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刮痧联合中药敷脐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19-10-07 12:06:1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通过刮痧联合中药敷脐法,针对小儿厌食症进行临床治疗,对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120名患有厌食症的儿童,用随机的方式分配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分60例。对照组的患儿通过口服健胃消食片进行治疗,治疗组的儿童通过刮痧联合中药敷脐法进行治疗。一星期的连续医治为一个疗程,完成一个疗程的医治以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并在一个月过后,通过回访的方式咨询患儿病情有没有出现反复。结果总有效率统计结果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71.67%,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两组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刮痧联合中药敷脐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治疗效果显著,取得良好的中远期效果,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刮痧联合中药敷脐法;疗效观察

本文引用格式:董彩凤.刮痧联合中药敷脐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159+164.
 
0引言

       厌食症被定义为目前儿科经常见到的一种多发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厌食症的临床表现通常为较长一段时间的食欲减退,甚至食欲消失,或者食量减少。此种症状在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均有发病可能,特别在1-6岁年龄区间儿童发病居多,且城市儿童发病率高于其它。因近年来以“厌食”为主诉的患儿日渐增多,且本病日久可造成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力低下等严重后果,厌食症因此愈发受到儿科医生的普遍重视。在小儿厌食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情况下,临床治疗仍以改善食欲为主[1]。笔者通过临床上的实践,运用刮痧联合中药敷脐的方法来治疗小儿厌食症,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疗治,现将临床应用的过程总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样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间于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厌食症患儿共12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6岁,平均(4.16±1.13)岁;病程2-24个月,平均(7.45±1.26)个月;治疗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2-6岁,平均(4.23±1.21)岁;病程2-24个月,平均(7.59±1.31)个月。两个组样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2]

        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量较正常儿童下降;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曾有喂养不当史,或先天不足、病后体虚;除外其他外感、内伤及慢性疾病。

1.3纳入标准。

         所有患儿应符合诊疗标准指标,年龄在2-6岁区间范围内,病程在2-24个月区间范围内。

1.4排除标准。

        在近1个月内应用过其他方法治疗厌食症者;曾出现过对中药有过敏史的患儿;合并严重心血管、造血系统及肝、肾等器官疾病的患儿。

1.5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儿监护人进行饮食及生活习惯指导,使患儿得到正确喂养,均衡营养,改正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对照组通过健胃消食片(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13220,0.8 g/片,药物成分为:太子参、陈皮、山药、炒麦芽、山楂等)进行口服治疗,2-3岁儿童,1片/次,3次/日,嚼服;4-6岁儿童,1.5片/次,3次/日,嚼服。治疗组予以刮痧(用儿童硅胶刮砂罐刮拭背部督脉、膀胱经及双侧肩胛下缘)1次,联合中药敷脐法(将白术、焦山楂、炒麦芽、神曲、陈皮等各等分研末,取适量药粉用米醋调和后敷脐,每次6至8小时,1次/日),连续医治一周为一个疗程,待一个疗程用药结束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并于一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回访查询病情有无反复。

1.6治疗效果的判定标准[3]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小儿厌食症的相关材料来制定疗效判定的标准。痊愈:伴随厌食症状的消失,食欲有明显地增强,食量有所增加,达到正常健康儿童标准;好转:伴随厌食症状的消失,食欲有明显地恢复,食量有所增加,达到正健康儿童含量的3/4;未愈:厌食症状未消失,食量、食欲指标无明显变化。痊愈与好转在统计上计入总有效率。

1.7统计学分析。

        通过比较,选择常用的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临床疗效(计数资料,%)的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组和对照组厌食症患儿的临床效果比较治疗组全部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比较。在治疗过程前后进行对比,两个对照组的患儿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2.3两组厌食症患儿远期疗效比较治疗结束后一个月,经回访,治疗组治疗有效患儿病情反复者6例(回访脱落病例3人);对照组治疗有效患儿病情反复者16例(回访脱落病例5人)。

3讨论

       《诸病源候论脾胃病诸候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候》:“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盛饮食者也;脾气磨而消之,则能食。今脾胃二气俱虚弱,故不能饮食也。”我们可以发现厌食症多数由脾胃失健所致,所以治疗厌食症应重点以运脾开胃为基(下转第164页)效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说明臁疮膏纱条对静脉性溃疡的愈合作用优于对照组。本病病因多为瘀血凝滞,湿热下迫。治应清热解毒,利湿,活血生肌。黄柏,苦参,制大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大黄对血液流变学、微循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多种病原菌有抑制作用[4];全蝎,螟蚣,熄风攻毒散结。血竭,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为"散瘀血、生新血之要药”,"敷一切恶疮疥癣久不合者”。生黄芪,益气消肿,排脓;冰片,清热止痛;生甘草,清热解毒,抗炎,抗过敏;凡士林:避免破溃加重,加速愈合;制成纱布具有润滑,不粘伤口,促进肉芽生长,促进伤口愈合作用;以上诸药合用可使创面干燥,减轻局部水肿,促进毛细血管增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溃疡面愈合。

        综上所述,臁疮膏纱条外敷治疗臁疮疗效可靠,经济安全,疗本方法。另外,由于绝大多数小儿厌食症的患者在存在厌食同时也存在厌药现象,服药较为困难。对于此种状况,中医外治法就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刮痧疗法通过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调和脏腑,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可疏肝健脾、益胃养阴,具有调节人体内分泌和植物神经功能,能够恢复肠胃的正常运作,促进胃排空,对小儿厌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白术、焦山楂、炒麦芽、神曲、陈皮等中药皆是健脾助运、消食开胃之品,常被应用于治疗厌食症的各种分型证治中。将中药加工后外敷至皮肤某些穴位,药物可通过皮肤入经络、循血脉,通过持续刺激作用,达到疏通经络、调整脾胃、促进食欲的作用[4-51o刮痧与中药敷脐联合应用,攻补兼施、相得益彰。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刮痧联合中药敷脐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治疗效果显著,同时具有安全、方法简单、快捷、经济、远期疗效好之特点,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庄海燕.小儿厌食症的病因病机及治疗[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7):140—142.
[2]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05—208.
[3] 邢跃萍,张淳珂,高海妮.刮痧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0):2530—2531.
[4] 蒙春雪,梁凤,张敏.刮痧疗法治疗小儿疾病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12):1239—1240.
[5] 杨艳.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厌食症[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03):51—5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42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