利于增强他们 的公民意识, 最终为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起到积 极的推动作用。
(二) 能够减少法律风险, 增加大学生创业的 成功率
在创业实践中, 大学生可能面临着很多方面 的潜在法律风险, 比如侵权纠纷、合同纠纷、知识 产权纠纷等。有些时候, 法律方面的风险比市场本 身的风险更大。比如, 合同法律风险就是大学生创 业过程中常遇到的风险之一, 很多人由于对我国 《 合同法》中的法律知识不了解, 导致签订的合同 无效或者是被撤销, 进而产生合同纠纷, 不仅造 成了商业信誉的损失, 还可能面临巨额的经济赔偿。更严重的甚至会涉及犯罪。所以, 在创业时掌 握法律知识, 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法律观念, 使他们 避开不必要的违法陷阱, 避免法律问题和纠纷的 出现, 增强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 提高创业的成 功概率。
二、当前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对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 我国正在大力实施依法治国, 因此不 管实施怎样的创业行为, 都必须走在法律的框架 内, 才能使创业保持健康的增长曲线, 获得长远的 发展。可以说, 法律知识是大学生创业必须提前掌 握的技能之一, 否则将成为创业过程中的一大短 板, 给企业的发展埋下法律隐患。然而, 在教学实 践过程中, 很多高校把创业视为解决大学生就业 问题的一个途径, 更多地偏重经济学、管理学等创 业知识的教育, 而忽视了法律素质的培养。比如, 相当一部分高等学校非法学专业的学生, 他们主 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 了解一 些简单的法律知识, 根本无法满足创业过程中应 对法律问题的要求。
(二) 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模式不适应时代 要求
当前, 很多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重 视度不够, 导致教育模式也比较单一, 即使是在信 息化时代背景下, 也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法律 方面的授课方式依然以普通的课堂被动灌输式教 学为主, 在这种固化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缺少教的 活力, 学生也欠缺学的主动性。新时代经济市场发 展迅速, 瞬息万变, 如果学生学习创业法律知识的 途径只是来源于教师课上的讲授, 将很难跟上时 代的步伐, 在步入社会开始创业之后, 也很难处理 好复杂的法律问题。
(三) 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内容无法跟上信息 化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影响着社 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法律 教育时, 应主动适应这一新形势。然而, 实践中, 很多高校在教学目标的规划上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上都呈现摸索的状态, 难以把握准信息化时代创 业法律教育的本质, 也就找不到深层次的创业法 律教育内容。还有很多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创业法 律教育体系并不完善, 一些学校甚至没有设置独 立的创业法律课程, 创业法律教育通常体现为就 业指导课和经济学课程中的一个部分, 这显然满 足不了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对于法律知识的需求。
(四) 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教师队伍素质有 待进一步提升
在信息化时代, 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是一门 综合性的学科, 教师既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还 要同时具备信息技术条件下创业时的法律知识储 备, 很显然, 这对于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专科 和本科是我国高校主要的学历层次, 专科院校中 精通法律的教师比较少, 而本科院校中懂法的教 师一般集中在法学学院。高校的创业教育通常会 作为一门选修课程, 负责教授课程的教师很难同 时掌握创业、法律和互联网三方面技能。可以说, 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欠缺制约了大学生创 业法律知识的积累水平。
三、信息化时代条件下加强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 真正将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摆上突出重 要位置
现代法治社会, 法律素养是创业者必备的成 功要素之一, 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和创业 成功率, 就要提高对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重视 程度, 让大学生在创业法律教育中获得充足的法 律知识, 拥有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的 能力。因此, 高校要切实重视大学生创业法律教 育工作, 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突出教育的时 效性, 加强对新事物的理解以及对新知识点的吸 纳 [2] 。作为教师自身, 也要认清自身所从事工作 的重要意义, 意识到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必要 性, 自觉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 把握好信息化时代 的特点和要求, 培养学生规避法律风险的能力, 增 强知法、守法的意识。
(二) 适应时代要求, 搭建多元化的创业法律 教育模式
当今时代,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促进了人们 思想观念的变化。作为高校教师, 要主动改变过 去“ 满堂灌 ”的落后模式, 坚持以引导为主。实践 中, 以下几种模式较为有效。
1. 启发式教学模式
在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中, 教师面对的对象 更多是非法律专业学生。由于课时少、学生法律基 础弱等条件的制约, 授课实践中, 教师应利用启发 式教学去开拓视野, 让学生由被动“ 灌输 ”转为主动“ 汲取 ”。启发式教学 能够提高学 生分析、 解决问题的素养, 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 更好地激发 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 通过解决问题, 也 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2. 案例讨论式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过程中, 按照教学目的、内容等的不 同, 采取案例讨论式教学, 能够起到更为良好的成 效。一方面, 在教授法律概念、原理时, 建议利用 “ 插入型 ”案例教学法, 也就是介绍理论知识时恰 当地插入一些案例, 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 念。另一方面, 在教授法律实践知识时, 建议利用 “ 诊所式教学方法 ”和“ 法律辩论式 ”教学法。
3. 情景模拟式教学模式
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时, 教师不妨组 织学生开展模拟企业登记、合同签订、税务缴纳 以及经济纠纷诉讼程序等一些较为常见的法律实 践, 此外, 也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 利用他们切身的感受巩固所学知识, 增强他们的 法律运用能力和水平。
(三) 融入信息化时代的创业法律教育内容
第一, 高校要对创业法律教育内容进行具体 规划。有条件的高校要将创业法律教育作为一门 独立的课程, 做出完整的教学计划。创业法律教育 相对发展迟缓的学校, 即使不能立即开设这门独 立的课程, 也要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学习内容放入 创业教育课程中。也就是说, 创业法律教育的主体 地位必须得到体现。第二, 创业法律教育内容要有 针对性。法律知识庞多而复杂, 这就需要高校在教 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例如大学生创业过 程中需要了解较多的市场主体法、知识产权法以 及诉讼法等, 高校要对这几方面法律知识点进行 梳理和总结,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有价 值的知识体验。
(四) 全面提高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师资队 伍水平
教师是知识的输送者, 教师的素质与能力直 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 [3] 。高校对于创业法律 教师的培养不能有所松懈, 要注重教师技能的全 面性, 培养出更多懂网络、懂法律、懂创业的优秀 教师, 为学生的创业法律学习提供保障。
四、结语
信息化时代条件下, 受益于国家各项创业优 惠政策,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在毕业之后进行 创业。如果不懂得基本的创业法律知识, 就难以避 免各类法律风险, 创业失败概率大大增加。因此, 高校教师要做好创业大学生的守护者和领路人, 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师资等方面多下功 夫, 提升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质量, 为大学生创 业提供更多指导。
参考文献
[1] 黄静.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问题探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7(6):24-26.
[2] 王志华.对增强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实效性的研究 [J].学周刊,2018(24):190-191.
[3] 李喆.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的思考[J].临沂大学学报,2015,37(3):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falvlunwen/35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