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对妊娠期梅毒患者所产新生儿的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及其转归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 2014 年 10 月至2017 年 12 月接收的妊娠期梅毒患者所产新生儿 82 例,在新生儿出生后第 3、6、9、12 个月,对其血清进行 RPR 、TPPA 以及 19SIgM 检测,并分析其检测结果以及转阴情况。根据母亲不同孕期接收治疗情况、母亲不同 RPR 滴度、新生儿出生后是否自接收治疗等,分析其对新生儿梅毒血清学试验转阴造成的影响。结果 所有新生儿中有2 例天生梅毒,6 例梅毒血清学试验全阴性,13 例仅 TPPA 阳性,61 例 RPR、TPPA 双阳性;母亲 RPR 低滴度与高滴度平均转阴时间比较(P< 0.05)。结论 隐性梅毒孕妇可能会传染给胎儿,在孕期以及新生儿时期采用合理的干预能够有效的防治先天梅毒。排除先天梅毒的新生儿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能够自行转阴,其与母亲
RPR 低滴度有关。
关键词: 妊娠期梅毒;新生儿梅毒;血清学检测转归
作者:陈玉坤. 妊娠期梅毒患者所产新生儿的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及其转归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7):149.
0引言
通常隐性梅毒患者没有临床表现,一般均是通过对其验血时发现,对其感染时间判断较为困难,妊娠期妇女感染的几率较大 [1]。其经过对应的治疗后,新生儿梅毒血清试验仍然为阳性。现今对于新生儿在什么时间段转为阴性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分析妊娠期梅毒患者所产新生儿的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及其转归,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 2014 年 10 月至 2017 年 12 月接收的妊娠期梅毒患者所产新生儿 82 例,在新生儿出生后第 3、6、9、12 个月,对其血清进行 RPR、TPPA 以及 19SIgM 检测。
1.2方法。采取新生儿外周静脉血 5 mL,分离血清后对其进行 RPR、TPPA 以及 19SIgM 检测。孕妇抗霉素治疗:在其肌肉注射 240 万 U 苄星青霉素,每周一次,三周为一个疗程, 对孕周 <12 周的梅毒患者妊娠前 3 个月与后 3 个月均治疗一个疗程;孕周为 12-28 周的梅毒患者在确诊时以及后 3 个月均治疗一个疗程;孕周>28 周梅毒患者在其确诊后马上进行治疗。此外,对所有梅毒患者孕期每月进行一次梅毒血清试验。新生儿抗梅毒治疗:对 RPR、TPPA 以及 19SIgM 抗体显示为阳性的新生儿进行常规抗梅毒治疗,静脉点滴注射 G10-15 万 U 青霉素,共注射 10 d,疑似先天性梅毒新生儿肌肉注射 G5 万U。
1.3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 SPSS 22.0 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加标准差方式( ±s)表示,使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 χ 2 检验,当P< 0.0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所有新生儿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所有新生儿中有 2 例天生梅毒,占比 2.43%;6 例梅毒血清学试验全阴性,占比 7.31%;13 例仅 TPPA 阳性,占比 15.85%;61 例 RPR、TPPA 双阳性,占比 74.41%。
2.2隐性梅毒孕妇的新生儿梅毒血清试验转阴情况。RPR 平均转阴时间为(2.67±2.07) 月,TPPA 平均转阴时间为
(5.24±1.85)月,而 RPR 转阴时间多为 6 月内,其中 90%均在 3 月内转阴;TPPA 转阴时间多在 12 月内,其中 95% 在6 月内转阴,所有患者RPR 与TPPA 检查结果均在两年内转阴。
2.3母亲 RPR 滴度对疑似先天梅毒新生儿 RPR 的影响。母亲 RPR 低滴度 43 例,平均转阴时间为(2.62±1.91)月;母亲 RPR 高低度 18 例,平均转阴时间为(4.31±2.17)月。两组比较,t =3.045,P =0.003(P< 0.05)。
2.4母亲 RPR 滴度对疑似先天梅毒新生儿 TPPA 的影响。
TPPA 转阴的 61 例新生儿中,母亲 RPR 低滴度 42 例,平均转阴时间为(5.42±1.34)月;母亲 RPR 高低度 19 例,平均转阴时间为(6.57±1.79)月。两组比较,t =2.788,P =0.007(P< 0.05)。
3讨论
隐性梅毒孕妇通常在表现为血清固定、RPR 低滴度、患病时间不明确,孕妇一旦感染梅毒,将会使得胎儿受到梅毒感染或对胎盘的功能造成影响,继而导致早产、流产、死产等情况发生 [2]。有研究表明,通过充分的产前保健、全面的梅毒筛查以及对妊娠梅毒进行合理的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本研究中中孕期没有发现先天性梅毒病例,这说明通过在其孕期中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起到预防胎儿感染梅毒,阻断了梅毒母婴传播的途径。对于确诊为先天梅毒的新生儿,母亲没有在孕期及时的接受相应的治疗,导致悲剧发生 [3]。本研究分析妊娠期梅毒患者所产新生儿的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及其转归,结果显示,所有新生儿中有 2 例天生梅毒,6 例梅毒血清学试验全阴性,13 例仅 TPPA 阳性,61 例 RPR、TPPA 双阳性;母亲 RPR 低滴度与高滴度平均转阴时间比较(P< 0.05)。
综上所述,隐性梅毒孕妇可能会传染给胎儿,在孕期以及新生儿时期采用合理的干预能够有效的防治先天梅毒。排除先天梅毒的新生儿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能够自行转阴,其与母亲 RPR 低滴度有关。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