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勃起功能障碍(ED)是一种影响许多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它在60岁以上的男性中超过一半是普遍存在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 明ED主要是血管疾病。内皮功能障碍似乎是导致ED的常见病理过程。动脉粥样硬化的许多常见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吸烟,肥胖和 高脂血症在ED患者中普遍存在,因此对这些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管理可能潜在地预防ED。
关键词:勃起功能障碍;缺血性心脏病
本文引用格式:林锦荣,曹会峰.勃起功能障碍和缺血性心脏病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0):90-91.
1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
通常被定义为持续(至少6个月)无法实现和维持阴茎勃 起,足以令人满意的性表现⑴。这是一种常见病,最近的研究预 测ED患病率较高未来⑵。据估计,ED已经影响了全球超过1.5 亿人,这一数字将达到2025年约3.22亿它仅在美国就影响了 3000万分的人。
2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
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表现。心血管疾病是发病率和死亡率 的主要原因,每年全球死亡人数为1730万;到2030年,这一数 字预计将增加到2360万。这些死亡中有80%发生在低收入和 中等收入国家⑶。ED和IHD非常普遍并且同时发生,因为它们 具有相同的风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和吸 烟
o IHD患者的ED发生率为42.0-57.0%,无症状缺血患者的 ED发生率为33.8%。ED的患病率可能高于报告的患者。数字, 因为男性通常不会为急诊科就医。勃起被认为是一个受大脑和 外周水平的激素和神经血管机制调节的过程⑷。ED的原因可 能是主要的发育起源或继发性。男孩早期发育阶段缺乏性激素 是原发性ED的主要原因。ED的继发原因涉及动脉硬化,糖尿 病或心因性紊乱。其他次要因素可能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肥 胖和吸烟。ED的主要原因超出了本次审查的范围;我们不会讨 论与ED有关的神经血管机制,并将关注IHD和ED之间的关系。
3病因
在大多数男性中,ED被认为与IHD共享血管病因。ED和 IHD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缺 乏体育锻炼,吸烟,饮食不当,过量饮酒和心理压力,包括抑郁症 ⑸。内皮功能障碍被认为是IHD和ED之间的共同机制,它在动 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叫 内皮功能障碍在CAD中 的作用是公知的另外,内皮衍生的N。诱导血管舒张,这又是一 个重要的事件,以实现正常的勃起功能。此外,全身性内皮依赖 性血管舒张已经显示在人与ED降低。
3.1年龄
年龄是ED和内皮功能障碍的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ED是 中年和老年男性中发生的最常见的疾病。
[3]金赛等。据报道, 25%的65岁男性和75%的N 80岁男性患有ED。此外,衰老 也会降低内皮功能,这是导致IHD的原因。发病率和严重程度 ED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70岁的男性患ED的可能性是40 岁男性的三倍)。
3.2血压
高血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内皮功能。它可以通过增加 血管收缩剂音调,如增加的外周交感神经活动的结果减少内皮 依赖性血管舒张,另一种机制是在导致增加反应性氧物质环氧 合酶活性高血压引起的增加;这些反过来损害内皮细胞并破坏 其功能。在某些情况下,内皮NO合酶(eNOS)基因变异可能与 高血压相关的内皮功能障碍有关⑷。
3.3胆固醇
高胆固醇水平是ED的独立危险因素。一项为期22个月的 随访研究估计,基线总胆固醇水平每增加mmol/l,ED的风险就 会增加1.32倍刃。在Seftel等人的一项研究中,42%的ED患 者也患有高脂血症
[7]在另一项研究中,114名ED患者的LDL 胆固醇升高。
3.4抽烟
吸烟是ED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导致对内皮细胞的直接 毒性,包括eNOS活性降低,粘连表达增加和血栓形成因子调节 受损
o Tengs和Osgood的19项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40%的无 效男性是当前吸烟者与从未吸烟的28%相比⑻。
3.5肥胖
肥胖是ED的强预测因子,因为它与其他危险因素相关,如 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肥胖会使ED的风险增加30-90%, 并成为CVD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肥胖ED患者相比,肥胖的 ED患者内皮功能受损更大。此外,高BMI导致睾丸激素水平降 低,这反过来导致ED,正如在一项涉及7,446名参与者的前瞻性 试验中所观察到的那样⑼。
3.6心理
相当多的ED患者可以将心因性因素作为唯一原因,或与 ED的有机原因相结合。抑郁,低自尊和社会压力是导致ED的 心理因素。抑郁症是ED和IHD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三种疾病 状况是相互关联的。心理性ED可以通过多种心理干预来管理, 如认知行为疗法,夫妻咨询和引导性刺激技术
[10]o
3.7糖尿病
ED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也容易发生心血管 并发症。已知CVD患者的ED风险相对较高。这一研究得到了 已知CVD患者的研究支持,其中ED可以预测全因死亡率和心 血管疾病死亡,心力衰竭,MI和卒中的复合
[11]。大血管病变,微 血管病变和内皮功能障碍糖尿病引起ED的机制。在糖尿病患 者中也观察到低于正常的睾酮水平,这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或 继发于胰岛素抵抗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低的结果。
4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
4.1真空设备
无论根本原因如何,真空安装装置都是ED的有效一线治疗 方法。它们可以与PDE5抑制剂组合使用,并且它们具有高报告 的满意度。它们通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并有轻微的不良反应, 如瘀伤,疼痛和射精不足
[12]。
4.2睾酮
建议在ED患者中测量睾酮,因为低水平是性腺机能减退 的可靠指标。性腺机能减退不仅是ED的可治疗原因,还可导 致PDE5抑制剂的反应减少或缺乏
[12]。睾酮缺乏也与心血管和 全因死亡率增加有关。水平>350ng/dl通常不需要更换,但对于 睾酮<230ng/dl的患者,更换通常是有益的。对于充血性心力衰 竭患者,睾酮替代可导致体液潴留,因此建议谨慎行事。在这些 患者中,目标应该是将睾酮水平保持在中间范围,即350-600ng/ dl。睾酮环丙酸酯和庚酸睾酮注射用于低睾酮患者的替代治疗。 其他制剂,如凝胶和贴剂,推荐用于慢性病患者。血清前列腺特 异性抗原应在开始睾酮替代前测量,然后在开始治疗后3-6个 月测量,然后进行年度测量。
[13]需要彻底调查睾酮替代的益处 和潜在的心血管风险,最好是通过随机对照试验。
