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在我国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我国《 民法典 》的施行,展现了我国法律的进步及 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我国《 民法典 》和《 知识产权法 》之间的适用关系,具有独特研究价值及 讨论意义。我国《 民法典 》和《 知识产权法 》, 可以看做是“ 普通法 ”和“ 特殊法 ”,在应用中, 我国《 知识产权法 》需要保持民法视野,同时还需保持自己的个性,而其个性是从公共政策性所 决定的。诚实、公平、合法的原则,在我国《 知识产权法 》中适用,同时这些原则也被赋予了一些 知识产权的内涵及特色。在实际应用中, 了解我国《 民法典 》与《 知识产权法 》的适用关系,是 我们遵法、守法、用法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 《 民法典 》;《 知识产权法 》;适用关系
在近年来的法律界, 我国学者及研究人员, 对 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 民法 典》) 体系展开辩论, 尤其是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 知识产权法》(以下简称《 知识产权法》) 和《 民 法典》的适用关系给予了高度重视 [1] 。结合以往 判例, 考虑我国实际国情, 很多法学家提出, 在 《 民法典》中知识产权的定位、立法体例的相关思 路 [2] 。现如今,《 知识产权法》纳入《 民法典》, 二者之间的适用关系值得我们深思。
一、《 民法典》和《 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在《民法典》中, 共有五十二条规定涉及知识 产权, 然而, 知识产权的出现形式, 并不是独立成编 的,《民法典》的第一百二十三条、一千一百八十五 条, 是知识产权方面的纯粹条款。之所以知识产权 未能单独成编, 是因现阶段立法条件还未成熟。虽 然如此,《 民法典》和《 知识产权法》之间的关联 十分密切。现阶段, 不同学者对于《 知识产权法 》 是否应该独立于《 民法典》, 单独编制为法典, 抱 有不同的看法, 具体如下。
(一) 《 知识产权法》纳入《 民法典》的优势
有学者认为,《 知识产权法》应当纳入《 民法 典》, 同时学者也在致力于寻找二者的共通之处。 民法是对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关系进行调 整的法律, 其目的是确保民事活动顺利开展, 保 证社会正常运行 [3] 。《 知识产权法》是为对专利 拥有者的个人利益提供保障, 激发民众不断开展 创新活动。民法领域中, 从人文主义、物文主义角 度考虑,《 知识产权法》和《 民法典》二者的人格权基本相同[4] 。 知识产权是确保民事权利的, 只有对知识产权中人格利益予以重视, 才可能在这 一法律体系中, 实现“ 归一 ”, 寻找到解决问题的 关键。此外, 从成本角度分析, 和将单独编制《 知 识产权法》相比, 将知识产权归于《 民法典》, 可 以节约大量的物力、人力。同时, 这一动作还能对 《 民法典》进一步完善, 巩固《 民法典》地位, 升 华《 知识产权法》, 可以将知识产权和人格权的问 题予以借鉴, 促使《 知识产权法》在新时代中, 以《 民法典》为背景, 真正服务于民众, 从而大 放异彩 [5] 。
(二) 《 知识产权法》单独编制法典的重要性
也有学者认为, 只有将《 知识产权法》编织 成独立的法典, 才能体现我国对知识产权的重 视。对于人类法律制度文明而言, 法典的出现可 以说具有标志性, 而人类世界的种种法律制度文 明, 和各种法律形式之间关联密切。不论法律是什 么形式, 从总体上来看, 都无法和法典比拟。法典 有独特优势地位、独特优势, 同时具有前瞻性, 是 法律成熟的体现。法典的作用, 是对法律进一步完 善, 从而促使法律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对法治社会 而言, 强大的法律体系, 是对社会稳定加以维系的 基石, 而法典正是这一基石的关键 [6] 。《 知识产权 法》对科学作品、艺术作用、文学作品等著作权加 以保护, 可以鼓励更多的人, 在没有产权方面担忧 的情况下, 发挥自我, 作出贡献, 因此需要单独成 编, 保护民众创新、创造的激情。若只是将《 知识 产权法》纳入《 民法典》, 不免显得敷衍, 这和法律的严肃、公正并不符合。
二、《 民法典 》与《 知识产权法 》的适用关系
《 知识产权法》, 一般包括民事规范、行政规 范, 不过知识产权属于私权, 因此《 知识产权法 》 算是民事特别法, 其基本仍为民法。《 知识产权法 》 这一特别法, 是优先适用的, 而其权利保护、侵权 判定等理论, 仍以民法为根基 [7] 。知识产权有地 域性、期限性及无形性等特点, 同时还具有公共政 策性。为满足维护特定公共政策这一需求,《 民法 典》和《 知识产权法》, 从适用关系上分析, 存在 重要且必要的“ 防火墙 ”, 避免随意应用民法, 将 其和知识产权制度平衡问题打破。
