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评估甘肃省高台县人感染H7N9疫情发生风险,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专家会商法,对甘肃省高台县2017年“五一”前后人感染H7N9疫情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定性评估。
结果2013-2016年高台县每年在禽类环境采集标本40份,均未检出H7H阳性标本,与甘肃省禽类外环境监测结果相一致。2017年4月高台县采集禽类外环境标本40份,检出H7N9阳性标本1份。
高台县及周边的5个县区也在禽类外环境中检出H7N9病毒阳性标本,2017年4月甘肃省确诊的3例人感染H7N9病例,均来自在禽类外环境中检出H7N9病毒阳性标本的3个县区,根据全国、甘肃省及周边地区疫情态势,经会商评估,高台县每年12月至下年4月不排除发生散发病例的可能,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为:可能发生,风险后果严重性为:一般。
每年5月后随着气候渐热,候鸟不再迁徙,高台县人感染H7N9疫情发生的概率将进一步降低。
结论高台县每年12月至下年4月不排除发生散发病例的可能,在这一时段要高度重视防控工作,预防人感H7N9聚集性病例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人感染H7N9;疫情;风险评估
本文引用格式:邢彬.甘肃省高台县人感染H7N9疫情风险评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320.
0引言
2013年3月,中国首次在上海等华东地区发现人感染H7N9病例,至2017年2月24日期间,已在中国引发5波疫情流行,共造成1258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并有41%的病人死亡。
但自2016年10月1日第五波疫情流行以来,报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较前四波相比显著增加[1]。第五波疫情较前四波疫情流行高峰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发病例数增加显著;二是波及范围广,散发程度高;三是重症病例多,死亡率高[2]。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1.1.1外环境监测资料:2013-2016年高台县每年在禽类环境采集标本40份,均未未检出H7H9阳性标本,与甘肃省禽类外环境监测结果相一致。
2017年4月11日,高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活禽交易市场、野生鸟园、规模养殖场、烫(售)鸡店采集(活禽笼具、禽类饮水、禽类粪便、清洗禽类的污水、宰杀案板擦拭标本)等禽类环境标本15份,送张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实验室进行PCR病毒核酸检测,从一家烫鸡店洗鸡污水中检出1份H7N9Y阳性标本。
2017年4月19日高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再次在禽类外环境中采样25份,送张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实验室检测,未检出H7N9阳性标本。
1.1.2病例资料:根据甘肃省卫生计生委疫情通报称,2017年4月甘肃省先后在酒泉市肃州区、玉门市、瓜州县和张掖市甘州区、山丹县、高台县6县市区禽类外环境常规监测中检出H7N9病毒,其中在酒泉市肃州区、瓜州县、张掖市甘州区发现并确诊的3例人感染H7N9病例,均有禽类密切接触史。高台县未发现和确诊人感染H7N9病例。
1.2评估方法。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技术方案》的有关要求,高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依据相关监测资料,对高台县2017年“五一”前后人感染H7N9疫情进行风险定性评估。
评估专家组成,参于风险评估工作的专业人员共有10人,高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人,其中副高专业技术职称的4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4人,专业分布:公共卫生专业5人、卫生检验专业1人、放射专业1人、中医专业1人;高台县人民医院1人、高台县中医医院1人,均为临床专业副主任医师。
2结果
根据2013年3月至2017年5月上旬全国、全省人感染H7N9疫情监测报告和张掖市、酒泉市禽类外环境H7N9病毒监测资料及高台县畜牧部门通报的有关禽类间疫情信息情况,经与会专家及相关人员会商,高台县2017年“五一”前后人感染H7N9疫情可能存在以下风险因素:
2017年4月以来,高台县及周边5县区禽类外环境常规监测中检出H7N9病毒,并确诊3例人感染H7N9病例;高台县是河西走廊候鸟迁徙的必经之路,存在地区间H7N9病毒扩散的可能;
高台县现有禽类散养农户24000多户,规模养殖场45个、烫鸡店28个,高台县人感染H7N9疫情的禽源性外因存在;由于H7N9是动物源性传播的疾病,高台县尚未对禽类实行集中宰杀,存在人感染H7N9的潜在风险;
2017年高台县“五一”前后气候反常,也为禽类H7N9病毒生存提供了生物学条件。
3讨论
由于县政府领导下建立了相关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卫生、畜牧部门加强了禽类外环境及禽类间H7N9病毒监测,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强化预检分诊工作,疫情监测的敏感性进一步增强,加之H7N9防控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社会公共自我防范意识增强。高台县不排除发生散发病例的可能,但发生聚集性病例的可能性较低。
由于H7N9病毒是一种新型基因重配病毒,具有对禽低致病性,对人高致病性的特点,禽类间传播且难以发现,增加了人感染的机会。为此,加强禽类间及禽类外环境疫情监测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林丹,谢剑锋,严延生,等.H7N9禽流感及相关疫情分析评估[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7,33(3):186-194,201.
[2]陈兵,马智超,余光清,等.宝安区2013-2014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公共卫生风险评估[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31(5):613-6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982.html