4.3其他疗法
海绵体内和尿道内注射是ED患者的二线治疗。前列地尔是最常用于海绵体内注射的药剂。海绵体内注射的主要不良反 应是疼痛性勃起,阴茎异常勃起和注射部位瘢痕形成。
[12]前列 地尔也可作为不能耐受注射的患者的外用乳膏。另一种注射 选择是酚妥拉明和aviptadil的组合。这是有效的,但需要同时 进行性刺激才能达到预期效果。U2】副作用包括头痛,面部潮红, 很少发生心动过速和心悸。尿道内前列腺素E1颗粒是插入 尿道的栓剂。这些药物通过放松海绵体平滑肌起作用,从而提 升海绵体内cGMP并阻断局部a受体,从而改善勃起功能。另 一种二线治疗是低强度体外冲击波治疗。这可能非常有用,特 别是对于口服治疗失败但不希望开始注射的患者。对于适合手 术且不能口服药物,注射或外部设备治疗的患者,建议使用阴 茎假体作为三线治疗。阴茎假体对于患有严重有机ED的患者 特别有用,在不需要进一步用药的情况下实现长期效果和高满
意率。
4.4亲来的治疗选择
基因治疗有可能成为CAD和ED患者的未来管理选择。已 经进行了动物研究以评估基因治疗的效果Bivalacqua等人研 究了大鼠模型。评估eNOS基因治疗与西地那非联合应用的效 果。本研究表明,勃起反应是更大的雄性大鼠用组合eNOS基因 治疗和西地那非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与雄性大鼠与eNOS基因治 疗或单独西地那非治疗的糖尿病相比较。干细胞疗法是一种有 吸引力的治疗方式,也是ED组织再生疗法的有吸引力的选择。 干细胞是多能细胞,可以从体内的多个区域产生。它们有可能 分裂和分化成多种人体细胞,如内皮细胞和平滑肌o 作基因和 干细胞治疗对ED和IH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进行广泛研 究,因为两者都似乎有可能纠正ED的潜在异常。就ED和IHD 患者的管理选择而言,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发展。
5结论
ED是影响IHD男性的常见疾病。内皮功能障碍是ED和 IHD之间的联系,两种疾病具有相同的病因,危险因素和发病机 制。建议积极控制这些风险因素以及改变生活方式以改善急诊 室的症状并降低心血管风险。
参考文献
[1] Hatzimouratidis K, Amar E.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Guidelines on male sexual dysfunction: erectile dysfunction and premature ejaculationQ].Eur Urol,2010,57:804-14.
[2] Solomon H, Man JW, Jackson G. Erectile dysfunction and the cardiovascular patient: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s the common denominator [J]. Heart,2003,89:251-3.
[3] Giuliano F. New horizons in erectile an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research and therapiesQ]. Int J Imp Res,2008,20:S2-S8.
[4] Kula K, Slowikowska-Hilczer J, Kula W. Pathophysiology of erectile dysfunction - an organisation/activation concept[J]. J Repr Med Endocrinol,2005,2:246-50.
[5] Bacon CG, Mittleman MA, Kawachi I, 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risk factors for erectile dysfunction [J]. J Urol,2006,l 76:217-21.
[6] Brunner H, Cockcroft JR, Dean fie Id J, et al. 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dysfunction. Part II: Association with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diseases. A statement by the Working Group on Endothelins and Endothelial Factors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J] - J Hypertens,2005,23:233-46.
[7] Fung MM, Bettencourt R, Barrett-Connor E. 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s predict erectile dysfunction 25 years later: The Rancho Bernardo Study [J]- J Am Coll Cardiol,2004,43:1405-11.
[8] Tengs TO, Osgood ND. The link between smoking and impotence: two decades of evidenceQ] .Prev Med, 2001,32:447-52.
[9] Eriksson J, Haring R, Grarup N, et al.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obesity and serum testosterone status in men: A bi-directional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is Q]. PLoS One, (eO176277) 2017,12.
[10] Rosen RC. Psychogenic erectile dysfunction.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J]. Urol Clin North Am,2001,28:269-78.
[11] Jackson G. Erectile dysfunc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Q]. Arab J Urology,2013,H :212-6.
[12] Hackett G, Kirby M, Wylie K, et al. British Society for Sexual Medicine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erectile dysfunction in men - 2017|J]. J Sex Med, 2018,15:430-57.
[13] Hackett G, Kirby M, Edwards D, et al. British Society for Sexual Medicine guidelines on adult testosterone deficiency, with statements for UK practice [J]. J Sex Med, 2017,14:1504-23.
[14] Harraz A, Shindel AW, Lue TF. Emerging gene and stem cell therap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erectile dysfunction [J] - Nat Rev Urol,2010,7:143-5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