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不同麻醉方式对急腹症感染性休克患者影响的研究(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9-20 15:27:4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对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通过对 40 例患有急性腹膜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对该 40 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静吸组 18 例和阻滞组 22 例,观察两组在进行麻醉之后患者的相关数据变化情况以及存在的不良反应。结果 入室前,静吸组与阻滞组相关数据指证均没有任何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麻醉诱导期之后,两组心率方面均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SPO2 维持在 98%,拔管过程中,静吸组的心率明显高于阻滞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阻滞组在麻醉效果上看,不良反应更少。结论 运用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方式对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麻醉效果较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 麻醉方式;急腹症;感染性休克;影响

本文引用格式:聂冬琴 . 不同麻醉方式对急腹症感染性休克患者影响的研究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0):77.

\


0引言

急性腹膜炎病症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其病情一般较重,病理情况变化复杂且快速,成因多样。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麻醉对其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对 40 例急性腹膜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参与实验的全部均符合相关医学组织颁布的标准:存在包括发热以及腹痛等腹膜刺激症;本次实验中男 23 例,女 17 例。经手术前诊断,存在急性化脓性的阑尾炎患者共有 11 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人数为 14 例,胃穿孔合并感染的患者共有 13 例,发生坏死性胰腺炎以及肠梗阻肠穿孔后合并感染的患者各 1 人。本次实验将随机分组为硬膜外阻滞组以及静吸组两组。

1.2方法。术前:全部患者从手术开始之前的 6 h 之内都不能饮用食物,术前患者服用抗胆碱药物。术中:首先建立深静脉通道,对患者的中心静脉压进行检测以及胃肠减压工作。静吸组麻醉:进行静脉诱导麻醉,采用 2mg 咪达唑仑静脉注射,另外还包括芬太尼 2.0-4.0 μg/kg 以及丙泊酚 2.0 mg/ kg,罗库溴胺 1 mg/kg,与此同时,开始进行气管插管,插管后连接呼吸机进行呼吸控制,潮气量为 8-10 mL/kg,呼吸频度为 11-13 次 /min,吸呼比为 1:2。阻滞组则采用硬膜外穿刺并置管,注入定量利多卡因形成阻滞平面,全身麻醉的方式与静吸组相同 [2]。

2结果

对两组相关数据在不同麻醉时间进行差异比较见表 1。
\

3讨论

急腹症感染性休克患者因发病急、进展快,患者需要尽快手术,因此可导致术前全面检查与准备不够充分,尤其是病情严重的患者,增加了麻醉的危险性;且手术还要求麻醉达到止痛完善、肌肉松弛的效果;麻醉方法的选择应以安全、有效为原则,因此硬膜外麻醉完全可以满足急腹症手术的要求 [3]。硬膜外阻滞麻醉法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较小,但因麻醉部位有限;对于急腹症感染性休克患者麻醉前给药以不加重患者血压下降和呼吸抑制为前提,以缓解疼痛、消除紧张、恐惧为目的,因麻醉前稳定情绪可使患者充分配合,同时也增强麻醉药的效果,并减少用药量及副作用。术中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麻醉的程度,无论为患者选择什么样的麻醉方法,以小剂量维持麻醉就足够。另外,手术过程中要求充分的肌肉松弛,以避免因术中牵拉内脏引起腹肌紧张、鼓肠、恶心呕吐和膈肌抽动等现象,因这些现象的出现难以充分暴露病灶而影响手术操作;由于肠胀气、组织水肿等原因, 导致腹腔内容物的容积增加,因此充分的肌松在急腹症感染性休克患者关腹时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术中应精确计算影响肌肉松弛的药量。全麻手术结束后,若患者麻醉效用未完全消失,因中枢系统和心肺功能未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 因此术后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田海平, 郭林选 . 对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的影响进行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16,8(30):60-61.
[2]卢勣. 不同麻醉方式对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围麻醉期的影响[J]. 当代医学,2017(27):243-244.
[3]李永兴, 秦忠林 , 李珍. 急腹症感染性休克老年患者 72 例的麻醉处理及术后转归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85):273- 274.

《不同麻醉方式对急腹症感染性休克患者影响的研究》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920/20180920033003985.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8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