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随着社会各界对法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多,模拟法庭审判实践教学作为常用教学方法 之一,在司法辅助人员培养方面存在不足。基于此,为开展法律人才全面培养,本文探讨当前模拟 法庭审判实践教学中有关司法辅助人员培养问题,重点研究以司法辅助人员需求为基础改革模拟 法庭审判实践教学的有效措施, 以供参考。
关键词: 司法辅助人员需求; 模拟法庭审判; 实践教学改革
所谓司法辅助人员, 主要是指在法律服务等 部门从事专业法律辅助性工作的人员, 在法治进 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 作为法律教育常用实 践教学方法之一, 模拟法庭审判在司法辅助人员 培养方面存在一定不足, 因此, 为健全法律人才实 践能力培养, 研究该需求下的模拟法庭审判实践 教学改革是必要的。
一、探讨当前模拟法庭审判实践教学中有关司 法辅助人员培养问题
(一) 人才培养目标不完善, 不利于学生综合 素养的培养
大多院校开展模拟法庭审判实践教学活动 时, 过于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 例如前期庭审准 备、法律文书准备以及写作等能力, 但是, 司法辅 助人员作为实际法庭审判庭审的重要组成, 也发 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重要的办案力量。从当前 社会发展现状来看, 复杂法律案件越来越多, 在法 院审判任务日益繁重的今天, 承担大量繁杂琐碎 工作的正是司法辅助人员, 为审判事业作出重要 贡献。然而部分高校模拟法庭审判实践教学过程 中并未向司法辅助人员投注较多关注, 导致此类 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且不利于法律人才 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1] 。
(二) 书记员培养不到位, 实践行为不规范
模拟法庭审判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 书记员需要开展一系列庭前准备工作, 进而为后续实践 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但是, 从当前现状来 看, 实践教学过于注重关键环节的实践演练, 例如 请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到庭入座、宣布法庭 纪律、请合议庭成员入庭等工作存在不规范的问 题, 并未规范培养司法辅助人员相关能力, 具有一 定随意性, 导致现场实战演练效果不理想。
二、研究以司法辅助人员需求为基础改革模拟 法庭审判实践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 重新认识人才培养目标, 遵循司法辅助 人才培养原则
法律人才作为推动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基 础, 开展模拟法庭审判实践教学培养法律人才 时, 应注重培养工作的全面性, 重新认识人才培养 目标, 结合素质教育等内容遵循司法辅助人才培 养原则, 将其贯穿于整个法庭审判实践教学中, 从而实现该实践教学的合理革新。具体而言, 在开 展模拟法庭审判实践教学时, 应明确法律教育目 的, 即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促进依法治国目标的 实现, 为此, 司法辅助人才培养目标为掌握现代基 本法律技能技术, 且具有崇高法律职业道德和理 想的实用型、专业化辅助型人才。所要遵循的人才 培养原则为: 1. 素质教育原则。随着素质教育的 不断推进, 法律教育在传授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 还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法律逻辑思维, 为此, 针对当前模拟法庭审判实践活动有关司法辅 助人员培养的不足, 应遵循素质教育原则, 提高对 此类人才的重视, 以高尚的法律职业伦理道德和 初级法律职业技能两方面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满 足当前社会日益提高的司法辅助人员需求, 通过 此项实践教学工作促进法律人才综合素养的形成 与发展。2. 遵循适用性原则开展实践教学工作。除 了庭前准备工作, 司法辅助人员的社会角色还在 于大众和法官、律师和检察官之间的隔阂沟通, 为 此, 开展模拟法庭审判实践教学时, 应要求学生实 际联系实际、深入基层, 根据具体案例和项目密切 联系群众, 进而弥补法律职业共同体在法律适用 中的结构功能缺失问题 [1] 。
(二) 调整教学设置, 制定配套制度
