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麻醉药品管理的强化对于药物使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3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183例和对照组17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
结果强化麻醉药品管理前,期间收治的177例对照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4%。强化麻醉药品管理前,期间收治的183例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
与强化麻醉药品管理前相比,强化麻醉药品管理后的储存管理质量评分[(95.26±3.91)分>(86.62±4.11)分]、药品调配质量评分[(96.18±3.02)分>(85.31±4.85)分]、处方审查质量评分[(97.36±2.55)分>(85.67±2.93)分]以及用药指导质量评分[(95.39±3.18)分>(84.24±4.93)分]相对更高(P<0.05)。
结论基层医院麻醉药品管理的强化对于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麻醉药品;管理;使用
本文引用格式:马彩能,周耀.基层医院麻醉药品的管理与使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206.0引言
麻醉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起到镇静、止痛的作用,用于减轻外伤患者或手术患者的痛苦,为疾病治疗提供重要支持。
在麻醉药物的使用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药物的镇静、止痛效果,还需要认识到药物的副作用,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了有效预防麻醉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而保障临床治疗的安全性,需要强化对麻醉药物使用的规范管理,选择适用于治疗的麻醉药物,科学、合理的调控药物剂量,并通过正确的途径给药[1]。
本研究以院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3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麻醉药品管理的强化对于药物使用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360例患者,在治疗中应用麻醉药品。根据强化麻醉药品管理的前后,分为观察组(强化麻醉药品管理后)183例和对照组(强化麻醉药品管理前)177例。
观察组男女例数分别为95例和88例;年龄在19-77岁,平均(41.29±5.06)岁。对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93例和84例;年龄在21-75岁,平均(42.55±5.13)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在对照组患者的麻醉用药期间,采取常规管理办法。在观察组患者的麻醉用药期间,进一步强化麻醉药品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①储存管理:根据麻醉药品的规格、功效和用途,对其进行分类,妥善予以储存,并根据临床治疗的需求进行调取。在麻醉药品的储存管理期间,需要确保药品包装、标签的完好,及时处理超过有效期的药品。加强储存环境的管理,控制其温度、湿度,避免药物变质。
②处方管理:开具麻醉药物处方时,医师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和权利,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并对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做出明确的要求。严格进行处方的审查,在确认没有问题后,方可投入临床应用,并妥善保存处方。
③用药指导:在麻醉用药之前,医疗人员需要向患者介绍麻醉药物类型、使用方法,说明麻醉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并告知其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解释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医疗人员在讲解的同时,也要关注患者的实际感受,为其答疑解惑。对于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预先做好应对措施。
1.3统计学处理。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
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原因分析,见表1。
2.2强化管理前后的麻醉药品的应用管理质量,见表 2。

3讨论
强化麻醉药品的管理,其目的是提高用药安全性。该过程中,医疗人员需要明确各类麻醉药品成分,分析其药理性质,了解麻醉药品的镇痛功效和药物依赖性。
结合既往的工作经验,以实际案例作为参考,对于麻醉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麻醉药物管理中寻找不足。用药剂量不当、给药途径不合理以及用药指导不到位等问题的出现,均可能导致麻醉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需要积极加以预防,并对麻醉药物管理和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以降低用药风险[2]。
综上所述,强化基层医院麻醉药品管理是保障麻醉药品使用安全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峥嵘,王永红,胡艳荣.基层医院麻醉精神药品管理现状与分析[J].北方药学,2018,15(11):185-186.
[2]丁凤珍.基层医院麻醉药品管理改进的探索与实践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36):161-1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