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医疗设备已经成为衡量医院规模和现代化水平的标志,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离不开临床工程师的技术保障,本文阐述了临床工程师身处的环境背景,分析了临床工程师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临床工程师;医学装备;维修
本文引用格式:李丽华,邸志宏,李健.临床工程师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21-22.
Challenges of Clinical Engineers and Countermeasures
LI Li-hua,DI Zhi-hong,LI Jian*
(PLA No.985 Hospital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Taiyuan,Shanxi,030001)
ABSTRACT:Medical equipments have become a symbol to measure scale and modernization level of hospitals.Safe applic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s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echnical support of clinical engineers.The paper expounds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of clinical engineers,analyzes their challenges,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Clinical engineer;Medical equipment;Maintenance
0引言
医疗设备已经成为衡量医院规模和现代化水平的标志。目前医院越来越多的先进医疗设备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它的应用质量直接影响诊断和治疗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离不开临床工程师的技术保障,如果保障有力将大大地提高医疗设备的综合效益,临床工程师作为医学工程科和临床医疗科室的纽带,是我们现代医院正常运转的保障。因此,做一个好的临床工程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1背景
现代化医院的临床医疗工作主要有三类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临床工程师,只有他们分工合作,才能保障现代化医院的医疗工作正常运转。医院临床工程师一般担负着以下一些任务:负责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的采购和管理;保障医疗设备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负责培训医护人员正确使用与维护医疗设备;负责医疗设备的日常维修工作;负责医院医疗设备的成本效益分析,负责医疗设备淘汰报废处理工作;负责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和日常技术管理;负责医疗设备的不良事件监测;负责一些相关的工程技术,例如物流管网工程、层流净化工程、管网工程、电气工程等;有些部队医院还负责野战医疗装备的维修、计量、质控
[1]。
临床工程师承担了类似于全科医生的“全科工程师”角色,所涉及知识全面复杂包括医学、电子、电工、物理、化学等,能力要求全面包括分析能力、动手能力、革新能力、监管能力、参谋能力等,工作任务艰巨包括临床工程服务、计量管理、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应用评价等
[2]。
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强调了医、护、技人员关心病人,关注社会,注重技术与服务的共同提高。这也对临床医学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提高业务能力,而且要有良好的心态和人文修养。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医院的快速发展,如何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临床工程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所面临挑战增多例如科技进步迅速、医患关系复杂、维修技术垄断、成本意识增强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临床工程师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之策。
2医学工程师面临的多方面的挑战
2.1医疗设备技术保障能力方面的挑战。
我国医疗设备的维修模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医院自修模式,医院设备科自己维修。大约是在八九十年代。医院医疗设备很少,医院都当宝贝使用,坏了都自己维修。这样既降低医院成本又提高了自己的技术能力。
第二阶段,自修和厂家维修双结合模式,21世纪初很多医院进口医疗设备,而厂家又技术封锁,没有技术手册,无法自己维修,从而造成了自修和厂家维修的局面。
第三阶段,多元化维修模式即自修+厂商+第三方,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厂家不提供或者很少提供技术资料,技术培训的内容减少、质量下降,在软件上设置密码等,垄断设备的售后技术服务的意图十分明显,医院可能被迫购买大型设备及专科设备的保修。临床工程师可以自修的设备减少,生存地位受到威胁。现已形成自修、厂商和第三方维修力量并存的局面
[3]。
2.2临床知识欠缺,难以完成培训、指导医护技人员正确使用医疗设备的工作任务。
卫生部2011年3月24日印发的《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中第九条第六款规定,医学装备管理部门主要职责之一是组织本机构医学装备管理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临床工程师属于医院的医院,医疗设备又是作用于病人身上,不可避免的要运用到临床知识,而我们大多数临床工程师都欠缺临床知识。因此,难以完成培训、指导医护技人员正确使用医疗设备的工作任务。
2.3管理学、卫生经济学知识缺乏,难以胜任。
医疗设备购置论证、成本效益分析等工作。需要运用到管理学和卫生经济学的知识,而我们工程师很少有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导致工程师们做出来的购置论证报告,成本效益分析表很粗糙。
2.4工程师对计量、质控和预防性维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医疗设备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作为全面医疗质量管理的一个环节,已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这就要求我们从以维修为主的模式转向以医疗设备的计量检定、质量控制检测、预防性维护保养和事后维修并重的模式。而临床工程师对计量、质控和预防性维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针对面临的挑战提出的应对措施
① 在签订购买合同时明确要求厂商必须提供操作手册、维修手册及电路图,开放密码。同时搞好与厂商维修技术保障工程师的关系,设法获取技术资料,打破厂商技术垄断。② 临床工程师要改变观念,从观念上认识到开展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并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可以深入临床学习临床知识,也可参加一些厂家培训丰富自己的知识。在日常工作中,工程技术人员要深入到设备使用科室,学习并掌握设备原理,熟练地掌握设备的操作。③ 加强临床知识、管理学和卫生经济学知识的学习,做到熟练掌握各类设备的操作使用,做好医疗设备的购置论证、成本效益分析的工作。④ 加强对计量质控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重视计量质控工作。在做好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计量质控和预防性维护的工作。
计量是指关于测量的科学,是对量的定性分析和量确认的过程,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质量控制检测是指通过专业检测设备按计划定期对在用设备各项技术参数进行测试,判断其是否满足相应指标、规程或者技术规范的要求,从而对设备质量特性及可用性进行确认,及时了解和掌握设备的性能状况,确保应用质量和使用安全
4结论
临床医学工程人才培养已经列入《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临床工程师的专业技术要求主要是对医疗设备技术有全面的了解,其职能定位应转变为“确保医疗设备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主,随着现代化医院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应用到医疗服务当中,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和控制运行成本,将成为临床工程师未来的目标,面对挑战积极应对,更好的担当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和维修的“守门人”,相信我们会有一个辉煌的未来
[51o
参考文献
[1] 李斌,郑蕴欣,何德华.医院临床工程师在医疗设备安全保障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2,36⑵:93—95.
[2] 赵蕾,丛中华,李宏鹏.论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全科培养”[J].现代科学仪器,2010⑹:173T76.
[3] 叶红梅.医疗设备维修模式的发展趋势[J].医疗装备,2009,22⑶:54-55.
[4] 吴正煜,王学明,田树喜.对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0:272—273.
[5] 喻洪流,鲁虹.医院设备管理与维修[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