一般而言, 民事权利有清楚权利边界, 如债 权、物权及人身权均如此, 其有权利本位的特点, 也就是除了特别权利、例外等的限制之外, 民事权 利, 均以权利、权利保护为出发点, 法律天平是向 权利倾斜的。如物权属于排他性的支配权, 对物权 的限制, 仅仅是法律规定中的例外情况。不同于其 他民事权利的是, 知识产权从权利属性上来看, 并 非纯粹的, 其有很明显的公共政策属性。尤其是, 这一权利可以看作鼓励创新的政策工具。
(一) 知识产权需对权利和公有领域加以平衡
知识产权在一定程度上, 维护公共空间、公有 领域和公共利益, 是权利和公有领域划界形成的 结果。从知识产权和公有领域之间的关系分析, 公有领域可以看作基本原则, 而知识产权则是一 个例外。一般而言, 权利类型法定和侵权行为类型 倾向法定, 目的是为将知识产权和公有领域之间 的界限明确出来, 为竞争自由、创新自由等提供 条件。故而知识产权创制, 首先是公共政策性的体现。
(二) 知识产权界定有弹性空间
各种各样知识产权在界定过程中, 一般会有 相应弹性空间。如在商品类似、商标近似、作品实 质性接近、等同侵权等问题的判断中, 在具体解 释、界定中, 均有其弹性空间, 换言之, 有政策选 择的余地, 有自由裁量的空间, 其在实际中的应 用, 需要遵循鼓励创新的原则。当然, 在这一基本 导向中, 权利要求的解释工作, 需要保持适当弹 性, 防止“ 唯文字论 ”, 让有贡献的专利, 可以获 得周延保护。
根据政策目标, 在界定知识产权时,《 知识产 权法》一般能够自足自洽, 通常不需通过《 民法 典》来对其限缩或扩张。也就是说, 除有特殊情 况,《 知识产权法》需自行解决支持产权的边界问 题, 不用从民事基本法中援引来补充、调整。就算 有需要从民事基本法中援引、补充的情况, 也不可 损害到公有领域和知识产权的政策平衡。
(三) 民法溢出原则
在民法领域, 民法基本原则有普适性, 可以调 适或补强民法规则适用, 且有溢出效应, 如在授权 商标、确权类的行政案件中, 可援引诚实信用的原 则。这和《 知识产权法》对知识产权授权、确权的行政程序之 间, 关联密切。
(四) 法益保护方面
《 知识产权法》, 是一部权利保护法, 知识 产权的保护, 和民法民事制度之间关联密切, 我 们需要区分其中的联系和区别。《 民法典》中, 在“ 合法权益 ”保护中, 既保护人民的权利, 又 保护法益。对民事权利,《 民法典》采用概括式 + 举例的形式进行规定, 将各种典型权利列举出来 之后, 以概括方式将未列举的利益、权利进行明 确, 也就是说, 对权利,《 民法典》不采用穷尽列 举的方式, 未经列举的法益, 同样受到《 民法典 》 的保护。
知识产权为《 民法典》中规定的民事权利, 不过这一规定中, 只是对专有权属性知识产权进 行规定, 但并非知识产权全部内容。《 知识产权法 》 包括知识产权专门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组建的保 护体系, 对专有权性知识产权进行规定, 同时对于 非专有性的法益, 也提供保护。故而只是产权同时 保护专有权和法益。值得注意的是, 知识产权设计 到的利益保护和权利保护, 需要从民法规范、原理中获得支撑。
三、结束语
本次研究知识对《 民法典》和《 知识产权法 》 的适用关系展开了粗浅分析, 两者之间存在更为 深刻、广泛的内在联系。在《 民法典》施行中, 我 们应当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入、更系统地分 析。《 知识产权法》以民法理念为基础, 根据民事 制度来运行, 在法律适用中, 需要考虑民法视野、 民法底蕴, 让民法精神在《 知识产权法》中潜移 默化地发挥作用, 形成民法意识和民法思维。另 外, 我们需要对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法》特性有 清晰认识, 将其和其他民事制度之间的界限划分 清楚。从基础法律上来说,《 知识产权法》不能拒 绝民法常识和民法法理, 而在制度取向上, 需维护 自身基本品格, 把握适用边界。
参考文献
[1]胡嘉涌.浅议《民法典》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2019(3):6-7.
[2]李扬,陈曦程.论著作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兼评《民法典》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条款[J].知识产 权,2020(8):34-45.
[3]孙晓淑.《知识产权法》制于《民法典》[J].法制博览,2019(19):233.
[4]邓社民.独联体国家《民法典》编纂运动中的知识产权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9 (2):17-26.
[5]张岚岚.比较法视野下《知识产权法》在《民法典》中的体系安排[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20(5):93-96.
[6]刘鸣柳.《知识产权法》入典问题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3):173-174.
[7]何松威.知识产权体系及其司法适用的个体分析方法[D].吉林:吉林大学,20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falvlunwen/35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