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多元化教学法在高职《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21 12:46: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多元化教学法在高职《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17级、18级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139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实验组70人,B组为对照组69人。实验组使用多元化教学法,对照组使用常规教学法,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医学伦理学》课程讲授。结果多元化教学实验组成绩显著优于常规教学对照组(P<0.05),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的评价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教学法能够吸引学生更多注意力,并且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积极性,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有用的相关知识,尤其针对《医学伦理学》这门新兴的应用性能力需求较强的学科,掌握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才是关键点。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医学伦理学》;教学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谭丹平,曾洁.多元化教学法在高职《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3):316.

0引言

       此次进行的多元化教学法授课,主要是以CBL教学法、视频观看、课堂即兴表演、情景展示、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其中以CBL教学法为主导与课堂情景展示联合运用,配合视频观看、课后作业等,CBL教学法是指“以病例为先导,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1]。多元化教学在课堂学习中,将理论知识的重点进行讲授,随后进行视频观看,对视频中发生的案例进行探讨,再选择同学进行即兴表演,主要展示同学们处理医患矛盾的方式。这样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生面对医疗医患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本医学院17、18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共139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实验组70人,B组为对照组69人,根据入学成绩、年龄、性别进行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显示无显著性差异,符合实验要求。依据学院教学安排,为两组学生选择同一位《医学伦理学》课程授课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授课,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伦理学》教材。

1.2教学方法

        A、B两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实验A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法教学,对照B组采用常规方式教学。B组老师利用现有设施进行面对面的课本知识的讲授。严格按照教材中相关书写顺序进行讲解,如学习目标、相关概念、伦理要求、相关伦理问题处理等,不对学生进行额外的要求。A组采用的是多元化教学法,具体流程以医患关系处理为例,第一,进行学习目标的讲述;第二,进入新课,案例引入,如:女性患者,23岁,文化程度不高,因妇科疾病入院治疗7天,自感病情没有变化,于今天早晨查房与主治医师产生争吵。问题:你作为医生应该如何跟病人进一步沟通?通过案例引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兴趣;第三,学生分析问题,按7人一组进行小组讨论;第四,按小组进行情景重现,当众表演,展现每个同学的临场反应能力,把自己作为事件的主角,可以营造更符合临床的氛围;第五,大家进行集体讨论,提出新的思路,与老师一起探究,老师提出总结性陈述;第六,集体观看视频,针对实际生活中医患矛盾发生后的相关解决途径,视频可以源于电视剧也可以采用医院实际发生的事件的真实视频;第七,老师和大家一起回顾复习,共同对各个小组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判。

1.3评价方法

1.3.1考试成绩评价


       期末课程结束时,医学院教学科统一安排期末综合考试,试卷由相关人员从《医学伦理学》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卷题型主要是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以及案例分析题,满分100分,闭卷考核,考试时间90分钟。评估标准:≥85分为优,≥70分为良,≥60分为及格,<60分为不及格。试卷共139套,缺考人数为0,试卷回收率为100%。

1.3.2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评价

       采用教学科设计的调查问卷对A、B两组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调查表为100分制,问卷共139份,回收率100%,全部为有效问卷。

2结果

2.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习情况


        在分析教学效果的过程中,要求授课教师随时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可以发现多元化教学组学生听课积极性远远高于常规教学组,同时实验组的学生更爱回答问题,学期末的时候甚至主动要求上台进行表演,配合老师演示。实验组的同学参与度远高于对照组,参与度也决定了课堂知识的接收率,自然多元化教学组能够学到更多实践性的知识,更好的参与到临床实际工作中,更能找到方式与患者与同事相处。但是对照组同学学习激情缺乏,上课无精打采,十分被动,没有学习兴趣,缺乏主动性,学习质量不高,无法接收新的课堂知识,学期末时仍然不能良好处理相关医患矛盾事件。

2.2学习效果评估情况

         根据学生的期末试卷成绩进行分析,实验组的期末测试成绩远高于对照组,同时教学满意度也是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分析期末理论成绩差异与问卷调查成绩差异可以看出,两者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医学伦理学》是一门专注处理医患矛盾以及突发事件的学科,对学生实际处理临床或者生活中医患关系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要重点培养同学的紧急事件处理能力,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并不能充分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太过侧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但是《医学伦理学》作为一门侧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学科,常规教学方法相比较就有很多的漏洞,不能调动上课的积极性。但是使用多元化教学的小组,使用了案例导入,视频观看,情景演示,自由表演展示等方式把每个同学都能带入到学习当中,有了老师的引导,每个同学的能力更能被充分激发出来、训练出来,让学生从之前的小心翼翼到后面大胆上台表演,有了质的突破,敢想敢做,才能真正的接触到深层的知识,想出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

\
 
参考文献

[1]罗巧.CBL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45):248-2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948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