为满足社会对应用型法律辅助人才的需求, 应调整教学设置并制定配套教育制度, 从而依托 于模拟法庭审判实践教学培养出高素质法律辅助 人才。在模拟法庭审判中培养法律辅助人才时, 应明确培养思路, 即通识教育、职业教育以及职业 道德教育。在通识教育方面, 确保学生具有正确思 想价值观念, 用户民主、维护正义, 培养其服务全 体人民的意识;在职业教育中, 则是培养学生的法 律职业技能、夯实其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基础, 在模 拟法庭审判中选择多方面案例, 例如刑法、民法、 刑事诉讼法等方面, 以此提高其职业能力。除此之 外, 在模拟法庭审判实践教学后续评价中, 应进行 演讲与口才、法律文书写作等方面的考评, 增强此 类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全面性, 满足当今社会对 司法辅助人员多样化的需求;在职业道德教育方 面, 教师应加强教学指导, 并将法律职业共同体的 特殊道德规范渗透至模拟法庭审判实践教学中, 从而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与水平的提 高。落实健全配套制度方面, 主要依托于该制度加 强司法辅助人才实践教学保障。作为重要的实践 教学方法, 模拟法庭审判实践教学应结合司法辅 助人才培养内容, 规范管理实践教学计划的编制 和实施, 保证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开展。例如, 为增 强模拟法庭审判实践教学在司法辅助人才培养方 面的规范性, 可以制定并出台《 模拟法庭教学操 作规程 / 管理办法 / 采育人员操作指南》等文件, 以此提高司法辅助人才培养及模拟法庭审判实践 教学流程规范性, 从而实现此类人才的有效培养。
(三) 加强与相关机构机关的合作, 培养专门 实训教师
开展模拟法庭审判实践教学工作时, 应加强 与公检法机关、人才中介机构以及专门培训机构 构建良好合作关系, 拓展模拟法庭审判实践教学 工作开展途径, 并在短期培训后开展实践活动, 从而促进学生相关法律知识内化的同时, 使其适 应实际职业环境, 提高司法辅助人才实践培养质 量。与此同时, 革新模拟法庭审判实践教学工作时,院校应培养专门实训教室,让实训人员参与到实践教学中, 以此提高司法辅助人才培养质量。模 拟法庭审判实践教学主要由审判员、书记员、原告 和被告组成, 不同角色可以配有相应实训教育人 员, 以此实现司法辅助人才的针对性培养。院校应 定期培训实训教师, 将其送到检察院、法院以及公 安机关等法律实务部门开展学习工作, 熟悉办案 规则与操作流程, 积累实践经验, 从而从实训教师 方面提高模拟法庭审判实践教学中司法辅助人才 培养质量 [2] 。
(四) 结合网络教育, 拓展实践教学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信息技术广 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其中包括教育领域。为提高模 拟法庭审判实践教学灵活性, 充分利用线上教学 资源, 可以在模拟法庭审判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 适当结合网络和线上平台, 以此拓展实践教育途 径, 提高碎片化时间利用率。具体而言, 模拟法庭 审判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经过五个环节, 分 别为实践准备、案例选择、角色分组、审判过程以 及评价总结。在以司法辅助人才培养为基础改革 模拟法庭审判实践教学工作时, 可以将网络及线 上信息技术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过程, 开展实践 准备工作时, 参与模拟法庭审判实践教学模拟的 学生应收集相关影视资料提高对诉讼程序的熟悉 度, 掌握自主法律文书制作能力。选择案例时, 要 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复杂性, 具有探讨和模拟的 价值, 该过程中可适当放权给学生, 提高学生参与 感和认真性。分组时, 教师应明确传达司法辅助人 员角色的素质要求和职业技能要求, 提高学生参 与实践教学的科学合理性, 并按角色进行分组, 组 织学生开展司法辅助工作的讨论与分析, 为后续 实践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在模拟法庭审判实践过 程中, 做好庭前准备以及记录等工作, 值得注意的 是, 开展前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庭审的重要性, 使其切实投入到司法辅助人员这一角色中, 重视 程序规范性。在此过程中, 教师不得参与、干涉审 判程序, 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审判活动, 进而让担当 司法辅助人员角色的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 提高 模拟法庭审判实践教学有效性。最后, 根据职业道 德、程序规范等方面开展评价总结工作, 合理革新 实践教学。
综上所述, 模拟法庭审判实践教学对司法辅 助人才培养具有极强现实意义。因此, 应结合当前 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革新模拟法庭审判实践教 学模式, 提高整个实践教学的完善性和实效性, 从 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蔡霞.公安院校开展模拟法庭实训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以提高警察应诉技巧为视角[J].高教学 刊 ,2020(29):132-135.
[2] 钟普诚.“以审判为中心”为教学导向:对传统刑事模拟法庭的反思[J].经济师,2018(8):209-210,2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falvlunwen/34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