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的血标本 200 份,所有体检者均空腹抽取静脉血 6mL 分别注入 2 个同样试管中,其中一支进行常规操作分离血清作为对照组。另一支试管内的血液进行人工方法溶血,离心分离血清作为观察组,两组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生化指标,血钾(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结果 观察组的血钾、总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指标明显受影响,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P<0.05)。结论 观察组的血钾、总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血清谷草转氨酶等均会因标本溶血而检测值偏高。不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病情判断,应加强采血人员的责任意识,规范化采血,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利于检验质量控制。
关键词:标本溶血;生化检验;质量控制
本文引用格式:柳振华 . 观察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69):150.
0引言
临床生化检验中容易受送检时间、保存温度等各种因素干扰,其中最常见的干扰因素即标本溶血 [1-3]。细胞内容物混入血清,一定程度下影响生化检测结果。因此,本研究通过对 200 份标本进行生化检测及人工溶血后检测,以此为临床规避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提供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研究资料
本研究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我院 200 例健康体检者标本。纳入标准:患者均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排除标准:(1)排除脂血标本,黄疸标本;(2)合并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3)合并严重血液病患者;(4)可影响血液标本的疾病患者等。200 例患者中男 127 例,女 73 例。年龄21.4~64.2 岁,平均(42.2±1.72)岁。
1.2研究方法
200 例体检者均在清晨取静脉空腹 8h 以上血液 6mL,注入两支同样试管中,每支约 3mL 血液,一组常规保存,按标准操作规程操作分离,血清作为对照组,另一组进行人工溶血, 溶血后按标准操作规程操作分离溶血后血清作为观察组。利用 AU-68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是上海蓝怡生物有限公司提供,标本测试前对生化分析仪做室内质控检测,都在允许范围内,按仪器操作规程规范化操作对 200 例标本正常血清及溶血后血清分别检测,分析标本溶血的影响因素。
1.3统计学方法
本课题 200 例患者的基线资 料、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0.0 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正态计量数据用“Mean±SD”表示。非正态数据采用Median(IQR)表示。两组独立,正态,方差齐资料如血钾、血清总蛋白、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检验水平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血钾(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以及血清总蛋白(TP)等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1。
3讨论
临床血液检测常会因红细胞物质进入血清造成生化指标偏高,影响临床诊断 [4-5]。本次研究中检测结果显示溶血标本血钾明显上升,这主要是钾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差约 30 倍。肌酸激酶同工酶明显上升,这主要是由于红细胞中未含有肌酸激酶,当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后会使得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其内部成分等释放,其中腺苷酸激酶进入血清,进而转化为腺苷酸激酶,使得血清中的相关指标如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指标上升。本次结果显示血清总蛋白指标上升,这主要是由于血清总蛋白的主波长在红细胞破裂后会吸收一部分血红蛋白,由正常水平的 540nm 达到血红蛋白峰值并导致测量值偏高。本研究中溶血 AST 检验值偏高这主要是由于红细胞中含有 AST,破裂后会释放 AST。此外有研究表明标本溶血后释放大量维生素 C 导致肌酐受显著影响,容易检出假阳性的情况等 [6-8]。
关于血液标本溶血的因素与血液标本采集不规范以及负压不合理等诸多因素相关,其中由于采血器具清洗质量不佳、采血压脉带扎得过紧,时间过长,抽血速度过快,消毒液未擦干或有汗液及强烈震荡等均可导致红细胞破裂,导致溶血。临床经验表明标本送检时间过长可导致血液标本发生生物降解,其会由于血细胞的升华现象以及自身代谢导致血液标本质量受影响,因此应实行相应的制度确保规定内及时送检。
综上所述,对可能导致溶血情况出现的因素如采集操作以及采集器具等应有全面的认识,通过全方位的质量控制措施和监督措施提升血液检查质量,避免标本溶血现象发生, 使所检测指标尽量接近标本的真实含量,更好服务于临床, 服务于病人。
参考文献:
[1]崔福义 , 杨维 .-20℃保存血清标本是否混匀对临床常规生化项目检验结果的影响观察 [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7,32(5):126-129.
[2]陈英, 朱建宏, 沈德华,等. 不同真空采血管对血清锂浓度的检测影响分析 [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19(1):10-13.
[3]夏鸫 , 武晶晶 . 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 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15(71):135.
[4]陈展泽, 邱志琦, 戴伟良,等. 免疫学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控制的问题与对策 [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11(18):276-277.
[5]黄鑫, 何慧, 马菊梅,等. 探讨血生化检验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14(35):172-173.
[6]刘胜峰 , 刘玉玲 , 潘效营 . 标本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分析 [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13(z1):192-193.
[7]曹艳华, 何军山, 杨志英,等. 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措施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7):347.
[8]刘胜峰 , 刘玉玲 , 潘效营 . 标本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分析 [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13(z1):192-193.
《观察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914/20180914111010124.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