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64例临床分析(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9-20 15:51: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对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作探讨。方法 选入对象为我院 2016 年 1 月至 2017年 12 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 64 例作研究,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为:对照组 32 例用前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 32 例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68.45±7.17)min 与骨折愈合(11.53±2.75) 周、功能恢复时间(16.78±4.46)周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96.9% 比对照组 75.0% 高, P< 0.05。结论 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更佳。

关键词: 后侧入路;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雷如军, 李燕妮, 谢铁松 , 等. 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 64 例临床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0):74.

\

0引言
胫骨平台骨折为关节内骨折类型之一,临床上多见患者轻微损伤或者高能量损伤,并大都存在关节面压缩及移位的问题。通常该型骨折患者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稍有不慎便会导致患者发生关节面塌陷或者膝关节功能障碍。故本次旨在对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临床疗效作探讨,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中纳入对象为我院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 64 例,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为:对照组中男 19 例, 女 13 例;年龄为34-62 岁,平均(50.17±5.09)岁;观察组中男 21 例,女 11 例;年龄为 32-63 岁,平均(50.63±5.23)岁。两组患者临床基本数据比较不存在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用前侧入路手术治疗,于胫骨内侧与骨干交界位置制作骨窗,将骨折断端周围组织处理后往上推已塌陷骨折块,使其矫正复位、固定即可,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未见波动时缝合切口。

1.2.2观察组: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于后外侧入路后于股二头肌腱后缘切开至深筋膜,将骨折断端周围组织分离,再暴露胫骨后外侧骨折处,促使比目鱼肌、排肠肌外侧进入后依骨折情况展开复位,并做适当的内固定,修复被损伤的关节囊及肌肉组织,至引流管于关节囊外,半肌腱及排肠肌间隙处切开后暴露胫骨平台关节面,之后再行复位内固定、修复。

1.3效果判定标准。参照HSS 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治疗效果: 该量表中包括屈曲畸形及疼痛。功能、肌力以及关节活动范围与关节稳定性等方面内容,总分值 100 分、分值 ≥85 分提示为优、分值 70-84 分提示为良、分值 60-69 分提示为可、分值 ≤59 分提示为差。

1.4统计学分析。以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所获各项临床数据,计量资料以( ±s)表示,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表示,以卡方检验;以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治疗相关指标数值。观察组手术时间与骨折愈合、

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见表 1。

\

2.2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96.9% 比对照组 75.0% 高,P< 0.05。

3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入路术式术中出血量少,亦不需要过长的手术时间,术后患者并发症亦少,故近年已被广泛用于临床上多种疾病治疗。通常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均接受前侧入路手术治疗,但因胫骨骨折情况复杂, 若行前侧入路手术治疗,术中不能非常清楚的检查患者的骨折线,故存在直视复位难度大的问题 [1];加上此入路术式下均使用拉力螺钉固定,但胫骨平台后柱处于人体的压力侧, 故以此方式固定时稳定性低。后侧入路术式下无需大面积暴露患者体内脏器及组织等,故对患者的神经及韧带的保护性大,经肌肉间隙移动进入治疗的效果显著;但该入路术式下会影响到患者的排肠肌及比目鱼肌等,故而手术治疗时操作者需具备十分丰富的解剖复位实践经验,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亦可对患者骨折断端切除程度有效保护,并不会对腓骨小头造成影响,避免了对患者血管、神经以及软组织等造成损伤, 故而骨折复位固定效果明显,亦避免了患者出现切口坏死或者皮瓣损伤的问题 [2]。

综上所述,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效果显著优于前侧入路,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手术治疗各方面情况亦优。

参考文献:

[1]白笋蓬. 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 创伤外科杂志 ,2016,18(5):306-308.
[2]余俊江. 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观察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7):121-122.

《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64例临床分析》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920/20180920035237889.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8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