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方式,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护理思维模式,提升了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方法根据妇产科临床工作实际情况,模拟工作环境,将妇产科护理技术中的操作,按照护理先后顺序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实验项目,从而实现对学生护理技能的提升。结果实施一年后,抽取10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满意率为100%,其中94名学生对护理实验教学方法非常满意,10名学生基本满意。结论针对于学生实施改护理学实验教学方法,有利于提升学生妇产科护理技能,充分的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升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整合护理技术操作;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詹惠琴,李宏,蒋创华,等.整合护理技术操作在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300+305.
0引言
目前,我国当前护理教育主要形式是高职护理职业教育,可以培养出技能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型人才[1]。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越来越重视实验教学环节,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实验环境,即增加了实验设备、加大了实验课时、改善了实验室布局。笔者根据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将妇产科护理技术中的操作,按照护理先后顺序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实验项目,从而实现对学生护理技能的提升[2]。既符合了教学大纲要求,又强调了人文关怀理念,为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助产专业中专2个班级共104名女性学生。年龄16-18岁,平均(17.5±0.3)岁。
1.2方法与实施
1.2.1课前准备:①教学方法准备。将妇产科护理技术中的四步触诊法、骨盆外测量、正常分娩的外理、乳房护理等技术等操作,按照护理先后顺序进行编排。②环境准备。与实验教师协商实验室内的设备安排以及教具的布局,以期满足于实验教学的需求,并且授课教师要认真设计每项操作的实施训练方案。
1.2.2组织方法: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妇产科护理操作技能进行播放,方便学生观看学习。授课教师将每项妇产科护理操作技术分解讲解,让学生分组练习,授课教师要进行巡回指导,随后再次观看各项操作技术的CAI课件;其次,授课教师将每项妇产科护理技术操作要点进行讲解,并将每项妇产科护理技术向学生们连贯的展示。然后放慢速度再向学生展示一遍。并将学生分组联系,授课教师要进行巡回指导,同时选取做的较为标准的学生进行现场展示,随后让学生进行评价,且授课教师在进行总结性的评价。
1.2.3授课方式。首先,观看各项操作技能多媒体课件,其次,授课教师讲解每一步操作技能;第三,学生分组练习,第四,再次让学生观看操作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总结并评价。第五,解释护理技能连贯的意义;第六,在实验室中布置实验情景;第七,授课教师亲自示范,并在示范过程中放缓速度,边示范边讲解护理要点;第八,学生小组练习,授课教师巡视指导并回答学生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同时选取护理技能操作优秀的学生进行示范,学生与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2结果
对于整合护理技术在妇产科护理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研,共计发放104份调查问卷,全部收回,回收率和有效率达到100%,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整理,可以发现,94名学生对护理实验教学方法非常满意,10名学生基本满意,详细情况见表1。
3讨论
3.1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
在传统的护理技能教学中,教师主要的方式是在课堂中传授理论知识以及护理要点,这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的丰富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学生的护理技能不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紧密的联系临床,从而可以提升学生的护理水平。将分散的护理技能最优整合,从而实现学生由浅入深学习、掌握[3]。教师将妇产科护理操作技术有机的整合,形成综合性的实验项目,提高学生在护理过程中的连贯性,并且由简到繁的掌握所有的妇产科护理技能。有91.67%的学生认为该种教学方式可以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有95%的学生认为该种教学方式可以提升自身的护理工作能力。
3.2有利于学生临床适应能力的提升。
一般来说,毕业生刚到岗位上实习时,都需要较长的适应时间,才能适应临床工作。教师通过模拟病房场景,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了临床工作的氛围,有利于学生更快速的融入到实际的临床工作中。有相关的研究表明,医学毕业生的适应能力较差,临床实践能力不佳,不能快速的得到单位的认同[4]。针对于这一问题,笔者根据妇产科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情景式教学,让学生每一课时如同在病房中上课,熟悉自身以后的工作环境,有效的缩短了妇产科护理人员岗位适应时间[5]。另外,在学生护理技能和临床适应能力提高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的专业性护理人才,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患者。综上所述,整合护理技术操作在妇产科护理学实验课教
学中的运用,切实的提升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实现了适应就业岗位需求的目的。对分散的护理技能进行整合,促使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冉希,廖碧珍.案例教学结合真实性评价在妇产科护理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1):34-38.
[2]杨雅杰,郭敏云,曹文静,等.CBL结合PBL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32):4048-4050.
[3]张莹莹,胡宝玉.基于微信平台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3):55-56.
[4]杨亚宁,廖碧珍,朱萍.翻转课堂模式在本科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2).
[5]孙英,冯敬华,李柳丽.探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8):84-8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